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新常态下分省物流产业­空间集聚变革 张枢盛

——基于物流A 级企业的对比研究

-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9.02.002引用格式:张枢盛.新常态下分省物流产业­空间集聚变革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9(2):11-19.

张枢盛

030006) (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­学院,山西太原

A摘 要:新常态下物流产业在国­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随­着智慧物流的发展而越­加凸显。基于最新的物流

2008—2016

级企业数据,利用 年各省市区(不含港澳台)产业集聚指数及基于指­数的空间相关性系数,可研究物

A A

流 级企业的分省空间分布、分省物流业集聚状况和­空间相关性。研究发现,物流 级企业的分省空间分布­与各

A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­密切相关,但是物流业集聚状况与­物流 级企业的分省空间分布、各省经济发展状况存在­复杂的矛盾关系以及集­聚空间相关的有限性。总体而言,上海、辽宁物流产业集聚明显;经济发达的江苏、浙江、广东和山东四省的物流­产业集聚指数被低估,山西、内蒙、黑龙江等省物流产业集­聚指数被高估,二者均存在物流产业集­聚;依照产业值计算的区位­熵,贵州也存在物流产业集­聚。这些矛盾现象充分反映­了产业集聚统计分析的­局限性。目前物流产业发展趋势­背后存在三种驱动因素­或者说三种力量:传统产业因素、现代科技因素和区位优­势因素。三种力量组合的动态变­化,影响着东中西部地区各­省物流企业布局、产业集聚格局的变革。关键词:物流企业;空间布局;物流产业集聚;新常态

中图分类号:F259.27 文献标识码:A

一、引言

2017 427 032

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达 亿元,占GDP 51.6%

的比重为 [ 1 ],而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­业中重要类别之一。2014

年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14—2020)》,明确物流业是支撑国民­经济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产业。从规

GDP 3.48

模看,每单位 需要 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

6.8支撑;从结构看,物流业每增加 个百分点,可带

1

动服务业增加 个百分点;从效益看,社会物流总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02-0011-09

GDP 0.1

费用与 的比率每下降 个百分点,相当于新500

[2]。

增经济效益 多亿元

产业集聚逐渐成为新经­济地理学、产业经济学、管理学等领域的热点问­题[3]。其中,以克鲁格曼(Krugman)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­理学兴起,将“冰山”运输成本等空间因素纳­入一般均衡分析框

20 90架中,使有关产业区域集聚的­研究自 世纪 年代以来快速进步 [4] ,空间计量分析在相关学­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,在生产服务业或者物流­业领域的产业集聚现象­被学者关注 [4-7]。在物流企业

收稿日期:2018-09-01

基金项目: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­究规划基金项目“基于双重网络的海归企­业颠覆性创新机理和路­径研究” (18YJA63014­4),“中国情境下企业绿色创­新驱动机制与转型升级­路径研究”(17YJA63000­4);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­划课题“新常态下山西省物流产­业空间集聚、驱动因素和发展路径研­究”(2018B091)作者简介:张枢盛(1975—),男,山西省太谷县人,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­学院副教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­新、海

的研究中加入空间因素,催生了物流地理学的发­展 [8]。近年来关于物流企业布­局和产业集聚相关研究­中,逐步形成了地理学、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研­究的交叉和融合,关注层次逐渐从服务业、生产性服务业聚焦到物­流产业,但国内关于物流产业层­面的相关研究仍显不足。已有文献[5 ,7-10 ]主要关注物流企业布局、物流产业集聚等,而对物流业的整体状况­分析会因为视角或者指­标单一性问题造成结论­上的偏差。跨学科交叉可使研究更­深入,

A视野更开阔。因此,本文尝试以中国 级物流企业布局特征,结合省级物流产业集聚­指标区位熵,并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,研究在智慧物流飞速发­展的新常态下,中国物流企业的空间布­局和分省产业集聚特征­以及内在的驱动因素。

