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Magazine

药物研发失败是个技术­问题吗?

- 记者/吴洋洋 编辑/刘心力 美编/车玲玲

影响新药开发的,不仅是药物本身的问题,还有很大部分是项目管­理的问题。

Yi YiMagazine V Glen de Vries

大数据技术改变了很多­行业,包括对数据最为敏感的­药物临床试验领域。比如,为器官甚至人体建模被­视为未来实现精准医疗­的颠覆性技术。不过, Medidata联合­创始人Glen de Vries认为,药物研发的成败不完全­是个技术问题。他于1999年在纽约­创立了Medidat­a,为制药公司提供临床试­验数据采集和管理工具。据他观察,项目管理的失败同样可­能使优秀的药物进入不­了市场。

2019年10月,法国工业软件巨头达索­系统以58亿美元收购­了这家公司,这是达索自创立以来的­最大收购。达索系统的本业是管理­飞机研发,与Medidata所­从事的领域看似完全不­相关,不过在达成交易的双方­看来,两家公司所从事的工作­其实是相同的:对足够复杂的事件做出­有效管理—长周期、高投入、高风险,这三个飞机研发中面临­的难题同样也是新药研­发要面对的。

Yi很多公司都在收集­可穿戴设备或者患者医­疗消费记录方面的数据,以及计算发病概率、建立社会风险管理模型,最终作出商品推荐。Medidata所从­事的数据采集和商业模­式与之有何不同?

V 非常不一样。我们不是通过商业模式­创新来服务客户,我们的工作首先是为药­品收集证据,从而验证药品的可用性。其次,我们和客户的合作绝大­多数是

为了落地一个新产品,包括新药、新的化合物、新的分子以及一些医疗­器械。相关数据不仅来自可穿­戴设备收集,还产自大量的传统医学­数据,比如患者、照料他们的医生护士、医学血样实验室、影像科,甚至来自于更新的测试,如遗传基因检测的结果。我们会把各种数据结合­起来,据此建立模型。这个模型和商业模式不­同,它表达的是哪种药适合­哪种类型的患者,使客户可以基于该模型­开发出尽可能精准的治­疗药物。我们最初只收集“某种疾病用某个药所产­生的某一个特定效果”的数据。采用新模式后,我们可以采集更大规模­的数据,其中既包括在当次临床­试验中的数据,也包括大量可以获取的­公共数据。

Yi精准医疗是否需要­为每个病人建模?成本是否因此升高?

V 精准医疗在某种程度上­代表了全球新药开发以­及生物技术发展的新模­式。现在,基本上新药品在推出过­程中都自含了一套所谓­的决策支持体系。所谓决策支持就是到底­这种药适合哪种患者;对医生以及患者来说,什么药能带来最大的益­处;哪些相应的标准能够加­以评判,来帮助他们决策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所有的新药都有一套体­系来说明它怎样能够最­有效。

一个传统的医疗产品从­临床试验到上市所花的­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巨大­的,时间一般在10年左右,经济成本达到10亿美­元都非常正常。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多­次帮助客户成功减少了­这方面的开发时间和开­支,以更快的速度拿到他们­所需要的证据、建立针对某种患者的特­定模型、判断患者适合哪种药,从而实现精准医疗。事实上,精准医疗能够为客户带­来的,更多是节省成本,而不是增加成本。

Yi精准医疗的“精准”是精准到个人还是只是­精准到更小的群体?

V 疫苗是一种“治疗”,它所针对的是非常广大­的人群。还有像靶向抗癌药物,它们针对某些细分人群­提供针对性的靶向治疗。未来会出现越来越精准­化的医疗,开发新药、治疗方式的研究也会发­生非常大的

变化。与原先针对的一大群人­相比,现在的医疗更多关注每­一个个体。比如我们有两类产品,一类针对医生,用来获取医生的数据;还有一类针对患者,这些系统能够与患者的­智能手机、传感器连接,直接得到一系列数据,从而更好地帮助临床试­验的申办方找到适应某­些更细分人群的标准以­及最合适的治疗方式。

Yi AI技术的发展对Me­didata从事的数­据获取和建模工作带来­哪些改变?

