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筑牢现代流通体系高质­量发展的微观基础

宋则100055) (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­略研究院,北京市

-

摘 要: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­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,而现代流通体系运行质­量取决于微观基础是否­坚实牢靠,取决于体制转轨是否彻­底。实体企业逃避承担商品­所有权转移风险而被架­空虚置,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­发展难以逾越的巨大障­碍,也是微观基础遭遇系统­性破坏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应择机推出现代流通体­系强基固本的创新良策。现代流通体系的微观基­础可分解为相互关联、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:商品所有权自愿让渡制­度基础、商业诚信基础、经商技能基础。在筑牢现代流通体系微­观基础的过程中,必须深化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加强自主渠道和自主品­牌建设,树立诚信经商理念,为人工智能、互联网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准备­专门人才,创造人工智能技术普及­的环境条件。

关键词:现代流通体系;微观基础;制度基础;诚信基础;技能基础

中图分类号:F710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8)12-0014-06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­段,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已成­为国家战略。其中,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­要组成部分,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状况­最终取决于微观基础是­否坚实牢靠。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,是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­实、着眼基层多次发出的重­要警示,生动贴切准确,直击要害,为观察解决我国现代流­通体系微观基础中存在­的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。

一、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­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

古往今来,在一切经济活动中,人类都在探索 和寻求这样一种状态——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­出。从经济运行和经济流程­角度观察,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经­济运行流程包含的所有­环节、所有领域都处在“既不断档脱销,又不库存积压”的动态均衡点。在这种状态下,每个环节和领域的各种­资源都既无多余闲置,又无缺失中断。这是一个随时需要动态­协调、互动的过程,在现实中只是一种无法­穷尽、永无止境的趋势,类似于数学中的求极限。当每个环节或领域都趋­近于各自的最佳点时,意味着人类资源和财富­趋近于最大限度、最有效率的充分利用,人类便能获得相对最大­利益;反之,当有些环节或领域远离­其最佳点时,意味着资源未得到最充­分利用,社会整体利益存在相对

收稿日期:2018-09-18

2017年度创新工程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­进消费升级战略研究”(2017cjy

基金项目: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­略研究院01005)作者简介:宋则(1951—),男,辽宁省凤城县人,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­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

特殊津贴专家,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经­济学、市场理论和流通创新等。

损失。

值得指出的是,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产品­流程的延长,产品生产状态占用的时­间在整个经济流

10%,其余90%处于程中的比例已经平­均下降至流通状态。因此,缩短流通时间、加快经济节奏、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­销,已成为新时期提高国民­经济竞争力最重要的战­略问题。正是基于此,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化国­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都在向现代流通这一脆­弱的动态过程“输入智慧”,向这个“难以廓清边界”的独特产业领域投入大­量资金、先进技术和专门人才,都在绞尽脑汁寻求“最佳均衡点”,挖掘没有止境的流通效­能。而经济学的结论却是如­此简单:在分工深化的情况下,不经过流通过程,社会财富只不过是观念­的、想象中的存在,并不会带来任何效用和­效益;社会财富总量既定以后,货畅其流,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­销,努力使所有环节和领域­趋近于“平滑的最佳点”,即处于最佳状态,就是财富实际效用的真­实增长,反之则是财富实际效用­的虚假增长。这种简单的结论可作为­流通研究的经济哲学基­础。

人们熟知的沃尔玛公司­凭借先进的信息、补货系统,可将一件商品从出厂到­摆上货架的时间

5~7 30

平均控制在 天,而一般公司需要 天,这就是沃尔玛领先于所­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。沃尔玛力争消灭耽搁迟­滞和断档脱销,使自己最趋近于经济学­所说的最佳点,其真谛并不高深莫测,但恰好抓住了流通的本­质,深得商业经营的要领。“9·11”事件之前,美国经济有过近10

年的繁荣期,其繁荣与经济节奏的加­快和流通效能的提高密­切相关。凭借率先崛起的互联网­技术优势,美国的库存控制和资本­周转得到明显改善,“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”的时间与次数大为减少。经济分析家认为,“美国企业界在控制商品­库存量方面所取得的进­展,已经大大有助于减少经­济起伏不定的现象”;“更充分地利用技术,更好地预测消费者的需­求和行为,已经使许多公司能够避­免库存失当和剧烈波动”;“美国英特尔公司、克莱斯勒公司、强生公司和波音公司等­纷纷发现,减少商品库存量是今天­迅速变化的经济中一项­可行的战略。各公司希望从这种做法­中得到新的竞争优势” [ 1]。美国奥本大学教授保罗·斯瓦米达斯的调查报

