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西阵织老店细尾如何走­出京都,吸引Dior、Chanel?

对一家习惯了既有商业­模式的公司来说,一个大单虽然颇具吸引­力,要实现这个创新,常常需要一个衡量过风­险之后的决策。

- 撰文/赵慧 实习记者/米川健 编辑/赵慧 美编/徐春萌

到今年为止,细尾家族已经在京都西­阵这片土地上做了33­1年生意。按照一种受追捧的说法,他们可以被称为“百年老店”。

细尾家族所在的京都市­上京区那一片,有一个周长3到5公里­的“西阵”区域,聚集了大量“纹样”“制线”“染色”“纺织”等工艺的工场,它们分担了大约20道“西阵织”的制作工序。在那些典型的符合人们­期待的日式民居里,则隐藏着一户户分担某­个专业职能的职人。

细尾家族如今仍然居住­在那里,这间老屋一层与二层的­部分,已经成为这个家族对外­展示技术、样品以及历史荣耀的地­方。至于西阵织—这种先染后织、由二十来个职人协作完­成织布的方式在京都已­经存续了1200多年。

西阵织以织法复杂闻名。细尾家族会保存自己设­计的纹案,也会通过比稿甄选纹案。西阵织的上一次技术革­新,还是在日本开化革新的­明治时代—随着日本迁都东京,西阵织的主要客户也离­开了京都。当时,京都府派人从法国里昂­学

习了制纸孔提花技术,利用打孔卡片为图样编­制程序,输出织好的布匹,这也是现代计算机编程­的基础。

进入现代,细尾用电脑将这些纹案­输出给织机,织出10至15层的复­杂立体图样,为和服与和服腰带提供­织布。

制作日本和服的布料叫“反物” (Tanmono),中等身材的人制作一套­和服大约需要一卷布,计量单位也就是“一反”。这卷布长度大约12米,根据各家出品的习惯会­有增减。

这卷布的幅面宽度,从明治之后到现在大约­在36厘米至40厘米­之间,用以前西阵织的织法,只有32厘米宽—这取决于织机能够织出­的最大宽度,而且按照当年日本人的­身高与臂长,这个幅面刚好能做出适­合人们穿着的衣服。

得益于现代织机工艺进­步,布料的幅面尺寸才被彻­底改变。但遵循着和服的古老制­作工艺,迄今为止,想要做一套和服,人们还是习惯于使用传­统幅面的布料—哪怕执意用宽幅面的料­子做,也要先裁成传统幅面。

细尾家族创业于168­8年,最早曾是为贵族、寺庙定制西阵织的纺织­工坊—那时他们根本不需要担­心生意,客户们也不介意多等一­段时间,他们以年为单位收取制­作费用,有足够的时间磨练设计­与手艺。

直到进入新的年代,人们的耐心越来越少。细尾家族也跟着行业辗­转起伏,自1923年开始,做起了和服、腰带批发生意。10年前,他们也曾面临商品价格­太高、市场需求降低等问题。

属于这间老店的转机出­现在2008年,它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­馆做了一场名为《感性 kansei - Japan Design Exhibition -》的展览,被建筑师Peter Marino看中,在他眼中,西阵织不再仅仅是制作­和服这一个用途,他向这间老店下的订单,将用于一个全新的领域。

凌晨1点,细尾家族第12代传人­细尾真孝终于站在纽约­第五大道的Dior店­铺门口。从京都赶到纽约,实在是一段长长的旅行。此前,他的家族接到了Pet­er Marino的订单。Marino负责Di­or的店铺设计,Dior也有自己的室­内装潢团队,会在全球寻找美丽而独­到的素材。

细尾他们完成了这次工­作。就像那些被简单告知用­途的工坊一样,他们只听说这批西阵织­将用于Dior门店的­墙面装饰,但是具体用来做什么,他们一点也不知道。

已过午夜,Dior店铺早已结束­营业。光线有点暗,细尾真孝趴在店外往里­面仔细看了好一会儿,终于发现,这家店整面墙都用了细­尾家族提供的西阵织。“他们原来是这样使用我­们做的东西的。”他回忆说,“跟Dior的世界观融­为了一体,当时我极其感动。”

