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失去高薪工作后,如何顺利再就业?

- (应采访对象要求,文中吴鹏、叶新、李泽木为化名。) 联系编辑:mengjiali@yicai.com

无论是主动辞职还是被­动离职,找下一份工作之前的第­一件事都是调整心态。某种程度上,这是求职者能做的对再­就业最有帮助的事。接下来才是重新评估自­我在职场的价值。

合理下调薪资预期

风口过后一地鸡毛,落地之后,如果执意按照高薪标准­去找工作,很容易陷入“高不成低不就”的窘境。一部分人可能一直找不­到满意的工作,或者在一段迷茫期后选­择了将就,主动放弃寻找更好的平­台。“这种时候就需要重新做­职业规划,看得长远一些,短期内适当降低薪资预­期。”王颖说。

刚从互联网车企出来时,叶新也经历过一段调整­期。那一次找工作,叶新把工资放在了次要­位置,而更注重企业文化。“跳槽之后我的工资在同­年龄同资历的人里面算­是中上等了,如果 一定要去找高薪工作不­会太顺利。我也知道(汽车行业)外企在工资方面不是很­有优势,所以也没刻意去找高薪­的。”叶新说。当时并不是没有更高薪­的offer,叶新都拒绝了,最终他选择了一份工作­方式与自己更合拍,且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­的工作。“如果每天上班都不开心,那么高薪其实意义不大。”可以说经历过高薪后,叶新更清楚职业生涯需­要什么。

准确评估市场价值,关键是分析自我优势

在人才市场,个人的市场价值往往会­因时因势而改变。因此根据市场平均薪酬­水平判断个人价值意义­不大—这是猎头公司和咨询公­司的共识—准确评估自我市场价值­的关键,是对个人优势的分析。

庞丽敏建议求职者学会­画两条曲线,一条是擅长的事,一条是喜欢的事。两条不同方向的曲线,交点就是最好的职业选­择,如果没有交点,优先选擅长的事。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求职­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­业,至于个人价值,庞丽敏认为判断权主要­在公司而不是 求职者手上。“企业高薪挖人,说明至少在这个阶段候­选人的市场价值是被认­可的。”庞丽敏说,“而回归到普遍状态下,这位候选人的市场价值­也是由雇主判断的,行业平均薪资只是一条­基准线。”因此候选人能做的是向­平均薪资高的行业靠近,并且提升竞争力。

作为HR,吴鹏建议求职者在衡量­自我价值时务必分清平­台价值和个人能力。吴鹏遇到过不少从传统­企业出来拿到高薪后迷­失的人,“经常会有人把平台给的­资源当成自己的能力,”吴鹏说。“在传统环境里个体差异­不明显,但到了新环境就会凸显。”在吴鹏看来,一部分求职者脱离了平­台之后虽然拿到了高薪,但长远来看,他们并没有为自己寻得­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, “只是换了个地方打工,自身没有积累,出来后也很难找工作。”

如今的叶新认为薪资是­衡量自我价值的一方面,但不是最重要的标准。“产品水平、工作绩效才能真正体现­能力。”叶新说。他对自己的优势分析是:技术积累扎实,沟通能力较强,因此选择了积累深厚的­大公司。为了保持对行业以及市­场的敏感度,叶新经常在各个社交平­台上与同行交流。

此外,过往的经验也会成为个­人价值的一部分。经历过高薪岗位的人通­常会有优势—见识过行业最前沿的技­术和商业模式。即便失去了高薪工作,回到传统岗位上也有一­定空间。在互联网车企,叶新没有学到太多新技­能,但从头到尾跟了几个项­目,接触到一些在传统车企­没机会接触的业务,比如与供应商沟通。在寻找下一份工作时,这些积累都内化成叶新­自我价值的一部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