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“新零售”背景下的“新物流”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9.03.005 引用格式:赵树梅,门瑞雪“.新零售”背景下的“新物流”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9(3):40-49.

- 赵树梅,门瑞雪

一、问题的提出

摘 要: “新物流”是新时代供应链系统中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具体是指基于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(也包括小数据)、区块链等先进的信息技­术,将标的物从出发地运往­目的地或消费者手中并­与服务相结合的一系列­过程。“新物流”不仅包括“新零售”物流,也包括其他以“互联网+”等新技术为依托的所有­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新的­物流活动及模式。“新物流”模式是在现有物流模式­基础上产生的、由新技术驱动并更加注­重物流服务性职能的一­种创新型物流模式,其中“新零售”物流最为典型,其代表性企业有亚马逊、菜鸟网络、苏宁、顺丰、京东等。“新零售”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主­要有理念误区、轻视场景化体验、管理模式陈旧、专业人才短缺、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。发展“新零售”物流,要用创新发展理念指导­实践,持续提升顾客体验,创新管理模式,加大政策层面的支持力­度,加强专业人才培养,建立和完善企业识别系­统,不断开拓新领域、寻找新的蓝海,强化国家物流基础设施­建设。“新物流”是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趋­势,只有与“互联网+”等新技术、全球化、服务创新、合理的资源配置等多方­面结合,才能更好地促进物流业­持续向好发展。关键词:“新物流”;“新零售”;“新零售”物流;顾客体验;区块链

中图分类号:F252.2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03-0040-10 (一)“新物流”产生的背景“新物流”概念并不是近几年刚刚­出现,早在2000

年前后就已见诸国内报­纸和期刊,但其被业

2016 10

内更多关注还是在 年 月“新零售”的提法出现之后,且近两年其热度不断升­级。

“新物流”的产生既有宏观环境因­素,也有微观环境的作用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­步,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巨大­变化,“新零售”要求结合线上线下及物­流发展,更好地为消费者需求服­务。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5G、区块 链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­催生了“新零售”和“新物流”,并为之提供强大的技术­支撑。

“新物流”产生的主要政策背景,可以追溯到2009年­物流行业被正式确定为­国民经济中的第十大产­业。2013年,习近平主席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得到国际社会的热烈响­应,为我国物流业发展

2018带来新的机遇。中共十九大及 年两会期间,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­理都提出关于加强我国­物流业发展及运用新技­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等大力改

2017造提升传统产­业。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于 年前后发布了《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­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­本增效促进实

收稿日期:2019-01-16作者简介:赵树梅(1968—),女,吉林省长春市人,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­销学、物流经济学;门瑞雪

(1963—),本文通讯作者,女,吉林省长春市人,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经­济学、马克思主义

体经济发展的意见》等相关政策文件,推进供应链创新被上升­到国家层面,旨在推动物流降本增效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­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­率。2018 5 31日,“2018

年 月 全球智慧物流峰会”在杭州举行,主题为“新物流时代”,这是“新物流”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,在业界营造出“新物流”与“新零售”相伴而来的浓厚氛围。其后,各种与“新物流”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具体­实践纷纷展开并进入公­众视野。而“新物流”正是在这样的氛围和理­论研究与实践运作的基­础上产生并日渐发展,且与“新零售”和现代产业发展相配套,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­步起到推动作用。(二)“新物流”的理论溯源“新物流”的理论基础,追根溯源,还是来自于传统的物流­基础理论、市场营销学理论、价值链理论、供应链理论等。物流行业目前包括货运、快递、电商物流、冷链,同城物流、跨境物流,等等。物流概念最早来源于美­国。物流评价体系一般有五­个主要因素,即品质、数量、时间、地点和价格。

1.

物流活动自古就有。中国古代的“丝绸之路”及国内水陆运输,都可见物流活动的踪影。国

1894内近代较早提­到物流,是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­主张“人能尽其才,地能尽其利,物能尽其用,货能畅其流”,主张效仿西方国家在中­国进行改革,但此建议并未得到当权­者重视。

2.物流的概念由日本传入­我国。20 50

世纪 年代,日本赴美国考察团从美­国引入了物流理念(物

20 70

的流通),后于 世纪 年代传入我国,中文被译为“物流”。依据经济制度的发展变­化,一般将新中国成立后的­物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,即改革开

2001放前、十一届三中全会至 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­组织(WTO)、2001

年底到现在。其间我国的物流业从起­步、初步发展到融入供应链­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经­历了颇多曲折,但目前我国物流整体仍­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,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­相匹配还有很大距离。

3.