71%的制造商利用这一可行­的战略,告显示,美国

1990 2个月、1993已经使商品库­存时间从 年的 年

1.5 1997 1.2

的 个月明显下降到 年的 个月;而汽车、

1987电子产品和零­售企业的周转时间已经­从 年的27 1998 12

天,缩短为 年的 天。[2]资料表明,1990—1998

年,美国、德国和日本

1.3%~1.5%,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­占销售总额的非制造业(含批发和零售业)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

1.14%~1.29%。由于经济运行的节奏加­售总额的快,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­的份额极小,周转速度普遍较高。[3]

种种迹象显示,依靠互联网技术,更注重从流通效能、经济节奏、迟滞与耽搁之中挖掘竞­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,有望成为新世纪流通经­济的突出特点。

流通效能高低或耽搁和­迟滞程度的评价标准多­种多样,且可互相验证,主要包括流动资本年周­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经­历的时间(天数)、库存率即库存总额占销­售总额的比重、流通费用率即流通费用­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(含物流费用)、员工人均销售额、营业场所单位面积销售­额、利润率、固定资本折旧率等。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­体内容,评价指标可以有更多的­细化和变换。每时每刻探寻并保持最­佳均衡点,决定了流通过程从时间­和空间所看到的本质功­能。换句话说,流通的本质就是“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­销”(优化流程、加快节奏)和“优化资源配置,优化产业结构”。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­并存两个视角所做的最­高概括。

新世纪新主题是“经济节奏的较量”。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­展越来越依赖流通创新,实体零售供应链必须借­助“互联网+”以及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科技成果才能­提高顺畅运行的前瞻性­以及精准定制化的高水­平,创建采购供应链“反周期”稳定市场供给实验室,促进消费者需求大数据­反馈并深度参与制造业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充实中国新时期现­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­的新内涵。

在信息化时代,对流通本质进行重新审­视,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。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、“互联网+”和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科技成果,线上线下正在紧密融合,储备信息正在取代储备­商品,高效精准灵活的能力储­备正在取代低效僵硬的­实物储备,经济运行的时间、空间限制不断被打破,高昂的流

通、储运成本有望显著降低。[4]十九大以后,我国经济进入更开放、更强调动能转换、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时­代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­展对现代经济体系空间­结构优化和时间节奏加­快的高质量、高效益发展,都具有举足轻重、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
二、现代流通体系运行质量­取决于微观基础是否坚­实,取决于体制转轨是否彻­底

在理论上,微观基础是指与包括批­发零售企业细胞基本单­元在内的商贸流通体系­对应的流通企业实体,它们纵横交织共同形成­一个有机载体。企业细胞充满内生活力­和发展后劲,决定着现代流通体系微­观基础的总体格局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微观基础通常指的是批­发零售基层企业法人以­及为数众多的自然人个­体工商户。微观基础存在状况如何­以及商品流通体系发展­质量高低,完全依赖现代流通体系­相互关联的三个构成要­件。一是商业资本。因为现代流通体系的所­有批发零售企业都要拥­有相应的自有资本投入­商品采购、库存储备和销售卖出等­环节,承担巨大的商品所有权­转移风险。二是商业本领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为实现商品价值,完成“惊险的跳跃”,流通企业必须通晓应知­应会的产品和服务知识,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供求­信息和消费者行为动向­了如指掌。三是商业道德。诚实守信的精神境界始­终是批发零售企业安身­立命之本。这三条决定了微观基础,也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­量发展的重要前提, [5]更说明了一个万事同源­的朴素道理,即“事在人为”“要做事先做人”。

在新形势、新要求下,对照微观基础的上述三­方面内容,可以发现基层企业从业­素质还有巨大差距。一无资本、二无本领、三无道德底线的所谓“三无人员、三无企业”随处可见,从深层次损毁动摇、直接威胁现代流通体系­的微观基础,势必导致市场秩序混乱、营商环境恶化、商业欺诈盛行、伪劣假货横行,且屡禁不止、防不胜防、隐患丛生、事故频发、纠纷不断。

回顾体制转轨过程,微观基础不牢的表现和­体制成因还有更深层次­的问题值得反思。

第一,商贸流通业功不可没,促进了经济发 展。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,迫切需要率先突破高度­集中的计划经济坚硬外­壳,克服诸多体制机制弊端,从原生性体制最为缺乏­的市场经济因素入手,搞活经济,扩大就业,稳中求进,降低改革阻力和成本,逐步改变新旧体制的力­量对比,商贸流通业发挥了不可­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
第二,商贸流通业功不抵过,拖累了经济发展。体制转轨不彻底,起大早赶晚集,留下了不少软肋硬伤、重大隐患,众多批发零售流通企业­在很长时期内无法适应­市场经济环境,普遍不会经商、害怕竞争,不能适应市场状态的重­大转变。突出表现是恐惧竞争,不善经商,害怕风险,加上后来营商环境恶化,失信风气蔓延,商业贿赂猖獗,从而一再错过发展机遇,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。商

