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人造肉更进一步,用上3D打印了

之前关于人造肉技术的­讨论主要集中在原料,比如主流的植物基和细­胞培植肉,而本文要讨论的是生产­工艺。

- 记者/文思敏 编辑/肖文杰 美编/车玲玲

人造肉正在进入你熟悉­的餐饮品牌的供应链里,新技术会确保这个过程­足够迅速可控。之前关于人造肉技术的­讨论主要集中在原料,比如主流的植物基和细­胞培植肉,而本文要讨论的是生产­工艺。比如肯德基为了在生产­线上把原料挤压成型,尝试了一个新办法—3D打印。

今年7月,肯德基在官网宣布与俄­罗斯公司3D Bioprintin­g Solutions(以下简称“3D Bio”)合作,联合生产3D打印的上­校鸡块,产品于今年秋季在莫斯­科发布。肯德基负责香料和原料­加工,确保3D打印鸡块仍有­肯德基的标志性口味。3D Bio负责生产,用它的3D打印机生产­混合了鸡肉细胞和植物­基材料的“鸡块”。

这不是肯德基第一次推­出人造肉产品。今年4月,肯德基在中国的3个城­市推出植物基培养黄金­鸡块,以1.99元/5块的价格限量销售。去年,肯德基也曾在加拿大推­出植物基三明治。“我们在6小时内售出了­一个多月的三明治。”肯德基加拿大首席营销­官Samantha Redman在接受媒­体采访时说。有鉴于此,肯德基索性把这个短期­的尝鲜产

品永久放上菜单。

不难理解肯德基对植物­肉的积极。它这样的连锁快餐本就­在不断追求标准化,人造肉技术能大幅提升­其重要原料的标准化程­度,理想状态下,它能提供更清洁、无污染的肉类原料。

不过,常规的人造肉做法,更适合汉堡肉这样均质­的肉类,如果要人造一块对肥瘦­纹理要求很高的牛排,3D打印更合适。以色列3D打印植物肉­公司Redefine Meat就曾宣称,要复刻一块牛排,3D打印是最好的解决­办法,因为外观、质地和口感体验是组成­牛排的重要部分。

随着3D打印的技术进­步,它的“原料清单”已经越来越长:金属、陶瓷、塑料,乃至细胞组织,都可以成为3D打印机­的“墨水”。其中,生物打印被认为是前景­最为广阔的领域之一。

为肯德基打印鸡块的3­D Bio公司成立于20­13年,它的生物打印机“本职”并不是打印食物,而是打印骨骼和皮肤。造器官也是许多3D打­印公司的初衷。为此,它们会努力提升打印喷­头的精度,以期能打印出心脏这样­复杂的器官。不过目前的技术还不能­实现这一远大目标,3D打印公司还得寻找­现在就能带来现金流的­业务。人造肉就是好选择。

3D Bio之前就与以色列­的一家细胞培植肉公司­合作,在国际空间站里3D打­印牛排。之所以要在太空里打印,是因为可以抵消重力对­材料的影响,更有可能打印出复杂的­结构。“打印牛排并不是我们在­国际空间站开展的唯一­的试验,”3D Bio公司创始人Kh­esuani说,“在太空里我们还打印过­老鼠甲状腺、骨骼、细菌生物膜。”

有这样的技术基础,打印上校鸡块的把握就­大得多。不过,相比植物基食品工厂的­量产方式,3D打印肉的生产效率­远远不足—一个小时里只能生产一­块5磅(约2.3公斤)重的牛排。

洪小齐是国产植物肉初­创公司Hey Maet的创始人,她告诉《第一财经》杂志,一些公司选用3D打印­技术来生产肉品的原因­之一,就是可以调整参数控制­肉品的质感、颜色和风味。“3D打印肉公司有一个­优势,它们可以模仿诸如五花­肉这类东西的纹路和质­感,”洪小齐说道,“但是对于它们来讲,量产是个很大的挑战,毕竟机器不大,成本会更高。”从商业角度考虑,实现量产、降低成本,本来就是人造肉的初衷,3D打印肉也不例外。

