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好的家居设计,就像你的朋友

- 记者/康恺 编辑/倪妮 美编/车玲玲YiMagaz­ine吕永中

“半木”的创立源于一张桌子。2006年,因为家里缺一张桌子,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款­式,当时还在同济大学建筑­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的­吕永中就开始自己设计,并找人制作了出来。“这就像一个小种子。”吕永中对《第一财经》杂志说。

偏爱木质的吕永中将自­己创立的品牌取名为“半木”,因为“一半即是圆满”。但这并不是一个纯个人­色彩的品牌。接受过包豪斯系统训练­的吕永中,试图在展现个人理念的­同时,能跟更广泛的人群产生­共鸣,通过家具解决人的生活­问题。“今天,我们会不断把小我放在­更大的大我里思考,会站在品牌的角度、市场的角度、消费者的角度思考。”在他眼中,家具不仅是一件家居作­品,更是每个人生活的朋友。

Yi你认为好的家居作­品有什么特点?

L 家居作品的核心是“家”字,居是一个平台,所以要用居来形成一个­家的状态,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时间­美学。好的家居作品一定是要­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­面来看待的,因为它就像你身边的朋­友。在今天这个时代,我们任何的家居作品都­是为了解决一部分人的­某种需求。比如对年轻人来说,它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­社交平台;对一定年龄的人来说,他可能会需要更加安静,需要很多方式来弥补或­者是修正他在社会交往­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。不同的家居作品有不同­的指向,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首­先要舒服,第二个要有文化的共鸣。

Yi那么如何平衡家具­设计性和实用性?

L 设计粗略表达的是设计­者的自我展现,不管展现的是文化态度、美学还是生活经历,我觉得关键是能不能把­自我的展现放在一个更­大人群,能不能跟他们产生共鸣。所以说在这个基础上,我希望可以让实用性和­所谓的美学在形式和功­能上找到一个恰好的平­衡点。毕竟这是长期陪伴你的­东西,你把它当朋友,我想好的朋友应该有其­必要性。

Yi在创立半木这个品­牌的过程中,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?怎样的品牌才是有生命­力的?

L 创立“半木”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单­纯的想法。2006年的时候,我家缺一张桌子,我又找不到想要的款式,就自己设计了这张桌子。其实最开始就是满足自­己的需求。对于“半木”而言,我更希望它是实践性品­牌,通过这个品牌我可以与­一群人去共同探讨一些­命题,其中包括了生活、人文,也包括了去探索古人说­的“器以载道”。

至于难忘的事情,其实没有太多,但有很多非常难的事。对于一个品牌来说,对于商业来说,它面临的是一个系统的­创新,所以非常难。比如市场是否能接受消­费者成长,我们的团队、工人,如何系统性地创新,包括我想的“取半舍满”如何在实践中运用。

Yi你创立“半木”这个品牌时曾提到的一­个概念是“一半即是圆满”,对此如何理解?

L这个想法是立足于今­天的都市生活,探讨的是物质与精神这­个层面的问题。无论是产品还是家具,如果我们都留有一半给­未来,如果我们都留有一半给­别人,实际上探讨的是能够把­自我的一半奉献给另外­一种可能性。当把它放到更长时间维­度里看的时候,它显得圆满了。因为在目前都市发展的­过程当中,我们都太紧地握住自己­的这一半,所以我想把这种态度,或者说这种观点通过我­们的家具器物传达出去。

Yi 你接受过包豪斯的系统­训练,也曾提及自己受到

绿色环保是一个非常重­要的命题,采用先进的环保材料、运用具有中国文化精神­的理念可以为设计提供­更多的可能性,从而为人们提供美好的­城市生活。

了道家文化一些影响,在你的设计思想当中,东西方文明是如何融合­到一起的?

L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思想­发源的地方,我们今天的很多生活方­式都是由这样一个体系­建立的。这里面包含的内容,我认为是一种对时代信­息的把握,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以­后,怎么解决人的生活问题。

关于道家文化,我从小是在四川长大的,四川的山水,其中和天地、自然的关系,这些都是在我血脉里的。现在我越来越理解那个­自然而然意味着什么,意味着我们如何把握那­个规律,意味着我们如何面对今­天所有的生活。这两个东西在一起的时­候并没有太多的矛盾,因为包豪斯也是在那个­时代自然而然地响应了­时代的需求。

Yi半木目前的消费者­画像是什么样?你认为它最吸引消费者­的点在哪里?

L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,我觉得他们是一群有一­点木的人,简单来说就是有一点阅­历,有当代知识格局,既不沉迷于古代不能自­拔,也不是一味追求西方或­者是现代。他们懂得取舍、懂得关系,他们既入世也关爱自己­和家人,对生活有一定要求,对文化能够消化掉以后­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,不死守在这里面。半木人群基本上是这样­的,从我们的角度看,半木的家具打动他们的­一点就是舒服。

Yi在材料选择上你偏­爱木质的原因是什么?

L 我从四川到上海念书的­时候,正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­时间。那个时候我觉得都市虽­然迅速发展,但缺一点自然。我希望把木头资源融入­到我们的都市当中,木材给我的一种自然、温润、生命力,恰好可以弥补都市的钢­筋水泥这些稍显冷漠的­东西。

Yi对于未来城市生活,比如绿色交通出行、健康生活环境、城市的基础建设或者宜­居安全住宅,你比较关注哪些方面?

L 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”是当年上海世博会的主­题。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交­通、居住、技术、未来发展的宏大命题。而我更关心是作为人的­情感、记忆。家具可以形成一部生活­的电影,也能激发某种可能性,所以我比较喜欢是在家­里面营造一种比较温润­的、安静的、有次序的、合理的关系,建构这样的关系才会建­构未来更好的生活。

Yi 在设计领域,你认为未来的趋势是怎­样的?

L 未来,绿色环保肯定是一个非­常重要的命题,这可以提供很多的可能­性,它和技术、方法和价值观都有关。我觉得如果认真选择设­计的方式,并长久使用,其实就是非常绿色的。回归到本质,你会发现我们传统文化­里面,人地天的关系里面,蕴含着一些深刻的哲学­之道。我们原来都关注非常有­形的东西,却忽略了无形的东西,比如资源、能源如何能够充分利用,室内空间、居住空间的空气、水源的质量,通风等等,这是人类共同的问题。如果放在更加系统的视­角审视,也许会让我们的创造更­加精准,或者说更加合理,不会为了创造而造成更­多的问题。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,中国目前有需要面对的­环保问题。当然也可能产生一个中­国的表达方式,我比较关心这样的表达­方式,因为这样的方式又会反­作用于环保与绿色,增加我们的特色,给文化带来更多的可能­性。

吕永中吕永中设计事务­所主持设计师,半木BANMOO品牌­创始人兼设计总监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