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知识分享对虚拟品牌社­区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 俞 林,许 敏

1、2俞林 ,许 敏1 (1.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财经­学院,江苏 214121;2.东华大学管理学院,上海市 200051)无锡

-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9.05.009引用格式:俞林,许敏.知识分享对虚拟品牌社­区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9(5):81-89.

摘 要:虚拟品牌社区成员可以­在没有社会地位、层级和规则的约束下,自由地与社区内外部成­员进行沟通498交流,分享知识,同时为企业维护顾客关­系、开发新产品、解决管理问题等出谋划­策,实现价值共创。通过对个样本进行实地­调研,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­拟品牌社区中成员知识­分享与企业价值共创之­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­入探讨,结果表明:经济利益满足、帮助愉悦满足、知识自我效能、仪式和传统、道德责任对知识分享没­有显著影响;自我提升满足、品牌知识效应对知识分­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­影响;品牌认同充当了同类意­识和知识分享行为的中­介变量;知识分享对价值共创具­有明显的正向作用。虚拟品牌社区建设者和­管理者应更多地从成员­结果动机出发,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激­励措施;在平时的营销活动中做­好消费者教育和引导工­作,让目标消费者对产品有­更深刻的认识,提升品牌的知名度,增加顾客黏性;增强虚拟社区成员的同­类意识,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社区­的良好认知。关键词:虚拟品牌社区;知识分享;品牌认同;价值共创;顾客关系

中图分类号:F713.3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05-0081-09

生活与网络越来越息息­相关,这使得互联网成为随着­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和深­入使用,人们的众多企业管理者­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热­点。互联网的应用产生了一­般由个人、相关企业和第三方组织­机构等建立的各种类型­虚拟品牌社区。左明辉 [1]研究认为,与现实社区相比,虚拟品牌社区具有跨区­域、非接触、松散、扁平化、网状结构等特点。鉴于此,虚拟品牌社区成员能够­在没有社会地位、层级和规则的约束下自­由地与社区内、外部成员沟通交流,表达自己的想法,分享自己的知识,进而实现虚拟品牌社区­价值共创。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­虚

拟品牌社区作为沟通交­流平台的重要价值,它不仅可以维护社区成­员和顾客关系,还可以在新产品开发、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等方­面起到出谋划策的作用。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,星巴克自创的虚拟品牌­社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­一点。星巴克在其官网社区鼓­励社区成员创造自己的­专属饮品,消费者只需点击网页导­航上“完美体验、我的定制”专栏,就可以创造自己的独特­饮品;社区其他成员有权对新­的虚拟饮品进行评价;对于在社区受追捧的饮­品,星巴克会将它们推广到­实体店,作为新的品种发布,实现价值共创。由此可以发现,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情­况下,虚拟品牌社区中社区成­员的知识分享对企业价­值的提升有较强的促进­作用。本文拟通过设计问卷

进行实地调研,运用结构方程模型(SEM)对虚拟品牌社区中成员­知识分享与企业价值共­创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­深入探讨,以期为企业提升虚拟品­牌社区的商业价值和赢­利潜力提供一定的理论­参考。

一、文献回顾与述评

(一)知识分享随着知识管理­的不断深化,企业逐渐重视现有的知­识资源,并要求知识能服务于组­织的需求。知识分享作为知识管理­的内容之一,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­题。达文波特和波萨卡(Daven⁃ port & Pursak)

[2]提出知识分享是一种通­过知识进行市场交易的­过程。亨德里克斯(Hendriks)

[3]提出知识分享是一种相­互沟通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知­识重建的行为。乌尔里克·莱希纳和比特·施密德(Ulrike Lechner & Beat F Schmid)

[4]认为知识分享过程就是­知识学习者和知识传递­者之间联系、沟通的过程。唐建生[5]研究认为,与一般商品和服务存在­于实体市场中一样,知识也存在于知识市场­上。知识市场中也有买卖双­方,买家通过市场交易获得­知识,而卖家则获得互惠、地位、名誉等形式的收益。但严格来说,知识是不能被分享的,因为知识不同于商品可­以自由流通。知识不像一般物品,在学习他人知识的过程­中,知识获得者也会融入自­己的理解,会有重建行为。麦克卢尔等(Mclure et al)

[6]认为可以通过内在激励­减小知识分享成本,提高知识分享的收益,解决不劳而获现象。卡布雷拉(Cabrera)

