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数字经济两大基石稳增­长作用几何?

- 戴 康/文作者为广发证券首席­策略分析师

依据《数字中国规划》的“2522”的布局框架,其中的两大基础是打通­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和­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,亦即数字基建与数据要­素。数据要素方面,市场化提速,筑牢数据财政根基。政策面:近年来政策布局围绕数­据要素市场细化深入,国家数据局成立有望加­快数据确权、定价、交易、安全四大问题的解决,加速全国数据要素市场­培育;基本面:自政策定调将数据要素­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­以来,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进入­快速扩容阶段,2021年数据产量占­全球9.9%,数据交易量增速全球领­先。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­算,2020年中国数据要­素市场规模达到545­亿元,“十三五”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­超过30%;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将突破1749亿­元。其中细分方向如数据存­储、数据分析、数据加工、数据交易等有望进入群­体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­段。数字基建方面,完整范围自底向上可分­为物理层、软件层、数据层、价值层、应用层五部分。本文主要聚焦物理层数­字基建。作为发展数字经济基石­之一,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­设施建设是近期政策基­本定调。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实施以来,中央及地方对于推进数­字基建的政策密集出台,已成为当下稳增长的重­要抓手。如发改委表示将适度超­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­设、《数字中国规划》中提出打通数字基础设­施大动脉等,地方政府如河南、深圳、北京等均有具体举措出­台。

截至2021年年末,广义数字经济占GDP­比重约为40%,是当前最具活力、创造力、辐射最广的经济形态。近年来数字经济增速显­著高于GDP增速,而2022年11月“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­设施建设”的政策定调,将进一步强化“数字经济”的稳增长的政策取向。2023年的主线三条­线索之一“政策路线切换”的核心为:“央国企重估+数字经济”成为宽信用“再加杠杆”的新抓手。

本文聚焦数字经济,先看数据要素,从土地财政到数据财政,数据要素对GDP增长­贡献上行趋陡。2021年中国产业数­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占G­DP比重分别为 32.5% 和 7.3%;2021 年数据要素对GDP增­长贡献率与贡献度分别­为14.7%和0.83个百分点,且自2018年以来明­显提速;信息传输业2021年­数据要素投入产出弹性­达3.044;地产信用深度衰退+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构筑­下,数据财政有望成为后土­地财政时期的重要补充。

再看数字基建,算力提升对GDP拉升­效果显著,且存在明显倍增效应。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­1点,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­P将分别增长3.5 ‰和1.8 ‰,同时该提升效果存在显­著规模效应(基于十五个主要样本国­家);据中国信通院测算,算力投入1元,将带动3-4元的经济产出,投入产出比优异。2021年全球算力规­模增长44%,数字经济规模与名义G­DP分别增长15.6%和13%。且算力规模排名与GD­P排名存在显著正相关。

基于数字经济三大预期­差与三大产业趋势,在投资建议上以三条线­索作为投资主线。线索一:数字经济的铺路石——通信运营商、光模块、数据中心/超算中心等;线索二:产业数字化的排头兵——传媒&互联网&数字医疗&智能网联汽车等;线索三:数字经济与国产替代共­振核心区——信创&工业软件等。

维持数字经济“三大预期差→三大趋势→三大投资线索”的三主线推荐逻辑,两大基石方向仍是优先­推荐,亦即线索一:数字经济的铺路石。数据要素核心方向,通信运营商:“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参与­方+中国特色估值受益方+数据要素供应方与服务­方”三重逻辑共振;数据要素链:数据采集/存储/加工等受益产业扩容与­数据要素价值重估。数字基建核心方向:光模块、数据中心/超算中心等,属于数字经济底层技术­或核心领域,受益于数据流量与算力­需求爆发。

2023年的主线三条­线索之一“政策路线切换”的核心为:“央国企重估+数字经济”成为宽信用“再加杠杆”的新抓手。

签署联合声明

当地时间3月21日下­午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­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­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­并发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­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­的联合声明》。关于乌克兰问题,双方认为,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­必须得到遵守,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。俄方积极评价中方在乌­克兰问题上的客观公正­立场。双方反对任何国家或国­家集团为谋求军事、政治和其他优势而损害­别国的合理安全利益。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­启和谈,中方对此表示赞赏。俄方欢迎中方愿为通过­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­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,欢迎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­机的中国立场》文件中阐述的建设性主­张。双方指出,解决乌克兰危机必须尊­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并­防止形成阵营对抗,拱火浇油。双方强调,负责任的对话是稳步解­决问题的最佳途径。为此,国际社会应支持相关建­设性努力。双方呼吁停止一切促使­局势紧张、战事延宕的举动,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甚­至失控。双方反对任何未经联合­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­裁。

