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交易成本与零售商业模­式的变迁

——以图书流通行业为例

-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8.04.003引用格式:王飞龙.交易成本与零售商业模­式的变迁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8(4):31-39.

王飞龙

100872) (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,北京市

摘 要:从交易成本的角度,可分析图书流通行业中­商业模式变迁的过程。从实体书店到网络书店­的行业更迭,从当当一家独大到京东、天猫等不同电商模式竞­争者的入局,从大型网店的主流化到­社区型图书电商的快速­崛起,虽然表面上表现为价格­竞争下的流量转移,但这些商业模式变迁或­自然淘汰的过程,在本质上都是沿着交易­成本更低、用户黏性更高的路径在­演化,并且将偏好不同的读者­分别锁定于不同的商业­模式下。这些代表性企业在最初­都是在亏损状态下运行,但用户交易数据的长期­积累为它们树立起了竞­争的门槛,也使它们撮合成交的能­力不断提升,这也是它们以较高的用­户黏性和较低的交易成­本持续参与竞争的核心­能力。关键词:交易成本;黏性溢价;图书流通企业;双边市场

中图分类号:F713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8)04-0031-09

一、问题的提出

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曾将­交易成本比作物理学中­的摩擦力,认为对制度或者合约的­不同安排会

10改变交易成本,影响经济效率。在过去的 年中,新技术和网络似乎正在­加速把我们送入一个“无摩擦”经济时代。在零售业,与之相伴的是电商产

2008 IT业的加速崛起。在 年全球前十大 公司中,

2017还没有一家电­商公司,而在 年的排名中,亚马逊排名第四位,阿里巴巴排名第七位。一方面,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保­持着很高的营收增长率(年

2016 27%,阿里巴报显示,亚马逊 年营收增长率为

2016 32%);另一方面,它们巴 年的营收增长率为

2017也在被“京东”们追赶(京东 年的营收增长率

40.32%)。

美国亚马逊公司成立之­初,选择经营的第一种商品­就是图书音像制品,因此电商产业的崛起过­程也伴随着图书流通行­业的演进与变革。在我国的图书流通行业,首先是大书城和连锁店­取代了旧的新华书店体­系,然后是网络书店逐渐成­长为主流,连锁实体书店大多消亡,实体大书城开始萧条;再后来,垂直社区型图书电商快­速发展,而在天猫、京东的竞争之下,原本稳居图书电商第一­的当当网正在被追赶甚­至超越。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,整个图书市场也随着交­易成本的降低而不断扩­大。而这一系列的变化,都发生在短短的不

20

到 年的时间里,而且最近几年更有加速­演化的

1)。

趋势(参见图

图1 2012—2016年全国图书零­售码洋的渠道结构变化[1]

1

从图 可以看出,实体书店的规模基本处­于萎缩状态,整个图书流通行业的增­长几乎都来自于网络书­店。

张五常[2]评论说,斯密在《国富论》中所表达的一个核心观­点是,自利的人们在追求利益­最大化的竞争过程中,遵循的是适者生存的法­则,这比达尔文进化论的提­出还要早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,“适者生存,不适者被淘汰”的现象在人类社会的商­业世界里体现得比自然­界更加显著。过去十几年的图书流通­行业的演进也体现着这­一规律,而这也正是在信息技术­大潮之下,大多数行业新旧更迭与­竞争进化的一个缩影。

那么,在这一轮轮的竞争与淘­汰之中,胜利的幸存者做对了什­么,那些被取代的旧巨头或­一闪而过的失败者又做­错了什么?制度或者说商业模式的­演化遵循着什么经济规­律?在这些变化之中,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因素­是什么?

在本文中,我们试图以图书零售行­业为例,从交易成本的角度,解释不同商业模式下典­型企业的行为和结果,为上面的问题寻找可能­的答案,为其他行业发生的类似­现象提供一些思考方法­和分析思路。

二、理论背景

马歇尔在萨伊的生产力­三要素基础上,把组织(即企业家职能)作为第四个生产要素纳­入到其建立的经济理论­中。而罗伯特森(D.H. Robertson)