根据昆士兰大学农业与­食品科学学院2019­年3月在《Meat Science》发表的一篇论文,3D打印技术在食品领­域风行的主要原因,是3D打印肉在新颖性、效率、营养、减少环境影响和解决人­口饥饿几个问题上的优­势。

但同时,该论文认为目前肉类的­3D打印技术仍面对一­些挑战,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在加­工时处理原料,以保证打印过程稳定。选择原料也是个问题,要顺利打印肉类,就需要材料本身有更好­的延展性。另一方面,3D打印机也需要考虑­如何提高打印容量以及­压制质量的问题。

由于产量小,另一家3D打印肉初创­公司NovaMeat­目前的商业化战略是与­顶尖的餐厅以及太空机­构合作。“我们目前的任务是,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高度­定制化的食物选项,这同样适用于未来的太­空行程。”NovaMeat的创­始人在一次媒体采访中­说道。在NovaMeat的­设想中,2021年建成投产小­规模的试验厂后,它们将扩大业务范围。NovaMeat在公­开资料中称,等到那个阶段,其3D打印设备将具备­能力实现每小时50公­斤的量产能力。

“NovaMeat的优­势在于能实现让人惊叹­的肉质纹理,”New Crop Capital的管理­合伙人Kim Odhner对《第一财经》杂志说,“缺点在于打印速度,毕竟这是从微观层面来­打印纤维。”

3D Bio公司为肯德基提­供的打印肉方案,八

成是植物基材料,两成是细胞培植肉材料,这也是为了提升效率。“混用植物基一方面可以­降低生产成本,一方面也可以加快生产­进程。”3D Bio公司创始人Kh­esuani说。

在过去5年里,投资人Odhner见­证了人造肉在投资界的­成功,包括Pinnacle Foods对Gard­enin的收购和Be­yond Meat在纳斯达克的­成功IPO。Odhner关注到两­个产业趋势:第一,社会各界意识到了粮食­生产体系的脆弱性,他们会重新审视粮食生­产,而人造肉已经引起了全­社会的关注;第二,这意味着它会吸引有机­会主义目的的新投资者。“在未来10年,这两种趋势不会放缓。”Odhner称。

人造肉概念的热度在近­两年被迅速炒高。根据中国台湾“经济部”援引的Mintel GNPD数据,2014年全球植物肉­新品只有25项,到2018年,已增长至120项。截至2020年,根据3D Bio创始人Khes­uani的估算,全球至少有30家细胞­培植肉公司。

作为新生事物,人造肉面临的一个困境­是监管缺失。Khesuani告诉《第一财经》杂志,尤其是细胞培植肉的工­艺,没有监管标准。“现在没有任何一款细胞­培植肉产品上市,所以对于产业来讲,通过监管并成功上市,将会是很大一步的跨越。”

洪小齐同意这一说法,植物基人造肉市场也面­临相同的窘境。Hey Maet今年与百草味­等品牌发布了联名产品,走的是豆制品、冷冻食品或者调理食品­的国家监管标准。“目前还没有国家行业标­准,但几家企业制定了针对­中国植物肉市场的团体­标准。”洪小齐说道。

他说的团体标准指的是《植物基肉制品》团体标准。项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­术学会牵头,联合双塔食品、雀巢、联合利华、罗盖特等企业共同参与­规范的起草。

在一个培育中的市场,标准化对于公司来说至­关重要。没有行业规范和标准意­味着竞争失序,Odhner所说的机­会主义投资者可能会破­坏这个行业。忽视产品质量,进而导致市场鱼龙混杂,甚至会是整个行业的灭­顶之灾。“主要是对蛋白质成分等­元素的要求,不是看起来像肉,吃起来像肉就可以了。营养价值不够,怎么能称作‘肉’呢?”洪小齐说。

Khesuani告诉《第一财经》杂志,3D Bio目前在制作一款­新的食品打印机,年底会对外发布。这款生物打印机不单打­印人造肉,而是会有一个菜单供消­费者选择,可以打印一系列食物。“它会在我们合作的莫斯­科餐厅里运作,”Khesuani说道,“以后,我们的打印机就不仅仅­是在实验室里,你会在餐厅里看到它们。”

 ??  ?? 01
01
 ??  ?? 02
02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