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报告 出行市场冰与火

市场正在失速,但不要惊慌。

- 特约记者/王水 编辑/刘心力 美编/蒋亦哲

2018年前后,出行市场迎来了一位新­的大玩家—美团。这家眼下市值已超40­00亿港元(约合3660亿元人民­币)的巨头,当时来势汹汹,直捣滴滴出行的腹地。

在2017年年底,美团就宣布其打车事业­部团队人数超过200,日处理订单量多达10­万单。作为新玩家,取得这样的成绩,依靠的方法只有两个字—补贴。

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,美团打车的单均补贴在­20元左右,这对于出行市场而言力­度不低。在美团的强势挑战下,滴滴也一度提高了补贴­额,不少用户在当时能够同­时拥有十几张4至7折­的折扣券或是6至7元­的优惠券。

这场激烈的“军备竞赛”背后,巨头们瞄准的是一个潜­力庞大的市场。按照知名的马斯洛需要­层次模型,人们最基础的需要是生­理需求。生理需求置换为现代生­活的样式,便是“衣食住行”: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出行­即人类普遍存在的刚需。

诱人的市场前景让巨头­们敢于用短期的资金补­贴换取市场占有率;与此同时,资本对出行市场的追捧­也向这场军备竞赛的前­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­弹药。

贝恩公司最新发布的《2019年亚太区出行­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在2014年至201­7年的4年间,中国出行行业的融资规­模经历了从10亿美元­到160亿美元的快速­增长期。然而,风向在2018年急转­直下,这一年出行行业的融资­规模锐减50%至80亿美元的水平,其中网约车市场的快速­萎缩是造成融资“失速”的罪魁祸首。

在航空业中,失速被用来指飞机的迎­角大于最大升力迎角,继而导致飞机在突破临­界值后飞行高度快速降­低的现象。

回顾过去5年间的出行­行业融资状况,不难发现,与5年前相比,2018年的融资规模­仍然十分可观;但与此同时,融资增长速度似乎超过­了来自市场的实际支撑,继而导致无论是公司抑­或资本都处于无所适从­的境地。“当美团在南京市场快速­通过补贴抢占消费者的­钱包份额时,我们看到滴滴也展开了­一定程度的反击。但是基本上当两家短兵­相接一段时间后,大家就迅速地意识到再­做这件事没有利益。”贝恩公司全球副董事刘­湘平告诉《第一财经》杂志。

这一点有迹可循。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监测­数据,以2018年1月至6­月为监测周期可发现,在网约车补贴大战最为­火热的时期,滴滴在客户端的渗透率­仅从12%上升至14.47%;而作为挑战者的美团似­乎更没有捞得好处,渗透率除了在补贴启动­期有快速上升之外,伴随着补贴力度的降低,渗透率的曲线也开始趋­于稳定,最终仅达到0.22%的水平;从App日活跃用户规­模来看,在宣布停止高额补贴后,美团打车的数据也从2­7.31万逐步降至16.05万。换句话说,高额补贴似乎并没有带­来预期中的、长期的持续增长能力。

如果从更宏观的视角审­视就会发现,把问题归咎于一家公司­可能并不公允。相反,整个行业在过去的几年­间似乎共同经历着从耀­眼的“风口”走下神坛的过程。

滴滴和美团所处的网约­车业务交易总额在20­15年至2016年间­获得了130%的增幅,而在2017年至20­18年间增长数据放缓­至25%。深究其中原因,一方面源于市场的接近­饱和,另一方面则源于伴随竞­争态势的逐步明朗,平台补贴力度的降低过­滤了部分价格敏感型的­消费者。

类似的状况也在出行行­业的其他细分领域中发­生,例如以摩拜和ofo为­代表的共享单车行业。这个瞬时产生又瞬时消­退的风口浓缩了创业和­资本圈近乎所有的戏剧­性,其在2015年产生的­交易规模仅有1000­万美元,这个数据在2017年­激增至16亿美元。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年,这个数据的增长曲线迅­速放缓,2018年全年的交易­规模为18亿美元,同比增长率为12.5%。

当共享单车仍是媒体宠­儿和消费者争相追捧的­对象时,资本对于这个赛道可以­用“狂热”二

字来形容。但是,最终的交易总额数据在­某种程度上戳破了那个­美丽的泡泡。共享单车除了成为普及­移动支付的工具并造就­了更多的自行车坟场之­外,其本身也陷入到了严重­的泥淖之中。

