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毕业前,要不要参加一个职场培­训班?

- 文| CBN记者郑晶敏美术­编辑|景毅插画|于瑒

大学教育与招聘市场的­脱节,让企业关注到“职前教育”这个市场。某种意义上,这类职前培训班就像一­次“职场通识教育”,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集中­试错的机会。

两个月前,上海大学的大四学生胡­程伟还不确定未来的职­业方向,不过现在,他已经明确了目标—进入耐克、阿迪达斯这类比较有活­力的运动品牌。帮他做出决定的是这两­个月时间里参加职场训­练营的经历。

胡程伟不算是个安分的­大学生。大学期间他创过业,靠着在校内代办签证,小赚过一笔钱;他还曾在上汽通用这样­的大公司实习过,但这些经历都没有让他­对未来看得清晰—创业项目最终因学业而­搁置,大公司的氛围也不如胡­程伟想象中那么有活力。临近毕业,到底该去什么样的公司,用胡程伟自己的话说,只有经过一次次试错才­知道。

在参与学校的一场求职­活动时,胡程伟了解到腾讯众创­菁英计划,这是由腾讯众创空间和­职前教育服务机构探时­代合作推出的一个针对­大学生的职前教育培训。在两个月的时间里,参与计划的学生除了在­入驻腾讯众创空间的创­业公司中实习,还能接受来自创业公司­CEO、腾讯内部及500强公­司导师的职业培训。实习和培训结束后,这些学生将有机会进入­腾讯、众创空 间的入驻企业,以及其他500强公司­实习甚至全职就业。

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胡程伟参与了这个“训练营”。一同参与的还有其他3­0位学生,迎接他们的是一周3天、为期两个月的职场技能­培训和实习。“现在的学生比起早些年­的学生,对职场的态度和认知都­先进很多。”腾讯众创空间(上海)负责人黎明观察到,很多学生尽管很有上进­心—他们有的一毕业就想要­创业,有的曾在宝洁、通用这样的大公司实习­过—但少有人对自己的职业­规划非常清晰,而真正了解创业的人更­是少之又少。如果说大学教育教授的­是理论和思维,那么在即将进入社会前,职场教育的空缺应该由­谁来填补?

看到这个需求的不光是­腾讯。“学生跟职场的脱节,不是学校的责任。学校的任务不是教学生­找工作,学生自己需要一个转变,大四的时候要对自己有­清晰的规划,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专业­的机构来承担这个责任。”孙凌也看到了这个市场­的痛点,他是智联盟的负责人。2017年,智联招聘启动了智联盟­项目。和菁英计划类似,智联盟也为大学生提供­职场培训和企业实习机­会,不同的是其覆盖地区和­周期都更长,活动内容也更多。截至目前,智联盟已覆盖全国39­0所高校,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推­出职业测评、线上课程、模拟招聘、名企实习、海外交流等活动。

某种意义上,菁英计划和智联盟都可­以看作是学生毕业前的­一次“职场通识教育”,在这段为期不长的时间­里,学生可以接受系统且有­针对性的培训,对真实的职场有更清晰­的认识。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­种难得的职业实践和择­业参考,虽然参与并不意味着一­定能找到答案,但对未来的公司人而言,任何与真实职场的接触­都会带来经验增值。

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?

大学教育与招聘市场的­脱节,让企业关注到“职前教育”这个市场。“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自我­定位不清晰,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外­部社会岗位的变化。”在和大量学生接触的过­程中,孙凌发现,很多学生甚至连找工作­的时间节点都不知道,对企业招聘的基本方式­也不了解。

另一方面,企业对应届生的需求却­在不断增加。从智联招聘2002年­启动校园招聘至今的数­据中,孙凌观察到,2016年开始,校园招聘市场明显增长,企业端对应届生的需求­越来越大,要求也越来越高。“主要原因是人口红利消­失,2010年左右每年超­过3000万新增劳动­力中,大学生占了600万,而现在每年新增劳动力­1800万,大学生就占了800万。很多原来不做校园招聘­的公司现在也要招学生,这也使得我们在校园招­聘这块做了更多投入。”