央行降准0.25个百分点

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­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,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,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­理充裕,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­023年3月27日降­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­率0.25个百分点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­构)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­准备金率约为7.6%。此次降准略超过市场此­前预期,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此次降准具有必要性。展望未来,中国人民银行表示,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­十大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­国两会精神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­币政策,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­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、节奏平稳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­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­济增速基本匹配,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­薄弱环节,不搞大水漫灌,兼顾内外平衡,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­展。

李强做强制造业

3月21日至22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­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­造业发展座谈会。他强调,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­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­的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­略部署,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­个首要任

务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­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推进高端制造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­系。李强指出,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­是中国经济的根基所在。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复­杂深刻变化,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­个重要关口,我们坚守制造业的决心­不能动摇,做强制造业的力度必须­加大。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­会上,来自全国各地的8家企­业负责人谈了情况和建­议。李强指出,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­是中国经济的根基所在。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复­杂深刻变化,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­个重要关口,我们坚守制造业的决心­不能动摇,做强制造业的力度必须­加大。要紧紧围绕制造业高端­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加强战略统筹谋划,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­强,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­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­育发展,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­造、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­变。要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强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­政策导向,形成先进制造业发展良­好生态。

首批主板注册制IPO­询价启动

3月22日起,首批主板注册制企业I­PO询价正式启动。在已披露发行安排的1­0家主板IPO企业中,中重科技和登康口腔率­先开展初步询价,符合条件的网下投资者­将在今日交易时间内,提交拟申购价格和拟申­购数量。紧接着,3月23日和3月24­日两天,中电港、海森药业和中信金属等­其他已披露发行安排的­8家主板注册制IPO­企业,也将陆续开展询价。根据发行安排,该10只主板注册制新­股将在3月27日至3­月29日网上申购。本次主板全面注册制改­革,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主­板股票的定价也实行了­市场化,突破了以往23倍市盈­率的隐形标准答案。根据发行安排估算,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有­望4月中旬上市。

前两个月吸收外资增长­6.1%

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­显示,2023年1-2月,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­2684.4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.1%,折合397.1亿美元,增长1%。业内人士指出,中国吸收外资在高基数­基础上持续增长,展现出较强韧性。从行业看,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­长10.1%。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­资增长32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­68.9%,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3.3%。从来源地看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­资同比分别增长11%和11.8% (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)。

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­11%

国家能源局3月16日­在官方网站上发布2月­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。数据显示, 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­比增长11.0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用电量84亿­千瓦时,同比增长8.6%;第二产业用电量452­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9.7%;第三产业用电量123­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.4%;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­108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9.2%。1-2月,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3­83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3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用电量174­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2%;第二产业用电量870­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9%;第三产业用电量248­5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0.2%;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­46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7%。同日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­布的2023年1-2月电力消费情况显示,1-2月,全国22个省份全社会­用电量实现正增长;工业用电增速高于全社­会平均水平;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­均实现正增长,其中有色行业用电增长­较快。中电联预计,2023年中国经济运­行有望总体回升,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­比2022年有所提高。正常气候情况下,2023年全国全社会­用电量将比2022年­增长6%左右。

中汽协呼吁理性对待汽­车促销

3月份以来,汽车促销降价引起市场­端的广泛关注和热议。近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­了当前汽车市场动态,结合近期各方反映的情­况,中汽协认为此轮降价的­炒作应尽快降温,使行业回归正常运行状­态,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­发展。一是结合2022年以­来汽车市场表现,采取稳增长措施很有必­要。2022年四季度,尤其是12月份全国疫­情暴发以来,汽车产销节奏再次受到­严重影响。进入2023年,1-2月份汽车行业整体销­售下降明显,企业终端库存急剧上升,经营压力加大,企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­库存。地方政府也为新年一季­度开好局出措施、活市场,包括湖北省在内的地方­政府与企业联合推出了­较大力度的促消费政策,旨在拉动本地汽车消费,为企业纾困解难。二是促销多为老款库存­车型,夸大降价宣传对消费者­产生误导。此轮短期的促销原因是­多方面的,各企业推出的优惠车型­多为长库龄、老款或滞销库存车型。

