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评­价

- 王瑞峰,李 爽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9.12.002引用格式:王瑞峰,李爽.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评­价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9(12):16-24.

1 2

王瑞峰 ,李爽

(1.青岛黄海学院财经学院,山东 266427;2.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­学院,黑龙江 150014)

青岛 哈尔滨摘 要: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­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中­国外贸转向高质量发展­提出了新要求,而中美贸易摩擦又对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产生­了影响。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,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­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内­涵体系是由生产要素、需求条件、相关支持产业、外贸战略结构和行业竞­争等四个本国决定因素­以及中美贸易

2013—2018年数据,基于成分数据的结构方­程(SEM)模型摩擦、政府推动等两个外部因­素组成的有机整体。利用对中美贸易摩擦背­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状况进行评价,结果显示,整体来看,相关支持产业及行业竞­争两个因素对中国外贸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­影响;从回归系数来看,中美贸易摩擦、生产要素、相关支持产业三个因素­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具有正向促进作用,而需求条件与行业竞争­两个因素对中国外贸高­质量发展具有负向影响。因此,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,中国应该抓住机会,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,着重发展国内与外贸相­关和支持性产业来积极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,同时重点关注跨国公司­大量涌入垄断国内市场­进而威胁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的问题。

关键词:高质量发展;中国外贸;中美贸易摩擦;结构方程模型

中图分类号:F125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12-0016-09

一、引言

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,外贸在中国经济高速发­展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­用。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经­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­高质量发展阶段,中国外贸向高质量发展­阶段转变也迎来了新的­机遇与挑战。20 70

世纪 年代后期,随着公平贸易理论逐渐­取代自由贸易理论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­国家常以经济手段制裁­其他国家,导致贸易摩擦频发。2018

年上半年以来中美两国­在外贸领域相互博弈进­而产生贸易摩擦,中国外贸迎来新的机

遇与挑战。可以说中国外贸正面临­着异常错综复杂的国际­局面,发展机遇空前,挑战亦前所未有。因此,在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­背景下,中国外贸如何向高质量­发展阶段推进,以继续发挥外贸在国民­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­作用,并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­变的国际经济环境,进而实现贸易强国梦,成为当前具有重要理论­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热点­研究问题。

目前,国外学者对于高质量发­展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是­基于经济发展高质量的­角度进行的,重点关注的是经济发展­质量的影响因素,其中生产的

收稿日期:2019-10-22基金项目: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­研究规划项目“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”(19JYB31)作者简介:王瑞峰(1982—),男,山东省安丘市人,青岛黄海学院财经学院­副教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­济、农产品

贸易;李爽(1971—),女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,本文通讯作者,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­学院教授,博导,国际贸易

学科带头人,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­济。

集约化 [1]、国际竞争力 [2]、自然资源和出口贸易[ 3 ]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­息质量[4]等都会对经济发展质量­的提升产生影响,而进口替代在对印度G­DP

数量增长有积极影响的­同时对经济质量提升的­影响却不大 [5]。总体来看,国外对高质量发展的研­究基本停留在影响因素­阶段,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­论研究成果。

国内学者对于高质量发­展的研究成果近两年呈­现井喷式发展,主要集中在高质量发展­内涵、评价及路径选择三个方­面。首先,国内学者对高质量发展­内涵的研究非常丰富。田国强[6]认为,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民­为中心,是着眼于满足人们美好­精神需要的发展;任保平等[7]认为,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总量、经济效益、经济结构、经济发展可

[8]认持续、经济结果共享的全面发­展;张军扩等为,高质量发展是高效率且­公平、可持续的发展;黄聪英 [9]认为,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有­机结合的发展;刘志彪[10]认为,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­发展理念,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,是一种新的发展策略,要重点解决重大结构失­衡、金融风险、精准扶贫、生态环境污染整治和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。总体来看,国内学者对高质量发展­内涵研究多站在国家经­济高质量发展的层面上­基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,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­价值,但多是宏观层面理论性­的研究,缺少中观和微观层面对­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­深入研究。其次,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­面,国内学者分别以绿色发­展、提质增效、规模化生产、产业多元融合为农业高­质量发展主要特征为基­础[11] ,以创

[12],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基­础以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、开放创新、生态友好、人民生活等为基础[ 13 ] ,以经济活力、创新效率、绿色发展、人民生活、社会和谐为基础[ 14 ] ,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­标体系,对中国或某个区域的高­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定性­和定量评价分析;在评价结果方面,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整­体呈现上升趋势[12] ,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分­布特征明显[ 13 ] ,东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­水平领先于中西部地区[ 12 ] ,而且中国高质量发展水­平急需提升[11]。国内学者对高质量发展­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虽­较为客观,但多是对整体经济高质­量发展做出的宏观评价­研究。最后,国内学者根据对高质量­发展内涵的不同界定,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­的路径,具体来看,促进相对制度变迁是高­质量发展的核心条件[15] ,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资­源配置效率是驱动高质­量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 [16] ,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和环境基础变­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­手段[17] ,补短板、着力解决发展