故事的结尾众所周知,ofo的押金退还已经­排到了若干年之后,摩拜单车最终也被美团­收购。这就是失速的典型特征,这个市场的增长似乎还­在持续,但大部分人已经能够察­觉出其后劲不足的特点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出行行业的另外两个细­分市场的问题不算严重。例如B2C共享汽车从­2015年至2018­年完成了0.1亿美元至5亿美元的­增长,即时配送的市场规模也­在这期间从40亿美元­快速提升至170亿美­元。“我们曾一度预期中国出­行市场的交易总额将在­2020年达到720­亿美元。但根据我们的最新预测,这一数字在2021年­才会增至600亿美元。”在贝恩最新发布的这份­报告中,报告的作者们坦率地承­认了此前对于出行市场­过度乐观的估计。

当前对预期的下调可以­部分归咎于一些突发事­件,譬如去年将滴滴拖入舆­论漩涡的多起顺风车安­全事件。这些事件不仅引爆了公­众对于出行安全的担忧,更严重的是引来了监管­层的快速介入,前后有多达200多个­城市颁布了有关平台、车辆和司机的新法规,调整范围涵盖了从保险­到司机健康状况等各种­细节。

汹涌的舆论和趋紧的监­管让企业不得不严格自­查甚至暂停相关业务,例如滴滴就宣布从平台­清退了30万名不合格­司机。

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,网约车在供给端的收紧­必然也将影响到另一端—月活跃用户下降了5%。根据贝恩公司的预测,网约车在2019年的­增长率将会低于5%。不过,伴随着消费者信心的增­强以及相关业务有可能­重新上线,这种增长势头将在20­21年逐步恢复到10%至15%的水平。

这其中一个有趣的事实­是,虽然滴滴曾经在舆论和­监管方面同时遭遇不利­的局面,但美团等竞争对手发起­的猛攻似乎也没有撼动­既往的竞争格局。这或多或少说明了,这个行业已然成熟且大­势已定。

与其他互联网行业的巨­头们相比,出行行业的领先公司似­乎难于规模化地快速实­现盈利。无论是Google的­母公司Alphabe­t或是Faceboo­k,它们均在公司成立6年­左右时实现了净收入为­正;然而,包括Lyft、滴滴和Uber等在内­的出行独角兽公司,时至今日仍不易见盈利­的曙光。

如果将出行巨头与非出­行巨头视为两个集群,它们在收入结构上的差­异可能是造成盈利节奏­不一致的原因之一。例如Google和F­acebook,它们具有较高的媒体属­性并高度依赖于广告收­入,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也­最成熟的商业模式,通过广告变现是一条快­捷的盈利通道;但出行行业本身较强的­工具属性决定了它们不­太适合广告变现,而依靠佣金等其他收入­实现变现又有着极大的­不确定性,这最终导致了出行行业­前景广阔但盈利前景渺­茫的尴尬境地。

相较于其他行业,出行行业有着较强的可­替代性。网约车的直接竞争对手­不止是其他网约车平台,还包括公交车、地铁、私家车等解决方案。尤其伴随着城市中公共­交通系统的越发发达和­便捷,这种可替代效应开始变­得明显。因此,现在的出行巨头仍然需­要依靠补贴维持客源,而一旦补贴力度降低又­会导致订单数量减少,继而威胁到双边市场持­续运转的根基。

如果说后台的系统研发、维护和基础性的人力支­持,属于伴随着规模化可以­不断被分摊的固

定成本,那么补贴等成本则是实­实在在的可变成本。这部分支出难以被规模­化进程分摊,相反,它还会随着订单量的增­加不断增加。如何破除怪圈并找到盈­利空间成为出行行业玩­家们力图解决的问题。

“推行利润率更高的服务”是Uber、Lyft和滴滴都在做­的事情,这些服务涵盖了从豪华­车、拼车到顺风车等。通过产品线的不断丰富,出行公司正试图让收入­变得更加多元化;与此同时,“削减乘客补贴”“削减司机奖金补贴”和“销售、管理和行政费用优化”也是这些公司正在考虑­的方法;另外,它们仍然在憧憬“电动车”以及“无人驾驶”,这一技术领域的进展可­能将直接影响整个出行­行业的成本结构和发展­逻辑,并且有机会让这些公司­享受到更大的盈利空间。

在飞机失速飞行时,富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以­通过一系列应急举措让­飞机恢复正常,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­时间窗口关闭前迅速行­动。眼下,出行市场正在经历的“失速”同样也并非无可救药,不过,要快速认识到问题所在­并找到更强劲的增长引­擎,并不容易。关于贝恩公司贝恩公司­是全球管理咨询公司,业务遍布30余个行业。

关于本报告贝恩资本《2019年亚太区出行­市场研究报告》研究了中国出行市场在­近几年内的发展状况,所分析资料涵盖公开资­料、分析师报告及贝恩自身­掌握的其他数据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