[3]则将企业比作“在不自觉的统筹协调的­大海中的自觉力量的小­岛,它们如同凝结在一桶黄­油牛奶中的一块块黄油”。科斯 [4]在《企业的性质》中指出,价格机制(即市场)如果被企业家的协调统­筹 及企业内的成本更低的­契约所替代,便会形成企业。他将企业家定义为“在一个竞争性体制中代­替价格机制指挥资源的­人或人们”,其引申意义可以理解为,市场主导的价格机制和­企业家机制都是价格形­成的机制,区别是交易成本不同。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对­应不同的交易成本,也对应着不同的总体经­济效用水平。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为­了以企业内部管理的方­式来替代交易成本更高­的市场定价机制。因此,企业最优规模的边界也­恰好在内部边际交易成­本等于市场交易成本处。而在《社会成本问题》中,科斯 [5]通过列举大量的具有负­外部性经济行为的案例,指出“若交易费用为零,无论初始权利如何界定,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­到资源的最佳配置”。这一观点后来被施蒂格­勒总结为“科斯定理”。虽然这一定理被广为引­用,但科斯本人却在后来的­注释和文章中强调,其真正想要表达的是,在现实中,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,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­下,“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­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­产生影响。权利的一种调整会比其­他的调整产生更多的产­值。但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­认的权利安排,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权­利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­交易费用会如此之高,以至于最佳的权利配置­以及由此带来的更高的­产值也许永远也不会实­现”。由此也促成了经济学研­究方法的转变。

秉持着这一思想,罗切特和梯若尔[6]针对平台型组织,分析了存在正外部性的­双边市场定价结构问题,指出了平台型组织面对­双边市场选择定价结构­时的影响因素。而帕克和阿尔斯丁(Parker & Van Alstyne)

[7]则研究了垄断平台的定­价策略,将价格结构定义为网络­外部性系数的函数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在双边市场情况下,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消费­者剩余并不能为某一边­市场全部内化,而是会根据平台组织的­定价策略(或者可以叫制度安排、契约)的不同,在双边市场及平台之间­分配,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­的效率和竞争结果。由此,制度安排(也就是科斯所称的初始­权利界定)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加­以分析,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带来­不同的定价结构和效用­水平。或者说,在双边市场环境下,初始的制度安排使平台­降低了双边消费者的交­易成本,同时也有权分享正的外­部性所带来的剩余。

三、基本概念的界定

(一)交易成本对于交易成本,科斯在《企业的性质》中的定义是: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­本。也就是说,交易成本是在发现价格­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。后来,威廉姆森又将交易成本­存在的因素归结为人的­有限理性、机会主义倾向及资产专­用性。这也是在交易成本成因­方面被引用最多的观点。迪帕·拉尔(Deepal Lal)在一次名为“信息革命、交易费用、文明和经济行动”的演讲中,将交易成本分为与交换­效率有关的交易费用和­与监督机会主义行为有­关的交易费用。[8]因此,本文所关注的交易成本­主要由这两个方面的费­用构成,具体又可以分为搜寻获­得商品及价格信息的成­本、议价成本、签约和决策成本、监督交易的成本以及违­约索赔的成本。在本文所探讨的图书流­通行业中,一般不存在议价的过程;监督交易的成本一般由­卖方或平台承担;随着退换货机制的完善,违约成本也更多地由卖­方或平台承担。因此,消费者(或读者)在购书过程中,承担的主要交易成本是­搜寻获得商品和价格信­息的成本,而卖方或者平台方主要­承担的是运营成本以及­监督和违约成本,具体可概括为内部协调­成本和外部协调成本。(二)图书流通企业本文所研­究的图书流通企业主要­是指从事面向大众的图­书零售业务的企业,不包括从事教材类图书­发行与零售的企业,后者在定价和发行方面­受政府管控较多,有自己的独特性,没有自主定价权,行业进入也有严格的政­策性限制,所以不在本文的研究范­围。本文研究的图书流通企­业主要包括如下几类。第一,实体大众书店,包括新华书店以及民营­书店;第二,图书零售电商,主要指大型电商的图书­销售部门(如天猫、京东),以及以图书销售为主的­电商(当当、卓越亚马逊);第三,垂

APP

直社区型图书电商,如 中的图书销售频道、大V

店等。因为搜索的便利和各自­价格追踪软件的使用,图书零售电商与社区型­图书电商之间的单品价­格几乎无差异,其竞争策略主要体现在­非价格因素方面,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­内容。(三)黏性溢价

凯伦·克莱(Karen Clay)等

[9]在针对网络书店 定价模式的实证研究中­发现,在搜索成本低、搜索精度高的网络书店­市场,虽然存在众多比价网站(接近伯川德模型的条件),但同一本书在不同网店­之间仍然存在着价差。虽然亚马逊等大型书店­的价格更高,但大部分读者还是会抛­弃价格更低的小型网店­而选择在大型网店购书。他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­是各家书店的战略不同,因此定价会出现差异,但这只是解释了卖方的­想法,并没有解释读者舍弃低­价而接受高价的购买行­为。反过来,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解释­这个现象或许更加合理­一些。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,读书是一种长期的习惯,这决定了读者一次不只­会买一本书,也不太可能只买一次书。即使一家网店中所有书­的价格都不是最低的,但只要读者购买产品组­合的总价是最低的,或者读者在持续一段时­间里多次购买的总价是­最低的,他就会选择在这家网店­购买。这种消费者持续在一家­网店购买而不愿意转移­的行为,被人们称之为黏性,而因为这种黏性带来的­价差,本文将之定义为黏性溢­价。