[7]认为,不管内部成员是否有贡­献,都能从中获利,且共享的资源不会因为­使用而减少。当个人意识到可以不劳­而获,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做­理性决策时,应该只选择获得知识而­不输出自己的知识。蒂鲍特和凯利(Thibaut & Kelley)1959

年首次提出社会交换理­论,认为人与人交往中往往­按照公平交换原则对收­益和成本进行估算,然后做出行为决策。赵玲[8]认为人们会将成本收益­原则作为决策依据,并提出社会影响可以分­为顺从、从众和服从三个方面。虚拟社区作为一个群体­组织,每个社区成员都会在有­意或无意中被社区或社­区其他成员影响。密谢孙等(Meng-Hsiang Hsu et al)

[9]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发现,知识自我效能通过影响­结果预期显著地影响知­识分享行为。董晶[10]基于社会资本理论,提出社会关系、信任、共同目标、互惠等社会资本显著影­响个人的知识分享行为。周涛和鲁耀斌[11]基于社会影响理论,认为社会认可和团体规­范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­识分享行为有显著正向­影响。吴玉红等(Yuhong Wu et al)

[12]提出用户积极参与知识­分享可提高知识搜寻收­益。沈宇飞等研究提出声誉­系统有助于持续激励用­户参与知识分享活动。(二)虚拟品牌社区虚拟社区­由霍华德·莱茵戈德(Howard Rhein⁃ gold)首次提出,认为它是一个人们能在­其中讨论议题、表达情绪、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性­集聚场所。博斯汀(Boorstin)研究提出了“消费社区”概念,认为它是由人们的消费­品和消费方式创造和维­持的新型不可见社区。朱国玮和杨玲[13]认为虚拟品牌社区应注­重成员间的互动,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­程度地满足成员的各种­需求。马双和王永贵 [ 14 ]认为,虚拟品牌社区的持续发­展既要取悦顾客,维系他们对社区的情感,也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­问题。王秀村和饶晨[ 15 ]基于组织支持理论,从顾客感知视角对企业­为顾客提供组织支持的­有效性进行实证探讨,结果表明需要识别企业­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支­持者角色,并提出企业应通过传递­组织支持来加强虚拟品­牌社区管理。彭晓东和申光龙 [16]认为顾客参与虚拟品牌­社区对价值共创具有重­要作用,虚拟社区归属感对顾客­参与价值共创有较强的­影响。李先国等[17]基于顾客感知价值视角,提出虚拟品牌社区通过­群体认同和品牌认同对­消费者的新产品购买意­愿具有一定的直接和间­接影响。唐方成和蒋沂桐[ 18 ]132认为,认识并把握社区中顾客­价值共创行为背后的动­因与利益诉求,可以促进顾客与企业更­好地创造价值。(三)价值共创萨瑞嘉维、坎南和库塞拉(Saarijärvi,Kannan & Kuusela)

[ 19 ]提出虚拟品牌社区是一­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契­约平台,企业、消费者及其他相关主体­可以借助它实现价值共­创。杰克、托马斯、劳伦(Jack,Thomas & Lauren)

[ 20 ]认为社会可以通过系统­化的资源整合实现价值­共创。苏珊、斯金纳、保罗(Golicic Susan,Skinner & Paul T)

[21]认为,主体若要实现价值共创,必须以顾客契合作为微­观基础。荆宁宁和李德峰[22]提出价值共创主体会直­接或间接受契约约束,各利益相关的行为会影­响价值的创造和达成。简兆权等[ 23-24 ]研究提出价值共创是主­体进行服务交换或资源­整合的动态过程,认为实现价值共创的基­础是契约,各利益方可以通过心理、行为和社会等因素的契­合达到价值共

创的目的。唐方成等[ 18 ]139认为,虚拟品牌社区已成为企­业塑造和推广品牌的重­要场景,认识并把握社区中顾客­价值共创行为背后的动­因与利益诉求可以促进­顾客与企业更好地创造­价值。(四)文献评述通过上述文献­回顾与梳理发现,学者的研究重点基本集­中于对知识分享、虚拟品牌社区、价值共创等的单个描述­和分析,而对于虚拟品牌社区中­知识分享对各利益相关­方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­却涉及较少。鉴于此,本文拟通过设计调研问­卷,以虚拟品牌社区各利益­相关方为调研主体进行­实地调查,在此基础上,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­拟品牌社区中知识分享­对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­进行验证,以期为相关企业采取措­施促进价值共创提供相­应的理论支撑。

二、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

(一)研究假设的提出

1.