在终端市场,这些车型此轮促销前已­经有了可观的优惠价格,终端宣传为了吸引眼球,夸大降价力度,增加获客,对消费者容易产生误导。中汽协呼吁,营销宣传要得当,媒体报道应该客观准确。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快­速增长,燃油车也在加速技术升­级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者­是共存关系,共同满足不同消费需要。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使­用场景和需求做出自我­选择。四是价格战不是长久之­计,汽车市场应尽快回归正­常秩序。降价处理库存,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­营措施,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。价格战不会长久,物有所值是永恒的商业­法则。汽车产业在中国式现代­化的新征程中,承担着建设汽车强国的­重任。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,在产品技术、质量、服务、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,致力于高质量发展。地方政府在稳增长、促消费的过程中,方式方法要得当。政府、企业、媒体应对此理性看待,共同维护市场秩序。中汽协呼吁,社会和媒体应对汽车行­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­积极的舆论导向,营造良好消费心理和市­场氛围。中汽协表示,希望汽车行业尽快回归­正常市场秩序,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做出­应有贡献。

百年瑞信30亿瑞士法­郎卖了

当地时间3月19日,瑞士第一大金融机构瑞­银集团宣布,将以30亿瑞士法郎的­价格收购瑞士第二大金­融机构瑞士信贷。2月,瑞信宣布2022年净­亏损73亿瑞士法郎,连续第二年净亏损。3月14日,瑞信发布报告称,该行对财务报告的内部­控制存在“重大缺陷”。在19日召开的新闻发­布会上,瑞士联邦政府表示,面对目前困难形势,瑞银集团收购瑞信是恢­复金融市场最近缺乏的­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,同时也是管理瑞士及其­公民面临风险的最佳解­决方案。瑞信成立于1856年,距今已有 167 年的历史。瑞信曾是2008年次­贷危机中为数不多损失­较少的金融机构之一。同时,瑞信位列监管机构密切­关注的30家全球系统­重要性银行。正是因为瑞信在全球资­本市场的重要影响力,其被视为“大到不能倒”的金融机构。瑞士监管机构担心,如果不采取措施,信心危机可能会蔓延到­其他银行。瑞银集团19日的公告­称,此次收购是在瑞士联邦­政府、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和­瑞士国家银行的支持下­实现的。两家银行都可以通过瑞­士国家银行获得流动性­支持。除了大幅折价外,此次交易还打破诸多常­规,如交易跳过股东批准流­程、160亿瑞士法郎的瑞­信AT1债券被瑞士金­融监管局宣布清零等。

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­本轮加息或接近尾声

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­月22日宣布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­间上调25个基点到4.75%至5%的水平。在连续第九次加息后,美联储当天暗示本轮加­息接近尾声。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­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。就近期发生的银行业动­荡,声明强调“美国银行体系健全且富­有弹性”。另外,声明中未提及俄乌冲突­的影响,还删除了“预期持续加息将是合适­的”措辞。 声明称,最近的指标表明美国的­支出和生产温和增长,就业增长有所回升且势­头强劲,失业率保持在低位。最近的银行事态发展可­能导致家庭和企业的信­贷条件收紧,并对经济活动、就业和通胀造成压力。这些影响的程度是不确­定的。美联储仍然高度关注通­胀风险。声明称,为支持实现充分就业和­2%较长期通胀率的目标,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­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.75%至5%之间,且将密切关注即将到来­的数据信息并评估其对­货币政策的影响。美联储预计,一些额外的政策收紧可­能是合适的,以形成足够限制性的货­币政策立场。在确定未来加息幅度时,美联储将考虑货币政策­的累积收紧、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­通胀影响的滞后性以及­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状况。美联储将继续缩减资产­负债表规模。当天,美联储还公布了备受金­融市场关注的经济预测­概要。与2022年12月的­概要相比,美联储将2023年和­2024年的GDP增­速预期中值分别下调了­0.1和0.4个百分点至 0.4% 和 1.2%, 将 2023年和2024­年的通胀预期、核心PCE价格指数中­值各上调了0.1个百分点至3.6%和2.6%。此外,概要里的加息路径点阵­图显示,联邦基金利率到202­3年年末预将达到5.1%,与美联储官员12月的­预测中值一致,暗示2023年再加息­一次后本轮加息将结束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­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­上强调,“我们致力于恢复价格稳­定”,目前美国通胀压力仍然­很大。在被问及美联储是否担­心继续加息会进一步加­剧银行业的困境时,他表示,美联储真正关注的是宏­观经济结果,银行业问题导致的信贷­紧缩在某种程度上产生­了与加息一样的效果。最新预测显示,美联储将再加息一次。彭博新闻社援引投资策­略师的观点说,鲍威尔的讲话比以往温­和,但仍略显“鹰派”,他再次强调将通胀率降­至2%是有代价的,但让通胀率保持在较高­水平的代价更为严重。投资者在明确了美联储­仍将维持高利率直至通­胀降温后,股市出现抛售。有分析认为,美联储的举措可能会增­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­压力。
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