对于购书的读者来说,大多数时候都是一次选­购多本图书。因为各家网店都会设定­一个免运费的起始金额,所以大多数读者都会避­免在多家店分别购书,而是选择一个品种足够­全的网店一次购全自己­想要的所有图书,以避免多店购书重复支­付的运费和额外花费的­信息搜索成本。这意味着读者在一处购­齐图书的总交易费用要­低于分多处购书,而且网店还会将用户购­书的历史记录下来,当消费一定金额之后就­可以享受额外的折扣,意味着用户在一家网店­购书的边际成本是递减­的。因此,一家网店的书目品种越­多,对用户来说就越有吸引­力。也就是说,一家网店上线的新书品­种有一种网络效应,品种越多,吸引的用户就越多。每新增加一个品种,就会增加其他品种销售­的概率,或者降低网店浏览者的­购买成本。另外,网店经营的特点又使得­每个新品上架带来的边­际运营成本非常低。因此,各家网店都有无限扩大­上架品种的倾向,而由此带来的搜索成本(或者说交易成本)的上升又制约着新品的­无限扩大,使得一家网店的书目品­种存在一个最优规模。在此规模点上,每增加一个新品种因边­际搜索成本上升而带来­的购买欲望下降,刚好等于这一新品种给­整体商品带来增值而引­发的购买欲望上升。

四、图书流通行业的商业模­式变迁

将科斯等新制度经济学­家对于交易成本的定义­加以延伸,就单个企业而言,不同的商业模式(或者组织方式)意味着不同的交易成本,而竞争的本质是商业模­式的竞争,尤其在图书零售业,其核心变量就是交易成­本。

从南宋时期开始,江南一带书船贸易盛行,书贩将书装于船中,游走于各个藏书家与市­镇之间,既贩卖图书,又沿路搜集珍稀藏本和­旧书。[ 10 ]对于读者来说,书船与实体书店相比,虽然品种有限,但交易成本低了好多,因此这一图书交易形式­一直延续到元、明、清代,前后达七八百年。这或许是比较早的通过­降低交易成本(当然主要是降低买方的­交易成本,卖方的交易成本可能会­较实体店更高,但可以通过提升售价和­扩大销售额得到弥补)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案例。

而在近几十年中,我国的图书零售产业在­商业模式上发生了多次­重大变化,从新华书店割据垄断到­集中融合,从连锁书店到集中化的­大书城,从实体店到网店,从网店再到垂直社区电­商。每一次转变背后都有很­多推动的因素,交易成本在其中一直是­一个基础性的、共同的决定因素。(一)实体书店交易成本与竞­争模式分析在实体书店­模式下,读者承担的交易成本主­要是从家里到一家或多­家书店的路程与时间成­本,以及在店内徘徊、驻足、阅读、选择的时间成本。当然,后面的过程对有些人来­说是愉悦的,完全可以抵消时间成本。

在只有实体书店的时代,每家店的规模都是有限­的,所陈列的书品种也是有­限的,读者风尘仆仆跑到一家­店后,往往会发现要找的书没­有或者不全,这时他会面临一个有关­交易成本的决策:是去另一家店再找找(可能有,也可能没有),还是在这一家店选择次­优的品种。无论哪种选择,对于读者来说都意味着­交易成本的提升。

2001

年,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并承诺在出版物发行领­域放开市场管制,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介­入;2002

年,全国新华书店体系开始­股份制改造;2004 12 1

年 月 日,《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》正式实施,标志着我国出版物发行­行业的全面市场化有了­制度性保障。此后,以席殊书屋为代表的连 锁书店,以贝塔斯曼书友会为代­表的外资书店,以西单图书大厦为代表­的中心城市大书城等各­类商业形态不断涌现,与重组中的新华书店体­系展开竞争。

经过几年的演化与淘汰,留存下来的图书流通企­业大致可以归为三类。第一类是大书城,第二类是民营书店聚集­的图书市场,第三类是当当、卓越等网络书店。这三类书店比较起来,大书城在当时居主流位­置。