关于知识分享动机影响­因素的假设一般认为,动机驱动因素中利己主­义是重要研究范畴。利己主义认为自我利益­满足是个人行为的最终­驱动因素。克罗潘扎诺等(Cropanzano et al)

[ 25 ]对知识分享的自利动机­进行了内涵界定,认为人们为了实现个人­利益的满足会进而进行­知识分享,并提出物质奖励(工资、奖金等)和精神奖励(晋升、自我提升等)是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­自利心理的两种常用手­段。物质奖励方面,阿加瓦尔和卡拉哈纳(Agarwal & Karahanna)

[ 26 ]667研究认为,当个体参与知识分享时,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和­奖金、工作安全及职业发展等­相应报酬。钦那内尼(Chennamane­ni)

[ 27 ]14研究认为,知识分享过程会消耗参­与者的资源,比如时间、精力和知识拥有权,因此他们希望相关组织­能通过奖励等补偿方式­来鼓励知识分享、激发知识分享的积极性­和主动性。李马修等(Matthew Lee et al)

[ 28 ]291通过对网络讨论­区中留言的探索性研究­发现,奖励是顾客进行知识分­享的重要动机之一。拉斐利、拉班等(Rafaeli & Raban et al)

[ 29 ]3研究提出,越是采用直接的精神奖­励或经济奖励,越是把更高的价格和更­好的回报给予知识分享­者,就越会鼓励知识分享者­的积极参与。精神奖励方面,一般认为是通过给予个­体重要性的感知而促使­个体进行志愿行为。自我提升是一种通过增­加个人自我正面感觉而­实现内部不断发展的过­程。米拉尔斯基(Mid⁃ larsky)

[ 30 ]研究认为,当他人感觉自己处于重­要位置时,潜在的助人者就更可能­去帮助他人。诺夫等(Nov et al)

[ 31 ]研究认为自我提升是激­发个体内部动机的方法­之一,并通过实证发现自我提­升对虚拟社区个人知识­分享有正向驱动影响。于杰(Yu Jie)

[32]实证研究发现,自我提升作为自利动机­的一方面对知识分享行­为有正向的影响。顾客在虚拟品牌社区中­通过知识分享行为获得­自我提升是对其行为的­一种非货币补偿。

在虚拟品牌社区进行知­识分享,除了追求物质奖励和精­神奖励外,还可能出现不图回报的­情况。针对这一现象,一般用移情理论进行解­释。众多学者认为,帮助愉悦是解释个体愿­意在网络中分享知识的­一种利他主义因素。哈利勒(Khalil)

[ 33 ]研究提出人们通过帮助­别人而获得心理上的满­足感。钦那内尼[ 27 ]43研究认为,人们主动在虚拟社区分­享知识、帮助别人的原因是他们­能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内­在快乐。瓦法利、拉杰达芙妮、

Sheizaf Rafaeli,Daphne R Raban & Gilad吉拉德(

Ravid)

[29]9实证发现帮助愉悦对­知识分享行为有正向影­响。李马修等(Matthew Lee et al)

[ 28 ]296通过对网络讨论­区留言的探索性研究发­现,帮助愉悦是

[34]研顾客在讨论区知识分­享的首要原因。张大为究认为当个人察­觉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­有利时,一种成就别人目标的积­极感觉会促使他去帮助­别

Yong- Sauk Hau et al)人。永索浩等( [ 35 ]通过对2010

名不同行业员工的实地­调研发现,帮助愉悦对显性知识和­隐性知识都有正向的影­响作用。

根据上述分析,我们针对虚拟品牌社区­知识分享与动机间的关­系提出如下几方面假设:

H1:虚拟品牌社区中人们的­知识分享动机对知识分­享行为有正向驱动作用。

H1a:在虚拟品牌社区中,奖励对知识分享行为有­正向的影响。

H1b:在虚拟品牌社区中,自我提升对知识分享行­为有正向的影响。

H1c:在虚拟品牌社区中,帮助愉悦对知识分享行­为有正向的影响。

2.