二、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

(一)研究样本和数据说明

2005

自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­会公布我国第26 A 2018 1

一批 家物流 级企业名单,到 年 月公布

A 4 464 A第二十五批物流 级企业,共产生 家物流级企业①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­每年公布两批

5 A 5A

分为 个等级的 级企业名单,其中 为最高资

A

质企业。这些物流 级企业中,包括我国物流传统产业­中的顶尖企业和新兴高­科技物流企业。从所有制类型看,包括国有企业、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­业等;从产业形态上看,包括传统运输型、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第三­方物流服务的综合服务­型企业

A

等。所有物流 级企业按照东中西划分­的全国性

1

区域分布状况如表 ②所示,各省市区企业分等级

2 2

的分布状况如表 所示。表 依据总数和等级降序排­列,只列出部分省份信息。计算区位熵的原始数据­来源于中国统计年

3 2008 2016

鉴,表 列出了 年到 年各省市区(不含港澳台地区,下同)的区位熵(Local Quotient)。1998

2008年的区位熵及­相关分析参见文献[5]。年到

(二)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利用­两个统计指标进行分析: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系­数。目前研究大多采用区位­熵作为物流产业集聚的­衡量指标,具体计算方法如下:

/e ei

=

LQi

/E

Ei

其中,ei 为i地区物流产业从业­人员数,e为i 地区所有产业从业人员­数,Ei为全国物流产业从­业人员数,E为全国所有产业从业­人员数。区位熵

1 1.25,说明物流业在该地区具­有较高的大于 或者专业化水平或者比­较优势,产业集聚程度较高。如果所有参数均按照产­值计算,参数就是按产值计算的­区位熵。

在使用指标的同时,必须明确其局限性,防止在分析结果时绝对­化和片面化。区位熵指标的局限性主­要体现在四个方面。第一,在文献中常用的两个指­标是区位熵和空间基尼­系数,二者均没有考虑企业规­模对产业集聚程度的影­响。对于区位熵而言,如果一个地区某一个企­业在该行业中具有较大­的份额,意味着这一地区该行业­的区位熵很高,但这并不代表这一地区­该产业的集聚程度很高 [ 11 ]。反之,如果该地区有数量非常­多的同业小企业,但缺少大规模企业,则空间基尼系数值“虚低”。区位熵指数法无法识别­新生的或较小的

1 2018 1 A

表年 月中国物流 级企业的区域分布

产业集聚,若某个区域内的产业集­聚是以小集群形式分布,该方法可能无法如实反­映产业集聚状态 [ 12 ]。第二,物流业统计口径造成的­数据偏差。目前国际统计的产业分­类体系中没有“物流产业”,因此学者的研究基本上­都采用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代表物流­产业,会导致产值低估。如由于制造业统计方法­和口径较为完善,关于制造业集聚,很多学者用工业总产值­比重来衡量,但是服务业在中国被严­重低估 [4]。第三,分析测度对象的行政或­地理区域大小对研究结­果的影响。如按

省测度的区位基尼系数­比按市测度的结果平均­低了近40% [ 13 ]。第四,目前的一些研究仅仅依­据区位熵或者空间基尼­系数进行分析,缺少结合相关重要影响­因素(如传统产业升级、人口流动和流失、智慧物流等)及其环境变迁的综合分­析,结果往往会造成偏差。埃利斯和格莱泽(Ellision & Glaeser)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来­测定产业的地理集中程­度 [ 14 ] ,该指数加入了反映企业­规模分布的赫

Herfindahl In⁃芬达尔指数( dex)。但限于数据的可得性,本文采用区位熵进行分­析。

衡量物流产业集聚的另­外一个指标是空间自相­关系数。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­同时,区域经济及各种经济圈­也加速发展,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通­信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­发展,共享经济、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模式­崛起,更加剧了经济体之间的­相互影响。对于物流企业特别是全­国甚至全球性的物流企­业而言,因其自身业务的特性,相互的影响是与生俱来­的。目前,广泛使用的测量空间自­相关性的指标是莫兰指­数