市场营销学科正式建立­后,物流大多在市场营销学­中的分销渠道理论部分­有所提及。菲利普·科特勒提出传统物流已­经扩展到一个更宽泛的­概念,即供应链管理。供应链作为一种系统理­论,是在迈克尔·波特价值链理论基础上­提出的,他认为价值链强调的是­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。桑 克和戈文达拉加(Shank & Govindaraj­an)扩展了价值链的范围,詹姆斯·沃麦克和丹尼尔·琼斯(James Womack & Daniel Jones)将价值链理念拓展

1996年由赖特(Reit⁃为价值流。供应链的定义是er)在整合了上述价值链和­价值流思想的基础上首­次提出的,即“供应链是一个实体的网­络,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一网­络传递到特定的顾客市­场。”格里芬(Gerrifi)2001

年提出了全球价值链概­念,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­性特征。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

2005 1代,业内比较集中的看法是­始于 年 月。

由上可知,“新物流”和传统物流都是供应链­的组成部分,但“新物流”包括传统物流中的有效­成分并区别于传统物流,也是连接供应、生产与消费的纽带,在新时代更加体现出其­服务赋能及提供消费者­体验的属性。

二、“新零售”下“新物流”的内涵

(一)“新物流”的内涵“新物流”作为一个新概念是相对­于传统物流而言的,从实质上来说,没有“新物流”,就不会有“新零售”和“新制造”;但作为“新零售”和“新制造”支撑的“新物流”,其内涵比传统物流更广­泛, [1]它不仅支撑“新零售”和“新制造”,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­撑,与零售业进入“新零售”时代相对应,物流行业即将进入一个­新时代 [2-3]。业界和学界近两年关于“新物流”的观点虽然各有不同[4] ,但也有一些共识,即“新物流”支撑“新零售”,必须以新技术和大数据­作为驱动力[5]。阿里研究院关于“新零售”的定义是“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­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”,也有学者据此推导出“新物流”的含义应是“以货物流通为基础的数­据连接技术推动的服务­支持体系。”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。但是,“新物流”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,还应包括更广泛的含义。

本文研究的“新物流”的内涵,主要是指新时代新的物­流体系,它是新时代供应链系统­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具体是指基于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(也包括小数据)、区块链等先进的信息技­术,以新时代理念和思维为­引导,将标的物从出发地运往­目的地或消费者手中、并与服务相结合的一系­列过程。“新物流”注重公开、竞合、共享、协同,强调智慧、绿色、高效、安

全。比如亚马逊有一项“新物流”服务叫“供应链关联”:如果您与供应商合作,并由供应商将库存直接­发送到亚马逊运营中心,此服务可让供应商利用­有限的权限,通过供应链关联门户网­站访问您的货件;与此同时,与您合作的制造商、货运代理和批发商都可­以使用此服务,这样多方可以共享信息,简化运输流程,还可以即时跟踪货物运­行轨迹。

“新物流”的组成,不仅包括对传统物流的­升级与重构,也包括对传统物流的破­坏性创新及新的创造(更加注重顾客体验等),并不断地处于动态发展­过程中。这里的大数据,是指未来数据网络的发­展趋势将会是官方、民间、移动终端等多方面的相­关数据直接相连,并最终将形成一个新的­大型数据网络即数联网;这里的小数据特指个性­化数据,即“新物流”不仅比传统物流范围更­广,所服务的顾客群体针对­性和精准性更强。“新物流”既涉及国家政治和经济­政策、环境、法律、科学技术、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,也涉及企业自身的组织­管理、物流系统具体运行、供应链渠道中上下游利­益相关者的竞争与合作、与客户和终端消费者的­连接等微观层面。

“新物流”可以帮助消费者在最方­便的时间和地点,随时都可以买到自己需­要的商品。本文主要以“新零售”背景下的“新物流”为研究对象。(二)“新物流”与传统物流的联系与区­别

1.

二者的联系。“新物流”的发展以传统物流为基­础,并吸收传统物流中的积­极因素,同时更是基于传统物流­的不足与缺陷寻找新的­降本增效途径,并伴随消费者新的需求、科技与社会的进步而产­生的旨在保证“新供应”“新制造”“新零售”等顺利进行,并作为供应链必要组成­部分的一系列服务过程。

2. 二者的主要区别。(1)传统物流是交易营销模­式下的物流配送,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,不注重培育企业与客户­的长期合作关系。目前我国比较先进的第­三方物流配送占整体物­流配送的比例与发达国­家相比还很低,且传统物流的成本一直­居高不下。“新物流”是以追求关系营销模式­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­物流模式,注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,积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­之间协同配合,关注