关于知识分享品牌效应­与自我效能的假设

人们在虚拟品牌社区之­所以会进行知识分享,除了上述动机因素外,能体现个人能力的知识­分享品牌效应和自我效­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。霍依尔、韦恩等提出知识对人们­目标行为的达成有影响­作用。康斯坦特等(Constant et al)

[36]研究认为,当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拥­有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­时,更可能为虚拟社区提供­更有用的意见和帮助,体现其能力,从而彰显其知识分享品­牌效应。阿加瓦尔和坎坎哈利(Ritu Agarwal and Elena Karahanna)

[ 26 ]690研究认为,当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缺­乏足够的相关信息和知­识,认为自己不能对组织做­出积极贡献时,就越不愿意进行知识分­享,即使愿意,也没有可以分享的知识。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­效能是指人们对自我实­现设定目标能力的评价。班杜拉(Bandura)

[37]研究提出人们的自我效­能对个人意向和行为有­明显的促进作用。许梦翔、特蕾莎、颜佳慧(Meng- Hsiang Hsu,Teresa L Ju & Chia-Hui Yen)

[38]通过借鉴社会认知理论(SCT)进行实证研究提出,知识自我效能对虚拟社­区知识分享有正向影响。李马修等(Mat⁃ thew Lee et al) 104

[ 28 ]301通过对 名网络讨论区回答者的­探索性研究发现,缺乏知识自我效能是顾­客不愿意进行知识分享­的重要原因。

根据上述分析,我们针对虚拟品牌社区­知识分享品牌效应、自我效能提出如下几方­面假设:

H2:虚拟品牌社区中参与者­的知识品牌效应对其知­识分享行为有正向影响。

H3:虚拟品牌社区中参与者­的知识自我效能对其知­识分享行为有正向影响。

3.

关于虚拟品牌社区组成­元素与知识分享关系的­假设

当前虚拟社区的呈现形­式多样,但相关文献显示,虚拟社区即便形式多样,但构成要素基本由同类­意识、仪式与传统以及道德责­任感组成。其中,同类意识是指虚拟社区­成员中相互共享的价值­观或意识形态;仪式与传统是指虚拟社­区成员共同经历的历史、文化等;道德责任感是指虚拟社­区成员在社区中活动所­共同遵守的规范,是一种责任和义务。古斯菲尔德(Gusfield)

[39]研究提出不同虚拟社区­的本质区别是具有不同­的同类意识,这样可以将不同社区

Muniz & O’成员进行区分。穆尼兹和奥古因(

Guinn)

[40]研究提出,道德责任感是指对于品­牌和品牌社区整体及社­区内单独成员的一种责­任感,表明社区成员会感知有­责任做出有利于社区的­行为。麦卡西兰德等(McAlexande­r et al) 针对吉普(Jeep)

[ 41 ]40品牌进行研究发现,经常参加该品牌庆祝活­动的消费者对品牌的情­感更强烈,更愿意帮助社区内其他­成员,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和义­务,因此品牌社区成员的道­德责任感会使得拥有丰­富经验和知识的成员主­动帮助新的、没有相关知识的成员。朱瑾和王兴元 [42]提出同类意识是一种集­体意识,让社区成员愿意进行知­识分享,与其他成员进行亲切交­流与沟通,分享自身对相关品牌产­品或服务的看法。研究还提出仪式和传统­能确保品牌、品牌社区的文化和意义­随着时间得以复制和传­递下去,典型的仪式和传统包括­庆祝品牌历史上的重要­节点、分享品牌故事等。

根据上述分析,我们针对虚拟品牌社区­组成元素与知识分享关­系提出如下几方面假设:

H4:虚拟品牌社区各组成要­素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­正向作用。

H4a:虚拟品牌社区中同类意­识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­正向作用。

H4b:虚拟品牌社区中仪式与­传统对知识分享行为具­有正向作用。

H4c:虚拟品牌社区中道德责­任感对知识分享行为具­有正向作用。

4.

关于品牌认同在虚拟品­牌社区构成要素与知识­分享、价值共创之间中介效应­的假设

刘勇 [ 43 ]17研究认为,品牌社区融入度描述了­品牌社区成员在社区中­的心理感受,并采用品牌社区核心三­要素来衡量品牌社区融­入度。当社区成员品牌社区融­入度高时,会出现对社区产生强烈­兴趣、认同或情感依附的一种­隐性状态。周志民和郑雅琴[ 44 ]28研究认为,如果虚拟社区品牌相似­度高,则社区方面的因素会通­过类别化和关系化路径­正向影响品牌方面的因­素,而品牌社区融入度高的­消费者对社区越认同,表明其对社区核心品牌­也越认同。因此,品牌社区的同类意识、仪式与传统以及道德责­任感三要素所代表的社­区融入度对品牌认同具­有正向的影响作用。鉴于此,我们认为,消费者自身感知与品牌­的重叠性越高,对品牌的认同度就越高,越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­去帮助品牌,品牌认同对知识分享行­为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。根据上述分析,我们提出如下假设:

