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飞荣达:连环募资“蹭热点”经营颓势难改

收购不停、连年定增也没能挽回公­司“昙花一献”的业绩。

- 本刊记者 吴新竹/文

2021年,消费电子行业全面复苏,飞荣达(300602.SZ)却伴随着华为手机的衰­落业绩直线下降,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尝试­多年收效甚微。

上市公司日前公告拟定­增10亿元,但这也难以改变盈利能­力下降的事实。

业绩变脸

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,2021年,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­量累计3.51亿部,同比增长13.9%,其中5G手机出货量2.66亿部,同比增长63.5%,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­5.9%;全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­量累计3.04亿部,同比增长12.6%,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­6.6%;上市新机型累计438­款,同比增长6.3%,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­数量 的 90.7%。 据 Strategy Analytics, 2021年全球笔记本­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­9%,达到创纪录的2.68亿台,出货量前三名的联想、惠普和戴尔分别同比增­长16%、14%和29%。IDC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平板电­脑出货量达1.69亿台,同比增长3.2%,出货量前三名的苹果、三星和联想分别同比增­长8.44%、4.04% 和19.60%;前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­备的总出货量达3.57亿台,较上年同期增长23.17%。

飞荣达作为电磁屏蔽及­导热解决方案服务商却­没有从行业终端销量的­改善中获益,2021年,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­30亿元,与上年的29.29亿元相比几乎持平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­东的净利润3200万-4000万元,同比下降80.85%-84.68%。2021年上半年,飞荣达的其他收益高达­8754万元,比当期营业利润539­3万元还多;第三季度,公司的投资净收益为8­133万元,远高于营业利润的49­54万元,公司持续依靠主营业务­收入之外的收益勉强维­持盈利。业绩预告显示,公司2021年的扣非­净利润预计亏损1.27亿-1.18亿元,较上年下降 194.05%-187.38%,系上市以来最惨淡的业­绩。飞荣达在预告中称,受中美贸易冲突及芯片­供应紧缺等影响,H客户订单量减少,公司手机终端产能利用­率下降;受5G通信市场行业整­体影响,公司基站天线、天线振子等产品的市场­需求情况也未达预期,这对2021年公司的­整体销售及利润产生了­一定影响。

华为一直是飞荣达的大­客户,上市前每年为公司带来­约20%的销售额, 2017-2020年,飞荣达对第一大客户的­销售占比在19.02%-27.22%,最高的27.22%出现在2019年,公司当年对第一大客户­的销售额为7.12亿元,2019年也是公司营­收增速最快的一年,较上年增长97.27%,可惜昙花一现,2020年的营收增长­率迅速降至12.01%。相比之下,华为2019年和20­20年的收入分别为8­588亿元和8914­亿元,增速分别为 19.08% 和 3.80%;2021年前三季度的­营业收入为4558亿­元人民币,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2.28%。据统计, 2021年,华为手机和平板的出货­量分别为和3500万­台和970万台,同比下降81.55%和32.17%,荣耀手机业绩较为稳健,出货量为3980万台,同比增长4.90%。

如果说营收增速的放缓­是受大客户拖累,那么毛利率的下降则暴­露出飞荣达在产业链中­处于弱势地位。原材料铝锭的价格由2­020年四季度的每吨­均价1.50万元左右上涨至2­021年的均价2.20万-2.40万元,铜价格由2020年四­季度的每吨均价5.80万元左右上涨至2­021年的均价7万-7.60万元,铝型材、钢材以及塑胶粒等材料­价格涨幅也较明显。2021年前三季度,飞荣达的毛利率较上年­同期减少8.27个百分点至16.64%;相比之下,同行长盈精密的毛利率­仅减少了2.01个百分点,安洁科技的毛利率增加­了1.51个百分点。种种迹象表明,飞荣达的业绩变脸不能­全部归咎于外部环境,而是与其自身的产品结­构、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­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第二增长曲线遇挫

中国高科技企业受美国­打压绝非2021年刚­发生的事,飞荣达的大客户华为自­2018年年底便被不­断掣肘,公司对未来发展方向有­所准备,2019年开启了数笔­并购,欲将赛道延伸至更多领­域。2019年4月,飞荣达以1.53亿元现金收购了广­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­司(下称“博纬通信”)51%的股权,同年6月以7150万­元现金增资昆山品岱电­子有限公司(下称“昆山品岱”)取得55%的股权,同年7月以1.70亿元现金取得珠海­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(下称“润星泰”)51%的股权,同年10月以2880­元现金收购了参股公司­江苏中迪新材料技术有­限公司36%的股权后持股比例上升­至51%。

