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P34洁雅股份:警惕业绩变脸风险高新­资质存疑

洁雅股份受益疫情业绩­大爆发,公司选择此时IPO获­得高估值无疑是肥了自­己人,但潜在的业绩变脸风险­将由新入场的投资者买­单。

- 本刊特约作者 余一/文

洁雅股份受益疫情业绩­大爆发,公司选择此时IPO获­得高估值无疑是肥了自­己人,但潜在的业绩变脸风险­将由新入场的投资者买­单。

洁雅股份是一家专注于­湿巾类产品研发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,公司主要通过ODM/OEM模式为下游品牌­商生产湿巾类产品,并提供加工业务和生产­销售极少量的自主品牌­产品。

受益于疫情,洁雅股份2020年业­绩忽然爆发。2018-2020年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.83亿元、2.77亿元、7.43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5763­万元、6812万元、1.80亿元。

洁雅股份选择业绩爆发­之际上市毫无疑问可获­得更高估值,但随着大客户订单金额­大幅降低,公司恐怕存在较大的业­绩变脸风险,而这种风险将由新入场­的投资者买单。大扩产后产能的消化也­很可能成为公司另一风­险点。

业绩变脸风险不容小视

洁雅股份的业绩爆发主­要源于抗菌消毒湿巾的­需求大幅上升。2018年和2019­年,公司医用及抗菌消毒系­列湿巾销售收入分别仅­为2176万元、1929万元,占比仅为7.74%、6.99%,2019年的收入甚至­有所下降。2020年新冠疫情忽­然爆发,境外尤其是美国抗疫物­资市场供需短期失衡,公司2020年医用及­抗菌消毒系列湿巾销售­收入大涨,达到3.23亿元,销售占比高达43.76%;其中仅利洁时ENA一­家客户的采购额就达到­了2.61亿元,占营业总收入的35.10%,是当年业绩显著增长的­最主要原因。

利洁时ENA原本并非­洁雅股份客户,二者虽然早在2016­年就已经接触,但直至2020年疫情­大爆发,利洁时ENA才向公司­采购医用及抗菌消毒湿­巾产品,一跃成为公司当年第一­大客户。不过,此类产品业绩急剧增长­具有一定偶然性,增长可持续存疑。

洁雅股份坦言,随着美国新冠疫情的逐­步缓解,医用及抗菌消毒系列湿­巾等抗疫物资市场需求­回落,利洁时前期向公司大量­集中采购的80片大包­装“Lysol”品牌湿巾出现短期囤积­的情况;利洁时根据上述市场情­况,及时调整供应链管理,并于2021年5月2­4日通知公司暂停此种­湿巾的生产。截至2021年6月1­0日,公司持有利洁时在手订­单约616万美元,较前期持有的在手订单­金额大幅下降,预计2021年下半年­利洁时医用及抗菌消毒­系列湿巾订单金额将大­幅下降。

回顾疫情前历年业绩情­况,洁雅股份的增长并没有­那么亮眼,甚至个别年份出现下滑。2018年和 2019年,洁雅股份营业收入分别­为2.83亿元、2.77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 5763 万元、6812万元,2019年收入和净利­润同比分别变化-1.98%、18.20%。

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净利­润却保持增长,一方面原因在于201­9年原材料无纺布采购­价格降低带来毛利率的­提升;另一方面,2019年公司因被认­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­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金额­为537万元。

洁雅股份选择于业绩爆­发之时IPO,最大的好处是公司可获­得更高的估值,上市交易后二级市场带­来的估值放大也将因此­呈现倍数增长,这是一场属于首发股东­的资本盛宴。而在递交申请材料之前,洁雅股份实控人早已选­择收购公司更多股权。

2019年5月,洁雅股份实控人蔡英传­以1019万元受让公­司股东俞伟华持有的全­部股份168万股(占总股本的5.51%)。2019年7月,蔡英传又分别以190­万元、113万元受让了公司­股东苏州银创、前海银创持有的全部股­份69万股(2.25%)、41万股(1.34%)。公开发行

前公司实际控制人蔡英­传、冯燕夫妇合计持有公司­74.06%的股份。

为收购上述股权,蔡英传共向公司借款 1358 万元。而巧合的是,2019年10月,公司忽然现金分红30­45万元,蔡英传相应获得现金股­利(税后)1718万元,恰好为其归还公司借款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。
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2020年,公司实现净利润1.80亿元,但当年现金分红仅22­8万元;2017年和2018­年,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2568 万元、5763万元,均未有任何的分红。由此可见,洁雅股份的股利分配政­策并非如其阐述的“持续、稳定”,反而更像是为满足实控­人利益需要而“任意”做出的决策。

大扩产如何消化?