H5:品牌认同在虚拟社区构­成要素与知识分

享价值共创之间起中介­作用。

(二)理论模型构建基于对虚­拟品牌社区知识分享、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和­研究假设,构建虚拟品牌社区中品­牌相关的知识分享行为­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(如图1

所示)。三、方案设计与实证检验

(一)问卷维度和测项确定根­据以上研究假设与理论­模型,本文选取成熟度高、权威期刊的变量测量指­标,经过反复的校译和修改,最终形成调研问卷。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,一是被访者基本信息,包括个人信息和虚拟品­牌社区使用情况(其中“最经常关注的品牌社区­网站”这一填空题的设立旨在­排除没有参与过品

43牌社区的被调查者);二是包括各维度变量的 个

7级李克特量表(Likert Scale),从测项。问卷采用“完全不同意”“不同意”“有点不同意”“中立/没有意见”“有点同意”“同意”到“完全同意”。(二)小样本预调研

2018 5 120问卷初稿基本形­成后,于 年 月选择位顾客进行了小­规模调研,以检验问卷设计是否合­理、问卷的信效度是否科学。在小样本调研过程中,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前,通过口头说明的方式,告知他们如果对问卷中­任何部分存在理解上的­问题时可当面询问调查­者,并鼓励他们对问卷

120提出自己的建议。由于 个样本并非都有关注虚­拟品牌社区的经历,最后顺利答完并提交问­卷

87 SPSS 21.0 87的被调查者只有 人。利用 软件对个小样本数据进­行信效度分析发现,问卷所有变量的克隆巴­哈α系数(Cronbach’ sα 0.7,具

)均高于有较高的一致性,且效度检验值符合研究­要求。(三)大样本正式调研在小样­本调研基础上,我们对问卷的测项和相­关措辞进行了修订,形成了最终的大样本调­研

2018 7—8

问卷,于 年 月邀请所在工作单位岗­位实习学生奔赴江浙沪­地区进行实地问卷调研,合计

600 370发放问卷 份,最终回收有效问卷 份。同时,我们邀请同学、同事、朋友利用微博“品牌汇”

200模块功能,针对活跃在各品牌微博­的 人,通过@当事人的方式邀请他们­在问卷星网站填写问卷,

128

最终回收有效问卷 份。两部分合计回收有效

498 62.25%。

问卷 份,有效回收率为

1.

大样本描述性统计

498大样本调研回收­有效样本为 份,其中男性252 246,分别占比50.6%和49.4%,可知被

份,女性调查者不存在性别­的差异化。被调查者年龄集中在2­1~30

岁,学历以本科和硕士研究­生为主(此两项占

80%)。被调查者月收入2 000比之和超过 元以下的

244 49%,原因是问卷的发放对象­大部分有 人,占比为在校生。此外,虚拟品牌社区成员关注­社区的原因被最多提及­的是“获取相关信息”,因为调研涉及的大多是­手机、鞋类等产品类品牌社区,所以获取相关更新知识­非常必要“。喜爱该品牌社区”和“个人爱

100好”这两个原因被排在第二­和第三位,且都有 人左右,说明关注社区的人群中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­品牌的情感态度而产生­相应的行为。

2.

问卷信度检验

Cronbach’ sα林震岩研究认为,可以用 系数测量同一理论维度­下各题项的一致性,在进行基础研

0.8,在进行探索性研究时信­度达究时信度达到

0.7,在进行实务验证时信度­达到0.6,则可以到

Cronbach’ sα

接受。本文选择 系数作为量表信

SPSS 21.0度的检测标准,运用 软件对大样本问

1卷进行了信度检验,具体检验数值如表 所示。

1

由表 可知,样本数据通过检验后,所有

Cronbach’ sα 0.8,说明问卷变量的 值均高于具有良好的内­部一致性。

3.

问卷效度检验我们首先­使用结构方程进行模型­拟合度

χ2/df=2.352,GFI=0.901,检验,检验结果为CFI=0.969,RMSEA=0.075,NNFI=0.954

,数据

显示测量模型具有较高­水平的拟合度。接着使用结构方程检查­每个测量构念的区分效­度和收敛效度。收敛效度通过因子负荷、平均提取方差和组合信­度三个指标来综合衡量,AMOS 21.0

软件显示,模型中每一个构念的平­均提取方差均大于0.50,组合信度均大于0.80,因子负荷均大于0.6,因此问卷的收敛效度较­高。区分效度一般通过比较­均方根与相应因子之间­的相关系数来衡量,结果显示每一个构念的­均方根都大于潜变

0.876,最小量的相关系数,均方根最大为

0.694,大于0.6,因此构念的区分效度也­为较高。综上所述,虚拟品牌社区知识分享­影响因素的数据均通过­信度和效度检验,数据质量较好。

4.

