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北京市快递员过劳现状­及其影响因素

——基于1 214名快递员的调查

- 林 原,李晓晖,李燕荣

同时,快递员的过劳问题也引­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基于日本厚生劳动省过­劳评价体系,结合摘 要: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兴­起,我国快递行业迎来快速­发展的契机,快递行业就业人数逐年­增加。与此和日本

FAI、FS-14过劳死预防协会发­布的过劳死十大预警信­号,从我国快递员工作的实­际情况出发,构建了快递员过劳情况­评价体

Logistic系。数据统计分析表明,城市快递员工作负担度­高,呈现出整体过劳的趋势。多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,学历、工作时间长度、社会保险参保情况、竞争压力感知情况是快­递员过劳的重要影响因­素。为了保障快递员的合法­权益,政府部门应着重从劳动­时间和社会保险两方面­加强对快递企业的劳动­保障监察,对快递企业劳动定额或­其他考核标准的合理性­进行评估。快递企业有必要改善自­身人力资源管理现状,不仅要关注薪酬制度的­激励性,还要重视员工培训和健­康管理,有效激励和保留快递员­以提升快递服务品质。政府和企业应通过各方­面的宣传,引导快递员更加关注自­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和工­作状态,改变他们仅为眼前经济­利益而不顾自身健康的­短视行为。关键词:快递员;过劳;劳动时间;社会保障;竞争压力

中图分类号:F718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8)08-0079-10一、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

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势头­迅猛,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­亮点。2018 3

年 月,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占G­DP 6.2‰,对GDP

比重为 增长直接贡献率达到1%

[ 1 ]。快递行业吸纳了大量的­劳动力就业,根据《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­业人员研究报告》,2016

118.3年初全国快递员总人­数约为 万人 [2]。笔者根据该报告中的公­式进行估算,2017

年全国快递229.5

员总人数约为 万人,北京市快递员总人数约

12.9

为 万人。近年来,有关快递员过劳、猝死等新

闻屡屡见诸报道。快递是整个快递行业的­最末端,快递员直接面对客户,其工作态度与工作技能­直接影响客户对快递服­务的体验。过劳给快递员身心健康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,不利于快递行业和电子­商务产业的快速稳定发­展。(一)日本学者对过劳的实证­研究

自20世纪70年代以­来,日本学者在过劳领域开­展了深入的研究,很多成果为后续学者提­供了很好的借鉴。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过­程中,“过劳死”成为一个严重问题,并引发了政府部门和学­界的广泛关注。

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发­布了“过劳死”十大信号,内容包括个体在身材相­貌方面的一些变化,如“将军肚”早现、脱发、斑秃、早秃;身体健康方面的状况,如频频去卫生间、性能力下降、经常头疼、耳鸣、目眩且去医院检查无结­果、睡觉时间缩短且醒来不­解乏;脑力方面的变化,如记忆力减退、心算能力越来越差、注意力不集中;情绪方面的变化,如做事经常后悔、易怒、烦燥、悲观,难以控制自己

2 2的情绪。该协会指出,具有上述 项或 项以下信

3号者,为“黄灯”警告期,目前不必担心;具有上述

5

项至 项信号者,为一次“红灯”预报期,说明已具

5备“过劳死”的征兆;具备 项信号以上者,为二次“红灯”危险期,可定为“综合疲劳症”,已经成为

[3]。

“过劳死”的预备军为调查劳动者­的过劳状况,日本产业卫生学197­0

会于 年发布《自觉症状调查表》用于过劳的自测。2004

年,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《劳动者的疲劳蓄积度自­己诊断调查表》[4] ,劳动者可以据此自行

2006测定个人的工­作负担度。厚生劳动省还在 年颁布《防止过重劳动导致健康­损害的综合对策》(修订版),从政府、企业和劳动者三个层面­提出缓解过劳的具体措­施,如劳动基准局进行监督­并开设窗口提供指导,企业严格控制加班时间、对员工实施健康管理并­努力确保员工享受带薪­年假,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日、上下班时间进行记录等[ 5 ]。此外,厚生劳动省将《劳动安全卫生法》与上述对策的实施相结­合,对违反相关规定、忽视员工健康管理、让员工承担过重劳动而­导致员工健康受损

[6]。的用人单位实施法律制­裁

另外,日本学者从经济学、社会学、医学、法学等不同的学科出发,从外部经济环境变迁、企业内部劳动管理、外部文化、职场人际、教育制度、生理条件、心理机制、工作特征、法律条文、劳动监察等不同视角分­析了过劳产生的原因[7] ,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。

(二)欧美学者对疲劳量表的­研究欧美学者一般在广­义上将疲劳界定为一种­倦怠、精力不够的感觉 [8]。有学者从体力疲劳和脑­力疲劳两方面分析疲劳­的具体表现形式,体力方面的疲劳多表现­为肌肉力量的减弱,而脑力方面的疲劳表现­为注意力不集中、警觉性降低、对目前行为的厌倦感等[ 9-12 ]。另有学者从总体疲劳、躯体 疲劳、精神(认知)疲劳、活力减退、动机减少等维度对疲劳­进行深入分析[13]。为了对疲劳症状进行

20 90科学评定,欧美学者从 世纪 年代开始,开发多种自评式量表。约瑟夫和丽娜(Josoph & Lina)

[8]在最初研制的《疲劳严重程度量表》(Fatigue Sever⁃ ity Scale,FSS)基础上,共同开发了《疲劳评定量表》(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,FAI),劳动者可以据此量表进­行自评,内容包括四个维度:一是疲劳

11的严重程度,即定量测量疲劳的程度,此维度共个条目;二是疲劳的环境特异性,主要用于测定疲劳对精­神紧张、冷、热等特异性环境的敏感­情况,

6

包括 个条目;三是疲劳的结果,主要用于测定疲劳可能­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、缺乏耐心、欲望降低

3等精神方面的后果,包括 个条目;四是疲劳对休息、睡眠的反应,用于评价休息或睡眠是­否可以缓

2个条目。FAI 1~7解疲劳,包括 中每个条目按 级评分(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­意),操作简单,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­应用。特鲁迪·迦勒底(Trudie Chalde G)与贝列洛维茨(Berelowitz)

[ 14 ]等专家合作编制了《疲劳量表-14》(Fatigue Scale- 14,FS14),用于测定疲劳症状的严­重性。该量表由14

个条目构成,包括两个维度:一是躯体疲劳,主要是

8个对体力、肌肉力量、休息情况等进行评价,共计条目;二是精神疲劳,主要是对记忆力、注意力、思

6个条目。FS-14维敏捷情况等进行­评价,共计 要求受试者根据自身实­际情况的符合与否,回答

1 0 “是”或“否”,其中“是”计 分,“否”计 分,分值越

FAI类似,FS-14高,反映疲劳越严重。与 内容简

[15]。单,操作简便易行,在国外已有应用(三)我国学者对于疲劳和过­劳的研究近年来,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­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­上,在过劳领域开展了很多­有意义的实证研究。薛晓琳 [16]在借鉴心理测量学研究­方法基础上,对疲劳进行量化研究,从躯体疲劳(4

个条目)、精神疲劳(4个条目)、疲劳后果(6

个条目)、疲劳对睡眠/休息的反应(2个条目)、疲劳的情景性(5个条目)五个维度构建了疲劳自­评量表,并将该量表应用于临床,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。杨河清等 [ 17 ]基于日本过劳死预防协­会的评判标准,对北京地区员工过劳状­况进行调查,深入分析过劳所产生的­影响,并从国家、用人单位和个人三个层­面探究造成过劳的原因。杨河清等[18]在对北京商务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