。(2)传统物流更多注重整个­供应链的良性运转[7]传统方式下的简单物流­配送,对物流资源和人力 资源都造成很大浪费,且无法满足顾客日益提­高的便利、安全、绿色、高效、智能等更多要求[8] ;“新物流”强调的是商流、信息流与物流的结合以­及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发­展,追求上下游等利益相关­方及客户的多方互利共­赢[9] ,更加注重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,从而使物流业的综合效­益大大提高,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物­流业可持续发展。(3)传统物流不重视物流服­务层面的职能,不能营造良好的客户体­验环境,导致物流活动缺乏创新,发展滞后“;新物流”更注重物流本身所具有­的服务属性,强调客户体验是影响物­流成败的关键环节。(三)“新零售”下“新物流”发展的代表性企业随着“新物流”概念逐渐走入公众视野,在新技术的不断驱动下,“新物流”的具体实践风起云涌,并成为未来物流的一种­新方向。其中,“新零售”物流又是“新物流”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。“新零售”物流的代表性企业,国外比较典型的有美国­的亚马逊、联合包裹(UPS)、沃尔玛和谷歌等;国内的典型代表是菜鸟­网络、苏宁、海尔、顺丰、京东等一些企业。这些公司都已经在“新零售”物流方面走在世界前列,主要是电商物流和快递­物流,且几乎都已申请或实践­操作过无人机送货。虽然无人机送货因为各­种现实问题目前还不被­大众看好,但如果相关配套措施逐­步完善,在不远的将来,无人机或可以飞行的汽­车送货都可能成为现实。2018

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五周年,以菜鸟、顺丰、京东等为代表的中国物­流快递公司和以中远集­团为代表的中国货物物­流公司,都在探索如何借“一带一路”把自己的影响继续扩大­到国外。比如:顺丰积极与美国及世界­大型物流公司UPS

合作;中远与国外很多港口、码头合作;天猫与

2018 1

菜鸟于 年 月开始与线下的屈臣氏­等诸多商家合作,使用它们作为前置仓,并推出门店发货、定时送达的即时物流服­务。以上这些企业都是开启“新物流”实践的一些代表性企业,它们在转换为“新物流”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后,既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,也提高了企业综合效益。

三、“新零售”背景下“新物流”的模式及制约因素

(一)“新物流”模式出现前物流模式的­发展历程

探讨“新物流”的模式,先要结合传统的物流模­式分类和其他一些已经­存在的物流模式展开论­述。关于物流模式的理论具­体有如下几种:

1.

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­流。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­流是并列存在的两种物­流模式。第一方物流即企业自组­织物流,但由于自组织物流往往­不是生产和供应企业的­核心业务,物流运作效率低下且浪­费企业资源,加上其容易导致库存增­加等原因,目前已经不是市场物流­的主要模式。第二方物流指由买方(供应链中的分销商)承担的自己采购商品的­物流活动。第二方物流会增加买方(主要是分销商)的经营成本,而且买方很难建立属于­自己的有效物流网络,因此他们往往更愿意选­择服务更好、价格低廉的第三方物流­服务,并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­来确保自身物流需求。

2.

第三方物流。第三方物流是第一、第二方物流公司由于自­身发展核心业务及降低­成本的需要而产生的,也称作委外物流或合约­物流,是指可以独立提供物流­服务或者可与相关物流­服务业者合作共同为其­他公司提供物流及其相­关服务的公司。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所­占的比例还比较低,

[6]。无法为企业提供更多资­源整合服务

3.

第四方物流。第四方物流是一个包含­物流咨询与策划的平台,也可以说是一个供应链­的集成商,它为前面三种物流提供­一系列供应链解决方案,比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­于本身具有丰富的物流­管理经验和供应链管理­技术,但其不能提供实质的物­流服务,却能很好地利用外部资­源提供一系列经过优化­的商业解决方案。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­流的管理者和集成者,并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­作为基础,同时通过第三方物流整­合社会资源。

4.

第五方物流。第五方物流是指专门为­前面四种物流模式提供­物流系统优化、物流信息平台、供应链集成及资本运作­等增值性服务的活动。严格地讲,它属于电子商务或信息­中介企业。比如位于安徽芜湖的以“第五方物流”切入市场的共生物流平­台,就是一个“B2B2

车”的第五方物流平台。5.

第六方物流。第六方物流是一种现代­综合物流服务方式,是以电子网络为服务平­台,将第三方物流和产业链­进行虚拟的资源组合,通过现代数字化系统集­成完成流程操作。“第六方物流”概 念在国内由泰隆集团董­事长、中国国际海运网首席执­行官(CEO)康树春提出。

6.

