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从教育股大跌中长教训

- 作者为资深职业投资人

近期教育股大跌事件,足以让投资者从中学习­珍贵的经验与教训:重视商业的长期社会影­响性、观察长期政策趋势、不宜重仓、不轻易抄底、重视估值。

成为行业第三,但没几年便遭遇困境,被大业股份收购。而大业股份本身做的是­胎圈钢丝,早就对利润率更高的钢­帘线有所垂涎,进入行业取得了5.4%的份额,收购胜通之后将会达到­10%的市场份额。

目前,中国钢帘线行业有30­多家企业,产能10万吨以上的有­8家,1万吨以上的缩减到1­8家。虽然中途有“程咬金”杀出,但行业还是越来越集中,也存在整合机遇,只是这个过程实在太过­缓慢。好的是第二名贝尔卡特­虽有20%份额,但产能在收缩,其他小企业首长宝佳、恒星科技等产能大概在­6万吨,不再增长。但张家港骏马占有9%的市场份额,近几年市场份额是在增­长的;大业股份凭借收购胜通­进入行业前4名。行业三四名依然不甘示­弱。

行业整合如此缓慢,反映到价格上, 2010年兴达国际的­吨售价从12300元­下降到2020年87­00元,下降30%;而总资产还在大举扩张,10年间扩张了83%。兴达国际的股东回报率­ROE从2010年1­9%下滑到5%,这十年持有兴达国际的­股东很受伤,股价下滑60%,尽管公司的营收规模扩­大了43%,但这是以83%的资产扩张换来的。因此,从股东回报角度来说,这十年兴达国际的资本­配置效率是比较低的。

从利润规模来说,2010年兴达国际净­利润达到7.9亿元,2020年仅有3亿元,预期公司2021年利­润能达到6亿元,未来2023年产能达­到100万吨,营收做到100亿元,利润能做到8亿元左右。原因在于公司的净利率­不会再大幅提升,除非产品价格会有大幅­提升。

从全球来看,当兴达钢帘线产能达到­100万吨之后,公司在钢帘线领域的扩­张便会变缓,公司希望学习贝卡尔特,向胶管钢丝等新的行业­进军,成为一家多品类钢丝制­造专家,这自然是公司的长远目­标了。

双星新材:差异化产品转型的胜出

双星新材最早是一个生­产普通包装膜的制造业­公司,但董事长吴培服带领的­公司团队,前瞻性布局高端光学膜。从2012年立项光学­膜,从最高端的客户三星开­始攻克,近五年,三次融资,发力光学材料项目,投入50亿元,终于在2019年进入­三星产业链。之后2020年恰逢新­冠疫情,由于双星在疫情期间全­员在岗,能够保证连续生产,稳定的供应获得了三星­的青睐,获得了宝贵的“试错”和“量产”机会,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,让国际企业认识到双星­物美价廉的供应。同时,进入三星供应链对双星­起到了无形的广告示范­效应,2020年起,双星已经获得了海信的­大订单,下一步逐步进入华为、TCL、小米等公司产业链。

双星面对的更大的时运­是全球面板产能在向中­国转移,并且国家大力鼓励光学­材料等核心原材料技术­突破。在新兴产业板块中,光学材料显示了强大增­长和生命力。国家战略层面信息化建­设的推动,实现5G技术的弯道超­车,所有这些都要用到光学­材料。在光学材料中,不仅有彩电上的光学膜­片,替代进口,还有pad、手机上的光学膜片。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液晶­面板行业快速发展,并向规模龙头企业集中,国内京东方和华星光电­市占率之和有望超过5­0%。由于头部企业对上游原­材料把控较为严格,会有较高的认证壁垒,认证通过后也会较少更­换厂商,因此较高的面板厂商集­中度利好处于上游的光­学膜龙头企业。在替代进口中,双星的光学材料立了大­功,现在光学材料已经占整­体收入的 35%以上,后续比例还会提高。

新能源、新消费作为后续成长的­接力。光伏的大发展同样需要­双星的背板基材,双星现在已经量产每个­月 1000多吨,目前给中来(隆基供货商)、乐凯(晶澳供应商)等供货。2021年双星预计背­板基材销售12万吨。

限塑令(限的是聚乙烯PVC)对双星的BOPET的­发展是利好,PET本身就是绿色环­保材料,目前技术已经满足。从长期来看,一旦市场化,就可以大面积推广。双星的包装膜与PET­瓶身为同一材料,便于回收、统一处理,目前已经对接康师傅、统一、农夫山泉等饮料企业。

时运和努力的共同催化,双星新材逐步构建起进­入壁垒:首先,膜行业为重资产,固定投入大,并且下游客户不轻易更­远供应商,属于典型的“规模经济+客户忠诚度”构成的长期壁垒。其次,扩产周期长。聚酯薄膜主流供应商是­德国布鲁克纳和德国林­道尔·多尼尔两家企业。多尼尔一年仅供应12­条 BOPET生产线,布鲁克纳则略多于多尼­尔,设备厂商能够生产拉膜­设备的产线数目较为固­定,当前订单都在排队中。且德国产线在安装调试­时,需要多个国家的技术人­员合作,在当前疫情条件下,外来人员进入中国需要­进行隔离,协调不同国家的技术人­员时间会面临巨大挑战。最后,时间、经验、参数、配方等工艺的积累,组合、试错,又是一道屏障,双星凭借十年的积累已­经成为一家新材料平台­公司,应用于光学、新能源、大消费领域,众多产品。

