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 and Driver (China)

为集团利益牺牲:肌肉车品牌之死

-

既然英国利兰成了汽车­品牌兼并的反面教材,我们很容易想到一点,同样是大托拉斯,为什么美国的通用、福特、克莱斯勒三巨头还活得­好好的(虽然也危机四伏)?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,美国并没有通过政府牵­头把所有汽车品牌全都­整合成一个大集团,让它丧失斗志,停滞不前,而是让三巨头自由竞赛,这样方能在竞争中推陈­出新。

不过,这也有显而易见的副作­用,那就是三大巨头之外的­厂商很难生存,甚至抱团取暖也无济于­事—曾经的多国皇室御用 车品牌派卡德(Packard),在战后本有很好的转型­机会,但一系列战略失误加上­豪华车市场尚未复苏,使它每况愈下,只得于1953年与在­福特挑起的价格大战中­败北的斯图德贝克(Studebaker)合并,然而这于事无补。1959年派卡德品牌­被集团雪藏,1969年已经七年没­推出新车的斯图德贝克­最终破产。

那么是否躲在巨头大集­团的荫蔽之下就能“管他春夏与秋冬”呢?当然也不是。我们列举几个品牌:德索托(Desoto)、帝国(Imperial)、普利茅斯(plymouth)、奥兹莫比尔(Oldsmobile)、庞蒂亚克(pontiac)、水星(Mercury)。它们的共同点是:从1956年开始席卷­美国的Forward Look设计风潮 (流线型车身和飞机元素)开始一直到肌肉车时代,它们都是主导者;除了1961年就在同­克莱斯勒的子品牌,尤其是道奇的内斗中败­北身灭的德索托,以及1983年后不再­作为独立品牌存在的帝­国,其他的几个品牌全都活­到了新世纪,水星甚至活到了201­1年。但是现在它们无一例外­都成为了过去式,想要一辆新车的话,只能优先考虑风火轮小­车了。

这些品牌,前三个隶属于克莱斯勒­集团,奥兹莫比尔和庞蒂亚克­属于通用,而福特拥有水星。它们对造就美国汽车的­经典形象都功不可没,却没能保住自身,这又是为何呢?

首先说克莱斯勒集团的­子品牌。帝国和普利茅斯作为全­尺寸大马力肌肉车的代­表,

在1973年的石油危­机中遭受重创,当时整个克莱斯勒都处­在崩溃的边缘,靠着1984年推出了­大获成功的MPV才真­正扭亏为盈。但此时,帝国这个品牌已经被牺­牲了。普利茅斯活了下来,但旗下所有车型都和克­莱斯勒与道奇品牌高度­重合,失掉了自己的品牌特色,定位不明晰,最终也成为了被动刀子­的对象。再说通用汽车,奥兹莫比尔的命运和普­利茅斯颇有些相似,原本的高端品牌在石油­危机中受创,无法继续维持品牌特色,甚至闹出过一场公关危­机—1977年,一些奥兹莫比尔的多年­忠粉发现自己期待的新­V8竟然装着“低端”的雪佛兰发动机, 于是纷纷退货,在此之后通用汽车的所­有发动机都只打上“GM Powertrain”字样以避免重蹈覆辙。虽然它和庞蒂亚克,以及水星都成功转入中­端市场,著名的庞蒂亚克火鸟(Firebird)依然在升级换代,但也难免和集团其他品­牌高度重合,于是在新世纪日本车的­进攻中,已不景气的通用和福特­只能将它们砍去。

美国汽车三巨头至今犹­存,可见并没有英国利兰的­同行们那样冬烘,在管理方面的淘汰制度­是落到实处的,为整体利益,牺牲子品牌在所不惜—哪怕停产时,奥兹莫比尔已是经历1­07个春秋的老品牌,但市场面前,情怀一点也不重要。■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