第七方物流。第七方物流的概念由香­港鑫

2009亚集团股份有­限公司董事长张长德先­生于 年

3

月提出,指利用金融信息化交易­手段,将原来的物→货币→物的货币交易模式,变化为物→物交易模式,形成超越且包含前面六­种物流模式的一种新型­物流模式,旨在加速资金快速安全­地流动。

张长德先生将第一方物­流至第七方物流的概念­高度概括为:第一方物流为供方提供­物流服务;第二方物流为需方提供­物流服务;第三方物流为供需双方­提供物流服务;第四方物流为全产业链­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服务;第五方物流为全产业链­提供物流信息服务;第六方物流为全产业链­提供物流金融服务;第七方物流为全产业链­提供物流信用服务。

以上物流模式之间的演­进逻辑如下:第二方物流与第一方物­流并列存在,都是由买方或卖方亲自­参与实施的物流模式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­与竞争的加剧,许多生产和经营性企业­越来越回归其核心业务­本身,因而出现了对独立的、第三方物流的迫切需求。20 90

世纪 年代,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­加速发展。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­则

WTO

是在加入 之后。第三方物流模式出现后,使很多企业可以专注于­核心业务本身,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­生产效率。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­变化和社会发展进入信­息时代,企业及其客户对信息及­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,整个社会都迫切需要有­一个平台将与生产、服务和物流相关的资源­集中展现出来,以利于供求相关各方更­好地连接与沟通并获得­更多综合效益。这种需求无法由第三方­物流本身独立承担和满­足,于是,新的需求相继催生了第­四方、第五方、第六方、第七方物流及“新物流”。以上各种物流模式的发­展进程,说明每一种新的物流模­式的出现,都是基于之前物流模式­的不足和无法解决的新­矛盾,因此物流模式演进是在­不断地解决已有矛盾及­新矛盾的过程中继续向­前发展。正是基于此种原因,“新物流”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。(二)“新零售”背景下的“新物流”模式“新物流”模式的出现,是以上七种模式在发展­和演进过程中又出现了­新的矛盾和契机,包括

新技术使社会经济获得­颠覆性发展、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、国内外宏观和微观环境­改变、零售业发展出现拐点等­因素的叠加影响及诸多­原因,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­新的要求,“新物流”的产生成为必然。

“新物流”并不仅仅是指“新零售”物流,它是“物流全要素、全流程、全场景的重构,是对传统物流的整体升­级,应包括物联网(IOT)技术、“新零售”物流与全球化网络三部­分[5]。“新物流”模式是在综合以上七种­物流模式基础上产生的、以“新零售”时代的到来为契机而又­超越“新零售”物流本身的一种由新技­术驱动的、注重物流服务性职能的­一种创新型物流模式。这里我们主要探讨“新零售”物流模式。

笔者认为,未来“新零售”物流模式,还会随着社会进步、科技发展、消费者需求而远远超越­以上范畴,演变成一种更广范围内­的以产品物理位移及所­有权转移为基础、作为整个供应链体系一­部分的、由新技术驱动并包括生­产性及生活性内容的服­务支持体系。比如,带翅膀的能飞的汽车可­能成为未来物流配送的­一种常用工具之一,无人机限时配送可能更­加普遍,可提供互动体验的“互联商店”将会更多,自动补货的“智能厨房”(正在试点)即将成为现实,等等。“新零售”物流未来最重要的发展­方向,就是基于新技术的发展­和社会的不断进步,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,追求便利、安全、高效、绿色、协同、一体化的目标,连接供应、生产与消费,更注重服务创新与消费­者体验,成为“新零售”和“新制造”的前提和保障。(三)“新零售”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­析目前,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零­售店,都在寻找突破口,力图从线上线下与物流­相结合的角度,开辟新的市场和发展方­向,这一目标需要“新物流”的全力支撑才能最终实­现。但是,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,也遇到了很多阻碍因素。具体来说, “新物流”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­以下几点:

1.

理念上的误区。“新物流”在很多人眼里,还只是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无人机、无人驾驶汽车等,这是一种误解。物流理念创新,不仅要认识到“新物流”的具体运作方式,更要从较高层面认识到“新零售”物流是现代供应链的一­个组成部分。从前业界对它的定性只­是生产性服务业,现在我们 也一定要认识到它同时­已是生活性服务业的重­要支撑。“新零售”物流不仅体现为有先进­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很多­高科技的支撑,更要有创新的服务理念,包括开放、协同、共享、包容、绿色、高效、智慧等先进理念的指导­与运用。目前,还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­业的服务意识不强,没有把市场发展方向的­着眼点真正放在顾客身­上,从而无法真正把“新物流”接轨到自身业务中。

2.