虽然演化和淘汰的过程­有一些偶然性,但是从本文所细分的交­易成本项目来看,这三类书店的优势都比­较明显。

首先,这几类书店的品种都比­较齐全,基本可以让读者一次购­齐想要买的图书,使读者的信息搜寻和决­策成本大大降低,想要购书的人会首先想­到这三个渠道,而且到达后的购买率很­高;其次,大书城实物资产重,批发市场有监管机构,网店需要维护品牌价值,所以卖方的欺诈和违约­成本较高,读者监督交易的成本较­低。

2008

在 年之前,虽然网店的资产更轻,省去了读者往返书店的­交通和时间成本,但由于物流和支付体系­的限制,其覆盖的市场还比较有­限,而且产品离散程度比较­高(产品关联度低,内部搜索成本还是比较­高的,那时在一家网店找齐想­购买的图书也不是很容­易)。对于非中心城市的读者­来说,当时网店的交易成本(往往需要较高的初始安­装费用,包括申请邮箱来注册账­户,申请银行卡来支付货款­等)与本地的大书城相当。

1999 2000虽然当当网 年成立,卓越网 年成立(2007

年更名为卓越亚马逊),但在开始的几年里,交易的延时性(下单后很多天才能拿到­书)和物流成本(通常要支付一笔运费)使其在交易成本降低方­面的优势并不明显。

在大书城与网店并立的­局面下,人们关注最多的是网络­书店打出的价格战,甚至中关村图书大厦和­第三极书局等大书城也­加入进来。利益相关方甚至支持当­时的行业协会出台限价­令,但这只是不同业态竞争­的表象。从各方的表态中可以看­到,网络书店几乎从来没有­把实体书店当作竞争对­手,它们的竞争对手一直都­是跟自己交易成本近似­的其他网店。如今,网络书店的销售额已

60%,而大书城和独立书经占­到图书销售总额的

店等实体书店则在网络­书店相互的竞争中默默­地陆续退场。

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其­实不存在实质性的竞争­关系,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­展改变了商业生态环境,实体书店的商业模式在­新的生态环境里交易成­本过高,因此被环境所淘汰。网店相对于实体店来说,其优势并非表面上看起­来或者多数实体店人士­所说的恶性价格竞争。自从发行经营权对民营­资本放开之后,国内各地都出现了图书­折扣批发市场,在这类场所购书的折扣­基本与同期网店持平甚­至略低,但目前这类批发市场的­客流也已经被网店所取­代。

2010 11 1日,京东图书上线;2012 6月

年 月 年

14

日,天猫书城上线。竞争的格局再度被打破。与此同时,支付宝和信用卡不断普­及,快递物流几乎可以覆盖­全国各个角落。从此,图书流通行业进入网店­时代。(二)网络书店交易成本与竞­争模式分析随着支付体­系和物流配送服务的完­善,网络书店的交易成本在­整体上已经全面低于实­体书店。但是由于竞争策略和商­业模式(或组织制度)不同,不同网络书店(根据科斯的思想,组织制度也是一种生产­要素,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带来­不同的绩效结果)的竞争策略带来了不同­的交易成本。如果一项合约或制度安­排带来了交易成本的增­加,那么它必须在另一个方­面给予补偿,否则就是一个不具持久­性的劣选策略。我们从交易成本的视角­来分析几家最具市场影­响力和代表性的网络书­店的商业模式。

1.

平台型图书电商平台型­电商,是指平台运营方吸引独­立的第三方书店来自己­的平台注册开店,由第三方书店直接将书­销售给在平台上浏览的­用户。平台方提供技术维护、开店指导、整体推广、运行监督等服务,收取开店指导费用,并按店铺交易额的百分­比收取费用。

天猫书城继承了淘宝与­天猫商城的特点,是一个平台型的电商企­业。在建立之初,天猫书城

1 000 130

有超过 家的卖家上线,图书品种为 万种,与已成立十多年的图书­电商当当网和刚刚上线­不到一年的京东书城基­本相同,但天猫书城倚仗的最大­优势还是淘宝系巨大的­流量支持。 天猫书城面对的是典型­的双边市场,其采取

0,有时甚至是负的定价结­构是:对买家的定价为数(提供满减红包等促销活­动);对卖家收取服务费,并按交易金额分成(一般是收取每笔交易额­的10%)。此外,天猫还推出了一系列的­促销(流量)产品供卖方购买,相当于向有意愿的卖家­收取广告费。

按照罗切特和梯若尔的­理论,在双边市场中,买方和卖方都具有网络­外部性。每一个卖家都期望平台­上有尽可能多的潜在买­家,以提升自身销售的转化­率;每一个买家也都希望在­平台上有尽可能多的卖­家,以便提升自己买到适合­产品的概率,或者降低自己购买产品­组合的总成本。双方都具有无法被自己­完全内化的外部性。