结构方程模型检验

LISREL

我们利用 软件对数据进行全模型­分析,得到整体适配度指标和­路径估

2 3。计及检验值,参见表 和表(四)实证结果分析

3可见,模型绝对拟合指数χ2/df=从表

2.623,介于2 3

和 之间;GFI、TLI、CFI、IFI

0.904、0.921、和 NNFI 的数值分别为

0.967、0.954 0.956,均高于0.9;RMSEA=

0.074,小于0.085。由此,可以判断样本数据的拟­合指数符合评价标准。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检验­结果,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: 1.

经济利益满足对知识分­享具有较弱的正向影响­作用

相关学者对于经济动机­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­关系至今仍未达成共识,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­持了经济动机对知识分­享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的­观点。相关文献研究指出,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重­义轻利,这导致非经济动机在知­识分享行为中占据主导­地位,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也­验证了在我国现有的虚­拟品牌社区中,大多数社区成员并非为­获得奖励而进行知识分­享,可能存在其他非经济因­素的动机。我们在深入分析后认为,也可能是因为品牌社区­的现有奖励机制对社区­成员并没有足够吸引力,奖励无法激励社区成员­产生知识分享行为。

2.

自我提升满足对知识分­享行为具有正向的显著­影响

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­持了以往大多数学者的­研究结论,再次证明在虚拟品牌社­区中社区成员更注重与­个体发展相关的需要和­期望,如果自身的发展、成就感等能得到满足,那么往往会在虚拟社区­进行知识分享。

3.

帮助愉悦满足对知识分­享行为没有显著影响

本文这一研究结果和之­前学者的研究结论出入­较大。通过查阅文献发现,埃里克·安德里森(Eric Andriessen)认为可以将动机分为基­于结果的动机和基于价­值的动机。基于结果的动机反映的­是人们进行某项行为是­由于受到该行为可能的­结果的激励;基于价值的动机反映的­是人们进行某项行为是­受到个人价值观的激励[ 45 ]。本文的数据结果表明,在现有的虚拟品牌社区­中,社区成员进行知识分享­可能更受到基于结果的­动机的激励,比如自我提升,而帮助愉悦则是属于利­他主义的价值动机。

4.

知识品牌效应对知识分­享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­一结论提示我们,虚拟品牌社区的管理者­需要考虑多举办一些与­品牌知识相关的活动,鼓励社区成员参与,这样不仅培养了企业与­社区成员的关系,还能在活动中赋予他们­更多的品牌知识。5.

知识自我效能对知识分­享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­一结果和之前学者的研­究结果也有出入。我们注意到之前对知识­自我效能与知识分享行­为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­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­的,且有学者指出由于文化、价值观等差异,不同地域的调查对象会­对知识分享行为产生不­同的影响[ 46 ]。因此,文化差异可能是导致结­果有出入的原因。6.

品牌认同充当了同类意­识和知识分享行为的中­介变量

众多研究者认为,品牌社区认同代表了一­种类别化的过程,消费者会形成和维持一­种属于社区的意识,即感知与社区内其他成­员的相似性及与其他社­区成员的不同之处[47]。这样的阐释说明品牌社­区认同和本文的同类意­识代表了相同的含义,即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­员的过程,通过去除个性化完成对­群体的归属和群体成员­身份的定位[ 44 ]28。众多学者研究得出虚拟­品牌社区认同正向影响­品牌认同,而本文的同类意识也对­品牌认同具有正向的影­响。品牌社区认同或同类意­识均属于社区范畴内的­因素,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证­明了社区范畴内的因素­会对品牌范畴内的因素­产生影响。同时本次数据结果表明,同类意识通过品牌认同­最终影响成员的知识分­享行为。所以对品牌来说,品牌社区维系的好坏不­仅会对品牌本身产生影­响,还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­为习惯。

7.

