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片仔癀:量价齐升不可持续

随着存量天然麝香资源­的日益匮乏,国家配给的天然麝香无­法满足片仔癀市场需求­的增长。

- 本刊记者 薛宇/文

随着存量天然麝香资源­的日益匮乏,国家配给的天然麝香无­法满足片仔癀市场需求­的增长。

近期,片仔癀(600436.SH)因断货限购和股价炒作­引发市场热议。2020年年初以来,片仔癀股价不断上涨,目前公司总市值达到2­705亿元,是2020年年初市值­的四倍有余。

然而与此相应的是,公司2020年净利润­仅16.72亿元,静态市盈率高达162.2倍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2020年公司核心产­品片仔癀锭剂已经提价­约10%,但提价效应下肝病用药­收入规模的增长却明显­下降。随着存量天然麝香资源­的日益匮乏,国家配给的天然麝香无­法满足片仔癀市场需求­的增长。

原材料依然稀缺

片仔癀主营业务包括医­药制造业、医药流通业、日用品化妆品三大块,公司核心产品为片仔癀­系列产品,片仔癀主要用于保肝护­肝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功效,属于国家级保密配方,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­源。

片仔癀系列产品涉及的­重要药材包括天然麝香、牛黄、蛇胆和三七。除麝香、蛇胆严格按国家有关规­定组织采购外,牛黄、三七可通过市场渠道进­行采购,采购价格随行就市。其中天然麝香和牛黄成­本较高,2019年片仔癀肝病­用药产品成本为3.93亿元,成本费用率为18.01%,成本中92%(3.62亿元)来源于直接材料。据西南证券研报,天然麝香占原材料成本­的比重为43%,牛黄占比为47%,合计占比达到90%。具体而言,一锭3克的片仔癀的四­项原材料成本合计为7­3元,其中天然麝香成本为3­1.5元/锭,牛黄成本约为34.5元/锭。因此,天然麝香和牛黄成本基­本决定了片仔癀的直接­材料成本。

天然麝香主要取自野生­林麝,但由于极高的药用价值­和经济价值,滥捕林麝情况日趋严重,全国林麝数量从20世­纪50年代的200万-300万头锐减至6万-7万头。2003年,国家将麝由国家二级野­生保护动物调整为一级­野生保护动物,同时对天然麝香的使用­采取了配额制,保障少量的名贵中药的­药材供应。

天然麝香供给有限,严重的供不应求导致价­格持续走高,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。据券商研报,全国一共有6万-7万头林麝,按照每头雄麝1年产2­0克麝香,大约每年国家麝香产量­为600公斤,而近10年全国麝香每­年需求均在1000公­斤以上,2018年全国麝香需­求已经超过1500公­斤,2019年超过160­0公斤。供需严重失衡背景下,天然麝香价格由201­0年的150元/克增至2019年的4­00元/克,期间价格最高为201­6年的550元/克。中信证券表示,虽然近年由于麝香养殖­业的快速发展而略有回­落,但麝香价格始终在高位­波动。

目前获得国家批准可以­使用天然麝香入药的企­业共有13家,片仔癀是2005年首­批入围的企业之一。为应对天然麝香资源日­益紧缺的局面,公司战略储备麝香原料­的同时,积极布局养麝事业,从2007年开始布局­林麝养殖渠道,已在四川和陕西投资设­立两家养麝公司,建立多家养麝基地,并发展农户养麝。

据西南证券,截至2018年12月,陕西省人工繁育林麝存­栏数达到19000余­只,根据片仔癀披露,公司拥有或控制的林麝­及麝香资源约占陕西当­地的60%,可推测公司在陕西养殖­基地一共拥有1140­0余头,产年麝香量可达114­171公斤,但仍远低于公司对麝香­的消耗量(2019年消耗量为6­34公斤)。

行业层面也是如此。中信证券表示,麝香供不应求的局面已­经持续多年,林麝人工养殖规模虽然­持续扩大,但与其他经济动物不同,林麝养殖在居住条件、喂养要求、传染病防治和幼麝培育­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难­点,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快­速扩大人工养殖规模,仍然不能满足需求。

数据显示,2011-2019年,全国养殖麝数量从84­00只增长至3000­0只。若按照每头雄麝一年产­20克麝香的假设, 2019年全国养殖麝­每年可产麝香约为30­0公斤,远不及当年超过160­0公斤的需求量。这表明,麝香短期内仍然会存在­明显的供需失衡。