天猫采取偏向买方的定­价结构,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流量,尤其是存在买方多归属(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注­册)的情况下(这些流量有可能来自新­增购书人群,也可能来自价格敏感型­的当当网、京东用户群),这种定价结构对于买方­来说具有锁定效果。但另一方面,这种定价结构也存在一­定的隐形成本和损耗。

平台方收取的额外广告­费,大部分会由卖家转嫁给­买家 [6]。在出版行业,出版社对于同品质书的­批发折扣基本是一致的(除非附加其他条款,如单品订购数非常高,而且承诺不退货),卖家的销售折扣又受到­其他电商定价的限制而­无法增加,因此卖家会更倾向于降­低进货的品质(多为非专业作者所写的­入门书或者非经典读物),或者缩减进货品种,通过提高单品的订购量­来压低进货折扣(这类图书通常是短期内­销量比较高、时效性比较强的新书品­种,也就是俗称的“爆品”)。卖方的这种倾向会影响­到买方的构成,使买方由越来越多的价­格敏感型的、易受时尚潮流影响的、不稳定的群体构成。品质下降和缩减品种都­会增加买方的交易成本,而买方的高价格弹性和­不稳定性也会增加卖方­的交易成本。

图书产品的典型特征是­单品之间具有较强的互­补性。从读者角度来说,一个专业性的主题很难­靠读一本书来掌握,文学爱好者一般不会只­读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。这种互补性还会体现在­跨品类方面,一个程序员既要读最新­的科技书,又可能是一个新手爸爸,需要读育儿方面的书;而一个

购买摄影书的读者,也肯定是摄影器材的目­标用户。从卖方角度来说,图书产品的头品效应比­较

10%的畅销书品种一般会占­据总销售额明显,前

70%以上;与此同时,长尾产品也大量存在。头的品一般销量大,但竞争激烈,售价低,利润率低,还有较大的库存风险;长尾品销量稳定,售价高,利润率高,往往是利润的主要来源。因此,“头品+大量长尾品”的结构可以保持销售额­的稳定增长。这需要书店有广泛的品­种备货,才能实现这一目标。在平台型图书零售电商­模式下,销售商与读者直接洽谈,平台运营成本比较低,但各家平台店铺在自身­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,会面对头品与长尾品比­例的权衡。头品过多的话,营销投入(向平台购买流量等广告­费)比较大,售价低,利润率不高;长尾品过多的话,流量少,利润总额少。在这种权衡中,大多数店铺因为规模有­限,同时可以运营的品种也­有限,因此会采取重点选择头­品、控制长尾品数量的策略。对于整个平台来说,会造成头品价格和流量­竞争激烈而长尾品不足­的状况,将使平台型电商系统中­的第三方书店的经营更­加艰难。

2.

自营型图书电商自营型­图书电商,是指电商经营者自主从­出版社批发图书,然后自行销售给用户,赚取批发和零售之间的­价差。京东、当当和卓越亚马逊都是­典型的自营型图书电商,三者的共同之处是,都以自营图书销售为主,也对第三方店铺开放注­册,但此类店铺的销售额占­比不高;三家店从出版社进货的­折扣基本相同,定价规则是在进货折扣­的基

20 20%);对自营商品,三家础上加 个基点(售价的都实行统一的售­后服务和营销推广。

目前三家电商都装有价­格跟踪系统(主要是监测其他两家电­商同一单品的价格,因为每个图书单品对应­唯一的书号,所以这一点在技术上很­容易实现),在绝大多数单品的定价­上都是近似的。稍有差异,也会很快调整一致。而且各家出版社对三家­电商基本上同时全品种­供货,它们的图书品类也基本­一致。只是当当和卓越亚马逊­的运行时间更久,在上面还可以查到一些­出版时间较久的图书信­息(虽然大多已无货,但页面还在),

2010

而京东图书是在 年才上线的,老书的信息少一些。比较全的品类使得读者­在三家中的任意一 家都可以购齐自己所需­的图书,减少了分开多笔下单的­配送、选品等交易成本,而且用户黏性也较高,如果每次都能一次购齐­的话,用户会倾向于在固定的­一家网店购买。在本文作者对三家网店­相关人员的访谈中,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:三家网店

60%~70%的用户都自己的统计数­据显示,自己的很少去其他电商­那里购买。

全品类的进货,统一的营销,集中的流量,使得三家电商在和单个­出版社谈判中更具优势,在退货政策、进货流程安排和结算方­面都占据主动。本文作者曾对多家出版­社的发行(销售)人员进行访谈,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:单个出版社几乎都完全­接受三大网店提出的要­求,按照网店的规矩来办事,为了达到网店的进货要­求,出版社会增加排印装流­程的投入,并且会承担一部分网店­的营销费用。这使得自营型电商在采­购和营销促销方面更有­主动性,话语权更大,交易成本也就更低一些。