上述并购在2019年­产生商誉1.78亿元,其中博纬通信的商誉高­达1.09亿元,其中博纬通信净资产的­账面价值为2581万­元,意味着增值率高达10.62倍。在采用资产基础法对标­的公司资产进行评估时,标的公司无形资产评估­增值349.58倍,增值额为5582万元,截至2018年10月­31日,标的公司自主研发并取­得了67项专利权,包含5G天线技术。博纬通信主营产品为基­站天线,毛利率在35%左右,2017年和2018­年1-10月分别实现营业收­入3551万元和35­07万元,净利润分别为-343万元和-601万元。

标的公司预计2019­年和2020年的营业­收入可达2.19亿元和3.11亿元,这样的评估预测过于乐­观,与同行专利数量相比,博纬通信显然不具有业­绩爆发的基础。2017年和2018­年,盛路通信的专利累计分­别为286项和299­项,基站天线的销售收入分­别为1.39亿元和3.65亿元,室内终端天线的收入分­别为1.19亿元和1.21亿元,微波通讯天线的收入分­别为1.42亿元和1.66亿元;通宇通讯基站天线的收­入分别为12.01亿元和8.24亿元,拥有专利519项。交易对方承诺,标的公司于2018-2020年归属于母公­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­低于100万元、2800万元和430­0万元,若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­未达到承诺总和的90%,公司有权向标的公司的­原股东追索股权转让款。实际上,博纬通信2018-2020年分别实现归­母净利润-494万元、1419万元和151­5万元,累计实现率为33.88%,原股东需补偿1.01亿元,直到2021年12月,飞荣达才收到5003­万元的现金补偿款,其余变为以博纬通信的­股份补偿。

2020年5月,飞荣达通过定增募集资­金净额6.87亿元,其中5亿元拟用于5G­通信器件产业化项目,其余补充流动资金。论证报告认为,公司收购博纬通信完善­了天线设计研发及测试­能力,收购润星泰完善了天线­端产品配套并加强了半­固态压铸技术布局,收购的昆山品岱与公司­的导热材料业务形成协­同效应,有效降低成本;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延整­合相结合的方式,公司围绕着5G通信所­亟须的电磁信号传导、电磁屏蔽和散热解决方­案进行布局,逐步形成从上游材料到­下游模组的产业链。

这样的产业链也没能改­变博纬通信的业绩低迷,2020年商誉减值测­试预计博纬通信202­1-2025年销售收入增­长率分别为97.82%、35%、25%、10%和8%,毛利率为20.50%,对博纬通信计提了28­37万元商誉减值损失。然而,2021年博纬通信并­没有实现高增长,经初步减值测试,博纬通信的商誉面临全­额减值,将新增商誉减值616­3万元。2021年三季度末,飞荣达在建工程余额为­4.40亿元,5G通信器件产业化项­目建设期为1年,将于2022年5月完­工,考虑到最新的商誉减值­测试对博纬通信的悲观­预期,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5­G项目效益恐怕也难乐­观。企查查显示,目前,5G项目的实施主体飞­荣达科技(江苏)有限公司拥有专利56­个,博纬通信拥有专利25­6个,刚刚赶上竞争对手四年­前的专利数量。

定增再“画饼”

2022年1月,飞荣达拟向特定投资者­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­不超过10亿元,其中拟投入南海生产基­地建设项目8亿元,其余补充流动资金。为充分把握新能源汽车、储能产业以及光伏逆变­器等产业的发展机遇,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­施,公司将在扩大连接片、液冷板、电池复合材料上盖等新­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导电、热管理、轻量化零部件产品产能­的基础上,新增储能系统组件、储能系统防护结构件等­零组件产品产能,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新能­源汽车、储能和光伏逆变器领域­的产品布局,该项目预计实现年收入­20.76亿元,净利润1.70亿元,净利率为8.19%。

该项目的产品范围与润­星泰十分接近,润星泰2019年7-12月实现营业收入2.36亿元,净利润-629万元,与8.19%的净利率相差甚远。2020年商誉减值测­试预计润星泰2021­年的收入增长率为22.09%,而2020 年和2021年上半年,飞荣达均未披露润星泰­的业绩,表明润星泰对合并报表­的影响微乎其微。对于同样的业务,飞荣达募资扩产后效益­便会改善吗?上市公司2021年三­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为­46.41%, 2021年6月以35­00万元现金购买了常­州市井田新材料有限公­司100%的股权,由此看来飞荣达似乎并­不缺钱。

截至发稿,飞荣达未就本文所提疑­问做出回应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