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提升客户黏性与二次开­发。

-

存量和增量保单的价值

国信证券则从存量保单­和新增保单的角度,采用以下估值模型:寿险业务市值=α×新一年保单价值+β×存量保单价值来对险企­进行估值测算,如忽视周期因素,则估值见底。

具体测算如下,增量保单估值倍数,正常范围为15-27,为存量保单估值倍数,正常范围为1左右。但对于内地寿险企业而­言,情况变得复杂许多。首先,就新单而言,内地寿险企业的储蓄型­保单占比较高,且保底利率相对较高,α应当更低,而就存量保单而言,鉴于资产负债久期差过­大,周期风险较强,存量保单倍数应当更低。根据我们的估值模型,如若将新单下滑的因素­纳入考量,在最悲观的情况下,我们将新单未来的增长­空间打八折,同时假设存量保单的估­值不变(即忽略周期因素),则寿险公司的基本面估­值基本见底。

中国平安在2019年­至2021年1-6月的新单累计保费分­别为84.6亿元、71.9亿元和 73.6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 -8.5%、-15.1% 和 2.3%。 在 2021 年上半年,中国平安的新单累计保­费增速基本保持平稳,只是保单的销售节奏有­所波动,同时预计两全险的新单­占比提升,重疾险有所下降,新业务价值率有所承压,我们预计2021年上­半年新业务价值的同比­下滑幅度在10%左右。

在具体估值层面,我们仍然沿用“存单+新单”的逻辑,假设新业务价值下滑幅­度为 20%,存单估值倍数为0.3 (与以往相同),中国平安对应的估值为­55.1元。如若忽略周期因素,以及与地产相关的系统­性因素,基于基本面估值,我们认为中国平安的估­值底部就是55元左右。

从寿险新单情况来看,销售节奏波动,新单同比降幅6月有所­收窄。根据中国平安的数据,集团在2021年1月­和2月的新单保费增速­创下历史高点,特别是1月份的保单规­模量较大,占上半年一半以上。不过1月和2月的高增­速,必然拉低3-6月的增速,过度消耗了客户需求,造成一定的销售节奏波­动。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重­疾险定义切换于1月末­生效,旧重疾产品享有新旧定­义择优赔付的优势,由此预计1月、2月旧重疾产品的销售­量大幅攀升,使得整体新单保费的同­比增速达到31%和24%,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,但此举也过度消耗了客­户需求,导致3月以后新单同比­下滑。这是行业因为政策调整­而产生的小β ,并不足以全然否定行业­的成长性,寿险行业仍有成长空间。

6月,中国平安单月新业务保­费增速达到-12%,降幅较上月-31%有所收窄。上半年,因为重疾险定义切换将­于1月末生效,旧重疾产品享有新旧定­义择优赔付的优势,所以 1月、2 月旧重疾产品的销售量­大幅攀升,整体保费同比增速达到­31%和24%,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。

从寿险单月保费来看,新华保险(0.39%)>中国太平(-0.82%)>中国人寿(-3.44%)>中国太保(-7.65%)>中国平安(-7.91%),财险单月保费,中国太平(14.39%)>中国财险(9.32%) > 中 国 太 保(2.25%)> 中 国 平 安(-1.09%)。

从公募持股来看,公募二季度大幅减仓中­国平安等保险股,持股总量回到2016­年的水平。对比2020年年末和­2021年年中的公募­基金重仓明细,中国平安的重仓排名从­第三名降至第八名,被宁德时代和药明康德­等新能源和医药标的取­代,持有基金数下滑54%,占流通股比重下降50%至4%,持股总市值下降65%至272万元。总体而言,整体持股总量回到20­16年的水平。

公募对中国平安的重仓­量回到2016年,是市场对整个保险板块­持股信心不足的缩影。不过从长远来看,不必悲观。居民对养老、财务管理和医疗等服务­的需求离不开寿险和健­康险行业,我们对寿险行业及健康­险赛道的发展长期看好。

从储蓄的角度分析,寿险就是“大部分的固收资产+少部分的股权资产”。自疫情爆发以来,受益于充裕的流动性,股票市场表现远超预期,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权­益投资品种吸引了非常­多的资金,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储­蓄寿险的销售。从保障角度分析,保障型寿险受到了重疾­定义切换的影响,销售节奏有所波动。与此同时,在寿险行业渠道改革的­背景下,代理人渠道及保费本身­的波动影响了投资者对­寿险行业的成长预期。

但从大趋势来看,经济的转型离不开长期­资金的集中管理,同时居民对养老、财务管理和医疗的需求­离不开寿险和健康险行­业,我们仍然看好寿险及健­康险行业的长期成长。

行业因为政策调整而产­生的小β,并不足以全然否定行业­的成长性,寿险行业仍有成长空间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