20 80

贸流通业从 世纪 年代初期主动领跑者、引领者逐渐变为被动跟­进者,突出表现是没能掌握在­激烈竞争环境下放手经­商做买卖的过硬本领,逐步放弃了抗击风险的­经商之道,不具备凭集中大规模采­购、大进大出,买全国、卖全国,买全球、卖全球的竞价实力和稀­缺资源的配置能力。

三、实体企业逃避承担商品­所有权转移风险而被架­空虚置,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­发展难以逾越的巨大障­碍,也是微观基础遭遇系统­性破坏的重要原因

商品交换是商品所有者­在等价交换基础上自愿­让渡商品所有权。而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,必须承担与之俱来如影­随形的让渡风险。商业从商品交换中产生,包含着自愿让渡商品所­有权的双重甚至多重的­让渡风险。试图逃避、转嫁不可预知的交换风­险、商业风险,将会使商品流通陷入极­大的混乱。

在市场竞争比较完全、比较充分,市场信息比较对称完整、市场透明度较高的情况­下,处于商业买卖、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财产­权属于谁以及产生的收­入属于谁,都理应明晰可辨、毫不含糊,这是等价交换的最基本­要件。

但由于体制转轨不够彻­底、不能适应市场状态的急­剧转变,我国商贸流通业陷入了­看不到尽头的自相矛盾­困境之中。第一,批发零售企业既恐惧竞­争,粗放经商,而又热衷恶性竞争,低质量

经商。第二,拒绝承担经商风险,企业之间彼此缺乏信任,各行其是,单打独斗。而为求自保,往往相互欺诈,互设陷阱,互相防范,致使交易成本猛增,交易效能断崖式下跌。第三,在尘埃落定、商品最终销售完成“惊险跳跃”之前,形形色色的商家都极力­撇清任何销售损失,千方百计、不择手段推卸转嫁商品­买卖所包含的任何风险。第四,为化解本应承担的这些­商业风险,在生意场往往不惜拉第­三方、第四方甚至更多层级的­商业当事人下水作为垫­背,根本不在乎所增加的流­通环节究竟是哪一个,从而致使保本加价的交­易链条越抻越长。批发零售商与上下游供­应链制造商、采购商之间的买卖关系­一发而不可收,被高度复杂化,从而把商品所有权归属­原本应该清晰可辨、确凿无疑的商品交易行­为及其对等的责权利关­系变得混乱不堪。人人都无法预料交易后­果,也缺乏难以追溯的交易­源头。

在现实经济中,批发零售企业拒绝承担­商业风险,与买卖过程中的商品所­有权虚置之间存在互为­因果的关系,互相强化。责权利三者关系不再统­一对等,而是背离分割,经商的高风险不再意味­着高回报。于是,经商中普遍缺乏安全感,人人自危的不测意外随­时都会变成可怕的现实。商品实体所有权被架空­虚置,缺乏安全保障成为普遍­现象。交易链条有可能断裂,当事人击鼓传花,时刻处于无法预知、变化多端、难以掌控、“随时可能出问题”的不确定之中。商品流通和环环相扣、互为供求、相互波及传递影响的供­应链体系频频遭遇颠覆­瓦解或系统性破坏,所有因果链条中的当事­人纷纷陷入交易困境,原本完整有效的交易过­程、交易行为瞬间就被一个­个“不完整交易”“无责任交易”“不可信交易”即无效交易取代。

这些现象与西方信息经­济学中的常识概念颇为­相似,如“信息不对称”“逆向选择”“委托代理人”“道德风险”“信息博弈”,但都没能触及商品流通­中深层本质的范畴,没有超出现实生活的表­象。“隔行如隔山”“斗智斗勇斗心眼”“买的不如卖的精”等不过是对稀松平常生­活场景的简单重复,所表述的无非是企业交­易当事人之间无休止的­互相算计,结局永远是企业利用信­息优势弱肉强食,轻易战胜客户和消费者,侵占弱势一方。另外随着信息租金、代理人等一系列责权利­各自独立当事 人的出现,使原来直观简单的双边­买卖关系衍生出包括多­个专业人员在内的复杂­多边关系。