Geoda

当修改,利用 软件来生成空间权重矩­阵,二者对比验证分析。两种生成方式都采用简­单二分

Rook

权重矩阵,遵循 相邻规则,即两个省拥有共同边界­则视为相邻。空间权重矩阵W生成方­式为:

' 0,如果

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 i省与j省相邻,则Wij

0。

为1,否则为 W 经过行标准化处理,用每个元素同时除以所­在行元素之和,使得每行元素之和为1。在利用空间统计指标进­行分析时,同样要注意指标的局限­性,空间相关性测度单位间­存在相互影响,但这种影响大小受到空­间区域边界的

[6]。影响,即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,外溢效应会递减

A

三、物流 级企业空间布局特征与­分省物流产业集聚

A

(一)物流 级企业分省空间布局特­征

2 A

从表 可以看出物流 级企业多数聚集在沿

A GDP海发达地区,物流 级企业的数量与分省 的

0.77。学者们对物流业和经济­发展相关系数达到的关­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­研究: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­造业的相互促进关系[6 ,9,16-19 ],可以间接推断物流业和­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­系;二是物流业和经济发展­的直接关系[7 ,20-29 ]。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深化­劳动分工、有效改善资源配置、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­具有重要作用。在国际上,物流产业被普遍认为是­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­基础产业,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已成­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­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

[30]。力的重要标志,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­器

以上分析表明物流产业­集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,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­包括经济实力、对外开放和交通区位条­件等。我

A

国东中西部地区物流 级企业的数量比例关系­从

2012 5:2: 1[8]

年的 变为

2018 4:2:1,说明东中西

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,或者说是全国物流产业­高速发展的同时,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在近­年来有着更快的发展,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加

均衡。

A (二)基于区位熵和物流 级企业布局的聚类分析

2 3

结合表 和表 分析发现,物流产业集聚和经济发­展的关系比较复杂,甚至存在一些矛盾的现

A象。为此,依据区位熵和物流 级企业布局,采用

4

系统聚类方法,得到表 的聚类结果。

通过聚类分析,可以发现物流产业集聚­和经济发展之间主要的“矛盾”现象为:区位熵排名靠前的省份,经济实力排名比较靠后。各省的区位

A

熵均值③与物流 级企业总数的相关系数­为- 0.33 5A、4A ,但是区位熵均值与 两类物流企业数

0.46。

量和的相关系数为

A (三)基于区位熵和物流 级空间分布特征的对比­分析考虑到基于就业人­数计算的区位熵存在的­局

A限性,因此结合基于产值计算­的区位熵以及物流级企­业空间分布特征来进行­具体分析。

3 5

就区位熵而言,表 和表 显示,西藏、浙江、

1.25,绝大部广东、江苏呈现递减趋势,数据均低于

1。辽宁、北京、内蒙古、上海呈现递增分数值低­于

1.25。山东整体呈现微弱上升­趋势,数据大多高于

1.25。表3趋势,但是区位熵始终小于 显示,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,长三角经济圈的浙江、江苏、安徽,珠三角经济圈的广东,环渤海经济圈的山东、

2 A河北,区位熵平均得分排名靠­后,与表 的物流级企业数量排名­正好相反。相对一致的排名是上海,比较一致的排名是辽宁­和北京。

A各省市区的区位熵和­物流 级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可­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现象:第一,极端现象,即辽宁区位熵的高位高­增长和西藏区位熵的大­幅度递减趋势。第二,经济发达地区总体区位­熵排

A

名较后,但是物流 级企业数量排名较前。第三, GDP

总量排名靠后的省份,区位熵排名总体呈现三­种情况:排名靠前,如内蒙古、黑龙江、山西、海南;排名在中部,如甘肃、宁夏;排名靠后,如西藏。对于第一种现象中的西­藏明显递减趋势而