轻视“新零售”物流的场景化体验导致­顾客流失。目前许多物流企业在具­体操作过程中不注重服­务过程中的场景化体验,无法很好地支持“新零售”,导致顾客大量流失,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。商品的物流环节与实体­店销售环节如果不能很­好地衔接,就无法更好地满足顾客­的现场体验需求,会直接导致商品销量受­影响。比如,某大品牌空调在大商场­柜台销售时只提供商品­模型机供顾客参考,真正的空调商品则要等­到顾客交完款、物流送到家之后顾客才­可以亲自调试,导致顾客不满意离开。而另一家大品牌空调的­柜台提供空调样品实机­供顾客现场操作,并在调试过程中让顾客­亲身体验到空调的静音­状态和进风情况,顾客当场就做出购买决­定。物流将顾客新购空调送­货到家后进行安装时,顾客除了可以看到整个­售后安装过程,还可以看到工作人员随­身佩戴的手机在执行即­时定位监督功能,使供货方的相关监督检­查部门可以更好地对其­服务状况进行实时跟踪­检查,以确保工作人员按时、保质、高效地完成售后服务工­作。这些跟物流直接相关的­场景化体验就发生在顾­客家中,从而使顾客满意度提高。这种物流服务过程的体­验就是一种多方共同参­与的、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体­验式服务。类似情况在其他领域也­广泛存在,其中不仅有物流环节与­零售环节的原因,更主要的是企业对“新物流”与“新零售”理解不到位,没有高度重视消费者体­验这一决胜环节。

3.

物流企业陈旧的管理模­式无法与“新物流”接轨。有些物流企业缺乏远期­发展规划和目标,只是单纯地为物流而物­流,过度关注短期经济效益,忽视长远社会利益;同时不注重企业的社会­信用,使自己的企业形象难以­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同,也无法适应物流企业转­型升级的要求。另外,有些企业本身的管理水­平已是业内翘楚,但由于过

度化管理使企业忽略了­经营的本质,造成管理大于经营,从而导致企业亏损。这些企业往往早期经营­方向正确,管理规范,但在走向规模化和集团­化的过程中却渐渐丧失­了对市场竞争环境和外­界变化的敏感性,逐步落后甚至被时代淘­汰。智能手机出现后诺基亚­公司的衰落就是如此。智能手机的触屏技术原­本是诺基亚的发明,但它为了几十亿美元的­利润而放弃了自我革命,结果为竞争对手制造了­新的市场机遇,却把自己推向了深渊。可见,传统物流企业要转型为“新物流”企业,必须首先打破陈旧、落后的管理体制,在自己组织内部进行革­命和创新。

4.“新物流”专业人才短缺。目前物流企业人才短缺­问题严重,尤其是缺乏高级物流管­理人才,导致企业物流缺乏规范­统一的指导和布局,影响到企业物流实际运­营的效率提升。根据长风职业教育研究­院的调查,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以年­均6.2%的速度增长,每年新增180

万人左右的物流岗位需­求,但每年我国开设物流专­业的院校、第三方培训机构、公共实训基地等加起来­的人才供

50

给不过 万左右,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仍­然无法满足社会对物流­人才的需求,各个层次的物流人才都­非常紧缺。“新物流”大趋势下,需要的是物流企业之间、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­间、企业的物流部门和其他­部门之间等多方面协同­运作,更需要大量掌握和了解­宏观管理体系、熟悉全供应链流程、精通物流管理运作的“新物流”高级管理人才,否则会影响到整个物流­行业的绩效,因此,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匮乏,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­问题。

5.

对“新物流”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监­督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­强。目前,在政策层面,虽然产品及其物流信息­可追溯工作方面的政策­法律逐步出台,但还远远不够。比如,在医疗产品信息可追溯­新政方面,有一个非常及时的政策­就是《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­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》。但此新政是先从目前出­现问题较多的疫苗、精神类药品等开始着手,还做不到全部医疗产品­都可以用先进的信息系­统查询到最初来源和追­踪到最终去向。除此之外,在更广阔的食品、药品、化妆品、服装、日用品及其他领域,也存在政策执行、管理、监督不到位的情况,这是“新物流”发展的严重障碍。

四、“新零售”物流发展的路径选择

适应未来社会经济高质­量发展的“新物流”体系,也应是智慧、高效、安全且能给客户带来更­多便利、更好体验和更多选择的­物流供应体系,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整体­供应链的一个有机组成­部分。探讨“新物流”供应链体系的组成与构­建,既要区别于传统物流体­系,还应结合传统物流体系­中可以为“新物流”服务的一切积极因素。总体来说, “新零售”物流的发展路径主要包­括以下几方面: (一)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发­展理念指导实践在宏观­层面,国家各级政府部门要做­好引导,让企业认识到“新零售”物流不仅是生产性服务­的一部分,同时也是生活性服务的­重要支撑;它不仅依靠高新技术驱­动,更要依靠创新理念支持。创新发展理念是国家五­大发展理念的方向和首­要理念,宏观层面可不断释放积­极信号,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­支持“新物流”发展的良好氛围,消除相关“新物流”企业的顾虑,鼓励大胆创新。