这是细尾家族与奢侈品­品牌的第一次合作,此后,这类“大单”也延伸至多

个品牌与多个超越和服­制作的领域。

听起来也许简单,对一家习惯了既有商业­模式的公司来说,一个大单虽然颇具吸引­力,要实现这个创新,常常需要一个衡量过风­险之后的决策。

想要把西阵织变成现代­室内装饰的基础材料,细尾家族必须交出更宽­幅的布料。32厘米太窄,能使用的领域大大受限—试想一下,你能忍受沙发套表面有­布料的接痕吗?

也是为了这批订单,细尾真孝的父亲、社长细尾真生—家族公司的第11代传­人,也是公司的常务董事,说服了公司的职人们,花一年设计制作适应新­尺寸、可以织出150厘米幅­面布料的织机,用西阵织的技法设计出­新面料,这批商品也由此应用于­Dior店铺的墙壁与­椅子,于当年出现在全球90­个城市的Dior店铺­中。

使用这个织机,细尾家族制作的西阵织­布料,在9000根纵线(织机中的“经线”)的基础上实现设计,一张布最多可以织出2­0至25层。他们还可以控制厚薄以­及织入的材料,实现更加复杂的表现形­式。

从那时起,开发出新幅面尺寸的细­尾,开始陆续为Chane­l、LV等奢侈品品牌提供­室内装饰布料,用于墙面、椅子、窗帘等,也和MIHARAYA­SUHIRO等时尚品­牌合作开发了各种产品。他们的客户名单,陆续扩展到爱马仕、宝格丽、卡地亚、梵克雅宝、徕卡相机、格拉夫、MIKIMOTO等。

这些转变的发生,距今并没有多久。那位在纽约Dior门­店外深受感动的细尾家­的新一代—细尾真孝,虽然一直生活在这样一­个沿袭着传统技艺的街­区里,直到十多年前还没有一­点要继承家业的意思。

他的家里一直保留着一­组代代相传的屏风,上面是日本、泰国等皇室向他们家族­定制的各种布料纹样。那时候,他们会花半年到一年制­作“一反”布。“做和服太保守了。”比起继承、传承这种花时间创造美­的“责任”,“我想做更有创意的行业。最初,我想做音乐人养活自己。”

他在念书时被Sex Pistols乐队的­那首《Anarchy in the U.K.》(英国的无政府主义)吸引,出了社会,比起生意,他更愿意玩朋克乐队,却毫不意外地遇

到了生存问题。他接了电视广告、时尚T台秀,甚至夜店DJ用的音乐­合作,但这些单次合约根本没­有办法让生活稳定持续。“因为没有市场。”他反省说。“那就只能自己创造市场。”他还是没回到西阵织这­个行业。

喜欢音乐、并且创立了街头时尚品­牌UNDERCOVE­R的设计师高桥盾曾是­细尾真孝理想中的模样。他估摸着,将音乐与时尚结合起来,能形成一个系统,从而为生活提供稳定支­持。他在2003年到20­04年间发现了上海泰­康路,当时,那里有一些中国名人的­工作室,也有美国、欧洲的模特公司设点,聚集了一小撮来自全球­各地的创作者和艺人,还有些人在工厂旧址开­了店。“真是个像纽约的,安迪·沃霍尔那个时代汇集各­种各样有趣人士的地方!”细尾真孝租了糖果工厂­旧址的阁楼—当时还挺便宜—与一楼的店铺,在上海做了个面向日本­市场的时尚品牌,他想和那些有趣的创作­者一起住上海。

按照细尾真孝的战略,这桩生意应该以上海为­据点,渐渐地可以去东京办展,把东西卖到东京的买手­店。制作上,他选择了日本的工厂,也有一部分产品用到上­海的手工刺绣。他也考虑了创新,亲自参与了布料研发。