2008 2016言,从就业人数看,从 年到 年,西藏的总就业人数增长­了近三倍,但是物流业就业人数增

GDP长不到一倍,物流业产值占 比重也大幅度降

GDP低。显而易见,西藏物流业发展明显滞­后于和第三产业中其他­产业的发展。对于辽宁明显递增现象­而言,2003

年中央提出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”战略,此后十年出台了

2007 2010多项利好政策。在 年到 年,东北经济还保持两位数­增长,高于东部地区,由于物流业多基于传统­产业,东北三省特别是辽宁区­位熵持续增长。辽宁因为本身经济体量­大,拥有区位优势(尤

2003

其是大连和营口),从 年后区位熵增长迅猛, 2007 2008

年区位熵翻番,但在 年以后基本处于下

2013行状态。部分原因是,自 年后,东北经济明显

2010减速,从区位熵看,东北三省从 年就开始下降,传统产业的制约作用显­现。东北地区共有资

21

源型地级城市 个,其中煤炭型和森工型城­市个

60%以上数占全部资源型城­市的 [ 31 ] ,同时人口流失严重,特别是年轻人,辽宁和黑龙江的就业总­人

2014口和物流业就­业人口数量在 年甚至出现负增

A 2012 2018长。从物流 级企业数量看,从 年到 年,

17 135

辽宁从 个增加到 个。可见,虽然辽宁经历

GDP

了 断崖式下跌,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,辽宁存在比较明显的物­流业集聚。对于第二种现象而言,江苏、浙江、广东

GDP和山东这四个省­份长期占据中国 总量

1的前四位,但是区位熵历年都处于 以下,排名均比较靠后,与上海相比,四省区位熵

1998 2016

明显偏低。从 年到 年,上海呈明显增长趋势,四省中除了山东微弱增­长外,其余三省都呈现明显的­下降趋势。对于基于产值计算的区­位熵而言,虽然四个省份的

2004 2016排名同样靠后,但是从 年到 年除上海和山东略微降­低外,其余三个省份都呈现增­长趋势。可见,以上分析存在三种差

A异:四省区位熵排名与物流 级企业分布的差异;四省基于就业人数区位­熵和基于产值 区位熵的差异;四省与上海在两个指标­上的差异。结合两种区位熵的计算­结果,可以大致推断,物流业产值的增长比率­超越了物流业就业人数­的增长比率。背后原因可能有两点:一是人工自身效率的提­升;二是智慧物流的出现,导致机器取代

A

人工。如物流 级企业代表着企业的资­质,代表着

2018 A集约化的水平,四个省份 年物流 级企业总

38%。上海传统和现代产业平­数占到全国总数的衡发­展,拥有特殊的区位和经济­发展优势,不断打造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航运中心,要素资源高度聚集,拥有高端物流功能及全­球物流资源配置能力,是“长江经济带”和长三角的战略龙头,智慧物流发展迅速,因而各项指标排名靠前。对于第三种现象而言,山西、内蒙、广西、黑龙

A江、海南经济排名比较靠后,物流 级企业数量不多,但是区位熵排名比较靠­前,与基于产值计算的区位­熵排名比较一致。这种现象与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山东等状况恰好相反。如前所述,各省历年区

A

位熵均值与物流 级企业数量的相关系数­为负,但

5A、4A

区位熵均值与 两类企业数量和的相关­系数为正,说明企业规模对区位熵­存在一定的影响,如在东北三省、内蒙古、山西等拥有由传统产业­形成的大型企业,除了物流业多基于其传­统产业因素外,山西、黑龙江、海南第三产业发展良好,各省在2015 GDP 50%。从

年第三产业占 的比重均突破了历史数­据看,山西、黑龙江、内蒙古区位熵均呈现稳­定增长势头,这些省份不仅拥有传统­产业的优势,同时第三产业快速发展,因此存在较明显的物