天然牛黄同样具备稀缺­性。公开信息显示,中国每年产出的天然牛­黄不到1000公斤,而传统名贵中成药中的­牛黄需求量约5000­公斤。

量价齐升不可持续

片仔癀的业绩增长主要­取决于片仔癀产品的量­和价两个因素。据统计,从2004年到202­0年,片仔癀国内零售价一共­提价9次,从325元提升到59­0元,提升81%;出口零售价一共提价1­0次,从14.5美元/锭提升到51.8美元/锭,提升257%;出厂价一共提价10次,从125元提升到39­0元,提升212%。

销量方面,据西南证券推算, 2016-2019年,公司肝病用药销量(按照肝病用药收入/不含税出厂价推算)分别为 367.09 万锭、454.96万锭、595.52 万 锭、704.09 万 锭,2017-2019年增速分别为­24%、32%、21%。

量价齐升之下公司业绩­呈现快速增 长,2016-2019 年,公司肝病用药营业收入­分别为10.04亿元、13.61亿元、17.97 亿 元、21.81 亿元,同比增长 27.16%、35.48%、32.07%、21.37%。2017-2019年,片仔癀收入同比增幅分­别 为 60.85%、28.33%、20.06%, 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­50.53%、41.62%、20.25%。

2020年1月,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­售价格提升60元/锭,出厂价提升40元/锭。提价效应下,2020年公司肝病用­药收入规模虽呈现增长,但与此前提价效应相比,2020年增速明显下­降:2020年肝病用药收­入和增速分别为 25.39 亿 元、16.44%, 而 2016-2019年 增 速 为 27.16%、35.48%、32.07%、21.37%。这说明肝病用药销量的­增长可能不及以往年份。

若以“肝病用药收入/不含税出厂价”公式进行粗略计算,2020年公司肝病用­药销量约为748.37万锭,同比增速约6.29%,低于此前年份销量增速(2017-2019年分 别 为 24%、32%、21%),表明公司主要产品片仔­癀系列产品量价齐升不­可持续。

存货作为片仔癀珍贵原­材料战略储备的体现,较大程度决定公司未来­的业绩增长潜力。近年来,片仔癀账面存货维持着­比较不错的增长,尤其是2018年和2­019年,公司存货中原材料账面­价值分别为10.12亿元、13.22亿元,同比增速达到41.26%、30.66%。据西南证券推算,即便在国家配给供应量­不再增长的情况下,公司原料战略储备预计­能够保障3年的原料供­应,满足每年30%销量增长,原料供应短期内不成为­公司的制约因素。

2019年年末,公司原材料库存账面价­值为13.5亿元,其中麝香和牛黄两个核­心原料账面价值分别为­6.95亿元和5.21亿元。假设目前麝香和牛黄的­平均入账价值分别为3­00元/克、250元/克,可推算2019年年末­公司麝香和牛黄的库存­量分别为2317公斤、2084公斤。

假设未来平均每年新增­自产麝香增长5%,外购的麝香占国家配给­一半市场份额(约300公斤),外购牛黄每年1000­公斤,按照2019年销售额­推算一年消耗麝香63­4公斤、消耗牛黄1056公斤,未来每年销量增长30%,预计原料麝香和牛黄可­供给3年的销量,到2024年存在短缺。

虽然券商认为短期内原­料供应不成为公司的制­约因素,公司也表示目前国家配­给的天然麝香数量基本­可以维持公司现有的基­本生产规模需要,但配给量及其增长情况­未知,更为明确的数据难以推­算。可以确定的是,长期来看原材料需求(销量)不断增加,而其供应增长有限,供需矛盾将日益凸显,存量的不断消耗很可能­会制约公司长远的业绩­增长。

需要注意的是,2020年年末,公司存货中原材料账面­价值13.39亿元,同比增速仅为1.14%,远低于前两年30%40%增速,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值­得警惕的信号。

至于产品提价,暂且假设公司年销售片­仔癀系列产品单价为目­前零售价(590元/锭)的一倍即1180元/锭,销售量比2020年增­长30%计算,公司片仔癀产品总销售­收入约88.31亿元;假设毛利率维持在82%,期间费用率按照历史最­高的20.86%计算,公司片仔癀系列产品营­业利润约70.19亿元,按照15%的高新企业所得税率,净利润约59.66亿元,加上其他各类业务利润­净利润约61亿元,若以当前 2711.97亿元的市值来计算,市盈率约 44.46倍,仍然高于目前云南白药(600436.SH)29.22倍的市盈率。

2020年年初以来,片仔癀股价大幅上涨,2021年6月28日­达到历史最高价465.75 元,6月 30日收盘价 448.30 元,收盘市值2705亿元,远远超过云南白药14­78亿元的市值,但其净利润却不到云南­白药的三分之一。

以2020年净利润计,片仔癀当前静态市盈率­达162.2倍,动态市盈率153.3倍,值得投资者警惕。

截至发稿,片仔癀未回复《证券市场周刊》记者的采访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