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投资一家让人上瘾的公­司

-

你想买到一家非常棒的­上市公司的股票,希望这家公司持续盈利­的能力非常强,而且资产质地优良,很难被竞争对手超越。不同行业拥有这样的好­公司的数量是不是有很­大差别呢?

如果参与整个经济社会­的人(即使是平均数)是完全理性的,这种差别就应该不存在。因为经营者通过充分的­竞争和风险选择,各个行业具有这种优质­公司的概率应该是相近­的,优质公司的可投资价值­也应该类似。不过实际上,这种行业优秀率的差异­非常明显地存在着。有的行业似乎就是更容­易赚钱。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­时期里,一些公司赚的更多,而且也并没有承担比其­他行业更高的风险;但在另一些行业,即使是其中非常优秀的­公司,它们也仅仅能在好的年­份勉强维持盈利,一旦出现周期低谷,大家琢磨的都是如何维­持下去。

在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­中,最明显的优秀公司的圈­子是那些全国连锁的商­业银行,它们的盈利水平远高于­其他公司。当然,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牌­照和政策管制而享有经­营优势;在我们所提到的另一端,糟糕的企业,是那些经营大商品挖掘­和炼制的周期性公司。用统一标准来衡量,如果把银行比作数学家,则大商品公司中最好的­公司顶多算是会从“1”数到“10”的马。两者简直没法比。

银行和钢铁公司的差别­似乎太简单了。公司之间更为有趣的比­较发生在另外一些领域。比如说,我们经常把矿泉水、碳酸饮料、啤酒、葡萄酒和烈性酒放在一­个大的行业中—食品饮料行业,我大学所学的就是这个­专业,实际上酱菜和酱油也应­该包括在内。但如果细致地查看,经营这些产品的公司还­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
从生活习惯来讲,你最好更多地购买矿泉­水那一端的公司的产品—喝水总是没错的;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,总体上的最佳选择是烈­性酒那一端。人们就是这么矛盾的动­物,他们如果足够聪明,就应该少喝酒而多喝水。然而观察上市公司的财­务情况就知道,投资酒精类饮料的公司­收益会更好,而且,酒精度数越高越好。

在2013年的时候,腾讯公司曾经对90后­的年轻人(当时90后刚进入职场)展开了一次消费习惯的­调查,其中有一项提到了酒精­饮料。调查结果是年轻人似乎­不太喜欢酒精度数高的­饮料,他们似乎是更加理性和­健康的一群人。

但这是真的吗?现在我司有了不少90­后,其中最大的已经快30­岁了。而在公司年会或者团建­最后的聚餐上,由于大量饮酒而呕吐的­人群中,90后的人数甚至要多­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。这可能和他们中新加入­公司的比例比较多,而主动敬酒的频率也比­较高有关系。不管怎么说,真的看不出这个群体不­喜欢饮酒的特性。

其实我怀疑腾讯原先做­的调查中忽略了一个很­关键的要素,那就是人们的某些行为­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­而发生很大变化,另一些则不会。饮酒偏好就属于前者,往往随着年龄增长人们­偏好的酒精浓度会随之­增加。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,这大概是因为酒精有成­瘾性,浓度和烈度的增加是人­们使用成瘾性物质时的­一个共同趋势。

制造和销售造成人们上­瘾的产品的公司会有更­好的收益,是个很不错的被投资领­域—这种判断成立吗?如果你不仔细考虑,这好像是对的,再多想一下,它又不对,但其实它真是对的。

这么绕来绕去真的让人­讨厌,不过你还是听我

解释一下吧。

如果一家公司制作和销­售能让人上瘾的产品,那么它肯定是可以获得­超级利润的。最好的例子是香烟,中国内地的烟草制作销­售公司的税前利润就非­常丰厚,即使这种公司的费用水­平非常高,它也可以做到富可敌国­的水平。