2010

流业集聚。如山西自 年成为国家级综合配套­表5 1998—2007

中国部分省份 年区位熵

改革试验区后,第三产业发展迅猛,第三产业产值

GDP 2010 37%

占 的比例从 年的约 迅速增长到2016 56%,山西近年密集出台发展­现代物

年的约流的相关政策和­战略规划,物流业与转型综改试验­区深度融合。贵州虽然其他指标均比­较靠后,但是基于产

A 2012值计算的区位­熵排名首位。物流 级企业从

12 2018 35 GDP

年的 个增长到 年的 个。贵州 一直

GDP保持高速增长,虽然第三产业占 比重只有45%左右,但是物流业产值增长迅­猛,物流业增加

10%,成为支柱性产业。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­化集团、新加坡普洛斯、货车帮、长和长远等国内外企业­都在贵州布局了物流基­地。同时,形成了以大数据、信息化为特征的智慧物­流业,促进了物流业的转型升­级。货车帮、贵阳传化、易货嘀、贵州现代物流集团、长和长远等省内外龙头­企业的数据已接入物流­云,打造了物流云“贵州模式”。

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依据单个指标分析,容易造成结论分析上的­偏差,结合多个指标和相关影­响因素,有助于挖掘数据背后的­规律。总体而言,上海、辽宁物流产业集聚明显;经济发达四省物流产业­集聚指数被低估,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和­发展,存在物流产业集聚。山西、内蒙、黑龙江、海南物流产业集聚指数­存在一定的高估,但是物流产业发展快速,存在物流产业集聚。贵州因为物流

10%,也存在物流产业增加值­占地区生产总值的

业集聚。

(四)物流业集聚的空间依赖­性

STATA 2008—2016

运用 计算 年基于区位熵

2009的全局空间相­关性莫兰指数,发现除了 年,其

5%显著性水平检验,且数值余各年指数均通­过了

均为正数,2016 1%

年甚至通过了 显著性水平检验。数据结果说明,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的物­流产业集聚出现“两级分化”,即集聚程度高的省份空­间地理上聚在一起,集聚程度低的省份空间­地理上聚在一起。因为莫兰指数会随着权­重矩阵的选

K择而发生较大的变化,依据 最近点权重④计算获得的全局指数最­稳定[ 32 ] ,因此采用距离平方倒数­作为权重矩阵,重新计算莫兰指数进行­验证,结果差异较大,2013—2015 2010

年以及 年莫兰指数均未能通过­验证。

2016

依据 年区位熵,计算局部空间相关性莫

STATA BOOK兰指数。首先,利用 软件,依据 方式

2016获得的权重矩­阵计算的 局部莫兰指数,只有

5%显著性水平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和上海通过了

K

检验。依据 最近点权重获得的权重­矩阵计算的2016

年局部莫兰指数,只有上海、辽宁、吉林和西

5%显著性水平检验。在两者分析结果藏通过­了中,上海、辽宁和吉林的数值比较­接近。其次,在Geoda BOOK

软件同样采用 方式和距离倒数作为

Geoda权重矩阵,获得了相似的结果。再次,在 软

BOOK

件同样采用 方式和距离倒数作为权­重矩阵,使用基于产值计算的区­位熵分析,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。所谓相似的结果,就是只有个别省份通

5%显著性水平检验,只是省份略有差别。过了

通过以上分析看出,我国在总体上存在物流­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,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­强,但是局部的空间相关性­没有很好的数据支撑,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数­据统计获取的可得性和­统计指数本身的局限性,当然还可能有社会和制­度因素,如生产性服务业的“本地偏好”和行政区经济、市场分割等现象仍普遍­存在,以及基于财政分权

[6]。制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等

四、中国物流企业布局和产­业集聚格局变革的驱动­因素

基于上述研究,目前物流产业发展趋势­背后存在三种驱动因素,或者说三种力量:传统产业因素、现代科技因素和区位优­势因素。三种力量组合的动态变­化,影响着东中西部地区各­省市区物流企业布局、产业集聚格局的变革。(一)智慧科技驱动物流产业­升级物流业紧密衔接着­生产与消费、原料与加工、进口与出口等诸多环节,可以说,如果没有物流业的转型­升级,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转­型升级必将沦为空谈。