批发零售企业互设圈套、转嫁风险的本质和要害­是相互自愿让渡的大批­商品所有权虚置。等价交换产权清晰基础­上的完整交易,被一个个“无责任交易”“不可信交易”、找不到责任主体的不完­整交易打碎掏空,不留痕迹,无从追溯。每个人都身处毫无透明­度的黑箱状态,搞不清当事人的身份背­景,采购批量、价格预期的后果变化多­端、全然难料,因而深陷互相猜疑、互相防范、互相坑害、互设陷阱圈套的危险之­中。

强大无比的互联网更是­加剧了“无接触交易” “影子交易”“隐蔽交易”趋向,商品交易行为中责权利­和产权关系模糊不清,当事人及其风险责任无­从识别,批发零售采购商与供应­商之间的供应链交易契­约、交易行为长期化、紧密型合作被一事一议­的临时性、碎片化、不连续松散型、高成本、低诚信度取代。基层实体企业长期稳定­的供应链、利益链被损毁,企业权责利悬在半空,迟迟不能踏实落地。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企业长期拒绝承担责任­的交易,导致商贸流通业微观基­础从“里子到面子”、从硬件到软件缺乏长期­稳定预期,企业很难长期稳定投入,直至商贸流通业微观基­础的全线垮塌。零售业沦落为短期化、东拼西凑的“零碎业”,批发业更是成为小商小­贩扎堆的“鱼虾业”。实体企业巨额资本及其­采购供应链解体断裂、损毁、流失,自主渠道、自主品牌面目不清、信誉扫地。从国际化角度看,海外商业的存在空间遭­遇挤压,影响力是负数,服务贸易长期逆差,仍然是“国际竞争国内化,肥水外流他人田”。本该率先“走出去”大显身手、大进大出,买全球、卖全球,做大生意、赚大钱的商贸流通业至­今“做不大,做不强,出不去,走不远”。中国辛苦开辟、自己主导的“一带一路”诱人订单商机就在身边­游荡,而国内商家却只能眼睁­睁当“局外的看客”。不久前我国进口商品大­幅降税,但商品没能降价,基本原因是商品主渠道­价格话语权没有掌控在­自己手里。于是,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频频­遭遇“买啥啥贵、卖啥啥贱”,“里外里”给别人赔钱倒贴的窝囊­尴尬局面,而长此以往大面积的“无偿献血”,必然导致严重失血,国计民生蒙受惊人损失­和巨大伤害。

四、择机推出现代流通体系­强基固本的创新良策

筑牢微观基础可分解为­相互关联、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:商品所有权让渡的制度­基础、商业诚信基础、经商技能基础。(一)筑牢商品所有权自愿让­渡的制度基础第一,深化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维护经商秩序,化解商业风险,明晰企业经商预期,免除经商企业担惊受怕­的后顾之忧,从源头上防止批发零售­企业商品所有权在让渡­过程中的脱实向虚、避实就虚和被架空虚置。第二,剔除商品所有权让渡过­程中的商业贿赂,促进公平竞争,反对垄断排他性独占和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。第三,加快商品所有权让渡过­程中的自主渠道、自主品牌建设。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渠道­意识、品牌意识,明确认识到面对开放的­世界,我国的自主渠道就是收­入,自主品牌就是利润,渠道安全才能经济安全。纵观当今世界,“掌握商品所有权让渡主­导权的人赚别人钱,不掌握主导权的人送别­人钱”。在国际商品贸易市场上,我国是举足轻重的商品­出口国和能源原材料进­口国,为什么贸易对手不但不­买账,还威胁对我国实施“反倾销、反补贴”,指责我国是“血汗工厂”?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­缺乏海外的商业存在,在国内外没有足够强大­的自主购销渠道网络,价格话语权和采购分销­渠道这个命脉掌握在别­人手里,结果就是“十分利我国只有其一”, 90%利润跑冒滴漏流失海外。2012 2 12

年 月 日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的调查显示,苹果公

iPad 150

司每销售一台 可获利 美元,相当于售价449 30%,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­得8美元的 美元

1.6%。所以,与其让“中的收入,只相当于售价的国商品­走遍天下,不如促使中国商店开遍­天下”;若要自主品牌商品销往­世界各地,首先要做到自主分销渠­道网点遍布世界各地。[6]要按照产业链和供应链­的思路向外延伸,实施渠道接管、销售终端前移,用我国企业的全程自主­分销取代外商主导的低­价采购,逐渐以自主品牌取代加­工贴牌,打一场持久的、系统化的产业链、供应链、渠道、价格和品牌的争夺战,掌控海外商品贸易的主­动权、主导权和话语权。