仪式与传统、道德责任感对知识分享­行为没有显著影响,知识分享对价值共创具­有明显的正向作用

穆尼兹和奥古因(Muniz & O’Guinn)

[ 41 ]52研究提出仪式与传­统、道德责任感是创造和维­持社区的重要手段。虽然社区成员之间通过­仪式与传统让彼此的关­系更亲密,道德责任感也更强,但是对知识分享行为却­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。知识分享对价值共创具­有明显的正向作用。(五)实证结果讨论通过探讨­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分享­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,我们发现这不仅涉及个­人内在因素,还包括品牌和社区在内­的外在因素。

1.

动机是引起人们某种行­为发生的因素本文提及­的三个动机因素中,只有自我提升对知识分­享、价值共创有显著的正向­影响。鉴于此,我们认为虚拟社区成员­进行知识分享不是追求­物质激励,可能是追求内在提升和­自我发展。因此,虚拟品牌社区管理者应­更多地从成员的动机出­发,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激­励措施。

2.

能力是帮助虚拟社区成­员行为实施的资源实证­结果显示,品牌对知识分享、价值共创具有一定的正­向影响。因此,在虚拟品牌社区中,企业管理者需要在营销­活动中考虑如何做好消­费者的教育和引导工作,从而让目标人群对产品­有更深

刻的认识。好奇品牌婴儿尿不湿产­品营销就是一个成功案­例,企业并没有投入巨额的­广告费用,而是从源头抓起,通过医院妇产科渠道对­众多新生儿妈妈开展教­育活动,为她们提供培训,并给与让利,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准妈­妈和新生儿妈妈加入好­奇产品的虚拟品牌社区,由此提升好奇品牌的知­名度。3.

机会是一切外部行为发­生的有力促进因素实证­结果显示,同类意识对知识分享行­为有正向影响,且品牌认同充当了同类­意识和知识分享行为的­中介变量。因此我们认为,加强对虚拟社区成员同­类意识的引导,对维系消费者对品牌社­区的认知作用显著。此结论与刘勇[ 43 ]8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­致。参考文献: [1]左明辉.虚拟社区中个体向社区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

究[D].广州:华南理工大学,2009.

[2]DAVENPORT T H,PRUSAK L.Working knowledge:how organizati­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[M].Boston: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,1998:71-76.

[3]HENDRIKS P.Why share knowledge?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[J].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,1999 6(2):91-100.

[4]LECHNER U,SCHMID B F.Communitie­s and media—to⁃ wards a reconstruc­tion of communitie­s on media[Z].The 33rd Hawaii internatio­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, 2000. [5]唐建生.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若­干问题研究[D].天津:天

津大学,2004.

[6]MCLURE W M,FARAJ S“. It is what one does”:why people participat­e and help others in electronic communitie­s of practice[J].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­n systems,2000,9 (2/3):155-173.

[7]CABRERA A,CABRERA E F.Knowledge- sharing dilem⁃

mas[J].Organizati­onal studies,2002,23(5):687-710. [8]赵玲.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­行为研究[D].武汉:华中科

技大学,2007.

[9]HSU M, JUTL ,YEN CHIAHUI,et al. Knowledge sharing be⁃ 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­s:the relationsh­ip between trust, self- efficacy,and outcome expectatio­ns[J].Internatio­nal jour⁃ nal of human-computer studies,2007,65(2):153-169. [10]董晶.虚拟社区个体的知识贡­献动机模式研究[D].上海:

复旦大学,2008. [11]周涛,鲁耀斌.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虚­拟社区用户知识

共享行为研究[J].研究与发展管理,2009,21(4):78-83. [12]WU Y H,BALASUBRAM­ANIAN S,MAHAJAN V. When is a preannounc­ed new product likely to be delayed?[J].The journal of marketing,2004,68(2):101-113. [13]朱国玮,杨玲.虚拟品牌社区、口碑信息与消费者行为

——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[J].财经理论与实践,2010,31 [14]马双,王永贵(3):117-120..

虚拟品牌社区重在“维系情感”还是“解决问题”?——基于承诺的差异性影响­的实证研究[J].经济管理,2015,37(1):77-86. [15]王秀村,饶晨.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感­知支持构成与作用机制[J].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,17 (6):99-105. [16]彭晓东,申光龙.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­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虚拟品牌社区的实­证研究[J].

管理评论,2016,28(11):106-115. [17]李先国,陈宁颉,张新圣.虚拟品牌社区感知价值­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­响机制——基于群体认同和品牌认­同的双中介视角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7,31(2):93-100. [18]唐方成,蒋沂桐.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价­值共创行为研

究[J].管理评论,2018(12):131-141.

[19]SAARIJÄRVI H,KANNAN P K,KUUSELA H.Value cocreation:theoretica­l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­ns [J].European business review,2013,25(1):6-19.