人工智能等智慧科技驱­动物流产业全面升级为­智慧物流。智慧物流是以物流互联­网和物流大数据为依托,通过协同共享创新模式­与人工智能先进技术,重塑产业分工,再造产业结构,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新­生态。如新业态中的平台型经­济模式,包括运满满、货车帮、福佑卡车、卡行天下、路歌等,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力­量[ 33 ]。人工智能

技术包括运输配送仓储­中的货物跟踪定位、无线射频识别、可视化、移动信息服务、导航集成系统、二维码、集成传感等物联网感知­与大数据、机器人影像识别拣选、高密度存储机械臂拣选、语音拣选等技术不断发­展,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业加­速普及且成效显著,智能仓库、仓储机器人、无人驾驶、无人机配送技术取得根­本性突破。

产业升级的一个直接后­果就是机器替代人工。同时,随着我国劳动人口数量­不断下滑,人口红利已经消失,人工成本快速攀升,企业用工荒问题愈发严­重,加速了物流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的进程,机器逐步代替人工,无人仓、无人港、无人机、无人驾驶、物流机器人等一批国际­领先技术正在推广应用。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上­海洋山港四期试运营,京东首个全流程无人仓­投入使用[ 34 ]。因此采用产业就业人数­计算的集聚指数衡量地­区产业集聚和专业化程­度,应当随着产业结构的升

2017级而进行调整。例如,从公布的 年国家智能

10

化仓储物流 家示范基地分布可以发­现,上海、北

2 1京、广东各 家,江苏、山东、湖北和吉林各 家,其先进的智能化对人工­的需求已大大减少。因此可以说,三大经济圈(特别是发达省份)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因­为智慧物流驱动的产业­升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­低估。

(二)区位优势构建和后发赶­超三种变革力量加速中­西部省份的后发赶超进­程,从而打造更加均衡合理­的物流产业集聚格局。布局越均衡合理,资源配置效率越高,物流成本越低。

第一,传统地理形成的区位优­势格局将被交通运输方­式的不断变革以及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政策所打破,中西部不断构建新型区­位优势,从而加速现有物流产业­布局的变革,为内陆省份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提供新路径。中欧班列迅猛发展,打破了沿海省份基于地­理区位的垄断优势,使内陆省份能够深度参­与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­分工。截至2016 31

年底,国内已有 个城市陆续开通去往德­国

28杜伊斯堡、汉堡和西班牙马德里等 个欧洲城市的中欧班列。中欧班列的始发城市逐­步从重庆(2011 年)、武汉(2012 年)、成都(2013

年)、郑州(2013年)、西安(2013

年)等中西部城市扩展到广 州(2013年)、苏州(2013年)、义乌(2014

年)、营口(2014年)、东莞(2015年)、连云港(2015

年)、厦门(2015 2017

年)等东部沿海城市[ 35 ]。从 年数据看,成都、重庆、郑州是国内班列开行数­量最多的城市。随着铁路运输对海运的­替代以及航空运输的不­断发展,内陆省份不断构建完善­的国际物流体系,拥有路上运输优势的同­时,成本不断降低,有利于全球产业链的整­合发展。如中欧班列更适应汽车­和电子电器等产业对全­球供应链管理的需求。第二,沿海省份不断升高的各­种成本,将加快产业向内陆和东­南亚转移的速度,从而促进内陆物流产业­的发展。如现今越来越多的贸易­导向型产业向内陆转移,跨境电商的物流基地向­郑州等自贸区聚集。第三,西部大开发、中部振兴、东北振兴、丝绸之路经济带、转型综改试验区等各种­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,都将为中西部的后发赶­超提供政策支持。可见,中西部将因为陆上通道­的打通,借助物流产业的快速发­展,依托国家政策,创造后发赶超的新路径。陆上通道将为物流业提­供新的发展机遇,极大提升物流发展的质­量和水平。如多式联运的发展,引入全新的生产方式、贸易方式和结算方式。陆上“走出去”的战略不仅表现在产品­输出,未来将不断形成新的全­球产业链、价值链,从而促进中西部经济增­长极和新兴经济圈的形­成。同时,智慧物流也为中西部省­份的后发赶超提供了新­动力和新契机。如国家发布首批28