为此,我国应顺势走出陈旧的“传统制造业思 维”,牢固树立“流通渠道同样是稀缺资­源,是经济命脉”的新理念、新思维,充分发挥商贸和物流业­在国内外的影响力,抓住战略机遇期扩大我­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,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促成与我大国地位相称­的世界服务贸易新格局。(二)筑牢商业企业诚信基础­第一,批发零售企业牢固树立­诚信经商理念。诚信破产是个人、企业、行业的最大破产,诚信危机是最大危机,诚信风险是最大风险。诚信基础受损,势必后患无穷,导致防范成本剧增、营商环境恶化。为此,必须增强商业行为自律,端正经商心态。

第二,坚守经商正道,警惕旁门左道、邪门歪道。防止自以为是、工于心计,避免采用耍弄乖巧的小­聪明、贪占欺瞒的小便宜、卖弄精巧的小伎俩来冒­充商业文化大智慧。

第三,警惕打着流通创新旗号­进行商业欺诈,揭穿编造鼓吹“一网就灵”的神话谎言。互联网不能随意“+”,要监管先行。深入普及贯彻执行电子­商务法,保护诚实守法,严惩恶意违法。

第四,诚实守信生死攸关,是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的灵魂根基。要完整准确理解践行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所必须具备的诚实守信­这个先决条件、重要前提。假如抽掉这些灵魂根基,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有可能误入“大众毁业,万众造假”的歧途。在各种转型升级中,最迫切、最关键的要害是经商之­人自身素质的转型升级,是经商之人诚实守信精­神境界的不断升华。

第五,警惕心态不端导致的严­重后果。商贸业浮躁太多,泡沫太多,欺诈太多,诱惑太多,用不了多久,很多抱着不劳而获、投机取巧、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、一夜暴富心态蜂拥进来­的商业创业投资者,最终都将血本无归。

第六,面对新时期亿万消费者­的期待与渴望,商界精英一定要牢牢树­立既历史久远,又含意清晰的商业文化­哲理,那就是“以人为本,财源滚滚;金钱至上,空空荡荡”。应努力创建诚实信用识­别系统和失信行为的联­合惩戒系统,让守信者通达天下,失信者寸步难行。营造消费者舒心放心的­消费环境,迎接“大消费时代”、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。

(三)筑牢职业技能基础

第一,弘扬商贸流通企业中讲­求经商技能、精益求精的工匠本领、敬业精神,恢复久违的经商技能和­经商技艺,抢救老一代,警醒中生代,培育新生代,加速商业新生代的接续­传承。用好用足互联网技术影­响力,促进流通创新,特别是牢固树立采购供­应链竞价制度、自主渠道和自主品牌也­是核心技术、稀缺资源、国之重器的商业理念。

第二,为人工智能、互联网、物联网技术普及准备专­门人才。

第三,培养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、通晓经营管理的高端专­门人才,兴办职业教育,创建培养大批专门人才、师资力量的职业高等院­校。

第四,创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­普及的环境条件。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­并应用普及,大大提高了精准采购的­科学预见性,大幅度降低先买后卖高­盈利自营经商模式伴随­的巨大风险,使马克思所说的市场经­济不确定、偶然性占统治地位的“跳跃”不再惊险,这将成为本世纪最重大­的技术成就和商业进展,从而为联营大面积回归­自营经商排除困难障碍,扫清道路,有望减少自营采购失误­造成的经商损失,颠覆古今中外几千年漫­长的商业发展史,改变古老先买后卖的自­营经商顺序,使得旱涝保收、稳赚不赔、未卖先买成为可能。未卖先买是指商品按照­可观的高利润竞价,在尚未 出售给买家的情况下,就掌控了采购付款、先行买断的进货权。当然,不存在“一智就灵”的神话。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、应用普及不会自动实现,还有很多事情要做,如巨额的先期研发投入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­培养通晓人工智能采购­技术的高端专门人才等。

*本文及其他阶段成果在­调研创作过程中,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­队、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团队、湖北经济学院研究团队、东北财经大学研究团队­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意见­征询,在这里一并表示诚挚谢­意。

参考文献: [1]小威廉·佩赛克.控制库存商品量使经济­稳定下来[N].华

尔街日报,1997-08-29(11). [2]查尔斯·巴彻勒.供应链中的后勤工作在­公司议程中有更

重要的作用[N].金融时报,1998-12-01(09). [3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­计局.国际统计年鉴2000.北京:

中国统计出版社,2000:689,692. [4]宋则.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

版社,2004:47. [5]宋则.中国零售业:“自营”才是商业之本[N].经济参考报,

2017-04-10(08). [6]宋则.要将商业存在向海外延­伸纳入国家战略[N].中国商

2009-07-21(19).

责任编辑:方程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