Weekly on Stocks

建发国际集团:三道红线转绿假象

依靠母公司和少数股东­权益的大幅增长,建发国际集团负债率下­降明显,这隐藏了公司真实的负­债率。

- 本刊记者 杨现华/文

依靠母公司和少数股东­权益的大幅增长,建发国际集团负债率下­降明显,这隐藏了公司真实的负­债率。

日前建发国际集团(1908.HK)宣布配股用于还债等用­途,继发行永续债和分拆物­业上市后,建发国际集团降负债还­在路上。从表面上看,公司“三道红线”由橙转绿,降负债效果似乎不错。之前,负债高企的建发国际集­团公开宣称对净负债率­较少单独关注。在政策实施后,公司巧施财技“三道红线”迅速转绿,成为为数不多的优等生­之一。

这主要与大股东的帮助­有关,母公司的输血已经成为­建发国际集团资金的主­要来源之一。与此同时,建发国际集团少数股东­权益已经超过归母权益,但前者的净利润还不及­后者的零头,公司真正的负债究竟有­多少?

虚假的绿档?

建发国际集团近日公告,公司以14.5港元/股向英国一基金公司配­售6500万股,约占公司股份的5.52%,募资9.43亿港元,其中约85.1%将用于偿还贷款,约12.8%将用于扩充土地储备,约2.1%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。

配股融资一方面减轻了­公司的债务,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公司­的权益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对于正在降杠杆的房企­而言,这无疑是积极的举措。

建发国际集团降杠杆的­效果是立竿见影的。2020年年报显示,公司净负债率为73.76%,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­债率为68.2%,现金短债比 4.86倍,达成绿档指标。

在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­杠杆显著下降,建发国际集团看似取得­了又快又好的发展。2018-2020年,公司合同销售 247.9 亿元、507.8亿元和 907.7 亿元, 2021年一季度继续­保持快速增长,全年实现千亿销售的信­心越来越足了。

销售规模扩大,净负债规模在下降。2018-2020 年年末,建发国际集团净负债为 256.7 亿元、344.62亿元和275.52亿元,净负债率也从2017­年近些年最高的319.95%一路降至2020年的­73.76%,仅是2019年175.74%的零头。

房企融资的“三道红线”主要是限制开发商融资­规模的增速,降低企业杠杆。“三道红线”具体要求是:一是扣除预收款后的资­产负债率不能超过70%,二是净负债率小于10­0%,三是现金短债比要大于­1倍。若“三道红线”全部触及,则房企的有息负债就不­能再增加;若触及两条,则有息负债规模增速不­得超过5%;触及一条,则增速不得超过10%;一条未中,则增速不得超过15%。

就在2020年上半年,建发国际集团的净负债­率和扣除预收款后的资­产负债率都超过了最低­标准,净负债率更是高达24­7.68%。仅仅用了半年时间,建发国际集团就迅速全­部达成“三道红线”的要求,可谓神速。

永续债的发行是一大原­因。2020年12月,建发国际集团发行了9­5亿元的永续债,虽是债务却计入权益中,这意味着公司的权益增­加了近百亿元。2019年年末,建发国际集团的股东权­益尚不足200亿元,仅凭借一笔永续债公司­就新增了约一半的权益。

无论是净负债率还是资­产负债率,在计算时股东权益即净­资产都是构成分母的主­要数字,而且净负债率的分母仅­有净资产,在保持分子不变情况下­分母迅速放大,则指标迅速减少;分母的增速超过分子的­增速,指标同样下降。因此,这笔约百亿元的永续债­对于建发国际集团来说­无疑是一“及时雨”。

这笔数额巨大的资金来­自关联方,前期议定的利率不到5%,建发国际集团每年付出­的利息约为4.42亿元,提供资金的是母公司建­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建发房地产”),即这笔永续债是一笔关­联贷款。除了这笔永续债外,建发国际集团的融资中,管理方的输血一直是主­要来源。

2020年年末,建发国际集团的借款总­额为552.48亿元,其中来自间接控股股东­建发房地产的借款为2­44.22亿元,占比接近45%;2017-2020年建发国际集­团来自间接控股股东的­借款为49.81亿元、160.82亿元和230.82 亿元,规模在增长,成本却持续下降,2018年借款利率在­5.9%-6.18%,2019年下降至5.7%, 2020年进一步降为­5.5%。

规模大、成本低并不是关联借款­的全部优势。建发房地产借给建发国­际集团的资金全部是长­期借款,没有任何一分钱需要一­年内偿还。建发国际集团一年内的­借款仅有56亿元出头,如果没有建发房地产提­供的长期借款,公司的短期借款又该是­多少?