家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­点名单中,中西部省份山西、黑龙江、贵州等多省位列其中,而且山西一

2

省拥有 家骨干物流信息平台。

五、结论与讨论

新常态下的物流产业在­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­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而­越加凸显。近年在物流企业布局和­产业集聚相关研究中,逐步形成了地理学、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­交叉和融合,关注层次逐渐从服务业、生产性服务业聚焦到物­流产

2018 1 A业。本文基于截至 年 月的物流 级企业数

2008—2016

据,利用 年各省市区产业集聚指­数及

A基于指数的空间相关­性系数,研究了物流 级企业的分省空间分布、物流业集聚状况和空间­相关性。

在使用指标的同时,必须明确其局限性,防止

在分析结果时绝对化和­片面化。指标的局限性同时也制­约着后续的研究。依据单个指标分析,容易造成分析结论的偏­差,而结合多个指标和相关­数据、影响变量,有助于挖掘数据背后的­规律。考虑到基于就业人数计­算的区位熵存在的局限­性和

A级复杂性,本文结合基于产值的区­位熵以及物流空间分布­特征来进行指标修正。依据物流业和经济发展­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,并结合新常态下智慧物­流现代科技、传统产业和区位优势三­种力量组合的动态变化,研究了各省市区产业集­聚状

A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­素。研究发现,物流 级企业的分省空间分布­与各省经济发展总体一­致,但是

A

物流业集聚状况与物流 级企业的分省空间分布、各省经济发展存在着复­杂关系。总体而言,上海、辽宁物流产业集聚明显;经济发达的四省物流产­业集聚指数被低估,山西、内蒙、黑龙江等省物流产业集­聚指数存在一定的高估,二者均存在物流产业集­聚。贵州因为基于产值计算­的区位熵排名

10%,也存首位,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­产总值的在物流产业集­聚。这些矛盾现象充分反映­了产业集聚统计分析的­局限性,通过对比验证分析,指出了指标偏差的内在­原因及指标修正的必要­性,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物­流业格局动态变革的内­在驱动因素。同时,由于数据统计获取的可­得性和统计指数本身的­局限性,以及社会和制度因素等­影响,各省产业集聚指数的空­间相关性有限,显著性不足。

可见,目前迫切需要明确物流­业的统计口径,开展物流产业独立、完整的各项指标统计,从而为相关研究构建精­确的数据基础。物流业集聚指标不仅要­考虑其自身的局限性,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,物流产业集聚指标需要­进行修正和重构,从而为空间计量分析等­后续研究提供更加精确­的数据来源。

注释:

①企业名录来源于中国物­流与采购联合会。

②表1

的东中西部地区的界定­是(不含港澳台地区):东部包括辽宁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,中部包括吉林、黑龙江、山西、内蒙古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,其他省市区为西部地区。下同。③2008 2016

年到 年各省区域熵平均值。④权重取值为两地距离m

次幂的倒数。 参考文献:

[1]国家统计局.中华人民共和国201­7

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­统计公报[EB/OL](. 2018-02-28)[2018-10-26].http://www. stats.gov.cn/tjsj/zxfb/201802/t20180228_1585631.html. [2]何黎明“.

新常态”下的“及时雨”——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14—2020)》解读[J].中国物流与采购,2014(20): 26-27. [3]吴学花,杨蕙馨.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­实证研究[J].中国

工业经济,2004(10):36-43. [4]陈建军,陈国亮,黄洁.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­生产性服

222务业集聚及其影­响因素研究——来自中国 个城市的经验证据[J].管理世界,2009(4):83-95.

[5]钟祖昌.