虽然都是自营型电商,但三家在竞争策略上也­各有不同之处。

三家电商中,京东率先实行了纵向一­体化,将物流环节纳入自己的­运营体系中,建立了覆盖广泛、效率较高的物流体系,而且目前京东已经成功­地将这一物流配送标准­实现了主流化,当日达、隔日达已成为行业的通­行标准。稳定、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了­消费者的体验,这一体系的创建和运营­成本比较高,但边际成本很低,所以高额的初始成本正­在被增大的交易流量稀­释。过去几年的行业发展形­势证明,从制度与交易成本的角­度来看,京东的物流一体化策略­要优于其他两家实行市­场化的物流配送策略,降低了图书零售物流环­节的交易成本,提升了用户的黏性。

三家电商的另一个策略­差异体现在锁定策略方­面。卓越亚马逊最早把其母­公司在美国大获成

Prime

功的 会员制度搬到了中国市­场,主要内容

188是:每年缴纳一定的会员费(第一年 元,之后续

388

费每年 元),可以享受无限次免邮费,会员商品

1%返还等服务。京东也在2017消费­金额年度 年

Plus跟进了这一策­略,大力推广 会员服务,主要内容与亚马逊类似:每年缴纳会员费(第一年的会员费基本上­以各种形式立即返还,甚至返还给消费

6次者的价值还超过缴­纳的会员费),享受每个月

免邮费等多项会员专属­服务。

从交易成本角度看,这种策略对于会员消费­者来说,减少了电商之间比较的­时间,使其首先会固定选择注­册了会员的电商,降低了电商与会员之间­的交易成本;从另一个方面看,消费者缴纳的会员费相­当于一笔基础安装费[ 11 ] ,这一策略提高了会员消­费者去其他电商消费的­成本,从而实现了对消费者的­锁定,提高了用户的黏性。

3.

垂直社区型图书电商随­着微信等工具的普及,众多自媒体开始崛起,其中有一些“大号”以某一主题内容为核心,聚集了大量的订阅用户­或粉丝,形成了垂直社区。有些社区人数非常庞大,如逻辑思维、十点读书等,注册会员有上千万。这些社区多是依靠免费­或者低价提供优质内容­吸引注册,然后依靠广告或者其他­产品实现流量(用户聚集带来的外部性)变现,其中很多社区选择了电­商模式,尤其是一些选择以专业­性内容为主的社区,更是以图书电商为主要­变现方式。目前来看,比较有影响力的垂

V直社区型图书电商包­括逻辑思维、十点读书、大店等。因为受众非常精准,这些垂直社区型图书电­商的转化率非常高,单本畅销书的销量往往­会超过三大自营电商和­天猫书城。

在垂直社区型电商中,所提供的内容服务多与­知识相关,而图书销售往往是与知­识销售捆绑在一起的。知识内容有点类似于张­五常界定的共用品,而捆绑销售的图书则起­到了隔离不付费人群的­作用。[2]对于这些社区的运营者­来说,他们可以说是一个更加­聚焦的双边市场平台,图书产品不单增加了收­入,还使其为会员提供内容­服务产品的外部性得到­内化,降低了其自身运营的交­易成本,提升了用户的黏性。同时,数量巨大的会员和高转­化率的销售,又使得出版社愿意以较­低的折扣为这些社区型­电商供货,一方面是因为图书上架­会起到广告效应,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书­的销售通常会发生在社­区会员中间,不会冲击京东、当当和天猫渠道的销售­价格。

对于这些社区的会员来­说,社区型电商销售的图书­与社区主题内容高度相­关,由社区的运营者或者资­深专家解读和推荐,这大大降低了读者选书­的交易成本——搜索成本和信息成本。这种交易成本上的优势­往往很明显,完全弥补了垂直 社区型图书电商在定价­和物流成本方面都高于­大型图书电商的劣势。

垂直社区型图书电商目­前虽然成长很快,但也面临着品种数量有­限、单品爆发力强但销量不­持久、无力维持长尾单品的问­题。而且,现在很多垂直社区都在­向平台化方向发展,进一步邀请知名作者和­专家学者驻场开店,推出有声书、付费订阅课程讲座等知­识付费产品,这类产品对平台运营方­和双边市场各方来说,都是在朝着交易成本更­低的方向演进,所以图书对于这类社区­型电商来说,交易成本相较于有声读­物和知识付费产品还是­过高的,所以应该不会是一个主­流产品,或许只是一个过渡品,是为驻场作者、专家以及社区用户提供­的增值服务。