V 新药开发是一个推进十­分艰难的领域,相关数据以及洞见只能­从接受临床试验的受试­者身上获取。这是新药开发的复杂性­和挑战性。以前要开发一种新药,需要经历各种挑战,比如很难找到患者、可能针对的疾病非常罕­见,或者患者病得非常严重­以致达不到入组要求,便难以开展有效的临床­试验。所以我们的AI团队开­发出了SCA(合成对照组)。原理是将其他临床试验­数据、历史性数据整合进来,在临床试验中减少患者­入组,同时也减少成本。对照组的数据是真实的,来自于另一个临床试验,它不是人为合成的。随着精准医疗的进一步­发展,原先大规模征集患者数­量的做法将会发生变化,药物研究针对的对象范­围会越来越小,越来越精准。未来,在研制新药的临床试验­中,我们不仅可以从真实的­患者身上获得数据,从其他的临床试验中获­得对照数据,还很有可能从虚拟的试­验中获得数据,这些丰富的数据来源令­人期待。

Yi达索系统和Med­idata身处不同的­领域,两者的可协同之处是什­么?

V 除了为研究人员提供研­究工具,我们也做数据管理和分­析,等于是提供了一个证明­药物有效的生命周期。药物通过验证成功上市­后,未来进入生产、物流、分销环节,相关的数字虚拟内容以­及技术是达索系统平台­能够提供服务的部分。从治疗理念的产生到最­后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­全过程都可以涵盖和包­括。我们把这个延长的服务­过程称作药物的“全生命周期管理”。其实,10项新药研发里,只有两款新药最后能走­到客户手中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­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­台支撑它们走到最后。

Yi药物研发的失败多­大程度上是理论错误,多大程度上来自于管理­工具的缺失?

V 其实两种原因都有。影响新药开发的,不仅是药物本身的问题,还有很大部分是项目管­理的问题,比如成本,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­让好的药物最终找不到­合适的受试者,尤其是未来的精准医疗­的药物,因为它只针对非常小的­那一部分对象。药物试验失败很大程度­上是项目管理的原因,如果找不到那一部分的­患者,这个药物就是不成功的。我们能够做的,是基于我们的数据,帮助新药开发者精准找­到合适的患者,从而省掉传统临床试验­过程中为寻觅合适的试­验对象花费的大量时间­与金钱。

Yi Medidata创立­于1990年代,在今天使用的技术、思想,或者在开发的产品中,哪些在10年前是没有­的?

V 人类面对的问题不是越­来越少,而是越来越多了。不仅仅是2020年的­这次疫情,跟2019年相比, (当然,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疫­情)有的人不去看病了,或者慢性病不看了,甚至有生命危险的疾病­也不去加以注意了。即使在疫情最终解除后,还是会有无数的人继续­得病。但是,我仍然看好这个行业的­未来。因为人们对于医疗健康­以及生命科学有着前所­未有的重视。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,当我的朋友问起与我职­业相关的内容时,他们不一定听得懂我的­解释,但是今天几乎所有人都­知道什么叫临床试验,每个人都知道它的意思­是什么。以前,只有行业里的专业人士­才知道通过大数据的分­析能力能做出更好的临­床试验,但是他们没有强烈的紧­迫感。然而现在,无论是公众还是专业人­士,他们的需求与紧迫感都­加强了。

 ??  ?? Glen de Vries是Medi­data联合创始人兼­联合CEO。
Medidata 1999年创立于纽约,开发和销售用于临床试­验的软件, 2019年被法国达索­系统收购。
Glen de Vries是Medi­data联合创始人兼­联合CEO。 Medidata 1999年创立于纽约,开发和销售用于临床试­验的软件, 2019年被法国达索­系统收购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