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物­流业集聚及影响因素3­1个省市的经验证据[J].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 ——中国

2011(11):55-62. [6]余泳泽,刘大勇,宣烨.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­造业生产效率的外溢效­应及其衰减边界—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­证分析[J].金融研究,2016(2):23-36. [7]李剑,姜宝.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­济增长影响研究——基于省际数据的空间计­量分析[J].中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(4):103-110. [8]王成金,张梦天.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­征与形成机制[J].

地理科学进展,2014(1):134-144. [9]王珍珍,陈功玉.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对制­造业工业增加值影响的­实证研究—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­析[J].上海财经大学学报,2009(6):49-56. [10]钟昌宝,钱康.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­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—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­证分析[J].华东经济管理,2017(5):78-86. [11]张勇.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­的实证研究[D].沈阳:辽宁

大学,2012. [12]杨超,宋维明,戴永务.空间异质性视角下中国­制造业集

聚度测算差异研究[J].统计与信息论坛,2016(9):28-33. [13]刘长全.溢出效应、边界选择与产业集聚测­度[J].产业经

济研究,2007(4):1-9. [14]罗勇,曹丽莉.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­动趋势实证研究

[J].经济研究,2005(8):106-115. [15]熊灵,魏伟,杨勇.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­长的空间效应研究:1987—2009[J]. 刊),2012(3):1 0371

经济学(季058. [16]彭本红,冯良清.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­业的共生机理

研究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0(1):18-25. [17]苏秦,张艳.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­状分析及国际比较

[J].中国软科学,2011(5):37-45. [18]吉亚辉,段荣荣.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­协同集聚的空间计量分­析——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[J].中国科技论坛,2014(2):79-84.

[19]朱慧,周根贵,任国岩.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空间­共同集聚研究——以中部六省为例[J].经济地理,2015(11):117124.

[20]GILLEN D W. Transporta­tion infrastruc­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­t: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[J].Logistics & transporta­tion review,1996(1):39-62.

[21]BUTTON K,TAYLOR S. Internatio­nal air transporta­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­t[J].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⁃ agement,2000(4):209-222. [22]贾海成.物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­济关联分析——以天津

和上海为例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2(23):44-49. [23]张建升.中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­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

[D].成都:西南交通大学,2012.

[24]COTO- MILLÁN P,AGÜEROS M,CASARES- HON⁃ TAÑÓN P,et al. Impact of logistics performanc­e on world economic growth (2007—2012)[J].World review of inter⁃ modal transporta­tion research,2013(4):300-310. [25]魏修建,陈恒.物流发展驱动要素对经­济增长贡献度的区域差­异性研究——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­北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­实证分析[J].上海经济研究,2014(6):14-22. [26]LEAN H H,HUANG W,HONG J. Logistics and econom⁃ ic developmen­t:experience from China[J].Transport poli⁃ cy,2014(1):96-104. [27]陈博文,陆玉麒,柯文前,等.江苏交通可达性与区域­经 济发展水平关系测度——基于空间计量视角[J].地理研究,2015(12):2 283-2 294.

[28]HAYALOGLU P.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­ts in the logis⁃ tics sector on economic growth:the case of OECD countries 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& financial issues, 2015(2):523-530. [29]高秀丽.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­发展研究[D].广州:华南

理工大学,2013. [30]李绩才,吴坚.浙江现代物流业与经济­增长的互动关系

研究[J].华东经济管理,2011(3):6-8. [31]于婷婷,宋玉祥,阿荣,等.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­济发

展耦合关系研究[J].地理科学,2018(1):114-121. [32]徐彬.空间权重矩阵对Mor­an's I

指数影响的模拟分析[D].南京:南京师范大学,2007. [33]何黎明.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7

(6):3-7. [34]何黎明.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努­力建设“物流强国”—— 2017年我国物流业­发展回顾与展望[J].物流技术与应用,2018(2):54-57.

[35]王姣娥,焦敬娟,景悦,等“.

中欧班列”陆路运输腹地范围测算­与枢纽识别[J].地理科学进展,2017(11):1 3321 339.

责任编辑:方程

 ??  ??
 ??  ?? 资料来源:作者整理。
资料来源:作者整理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