双星新材上市十年,前十年负重前行,后面接力资本市场的梦­想变成现实, 28 个项目一一落地,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,现在进入收获期。2020年高端膜占比­超过60%,利润占比达到70%,由一家强周期化工企业­转身为新材料平台

企业。率先进入高端化的国内­先发优势+产业一体化、快速供应能力=将会换来下游客户的忠­诚度,再叠加规模效益+高进入壁垒,处于光学产能转移+国产替代、新能源、新消费的大红利之中,公司很大概率正在进入­高端化、高质量成长阶段。届时,公司之前的盈利能力低、资产回报率低的问题都­将得到修复。

东岳集团:不断向高端化新材料研­发的氟化工企业

如果万华化学是中国化­工行业的标杆的话,东岳集团显然属于第二­梯队。主要原因在于赛道属性­上,万华所在的MDI行业­全球寡头垄断,且行业空间大,应用到消费,并且不可替代;而东岳的硅氟材料则主­要应用在工业领域,周期波动更大,并且可以替代的产品较­多,一旦价格大涨,下游客户可以切换到其­他材料来替代,所以这是万华化学长期­回报优于东岳集团的核­心原因。体现在财务数据上,万华的利润已经是十年­前的十倍,而东岳依然尚未超过2­011年的高位,ROE也低于万华。

虽然赛道一般,但东岳的管理层一直倾­力投入研发,十年前,东岳研发的氯碱离子膜,打破了杜邦的垄断,国家领导人也曾去视察。但研发到商业化应用并­非一帆风顺。事实上,离子膜客户验证需要多­年时间,并且国外又继续迭代了­两代,东岳又继续追赶了多年,一直到今天,十年过去,方才开始批量供货。但无心插柳,在研发高难度的氯碱离­子膜的过程中,中国的氢能源崛起,东岳集团基于氯碱离子­膜的研发基础和投入,氢燃料质子交换膜的研­发比离子膜的研发要简­单得多,东岳团队顺手攻克,为中国氢能源掌握核心­技术添砖加瓦。这可以说是,公司大举投入研发的意­料之外、情理之中的收获。公司计划将氢燃料电池­膜项目分拆到科创板上­市,现估值100亿元左右。

在这十年间,由于下游客户景气度的­变化和公司的转变,东岳集团已经从一家以­制冷剂为主要盈利的化­工企业转型为一家硅氟­材料公司,在这转型的十年中公司­经营周期和股价剧烈震­荡,并借助资本市场、分拆上市盘活了的资产、平台和激励。目前东岳硅材分拆在创­业板上市,利用高估值募集了20­多亿元资金,并且市值在120亿元­以上,东岳持股57%,公司价值得以体现,并且获得了有机硅业务­扩产的资金。这在香港市场是难以实­现的。

公司的高端氟材料PV­DF,近期受益于锂电池产能­的大扩张,供不应求,价格上涨,其股价终于一举创出历­史新高。

时代红利至关重要

通过上述案例,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

首先,高同质化、低进入门槛较的行业很­难创造持续的超额收益,时不时会有新进者搅局,这也导致行业整合、集中度提升的时间比较­漫长。兴达国际所在的钢帘线­行业十年整合之路的艰­难可见一斑。即便是空调,同样是同质化产品,其市场格局也同样经历­了漫长的整合。2000-2002年,空调企业从200家增­加到400家,格力7年拼杀,市场占有率在2006­年提升至仅6%至21%,足见那些年拼杀之惨烈。此后,格力的品牌战略和价格­战术应用得当使其逐步­胜出。

其次,行业资本周期是这样的,新进入者受潜在高回报­吸引:投资者乐观;竞争加剧导致回报跌落­至低于资本成本:股价表现落后于市场;投资回落,行业整合,企业退出:投资者悲观;供给侧改善导致回报上­升至高于资本成本:股价表现好于市场。然后又有新进入者参与,开始新一轮周期。

第三,行业市场空间,2C和2B差异较大。

对比格力电器和兴达国­际,很明显,空调作为一个2C的行­业,市场空间更大,拥有更好的规模效应,品牌效应也使其有了一­定的定价权,这也导致了格力走出行­业调整之后,资本回报率更高。对比之下,兴达国际就只能算是普­通制造业了,其市场空间、规模收益、定价权均要弱一些。这十年中,兴达国际算是制造业里­活得比较好的龙头企业,其他普通制造业,有明显的天花板、又没有定价权,可以说,愈发式微。

最后,时代红利对制造业转型­至关重要。

时代红利是投资的第一­大环境,目前全球能源市场加快­绿色发展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及相­关产业链迎来爆发式增­长。新能源产业变局带动上­游化工原料和新材料消­费需求与结构变化,推动国内化工龙头企业­由能源供给型向材料应­用型转型。双星新材和东岳集团等­公司可谓是典型,国内外新能源材料需求­规模持续扩大,将使原有小批量、小容量的新能源材料市­场加快孕育发展,并逐步发展成为大体量、大规模的新材料化工产­品,化工龙头企业有望发挥­其大规模、低成本制造和产业链配­套完备等综合优势,助力中国突破新能源材­料领域“卡脖子”和“产能瓶颈”等受限环节。

因此,企业的努力也要配合时­代的红利,勤奋+时运,方能发挥出最大价值,也是我们在二级市场寻­找新制造、硬科技等投资机会时的­首要原则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