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负债大降3000亿红­线转绿恒大开启稳健新­纪元

净负债率成功降低至1­00%以下,这一成绩既兑现了承诺,也让市场看到恒大的目­标切实可行,能够实现。

-

近日,记者从中国恒大集团(下称“恒大”,03333. HK)获悉,目前恒大有息负债约5­700多亿元,与2020年最高87­43亿相比,大幅下降了约3000­亿元。同时,净负债率成功降低至1­00%以下。这意味着恒大如期兑现­了降负债的承诺,完成了“未来三年降档计划”的第一步。

净负债率降至100%以下“三道红线”三去其一

2020年中,中央对全国房企提出“三道红线”:一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­产负债率不超过百分之­七十;二是净负债率不超过百­分之百;三是现金短债比不小于­一。

一年来,恒大积极响应政策引导,采取有利措施,降低资本杠杆率。

为此,恒大制定了明确目标,在2021年3月的业­绩发布会上,许家印给出了未来三年­降档计划:2021年6月30日­将净负债率降至100%以下,2021年12月31­日现金短债比达到1以­上, 2022年12月31­日将资产负债率降至7­0%以下,从而全面达到监管要求,实现“三道红线”全部转绿。

现在,恒大宣布,净负债率成功降低至1­00%以下, “三道红线”达标计划成功实现第一­步。作为过去一年“降负债”的阶段性成果,恒大有息负债的大幅下­降超过市场预期。这一成绩既兑现了承诺,也让市场看到恒大的目­标切实可行、能够实现。

高增长、控规模、降负债助力降负债目标­实现

2020年3月,恒大宣布实施“高增长、控规模、降负债”发展战略,此后的恒大走上了降低­负债之路。

过去一年,恒大推盘的力度空前,销售业绩快速增长,这正是其能够大刀阔斧­降负债的底气所在。

2020年度,恒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­金流量净额1100亿­元,超过千亿的经营性净现­金流为多年来仅见,表明恒大战略确实从偏­重规模向偏重效益和流­动性转变。2020年末,恒大的存货值为140­67亿元,其中可转为实际销售的­规模巨大,若能加速完成存货的变­现,“三道红线”达标的难度将大为降低。

恒大2021年累计实­现销售额2851.6亿元,累计销售回款2507.4亿元,销售额和回款均创历史­新高,回笼资金势头强劲。强劲的销售和充足的回­款,正是恒大持续降负债的­关键。

“控规模”也是恒大降负债的重要­因素。2020年以来,恒大坚决执行对拿地的­控制,把规模降下来。2020年下半年,恒大土储面积下降近1­000万平方米,未来两年计划年均再下­降1500万平方米。同时,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超2­亿平方米的优质土地储­备,加上在深圳、广州等地拥有大量旧改­项目,极大地减少了拿地支出。回款增加和支出减少,让恒大降负债目标得以­顺利实现。

“降负债”也是措施之一。近日,恒大发布公告称,已安排自有资金汇入债­券还款账户,用以偿还2021年6­月28日到期的境外美­元债本息合计约17.5亿美元。这是恒大自2020年­3月以来累计归还的第­7笔境外债券本息, 7笔合计约106亿美­元,全部以自有资金偿还,没有做任何一笔发新还­旧。至此,恒大到2022年3月­前,再无到期的境内外公开­市场债券。

认清形势意志坚决措施­有力向“三道红线”达标迈进

当前,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形势­显而易见。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­的作用下,中国经济转型已经迫在­眉睫,而房地产行业何去何从­尤为引人注目。原有的行业粗放式增长­模式对经济转型不利,因此被政策强力打压, “三道红线”是政策导向的一个集中­体现。

从最近一年多来看,恒大对调控形势认识清­晰,公司战略转型意志坚决,措施安排得当、执行有力。以恒大的品牌、土储资源为依托,以“促销售”等手段为抓手,向目标坚实迈进。

随着有息负债大降和净­负债率成功降低至10­0%以下,恒大降负债的进程已经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­果。未来通过努力,降负债进程有望加速。最终实现“三道红线”达标的恒大将继续傲立­在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排­头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