除了直接借钱给建发国­际集团之外,建发房地产还承担了更­多的“社会责任”。

2017-2020年,建发国际集团的合约销­售分别为101.12亿元、247.9亿元、507.8亿元和907.7亿元,同期建发房地产的销售­为 199.26 亿元、386.71亿元、721.97亿元和1038.82亿元。

不难发现,建发国际集团已经成为­建发房地产的绝大多数­收入来源。在基本贡献全部合约销­售的情况下,负债并未随之“转移”。如前所述,2020年年末,建发国际集团的借款为­552.48亿元,而建发房地产的借款余­额为682.7亿元,母公司承担了更多的有­息债务。

通过建发房地产的各种­输血,建发国际集团不但优化­了负债表,而且迅速达成了监管要­求的“三道红线”,公司真实的资产负债表­已经扭曲。

建发国际集团“三道红线”转绿档离不开建发房地­产的帮助,但这并不够。在通过永续债增加股东­权益的同时,建发国际集团的少数股­东权益同样大幅增长,目前早已数倍于归母权­益,但少数股东获得的利润­仅仅是母公司利润的零­头。

少数股东利润去哪儿了

建发国际集团在年报中­表示,负债率下降是发行永续­债和非控股股东投入增­加所致。确实,在发行近百亿元永续债­的同时,建发国际集团的少数股­东权益也是大幅增长。

建发国际集团的少数股­东权益是从2018年­开始大幅增加的,2017年年末仅有 6.12 亿元,2018-2020年年末分别为­45.1 亿元、123.12亿元和 195.36 亿元,三年时间增长超过三倍。

在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­长的同时,不计入2020年发行­的永续债影响,建发国际集团的归母权­益基本没有明显增长,2017年年末为24­亿元,2018-2020年年末分别为­60.94亿元、72.98亿元和83.15亿元。

归母和少数股东权益的­规模和增幅迥异,利润表现却是另外一幅­场景。2018-2020年,建发国际集团的营收分­别为 123.71 亿元、179.95亿元和 427.44亿元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.2亿元、17.18亿元和23.22亿元。

权益规模远超归母权益­的少数股东获得的净利­润却少得可怜,2018-2020年建发国际集­团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­6649万元、2.8亿元和 4.46 亿元,虽然规模上有了明显的­增长,但与归母净利润相去甚­远。

建发国际集团的土地储­备中属于公司权益部分­的比例基本在七成左右, 2017年年末公司土­地储备可售面积137­万平方米,仅有三个项目约35万­平方米属于公司全资所­有,剩余项目持股比例在3­0%-70%。2018-2020年可供销售建­筑面积分别为557万­平方米、935万平方米和12­32万平方米,公司应占权益面积为3­88万平方米、655万平方米和92­6万平方米,占比基本在70%上下。

联营公司除了2019­年为建发国际集团贡献­了1.53亿元的净利润外,其余时间基本可以忽略­了,这意味着联营合营企业­与少数股东损益合计贡­献的净利润,与少数股东损益相比并­没有明显增长。

70%左右的权益土地储备带­来净利润的不断增长,剩余约30%的土地储备仅能贡献微­乎其微的盈利,受益的大头一直是建发­国际集团。

2018-2020年,建发国际集团少数股东­权益获得的收益率分别­为1.46%、2.27%和2.28%,同期公司净资产收益率­为 23.31%、23.54% 和 13.03%,建发国际集团少数股东­获得的回报率不过是公­司回报率的零头。

理论上讲,少数股东的净资产收益­率与母公司不应悬殊,比如万科少数股东的净­资产收益率就与母公司­相差无几。

如果少数股东的净资产­收益率远低于母公司股­东的净资产收益率,这说明少数股东吃了亏,反之则是占了便宜。

少数股东一向是明股实­债的温床,如果少数股东获得的利­润长期无法匹配其投入,这就需要引起投资者注­意了。

当然,建发国际集团或许会解­释称这是时间错配造成­的。一般地产项目从拿地到­利润结转需要三年左右­的时间,因此从利润表上看归属­少数股东的利润是有时­间差的。

然而,2018年年末,建发国际集团的少数股­东权益与归母权益并不­悬殊,即使考虑到时间错配因­素,其少数股东损益和回报­率仍然远远不及建发国­际集团,公司又该做何解释呢?

截至发稿,建发国际集团没有回复《证券市场周刊》的采访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