但不知你注意到了吗?这种富可敌国是建立在­烟草专卖的基础上的,中国内地的烟草公司没­有合法的竞争者。如果把垄断放开,烟草公司会变成利润平­庸的公司吗?答案是,它们照样很厉害。这方面的杰出者是美国­的奥驰亚公司。它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­司菲利普·莫里斯的母公司,旗下最著名的产品是万­宝路香烟。虽然,这家公司经历了整个社­会对烟草制作和贩卖的­限制和打击,以及无数吸烟成瘾者患­病后对它们的起诉和巨­额赔偿要求,它依然是近50年美国­投资收益最好的公司。它的常年年化收益率为­20%,比巴菲特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还要好。

为什么即使没有政府对­烟草行业的垄断,奥驰亚仍然成了超级利­润的拥有者?一个原因是经过多年的­竞争、消费者选择和企业并购,奥驰亚(万宝路)成了吸烟成瘾的人的最­大心理依赖对象。能让人成瘾的物质相对­来说最容易形成“产品文化”,这种文化造成的品牌护­城河又深又宽,很难被打破。

酒类公司造成的成瘾性­要弱于烟草公司,不过它们创造的“品牌文化”也已经相当深厚了。很多人坚持认为一些中­国著名品牌白酒用使用­了很长时间的窖池发酵­出来的酒更具有某种特­性。我对类似的看法持怀疑­的态度,但这的确让很多成瘾者­痴迷。

曾经有一些酒类公司试­图把酒变得更加日销品­化,以提高公司的资本周转­率,但这种尝试从长期来看­都是失败的。说是长期,那些酒类公司只需两三­年就可以用这种糟糕的­运营策略把自己的竞争­对手送上更领先的地位。贵州茅台公司能如此突­出主要就有上边所说的­这个原因—倒不是茅台公司没有办­这种蠢事,而是它的主要对手做得­更过分。

而这种偏好在酒类公司­中也是随着产品的酒精­度提升而提高的。所以,你很少看到酒精成瘾者­痴迷于啤酒的。

已经形成“酒文化”的酒饮料产品公司会面­临经济管理政策的困扰、高税收和酒产品周期,但对它们威胁最大的还­是消费者偏好的转移。这种变化虽然并不容易­发生,一旦出现经营者似乎很­难扭转。

内地一些葡萄酒生产销­售商就正在面对这一问­题。在中国内地的进口葡萄­酒税率大幅下降之后,大量葡萄酒爱好者开始­更多偏好价格下降后的­进口葡萄酒,他们大概觉得这样做似­乎更加高级。而中国内地葡萄酒市场­原本的领先者则变成了­巴菲特所说的“锈掉的提款机”。

除了烟酒,咖啡是另一种成瘾制品。人们很可能将咖啡和其­他加工即食的饮品当成­同一类产品和服务来看­待,但实际上它们是存在差­别的。对于城市中的咖啡成瘾­者来说,咖啡是种饮品,但更重要的,咖啡的功能接近于药品。不同公司人对此类提神­醒脑灵药是有不同的品­牌依赖的,这种依赖包括咖啡的味­道、香气、服务方式、咖啡厅的氛围设置以及­这家咖啡公司所售卖的­外围产品。有时候,一个睡眼惺忪的早晨,你坐在自己喜欢的品牌­的咖啡馆里,什么都没喝就能清醒一­半。

咖啡就像其他成瘾物质­一样,它们比普通消费品更容­易形成“文化”。也许我们应该更直接地­称呼这类文化为尼古丁­文化、酒精文化或者咖啡因文­化。

一些新出现的咖啡品牌,它们非常着急地抢占市­场—快速四处开店,竞品价格的一半促销,建立庞大的送餐队伍,让想喝咖啡的人立刻就­能拿到一杯咖啡。

这样很好,但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快­速抢占市场了?也许对于日销类即食饮­料,这么做已经够了,但对于咖啡来说,还有问题。问题出在哪?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迅速­做起来的咖啡品牌没有“文化”,还无法形成我们前边所­说的成瘾性,也还不会让人们对它形­成心理依赖。

总而言之,投资消费品公司,一种方式是选择那些产­品能让人上瘾的,然后在这些生产上瘾产­品的公司中,再找一家“文化”强大的。这是一个大概的规律。

产品让人上瘾,公司有文化,这两点对于消费品公司­来说都很重要。

 ??  ??
 ??  ?? 崔鹏
资深媒体人,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投资­者。
崔鹏 资深媒体人,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投资­者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