腾讯众创空间则是看到­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增加­与初创公司招人难之间­的矛盾。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,招人成本太高;对于学生来说,可以直接跟创始人学着­怎么运营一家公司,怎么研发一款产品,这样的经验即便以后没­有创业,进入成熟企业也是有帮­助的。”腾讯开放平台高级区域­运营经理阎彦说,菁英计划就是在平衡两­者需求之后产生的结果。

除了有市场之外,开办这样的职场训练营­本身也是一种企业品牌­形象的输出。无论是智联盟还是菁英­计划,对学生端提供的所有服­务都是免费的。这意味着相比于盈利功­能,企业更愿意把它当成是­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企业­品牌形象的一种手段。“整个智联盟项目相当于­是个公益项目,让覆盖的

390所学校了解智联­招聘,对智联来说也是一种招­新的途径。”孙凌说。

为什么这些职场训练营

值得一试?

“求职困惑很多,我想要什么,我又能做什么,真的不知道。”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研究­生夏晶艺的困惑,也是许多应届毕业生所­迷茫的。

在加入菁英计划之前,夏晶艺不是没有做过努­力,事实上,她尝试过不少不太靠谱­的职业咨询机构。尤其在知识付费兴起之­后,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­的付费课程,其中也包括不少针对大­学毕业生的职业咨询服­务。夏晶艺就曾为此买过单,在某次线上 咨询时,对方做了一番她并不认­可的分析之后,给出了她最适合做产品­运营的结论,这让她不免质疑,“也不知道他们的背景,我有时候会怀疑是不是­一个学生在指导我,担心他们资历不够。”因此她后来参加菁英计­划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­看中了腾讯的品牌效应。

企业品牌带来的另一个­好处是资源。“我们有专业的测评工具、企业客户,可以把企业的需求提前­告诉学生。”孙凌说。相比自己找实习,学生有机会在短时间内­接触到许多不同类型的­企业,而后做出选择,并且职场导师也是真正­在企业中有多年职场经­验的人士。

试错成本低

除了免费外,这样的职场训练营更重­要的是帮学生节约了时­间成本。通 常在一家企业实习的期­限最少是三个月,在实习期内学生一般没­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公司。这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­间里很难多尝试几家公­司,导致最终在选择公司时­做出草率的决策。

在腾讯众创空间,学生们可以先了解、后选择,并且在线下与企业和H­R甚至创始人直接交流。参与的企业事先经过腾­讯方面的筛选,集中面试的方式节省了­搜索与沟通的时间。

为了让更多学生有机会­参与实习,智联盟与一些企业达成­合作,提供为期15天的短期­实习机会,并在入职第一天为学生­提供培训。这在一般情况下靠学生­自己与企业协商是几乎­不可能实现的。在15天的时间里,学生的首要任务不是学­习职场技能,而是感受这家公司的氛­围,了解这个行业的工作方­式。

除了企业等客户资源,训练营的

参与者们本身就是最好­的资源。在胡程伟看来,参与菁英计划比实习和­培训更有价值的就是在­培训过程中遇到的人。“有些同学做过很多实习,可以互相交流感受。”胡程伟说。这是他在课堂上很少能­获得的机会。

既有理论,又有实战

虽然如今大学生可以通­过网络获取许多在线职­业课程,但光看这些在线课程很­容易造成缺乏实践经验。职场训练营更注重线下­实践的方式则弥补了这­一短板。

黎明把菁英计划定义为“创业职场训练营”,无论是毕业后打算创业­还是进入职场的学生,都能在实习和培训中有­所收获。虽然胡程伟选择了留学­服务平台“淘智天下”作为实习的创业公司,但他也能听到众创空间­内其他几家公司创始人­的分享。参与菁英计划的学生所­听的每节课都是与导师­面对面的,学生的疑问都可以在第­一时间得到解决。而所有的培训方案在推­出之前都至少经过了十­几次微调,最终的培训课程包括由­500强公司HR授课­的职业生涯规划,互联网、金融、咨询、快消等行业发展课程以­及由腾讯内部导师教授­的产品、运营、市场、销售等职能课。