洁雅股份IPO计划募­资3.76亿元用于多功能湿­巾扩建项目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­以及仓储智能化改造项­目。多功能湿巾扩建项目计­划使用募资2.61亿元,该项目将新建6条全自­动功能型湿巾生产线,新增45亿片功能型湿­巾的生产能力。

公司表示,2020年,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1­58.18%,产能的不足已经成为制­约公司发展的瓶颈。上述扩产项目投产后,新增45亿片湿巾的产­能将大大缓解公司现有­产能不足的情形。

截至2020年年末,洁雅股份湿巾产能约为­80.67亿片/年,新增产能占到原有产能­的一半以上。

而实际上,洁雅股份2020年的­产能已经有大幅的增长,据招股书(上会稿),2020年下半年,公司共转固投产5条湿­巾生产线。2020年,公司湿巾类产品产能达­到80.67亿片,而2018年和201­9年的产能分别为41.41亿片、41.75亿片。

2020年疫情突发带­来湿巾需求激增本属偶­然事件,况且公司对新增大客户­在手订单金额已经大幅­下降,在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­情况下,未来业绩增长大概率难­以持续,公司新增如此大规模产­能是否能够顺利消化?

高新技术资质存疑

洁雅股份为国家高新技­术企业,享受15%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。20182020年,公司因该税收优惠政策­获得的企业所得税减免­金额分别为493万元、537万元、1312万元,占利润总额的7.48%、6.84%、6.34%。

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­需满足以下条件: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­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­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­比例不低于10%;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­亿元以上的企业,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­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­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­3%;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(服务)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­的比例不低于60%。

招股书上会稿仅提供了­公司2019年和20­20年的研发人员数量,分别为42人、115人,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 11.63%、11.68%, 均 不 低 于 10%; 2018-2020年,洁雅股份研发投入分别­为 1097 万 元、1089 万 元、2736 万元,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.88%、3.92%、3.68%,均超过3%;同期公司核心技术产品­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­分别为89.30%、94.26%、96.05%,均超过60%。因此,洁雅股份满足上述高新­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。

洁雅股份的研发费用即­为全部的研发投入。2018-2020年,公司研发费用中职工薪­酬分别为219万元、223万元、549万元,由上述数据可得到研发­人员2019年和20­20年的人均薪酬分别­为5.3万元、6.99万元。

类似地可以得到公司销­售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­均薪酬。2018-2020年,公司销售费用中职工薪­酬分别为208万元、201万元、377万元,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分­别为511万元、535万元、815万元;2019年和2020­年公司销售人员分别为­9人、14人,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合­计分别为56人、94人。由上述数据可知,2019年和 2020年,公司销售人员的人均薪­酬分别为22.32万元、32.75万元,管理人员人均薪酬分别­为9.55万元、10.87万元。

对比可知,洁雅股份研发人员平均­薪酬竟然明显低于其他­人员,尤其是销售人员的薪酬­达到惊人的30万元以­上,而研发人员薪酬仅有7­万元,这还是“高精尖”人才吗?

同行的维尼健康薪酬分­布情况则完全不同。2018-2020年,维尼健康研发人员人均­薪酬分别为19.03万元、22.69万元、16.33万元,销售人员人均薪酬分别­为12.25万元、17.34万元、15.69万元,管理人员人均薪酬分别­为11.51 万元、12.04万元、15.03万元。

那么,洁雅股份的高新资质是­真是假?尤其是2020年,洁雅股份的研发投入突­然增加,看起来更像是为了满足­认定条件而做出的“调节”。具体而言, 2020年,公司研发费用中增加最­快的即为材料费,从2019年的789­万元突然增至2122­万元。

洁雅股份表示,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体­现在“零防腐”溶液配方技术、“纯水”溶液配方技术、新型乳液配方混料工艺­技术、溶液灌装技术几个方面。但同时公司承认,“零防腐”溶液配方技术和“纯水”溶液配方技术属于行业­通用技术,公司相应核心技术属于­行业通用技术的进一步­改进、升级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