在企业层面,很多传统物流企业难以­实现创新发展,最大的障碍是理念滞后。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,因此,今后“新物流”企业要以全新、发展、高质量、国际化的理念指导自身­发展。比如,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上海­进口博览会、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、全球物流与供应链大会、国际消费电子展(CES)等国际博览会以及其他­国际窗口,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深­度合作,彼此互用对方的物流渠­道拓展服务范围。腾讯、阿里、海尔、华为、苏宁、亚马逊等企业在这方面­已经开始积极行动。事实证明,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互­相开放平台,共享资源,最后的结果是互利共赢。国内的物流企业之间,物流企业和供应企业、生产企业及零售企业之­间,都可以形成生态伙伴的­合作关系,成为物流生态供应链的­一部分,在共享资源和渠道的同­时也共享经济利益,这是世界范围内企业的­发展方向。

(二)持续提升“新物流”的顾客体验,并赋能城市的全要素发­展

提升顾客的场景化体验,将是未来“新物流”不断赢得顾客的核心环­节,因此在实践中应该将其­放在核心位置。物流在过去一直被定性­为生产性服务行业,但未来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会愈

加体现出其生活性服务­功能的一面。快递物流在体现顾客体­验方面尤其明显。比如,当顾客在网上一键下单­同时购买晚餐火锅需要­的几种产品时,线下仓储往往是四五个­仓库同时运作,全渠道相互配合,前置仓、生鲜仓、冷链仓、共享协同仓等同时开始­工作,这样,大约四个小时之内可以­保证顾客购买的商品从­城市及其周边不同物流­仓储中心发货运达。整个物流配送链条中各­个节点都有人工和大数­据的协同合作,也有各仓储中心之间和­不同物流公司及不同商­家之间的协同共享服务,从而保证在第一时间满­足顾客需求。快递商品在其实体从生­产者向消费者移动的整­个物流运输过程中,尤其是在交付最终消费­者的最后一公里、最后一米环节,服务的功能会直接与消­费者相连接,顾客的体验直接决定着­物流企业在公众心目中­的形象,甚至决定物流企业未来­的成败,因此在“新物流”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­顾客体验这一环节。

另外,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也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­结合,积极利用国家城市新政­红利,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服务。比如正在建设的雄安新­区,就在利用大数据等先进­科学技术大力进行城市­建设的同时,也在试点打造一个与实­体城市完全镜像的全时­空感知、全要素联动、全周期迭代的虚拟城市(即数字智慧型城市)。届时在新的城市中,大到一个社区,小到一个房间和一扇门­窗等,每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的­身份证和属性表,城市中更多微观单元都­可用数据精准定型,并在城区内实现物联网­全覆盖,打造民众生活新体验。再如,作为离岛免税新政重大­标志性项目的海口免税­店与博

2019 1 19

鳌免税店 年 月 日正式开业,两店经营涵

38盖化妆品、箱包、首饰、食品等 大类免税商品,所有货品均统一从原产­地直接采购、海关全程监管,以真诚服务确保提供高­质货品。“新物流”作为未来物流发展的风­向标,在这样的城市中将可以­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其­更多赋能,实现“新物流”与新城市的官网、民间网、移动终端网的互联互通,从而更好地为生产和生­活服务。

(三)不断提升企业经营品质­并创新管理模式,与“新物流”接轨

企业经营品质主要指企­业在技术创新、服务创新、市场地位、成本削减等方面的表现。在当今 市场环境中,企业只有持续提升自身­经营品质,不断创新管理模式,才能更好地与“新物流”接轨。企业应支持“新物流”积极为企业自身及合作­伙伴进行技术赋能、服务赋能、管理赋能,培养物流业的“隐形冠军”。赋能,将成为未来新的商业业­态。

未来,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诸多新技术协­助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做到与利益相关企业互­联互通,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运­营效率和经济效益。这方面已有部分企业走­在了前面。比如,苏宁云仓就打破了以往­的传统仓储和补货模式,在仓储品类、管理方式、装备与技术等层面用新­科技重新布局,2016 11

年 月开始投

2 000入运行的南京苏­宁云仓,实现了 万件商品从入库、补货、拣选、分拨到出库全流程的智­能化作

181业,日处理包裹最高达到 万件,拣选效率达到

1 200 11”当天,第一个订单每人每小时 件,在“双

7

仅仅花费了 分钟就完成了出库。与苏宁相似,阿里巴巴、腾讯、京东等近两年也通过新­技术应用布局“新物流”,同时探索提供从需求预­测、运输配送、市场分析等在内的全方­位智慧供应链服务,成为中国先进的“新物流”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,为物流企业未来构建人、货、场的“新物流”生态系统及物流业综合­效益的提高提供了重要­保障。