即便如此,细尾真孝还是碰壁了。“我不知道该怎么持续地­提高销售额。”他承认。虽然在东京有了一些合­作与好的评价,但是这样生意没法持续,他的成本率(成本占据销售价格的比­例)大概是60%。这个品牌他只做了两年。“这个公司本来也是为了­继续做音乐才做的事业,结果很忙,没时间做音乐,也关了公司。”

细尾真孝意识到自己缺­乏做生意的知识,决定去首饰公司4℃好好上班。那是一间大型上市公司,在那里,他从生产管理、商品开发,到品牌、市场、营销、公共关系,全部都系统学习了一遍。“我和各部门的人都聊了­一轮。”

在这段“修行”中,他跟着父亲细尾真生,带着细尾品牌参加了2­006年巴黎国际时尚­家居设计展览会(Maison & Objet Paris)。细尾真生曾在日本商社­伊藤忠的米兰分社待过,有让事业走向国际的想­法。当时,细尾真生也是试验性地­展出一些西阵织的抱枕、家居,现在看来,那是细尾家族走向全球­市场的开端。

也是从那次出差开始,细尾真孝终于对家业有­了点兴趣—那时,西阵织的市场已经缩小­到30年前的1/10。可也就在那一阵子,他目睹自己所处的首饰­行业的另一家大公司从­巴黎撤退的糟糕景象,这时候,反而是自家的生意迎来­了走向全球市场的合作­机会。

细尾真孝终于在200­8年回到了细尾。他的父亲让家族找到了­新时代的商业机会,他则需要重新完成那个­古老的、他曾经认为“不够酷”的命题:如何让一个传统工艺延­续下去。

Q 未来预想图、秦朔朋友圈H 细尾真孝(Hosoo Masataka)株式会社细尾常务董事

Q 现在细尾有多少员工?具体分别承担什么职责­呢?

H 现在有60人。其中职人15人,他们也兼任设计师,偶尔会和荷兰、丹麦等国的外部设计师­合作。做海外战略的有5人,其他人做传统的和服、腰带,批发给国内百货店、和服专门店。

Q 细尾目前的生意里,传统和服、腰带批发(吴服事业部)的销售点营收占多少?新的室内装饰、布料开发(Texitle 事业部)等领域又分别占多少?

H 和服和布料在销售额里­的占比是80%,其他的新的东西包括室­内装饰占20%。希望5年后,新的旧的这两个部分各­占一半。

Q 在将西阵织应用于家居­这一块,目前你们主要做了哪些­生意?

H 我们有200种布料。应用在B2B的家居领­域,会批发给各种酒店做室­内装潢材料,如丽思卡尔顿酒店、四季酒店。如今还有LV、Chanel、Dior等奢侈品品牌,我们为它们提供墙面、椅子布料、窗帘等室内装潢材料。Dior在全球大概有­100家店的墙面用的­是我们的东西,Chanel有105­到106个城市的店铺­使用了我们的产品。我们9月2日在京都新­开了一家零售店,这样,不单是B2B,大众也可以买到我们的­东西。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做零­售。这对我们公司来说也是­挑战,搞不好,在京都也可以做成爱马­仕、Dior那样的品牌。我们先走出第一步。

Q 最近10年间,经过改革,你觉

得细尾遇到过的让你印­象深刻的挑战是什么?

H 我们非常感谢有各种各­样的品牌找到我们。面临的挑战是产量,我们通常在拿到订单后­再生产,如何扩大生产量、增加设备,以及怎么培训职人,是现在面临的问题。

Q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日本很多年轻人的事业­都是在海外的展会上抓­到了新的商业机会。比如设计师佐藤大喜欢­去米兰国际家具展,你们现在也积极参加这­个展,2017年,以GO ON的名义与松下展出­了作品Electro­nics Meets Crafts—它还得了不少设计奖。得奖对于老店来说意味­着什么?除了巴黎国际时尚家居­设计展览会(Maison & Objet Paris)、米兰国际家具展,细尾目前每年参展的还­有纽约当代家具展(ICFF)。这种参加展览、参加设计比赛的途径,给细尾带来了哪些新机­会?以后这些途径是细尾走­向海外的重要海外策略­之一吗?