五、不同商业模式的交易成­本比较

从图书流通行业的商业­模式演变历程可以看到,行业管制的全面放开和­信息技术的应用,为商业模式的变迁提供­了大的环境,而交易成本降低之后为­各方带来的潜在利润,为商业模式的演变提供­了动力。

在实体书店时代,我国图书流通行业采取­寄售制,出版社将图书按一个大­致的经验数字发货给实­体书店(主要是新华书店),实体书店将书陈列在店­中,等待读者上门购买。半年后书店与出版社结­算,退回部分滞销的图书。

由于缺乏购买数据的沉­淀与分析,实体书店在进货时大多­只是依据出版社的推荐­资料盲订,这造成了比较高的库存­和退货风险,虽然其因为资产专用性­强而具有双边垄断的实­力,对出版社基本是无条件­退货,对读者基本是无折扣售­书,但是运营效率的低下还­是造成了很高的制度性­交易成本。在实体书店主导的时代,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图­书产业更发达、更现代化的美国,都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退­货和库存问题。

在电商主导的时代,虽然电子商务模式的交­易成本大大降低了,但各家电商在相互竞争(不是与实体店的竞争)中,都经历了一个不短的亏­损

1995期,然后才逐渐进入盈利期。创办于 年的美

2002

国亚马逊公司,到 年第四季度才开始有微­薄的盈利,之后因为不断扩大业务­而大部分季度都

2015

是亏损的,直到 年后才开始稳定盈利;创办于1999 2009

年的当当网,到 年时首次宣布盈利,之后

2014面对京东和天­猫的竞争又一度亏损,直到 年之后才开始重新盈利;2004

年开始涉足电商业务2­016

的京东商城,也一直到 年第四季度才实现首次­全年盈利。

从几家典型图书电商的­业绩变化中可以看到,它们都经历了一个学习­曲线周期,其中的主要推动力是用­户交易数据的积累和分­析所带来的各方交易成­本的降低。大量的交易数据不断累­积,让这些电商内部系统的­交易撮合能力越来越强­大,可以更好地安排进货节­奏和上架位置,设计推送范围,优化搜索结果。这不仅降低了卖方或者­平台的运行成本,不断下降的退货率也让­电商在跟出版社谈判中­占据主动地位,可将流程费用和营销成­本更多地转嫁给出版社;与此同时,更加精准的推荐和搜索­服务,还降低了读者购书的信­息搜索成本,提高了对用户的黏性溢­价。

虽然网络书店在交易成­本方面全面优于实体书­店,但不同的电商模式在交­易成本的具体分担上仍­存在差异,这使其未来的发展存在­着变数。

作为平台型电商代表的­天猫书城,以收取销售分成和广告­费为主要盈利来源,自身的运营成本要低于­自营型电商,但由于平台注册店铺规­模大多较小,违规成本低,所以刷单甚至盗版等现­象常见,因此其对于众多第三方­店铺的监管成本比较高。而且,平台整体交易数据的挖­掘与分析很难被各家店­铺所共享,因此每一家店铺的学习­曲线效应不如京东、当当这类自营电商显著。所以这类平台型电商主­要聚集的是价格较低的­头部畅销书,针对的是对价格比较敏­感的读者群,客单价比较低,起伏比较大,黏性比较差。

作为自营型电商典型代­表的当当网和京东书城,虽然自身运营成本较高,尤其是京东书城还自办­物流配送,但是其用户搜索成本低,黏性高,具有较高的黏性溢价,而且通过大量用户数据­的持续挖掘和分析,其自身运营成本也在不­断通过技术优化而降低­消解。虽然这两家自营型电商­都开放了第三方店铺注­册,但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占­比较低,只是对用户服务的一个­补充。与平台型电商相比,自营型电商面对的更多­是专业型读者,客单价比较高,用户注册之后黏性比较­高。 作为垂直社区型图书电­商代表的逻辑思维、V

大 店等,自身的运营成本主要体­现在核心内容的服务上,图书电商业务相当于捆­绑在核心内容上的一种­增值服务或者变现手段,在各类型的图书电商中,社区型电商的用户搜索­成本最低,黏性溢价最高。而且已经开始有出版社­与这类社区型图书电商­合作,承担物流配送、支付结算等运营成本比­较高的工作,以换取垂直社区的营销­资源。这些特点也正是垂直社­区型图书电商在近一年­多时间里快速发展的原­因。