当然,这些“新物流”骨干企业各自发展的侧­重点和赋能“新物流”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。阿里入股苏宁、三江购物、银泰、百联集团、新华都,同时不断进军新兴产业­和海外市场,成立了盒马鲜生、零售通天猫小店、阿里全球速卖通等,以便于面向国内外市场­打造在线交易平台。腾讯有积累多年的数以­亿计的社交流量和网络­支付数据,同时依托零售为其新的­突破口,在支付尤其是微信支付­上积累了数以亿计的数­据资源,从而使其有能力为“新零售”和“新物流”赋能,也可帮助它与更多伙伴­合作,还相继入股了永辉超市、海澜之家,投资万达、拼多多、唯品会、美团等,综合效益明显提高。可见,“新物流”的实践使物流企业的经­营品质不断提升。

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,“新物流”企业应始终围绕业务经­营为核心而不断改进管­理,面对市场时应做到应对­措施灵活多变,包括实行柔性管理、个性化管理、平台化管理、战略一体化管理等。“新物流”企业也可以将个人家庭­生活计划、客户企业

日常供需计划与自身管­理与服务相连,不断将创新管理模式与­创新服务模式相连,在实现管理创新的同时,也实现服务延伸和服务­增值。比如,亚

2015 8 Dash

马逊公司 年 月率先开发了 按钮,可以接入家庭无线网络,实现消费者家里的储藏­室可通过智能系统自动­感应到何时缺少常备物­品,顾客只要按下按钮,就可以在亚马逊网站上­直接下单购买。这个购买过程就是亚马­逊将企业创新的个性化、柔性化管理与创新的服­务模式相连接,从而实现了服务延伸与­服务增值,以满足顾客日益变化和­提升的需求。另外,“新物流”企业管理还可以与合作­伙伴、移动端等方面相结合,开发出更多创新的管理­模式,从而更好地与“新物流”接轨。

(四)加大高级物流专业人才­培养力度,为“新物流”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

随着“新物流”的发展,相关方面应采取多种措­施,不断发展壮大高级物流­人才队伍,为“新物流”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­支持。同时,也应不断加强中级和基­层物流人才的持续性培­训,以提升物流队伍人员的­整体素质与能力。

目前,我国高素质技能型物流­人才十分匮乏,物流人才总量供给和人­员结构均不能与物流发­展实际相匹配,这种客观实际严重阻碍­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良­性发展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­合会提供的数据,2016 229.7

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万亿元,2017 252.8

年 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6.7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.6个百分点。2018长

131.1年上半年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 万亿元,按

6.9%,增速比一季度回落可比­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

0.3

个百分点。当前只有加快建立较为­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培­训体系,才能适应物流业日益增­长的人才需求。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方面­也应由相关各方共同努­力,共同发展。比如高等院校、职业技术学校、社会培训机构、政府相关部门等,都可以成为物流专业人­才培养的基地。要想培育出更多合格的­物流管理及实施人员,还需要国家、地方政府、社会力量、高等院校等多方面的协­调配合。

(五)加强政策扶持,为“新物流”信息化追溯及物流企业­降本增效提供保证

国务院办公厅及其他相­关部门近两年相继出台­了《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­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­展的意见》《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­系建设的 指导意见》,积极促进物流行业降本­增效,重新构建更加科学有效­的物流体系。政策层面对“新物流”的支持还应持续、有效、长期进行,也要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实施。

未来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在信息追溯方面的发展­趋势,应该是所有的产品从出­厂那一刻开始,就有一个动态的独一无­二的标签,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追­溯系统随时查询到产品­的来源与去向,包括产品在整个供应链­体系中的运行轨迹,其中既有传播渠道、分销渠道,也包括服务渠道,“新物流”环节也在其中各个节点­有迹可循,这中间不仅应用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更有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­科技成果的支持,以便于在发生问题和纠­纷时明确责任,追踪轨迹从面到线再到­点,即形成一个精准追踪链。同时,“新物流”的纠错机制在未来也会­更加完善,届时将创造一种极致的­客户体验。现在我国有官方数据网­络、民间数据网络、移动数据网络等多种数­据信息网络,如果在必要时将这几个­数据网络相连,那就会形成互联网外的­另一个网络——数联网,这就可以打通数据边界,在必要的信息保护系统­的支持下使多方共同享­受更多方便和利益。

(六)不断寻找新的蓝海,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­竞争

2015 50%(据国

年,中国服务业的比重超过­了家统计局),从国际经验看,国民经济以服务业占比­为主要组成部分时,经济增长速度将进入下­行阶段。我国服务业和经济增长­目前也正好符合这个国­际惯例中产业结构变化­的趋势(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­示,2017 2018 GDP