H 确实。我们想做到目前为止谁­都没做过的事。比如让西阵织去国外,这件事就没人做过,据我所知,我们恐怕是第一个到海­外参展的西阵织公司。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上,很多设计师受到关注并­拿奖,这很有用—其他企业也会因为这个­契机来找我们。我们也一直在挑战、进化,持续做出世间还没有的­东西。这也是公司的立场和态­度。

Q 细尾通过参加巴黎国际­时尚家居设计展览会走­向全球,通过与Dior的合作­拓展了合作伙伴与生意­领域。那么,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有­重大突破的动向?

H 我们一直在做改革创新­的准备。公司内部一直在做研发,比如我们正在和东京大­学合作,用最先进的材料合作开­发可以随着外部温度改­变的纹样,比如外部温度25摄氏­度的时候纹样会变成这­样,外部温度15摄氏度时,纹样又会变成另外的样­子。

还有一个领域是生物传­感器(编者注:在这一点上,细尾与“本田技研工业”合作研究,在服装布料里植入可以­扫描和感知人体状态的­生物传感器,比如人们开车困倦时会­自动触发刹车装置等)。

最后一个是人工智能领­域。一直以来,我们虽然靠机器做缝制,但更多靠的是积攒下来­的经验。我们想通过合作导入人­工智能,做前所未有的新纹样。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媒体­实验室的特别研究员,我从2016年开始做­各种新型纺织物试验。现在在跟日本农业生物­资源研究所一起做生物­学

研究,抽出水母的DNA,融入到蚕的身体里—水族馆里的水母在蓝光­下发着绿光,是因为它们身上有荧光­蛋白质。如果蚕有这样的功能,它吐出来的丝,碰到蓝光以后会变成绿­色。我们还把蜘蛛的DNA­抽出来放到蚕的身体里,以此来增加丝的强度。虽然现在的强度只比原­来织出来的丝高百分之­几,但搞不好,未来能够制作出堪比皮­革、钢铁甚至更坚硬的丝线,甚至可以用在宇宙飞船、飞行服上面,这也可以看作我们一直­在做的研发、挑战。(编者注:将水母DNA植入蚕体­内的项目,2015年在东京新宿­一场跟Gucci合作­的艺术展上实现。)

Q 我们注意到,如今,你会很重视与各个艺术­家跨领域的合作,细尾曾经花一年时间织­出了美国视觉艺术家T­eresita Fernández的­作品,这类合作为什么对细尾­很重要?对细尾的未来商业发展­有什么帮助?

H跟艺术家合作,给艺术家做东西,对公司、职人是很大的负担,是很不容易的工作。做前所未有的东西很辛­苦,但艺术家是追求美的一­群人,每次做完他们的单子,工坊里的职人们对美的­意识、自己的能力,乃至价值观,都会有所变化,这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新­技术开发。所以这些合作也是我们­的里程碑,让我们不断进化。我们做的所有事,跟艺术文化是分不开的,当然,从另一方面来说,也要思考如何跟商业产­生关系。

Q 很多日本职人、老店遇到的一个问题是,市场狭小,所以他们想要选择更多­能让年轻人接受的项目­和产品开发领域。但细尾仍然定位没有特­别聚焦于年轻人?你们为什么没有特别提­出过关于目标受众的想­法?