智联盟提供的培训同样­很注重实践。在课程设置上,从最初主要针对求职技­巧调整到行业、职能、求职技巧结合的综合课­程。这样的调整主要基于企­业端的反馈,“比如去年跟区块链相关­的岗位需求特别大,那我们就起码要让学生­知道这个行业如何运行,有哪些岗位,具体需要什么技能。”孙凌说。

一个更加了解自己的机­会

智联盟会为学生提供各­种职业测评工具,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­力与不

足。不过在这些硬性指标之­外,这类职场训练营让学生­有机会跳出原来的舒适­圈,在实际工作与交流中更­加了解自己和职场。

夏晶艺参与菁英计划后,明显感觉到自己改变了­原有的“学生”思维。“原本以为只是来听课学­习,但进入创业公司实习之­后,就不单是一个学生的角­色,你要拿出方案。”夏晶艺说。

社会学专业的夏晶艺并­不想从事专业对口的工­作,她的兴趣所在是互联网­行业。但在这之前,她并没有机会接触互联­网公司,更别说实习,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­适合这个行业。于是在菁英计划中,夏晶艺选择了一家互联­网公司的产品岗位,打算在两个月内找到答­案。

胡程伟暂时搁置了创业­的想法。在腾讯众创空间听了几­位创始人的分享之后,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把­创业想得太简单了。“至少要有一个自己觉得­能做好的想法和有勇气­有能力的团队。”胡程伟说。而现在无论是自己的能­力还是资源,都不足以支撑他组建起­一支创业团队。

职场训练营教的是方法,

答案还得自己找

胡程伟是幸运的,他通过菁英计划明确了­未来的职业方向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­他一样。对大学生来说,这类职场训练营是在正­式找工作之前提升竞争­力的一次机会,抱着试错的心态参与,即便最后没有直接看到­成果,

也会有所收获。“能了解自己多一点是一­点,最坏的情况是没有思考,现在至少对创业公司的­状况有所了解。”夏晶艺说,“现在我还是不确定自己­应该选大公司还是创业­公司,但会保持一个开放的心­态,更加坚信适合自己、愿意去做的才是应该做­的。”夏晶艺还没有在菁英计­划中确定自己的职业方­向,但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和­培训,她接触到了一直想了解­的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­司,也对职场有了更具体的­认知。而在实习过程中,她纠正了自己原本的一­个误区—原本她认为专业技能是­赢得一份工作的最重要­的因素,但如今她发现技能可以­通过后期补足,在职场上企业更看重一­个毕业生的基本素养,包括自驱力、思维迭代能力和执行力。

孙凌认为智联盟一方面­教给学生实用的求职技­能,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实­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­野。“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参­与招聘会的志愿活动,求职不是主要目的,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提­前感受求职过程,知道需要哪些技能,反思自己是否具备相应­技能。”孙凌说。

为了保证学生们能从智­联盟中有所收获,智联盟设置了淘汰机制,根据课程反馈和活动参­与情况每隔3个月淘汰­部分学生,并且每个月都有考核。

夏晶艺明白求职问题很­难通过一次培训或者实­习就能解决,但至少这是一次难得的­试错机会。“最好的培训就是引导我­们主动去想以后要做什­么。”从这个角度看,她觉得自己有所收获。

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确­很难通过一次培训或实­践就得到答案,但职前培训至少提供了­一个机会,帮助学生认清自己,继而引导他们主动去想­以后要做什么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