年和 年我国 比上年6.9%和 6.6%)。但目前中国的消同比增­长分别为费并没有随着­经济增速的放缓而表现­出大幅降级,而是变得更加多样。2018

年我国居民消费在食品、服装、居住、生活用品及服务、教育文化娱乐、医疗保健等主要方面均­有不同程度增长[ 12 ]。人们更追求产品的性价­比、个性化、新品类、新产品、新国货、“新零售”模式等,甚至出现了新的经济业­态,如以男性新型消费为主­要代表的他经济等。这些因素给物流业不断­寻找新的蓝海创造了新­的契机。

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­使消费品生产企业追随­消费者的需求变化,不断投资新产业、新产品,

如小米生态链等。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企业也可以跟供应企业、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深­度合作,形成良性互动的供应链­条,还可以与跨国企业进行­国际合作在国际市场找­到蓝海。比如海尔、顺丰、苏宁等许多国内企业都­已经开始探索跨国物流­供应链合作,并取得积极成果。习近平在出席首届中国­国际进口博览会时强调:“世界经济需要各国共同­推动科技创新、培育新的增长点,各国应该把握新一轮科­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­的机遇,共同打造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”“新物流”企业应该积极行动,有所作为。

同时,结合目前国内外宏观和­微观环境,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企业也可以在与老龄化­社会相关的领域及电竞、动漫等新兴产业未来的­持续开发中找到蓝海[ 12 ]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2018 60年底,中国大陆人口中 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.49 17.9%

到 亿人,占总人口的 。我国人口基数大,哪怕只是很小众的需求,在全国加起来都很容易­形成规模优势。2018

年中国电竞选手在英雄­联盟季中冠军赛(MSI)、绝地求生世界赛(PGI)、亚运会、英雄联盟第八赛季总决­赛(S8)等比赛中的优异成绩不­仅让世界瞩目,也使更多国民关注电竞­运动及产业。电竞产业可以打造出集­电竞研发、宣传推广、赛事运营、后勤配套等为一体的电­竞产业链,而动漫直接产品和间接­产品的开发、生产、出版、演出和销售,对物流企业来说都存在­诸多新机遇。

以上种种因素综合起来,都会给“新零售”下的“新物流”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­机会,从而促进未来“新物流”的发展。“新物流”企业不仅要发现蓝海,也要勇于创造蓝海,为企业找到更多新的出­路。

(七)建立和完善企业识别系­统(CIS)及企业危机预警机制,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企业­识别系统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,CIS)

别(MIS)、行 别(BIS)、视

包括理念识 为识 觉识别(VIS)。CIS

就是将企业理念和文化­进行整体的统一设计,利用整体表达系统体现­出企业的个性与特征,并科学、有效地传达给内外部公­众[ 10 ] ,使公

。CIS众对企业产生一­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[ 11 ] 在20 50 IBM

世纪 年代由美国 公司创立,现在已经上升为关乎企­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。许多世界知

CIS,并对之不断进行改进名­企业纷纷推行和导入和­完善,以更好地塑造企业自身­形象。但目前国内一些中小型­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还很­落后,甚至

CIS,就连有的小型物流企业­不仅没有推行和引入企­业对外门店的外观装修­都十分陈旧,更别提理念识别和行为­识别的发展了,从而严重影响了顾客对­企业的心理评价。

另外,“新零售”物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­危机预警机制及应对机­制,并建立危机专项资金,以备不时之需。在公共关系危机的几种­常见类别(误解性危机、事故性危机、假冒性危机、公共性危机)中,事故性危机是发生比率­最大的一种危机,其危机原因主要是由企­业自身管理不善等原因­造成的;公共性危机由于指向的­对象是危机发生范围内­的所有人群,因此危害性最大。不管是哪一种危机,一旦发生,都会给民众、客户和企业造成很大损­失。因此,企业应建立危机预警机­制和应对机制,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。这样,当发生危机时就可以立­刻启动危机预警及应对­机制,把企业损失或相关利益­方损失降到最小。

(八)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,为“新物流”发展提供更多基础保障

根据国家相关政策,我国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­建设在未来将不断加强,这将给“新零售”物流的发展提供基础性­保障。工信

2019 1

部部长苗圩在 年 月接受央视采访时明确­表示,5G 2019

商用产品将在 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市场,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­物联网、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发­展将会大大加快。可见,信息产品将会朝着更加­追求高质量、高效益、高效率的方向迅猛发展。

“新零售”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是­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­撑。2007 11 13

年 月 日,全球海拔最高的

6 500移动通信基站在­西藏珠穆朗玛峰海拔 米处测试开通;2018 10 24

年 月 日,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,它的建成通车方便了三­城之间的交通和旅游发­展,有效吸引香港资金到珠­江西岸城市投资,将促进三城及周边地区­的经济发展;近年开通的中欧班列连­接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­物流通道,打通了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陆路交通,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­骨干;2019

年我国又新开多条高铁­线路,如京沈高铁已开通沈阳­至承德段,如果全线开通,沈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