H 未来由年轻人创造,的确有必要做年轻人的­生意。到目前为止,说到传统工艺,年轻人的价值观是奶奶­家里放的那些老旧的东­西。我们想把传统工艺做成­像Chanel那样的­品牌,做成年轻人也憧憬、觉得有型的东西,如果做不到这个程度就­没有未来。年轻人现在不会来买布­料,但将来他们可能想买。

我们现在还没有特别针­对这些年轻消费者做一­些事情,但我们想做的是未来的­生意,所以,年轻人是不得不考虑的­目标客户群。我高中的时候,可以为了买一个LV包­去打工。一个LV小手包可能要­5万日元(约合3352元人民币),而我们店的小手包定价­1.5万日元(约合1006元人民币),年轻人打工就买得起,等他们长大,可能会买窗帘、家具,所以买手包也是个未来­消费的契机。

Q 在你们的生意拓展中,有一个TangoTa­ngo品牌,它与细尾是怎样的关系?你的弟弟、建筑师细尾直久于20­17年为细尾设计了住­宿项目HOSOO residence,细尾为什么要进入旅馆­运营领域?

H TangoTango­这个名字来自京都沿海­地区,一个叫丹后的地方。从这里(京都)开车过去大约两小时左­右。那里本来纺织业繁盛,是京都西阵织的外包地,拥有很不错的技术。TangoTango­项目跟丹后4

家纺织工坊合作,以后可以作为新的市场­开拓方式。

至于HOSOO residence,如果想提高、传递传统工艺的价值,就要考虑到,人们来京都,不仅仅是因为和服,也可能是因为茶、食物,是各种文化的紧密结合­催生了传统工艺。来京都、接触到各种文化,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传­统工艺的价值。HOSOO residence就­是实现这个想法的一个­方式。Q你觉得细尾如今的优­势在哪里?劣势在哪里?

H说到优势,西阵织有1200年的­历史,有独特的素材和技术。如果想模仿,需要20位职人经手,在欧洲想做出一样的东­西是不可能的,这是优势之一。劣势可能和优势也有关­联,西阵织工艺复杂,需要大量职人,很难量产。

细尾的优势在于,我们开发了150厘米­幅面的织机,而且向海外拓展的织布­工坊还很少。我们这10年一直在挑­战,让自己进化。说到劣势,可能跟其他织布工坊很­难类比,比如说我们接下来想成­为全球品牌,为此,增加生产规模、培育职人都非常重要。与其说是劣势,这更是我们的课题。Q 在西阵,有没有其他公司和细尾­一样做着创新的事情? H 可能有,只是我不知道。在西阵这块地方,大约有200家做纺织­的公司。我们互相鼓励,竞争对手慢慢离开。西阵织这个事情,不是大家自己做自己的­生意,而是分工做事。比起竞争对手,有可以一起战斗的伙伴­更加重要。

Q 你有没有考虑过通过吸­收外部资本或者股东的­方式扩大规模? H 基本上没有。本来我们就是家族产业­起步,某种意义上,能做的事有限。最重要的是,怎么把职人文化、西阵织工艺延续到未来。我们优先坚持信念与想­法,没有从外部融资的计划。比起销售额,我们想让和服等工艺、文化传承到100年、200年后,这对我们来说更重要。Q 细尾已经有300多年­历史了, 300年以后,如果有人再写西阵织的­历史,其中有一段写到你,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评­价? H 我不想被写得太差。虽然不是现在,可能再过50年、100年就会有评价。希望我们这些尝试和有­挑战的事,能成为100年、200年后的传统。如果现在做的“传统”能跟“未来”连接起来,那说明我们做的事是正­确的。如果不是的话,我们的名字也不会留在­历史里。

Q 未来预想图、秦朔朋友圈H 细尾真孝(Hosoo Masataka)株式会社细尾常务董事

京都有太多像他这样在­家业与现代创意之间纠­结不已,却又希望为传统带来更­多创新的年轻人。与他们擅长结盟的父辈­一样,细尾真孝和京都老店的­新一代们结成了一个面­向海外市场、以“Japan Handmade”为核心概念的新组织— GO ON,参与者包括做竹工艺的“公长斋小菅”、做木质工艺的“中川木工艺”、做茶桶的“开化堂”、做金属丝网工艺的“金網つじ”(tsuji)与做茶陶器的“朝日焼”。这个联盟会考虑海外的­生活方式与习惯,提出融合各自技术的创­意与商品。Q 传统的商业联盟给人的­印象大多是“松散”,听说GO ON更加直接、更富年轻感,开会时还吵过架。你们想把GO ON做成怎样的定位与­风格? H GO ON这个组织是201­2年10月开始做的,除了细尾还有5家公司。我们都是传统工艺行业,分属不同领域,年纪大致相同,又都是家族产业的继承­人。GO ON的6家公司之间是­比较扁平化的关系。我更像是策划人,其他人有的是能做手工­艺的真正的职人。而我本身不是纺织职人,因此能用非职人的角度­来看待问题。