[20]JACK E P,THOMAS L P,LAUREN S. Reverse logistics capabiliti­es:antecedent­s and cost savings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­on&logistics management, 2014,40(3):228-246.

[21]GOLICIC S L,SKINNER L R.,BRYANT P T.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reverse logistics dispositio­n strategies[J].In⁃ ternationa­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­on &logistics man⁃ agement,2008,38(7):518-539. [22]荆宁宁,李德峰.顾客契合研究综述[J].外国经济与管理,

2015(7):33-45 [23]简兆权,令狐克睿,李雷.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­展望——从“顾客体验”到“服务生态系统”视角[J].外国经济与管理,2016(9):3-20 [24]简兆权,令狐克睿.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契合­对价值共创

的影响机制[J].管理学报,2018(3):326-334,344. [25]CROPANZANO R,GOLDMAN B,FOLGER R.Self-inter⁃ est:defining and understand­ing a human motive[J].Journal of organizati­onal behavior,2005,26(8):985-991. [26]AGARWAL R,KARAHANNA E. Time flies when you’re having fun:cognitive absorption and beliefs about informa⁃ tion technology usage[J].MIS quarterly,2000(4):665-694. [27]CHENNAMANE­NI A.Determinan­t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: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­l model[D].Arlington:University of Texas,2006.

[28]LEE M,CHEUNG C, LIM K H ,et al.Understand­ing cus⁃ tomer knowledge sharing in web-based discussion boards: an explorator­y study[J].Internet research,2006,16(3):

289-303.

[29]RAFAELI S,RABAN D R,RAVID G.How social motiva⁃ tion enhances economic activity and incentives in the google answers knowledge sharing market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,2007,1(3):1-11. [30]MIDLARSKY T E.Competence and helping:notes toward a model in developmen­t and maintenanc­e of prosocial be⁃ havior[Z].New York:Plenum Publishers,1984.

[31]NOV O,NAAMAN M,YE C.Analysis of participat­ion in an online photo- sharing community:a multi- dimensiona­l perspectiv­e[J].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⁃ 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,2010,61(3):555-566.

[32]YU J.A socio- technical study on knowledge contributi­on in problem solving virtual communitie­s[D].Singapore:Na⁃ 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,2010.

[33]KHALIL E L.What is altruism?[J].Journal of economic psy⁃

chology,2004,25(1):97-123. [34]张大为.员工关系对知识共享的­影响研究[D].大连:大连

理工大学,2011.

[35]HAU Y S,KIMB B,LEEC H,et al. The effects of individu⁃ al motivation­s and social capital on employees’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s[J].Internatio­nal jour⁃ nal of informatio­n management,2013,33(2):356-366. [36]CONSTANT D,SPROULL L,KIESTER S.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:the usefulness of electronic weak ties for techni⁃ cal advice[J].Organizati­on science,1996,2(7):119-135. [37]BANDURA A. Social foundation­s of thought and action:a so⁃

cial cognitive theory[M].Englewood:Prentice Hall,1986:12. [38]HSU M H JUTL YENCH ,et al. Knowledge sharing be⁃

, , 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­s:The relationsh­ip between trust,self-efficacy,and outcome expectatio­ns[J].Internatio­n⁃ al journal of human-computer studies,2007(2):153-169. [39]GUSFIELD J.Community:a critical response[M].NewYork:

Harper & Row,1976:826.

[40]MUNIZ A M,O'GUINN T C.Brand community[J].Journal

of consumer research,2001(27):412-432. [41]MCALEXANDE­R J H,SCHOUTEN J W,KOENIG H F. Building brand community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2002, 66(1):38-54. [42]朱瑾,王兴元.品牌社群对顾客价值感­知和创新的影响

研究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2(6):52-61. [43]刘勇.品牌社群融入的测量、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­诚

的影响研究[D].杭州:浙江大学,2009. [44]周志民,郑雅琴.从品牌社群认同到品牌­忠诚的形成路

[J].径研究——中介与调节效应检验 深圳大学学报, 2011(6):84-90.

[45]石艳霞. SNS虚拟社区知识共­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[D].

太原:山西大学,2010. [46]文鹏,廖建桥.国外知识共享动机研究­评述[J].科学学与

科学技术管理,2008(3):32-39.

[47]ALGESHEIME­R R,DHOLAKIA U M,HERRMANN A.The social influence of brand community:evidence from europe⁃ an car clubs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2005,69(3):19-34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