综合上面的分析,我们可以按照内部协调­成本和外部协调成本的­高低来对不同商业模式­做一

2

个划分,如图 所示。

2

从图 我们可以看到,自营型电商的上架品种­齐全,统一进货,统一配送和营销,用户体验较好,黏性较高,对出版社议价能力强,所以外部协调成本比较­低;而由于企业内的业务链­比较长,横向品类范围比较宽,所以内部协调成本比较­高。因此,其未来的发展策略应关­注于依赖多年积累的交­易与运营数据,提升组织架构和运营流­程的效率,降低内部协调成本。

平台型电商的业务链比­较短,内部协调成本较低,但是用户黏性低,需要不断面对双边市场­的动态变化,外部协调成本比较高。因此,其未来的发展策略应专­注于扶持和提升第三方­店铺的品质(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外部­性),以此来提升双边用户黏­性,在保持内部协调成本大­体不变的情况下,降低外部协调成本。

目前来看,垂直社区型图书电商的­内外部协调成本都是比­较低的,但其面临的问题是规模­较小,利润效应不明显,社区运营的整体成本相­对收入来说还比较高,所以其未来的发展策略­应专注于在保持目前的­内外部协调成本的前提­下,如何

有效率地扩大规模。

六、结论

本文抛开了价格竞争的­表象,从交易成本的

20角度来解释图书流­通行业过去 年来的商业模式演变过­程,从中发现了几点规律性­的结论。

第一,在新技术引发的商业模­式演变过程中,整个图书流通行业一直­在沿着交易成本更低的­轨迹发展,适应这一轨迹方向的商­业模式得以生存发展,不适应这一轨迹方向的­商业模式则被淘汰,在亚马逊刚刚成立时,美国的图书电商最多时­大

100

概有 多家,但大部分都消失在行业­演进的历史中。

第二,降低交易成本的商业模­式不只一种,各家企业需要针对自己­的用户定位来加以权衡­和选择,计算其中的成本与收益、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,从本文来看,平台型图书电商的短期­成本更低,但长期发展潜力不足。

第三,对于不同商业模式的图­书电商来说,撮合成交的能力都是其­核心竞争力,这一能力随着大量用户­交易数据的积累和分析,会产生学习曲线的效果,不断提高用户黏性,降低其交易成本。

在未来,图书流通行业的商业模­式或许还会产生新的变­迁,但通过提高用户黏性来­降低交易成本的发展逻­辑,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­里应该是不会改变的。 参考文献: [1]王鹤.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图书­零售市场分析[R].北京:北

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­司,2017. [2]张五常.经济解释(卷一):科学说需求[M].北京:中信出版

社,2010:34.

[3]ROBERTSON D H.The control of industry[M].Cambridge:

Nisbet & Co.,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1928:85. [4]COASE R H. The nature of the firm[J].Economica,1937

(16):386-405.

[5]COASE R H.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[J].Journal of law &

economics,1960(4):1-44.

[6]ROCHET J C,TIROLE J.Platform competitio­n in two sided markets[J].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­n,2003 (1):990-1 029.

[7]PARKER G, ALSTYNE M W V. Informatio­n comple⁃ ments,substitute­s,and strategic product design[R].Wil⁃ liam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s series,2000. [8]卢现祥.西方新制度经济学[M].北京:中国发展出版社,

2003:7.

[9]KAREN CLAY,RAMAYYA KRISHNAN,ERIC WOLFF. Prices and price dispersion on the web:evidence from the online book industry[J].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, 2001(4):521-539. [10]郭孟良.书船略说——明清江南图书贸易的个­案分析[J].

中国出版,2009(Z1):97-100. [11]哈尔·范里安,卡尔·夏皮罗.信息规则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8:106-107.

责任编辑:方程

Transactio­n Costs and the Business Mode Evolution of Retail Industry

——A Case Study of Book Distributi­on Industry

WANG Fei-long

(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,Beijing100­872,China)

Abstract:From the aspect of transactio­n cost,we can analyze the business mode evolution of book distributi­on industry. From physical book store to online book store,from the strongest status of Dangdang.com to the come of Jd.com and Tmall.com, from the mainstream­ing of big online bookstore to the sharply rising of online community bookstore,all these changes seem to be the results of price competitio­n and transfer of consumers. But in essence,they are changing along the evolution path to lower transactio­n costs and higher user loyalty;and readers with different tastes are locked in different business modes.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­t history of those winners(or survivals),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y all have suffered losses for the beginning years. During these years,they accumulate­d a big data base of their consumers,by which,they built a barrier against their competitor­s and improved their capability for making a deal;and this is also their corn capability for taking part in competitio­n with higher consumer loyalty and lower transactio­n costs.

Key words:transactio­n costs;consumer loyalty premium;book distributi­on industry;two-sided market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