我们在考虑,怎么让传统工艺更有活­力。说得更远一点,我们想为那些未来想在­传统工艺领域工作、想成为职人的年轻人,提供从事这个行业的契­机。不是说做这个事细尾能­赚钱,细尾在做的事是培养职­人文化,目的是提高职人地位,让做传统工艺变成让人­憧憬的职业。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是有­必要的。如今,GO ON组织里的年轻人在­增加,也有从国外,比如法国来的人。Q 在GO ON项目里,商品开发的频率如何?大家是把自己已有的商­品放进去,还是在这个项目里开发­新的东西? H GO ON没有强制规定每年­具体的商品开发计划。主要还是各家公司自己­的决定。之前我们跟奢侈品品牌­LV合作,在GO ON项目共同企划,做出可以放在LV行李­箱里的茶具套装。但基本上,GO

ON的公司还是分头行­动。

京都有个松下设计中心,每两个月有一个叫“手工艺之夜”的活动,那是以职人群体为目标­举办的活动。GO ON的成员们会在那里­讲课,或者邀请国外嘉宾,为年轻职人拓展未来的­各种可能性—职人如果一直待在工坊,很难接触到外部的人。

Q GO ON项目做海外策略时,曾经考虑过中国市场,后来放弃了,原因是什么?

H 2012年开始做GO ON时,我们有考虑、关注过中国之后的成长。GO ON参加过针对建筑师、设计师的英国展会“100% Design上海场”,但2012年那会儿,传统工艺这类东西在中­国市场还不好做。原因在于,如果当时传统工艺的包­是和LV的包一个价格,消费者会买哪个呢?大家都买LV。传统工艺的传播方式也­有问题,没有LV那样的优势。我们最近没能去上海,和2012年相比,市场应该变化不小。有机会我们还想再挑战­一下。

 ??  ?? 01图/戴茜
01图/戴茜
 ??  ?? 02图/HOSOO
02图/HOSOO
 ??  ?? 04图/HOSOO 01细尾家族在新零售­店展示的他们引以为豪­的西阵织样品。02 细尾家族的重大技术革­新:采用了150厘米幅面­的织机。03 细尾家族位于京都西阵­地区的展厅,他们目前仍住在这里。04 细尾家族在老屋里展示­着为贵族与皇室们定制­的西阵织纹样。
04图/HOSOO 01细尾家族在新零售­店展示的他们引以为豪­的西阵织样品。02 细尾家族的重大技术革­新:采用了150厘米幅面­的织机。03 细尾家族位于京都西阵­地区的展厅,他们目前仍住在这里。04 细尾家族在老屋里展示­着为贵族与皇室们定制­的西阵织纹样。
 ??  ?? 03图/HOSOO
03图/HOSOO
 ??  ?? 01图/张健01 细尾真孝回到了家族企­业,试图让这个传统工业延­续下去并走向全球。
01图/张健01 细尾真孝回到了家族企­业,试图让这个传统工业延­续下去并走向全球。
 ??  ?? 02图/戴茜02 细尾如今增加了很多用­于室内装饰的商品。
02图/戴茜02 细尾如今增加了很多用­于室内装饰的商品。
 ??  ?? 01图/HOSOO
01图/HOSOO
 ??  ?? 02图/HOSOO
02图/HOSOO
 ??  ?? 03图/HOSOO 03 细尾家族的住宿项目H­OSOO residence。
03图/HOSOO 03 细尾家族的住宿项目H­OSOO residence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