[18],不平衡的问题是实现高­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建­设世界科技、制造、质量、贸易、人才、教育、交通、网络等强国是实现高质­量发展的最终途径[19] ,而缩小收入差距也有利­于实现高质量发展[ 20 ]。国内学者对高质量发展­的路径研究较为丰富且­不乏针对性,但系统性欠缺。

本文选择中美贸易摩擦­背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为研究切入点,融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,探讨以国家竞争优势为­核心的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内涵并对中国外贸­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­价,以期为积极应对中美贸­易摩擦和推动中国外贸­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­启示。

二、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

作为世界上外贸规模最­大的两个国家,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­仅会对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带来影响,而且将影响整个世界贸­易的健康发展。(一)中美贸易摩擦回顾及原­因分析

2018

年上半年贸易摩擦爆发­以来,中美双方在外贸领域展­开了博弈,实施了加征关税、磋商、诉诸世贸组织等多种贸­易策略及政策,2018— 2019 1年期间主要贸易摩擦­事件如表 所示。

1

由表 可以发现,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在­2018—2019

年期间一直处于美国发­起、中国应对反制的状态,尽管中方始终在努力寻­求达成共识,但效果并不显著。自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­来,国内外学者对中美贸易­摩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­大量的研究。其中,国外学者将中美贸易摩­擦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中­国在创新领域对美国的­挑战、中美全球战略选择不同、经济体制差异以及政府­态度异同等方面;国内学者多将中美贸易­摩擦产生的原因归纳为­利益分配失衡、中国金融领域进一步开­放、中美贸易逆差拉大、中国技术创新和进步加­快、公平贸易理论取代自由­贸易理论、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­影响等方面。本文认为,中美贸易摩

擦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­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­进行分析。外因主要是中国在政治、经济、科技等领域对美国世界­霸权的挑战。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,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­响力越来越大,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­也越来越高,使得美国的全球化战略­受到严峻的挑战,为限制中国的迅速崛起,美国深知中国需要和平­快速发展的机会,因此在外贸领域率先对­中国发难。内因主要是中国整体的­国际竞争力水平不高,在全球范围内,尤其是相对于美国的国­际竞争力仍处于劣势。

(二)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

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中美之间利益深度交织。尽管中美贸易竞争性和­冲突性显著增强,但中美贸易的本质是互­利共赢。尤其是对于谋求快速发­展的中国而言,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­贸易。总体来看,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来说,既是威胁又是机会。一方面,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

1展会造成一定的威胁。从表 中可以看出,在贸易

摩擦过程中,中美双方使用最主要的­手段是加征关税或提升­关税水平,甚至诉讼至世贸组织,可见中美贸易摩擦对中­国外贸最直接的影响就­是因加征关税导致外贸­商品价格的变化,最终可能抑制中国外贸­的发展。首先,由于外贸商品价格变动,中国部分外贸企业将会­受到价格冲击。由于中国进口关税水平­提升,进口原产于美国消费品­的外贸企业进口成本增­加;由于美方加征进口关税,中国会减少对美国的商­品出口量,或者外贸企业为保证出­口量不得已而降低价格,导致外贸企业利润减少。其次,由于国内某些商品的供­需不平衡,例如大豆等农产品,国内供给严重不足,而美国又是中国大豆供­给的主要来源国,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会­加剧国内大豆供需的不­平衡程度,影响中国大豆产业的健­康持续发展。最后,在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,美方加征关税的商品主­要集中在工业装备等,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­发展阶段过程中提升创­新能力和掌握核心竞争­力的基础研发材料,这可能暴露出美方限制­中国科技崛起的真正目­的。

另一方面,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来说又是­机遇。尽管世界贸易便利化逐­步提高,但由于贸易利益分配不­平衡、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政治­等因素的影响,全球贸易便利化进程受­到影响,中美贸易摩擦为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敲响了警­钟,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。首先,妥善解决中美贸易摩擦,可以为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方式、策略、路径等提供助力;其次,中美贸易摩擦能够使我­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国际­环境的复杂多变对中国­外贸发展的影响,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指明方向;最后,中美贸易摩擦更能让我­们意识到国际竞争力在­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中­的重要作用,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阐明核心要求。

三、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­涵

在经济发展阶段转型及­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双­重背景下,中国外贸由高速发展转­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。首先,外贸作为中国经济发展­的重要组成部分,积极推进外贸高质量发­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­新阶段的要求,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­新常态的要求;其次,必须在稳定当前外贸发­展水平的前提下,主动寻找外贸发展的机­会,实现中国外贸的高质量­发展;再次,中国外贸规模已经跃居­世界第一,但是外贸“大而不强,多而不优”的问题依然存在,因此推动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,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外­贸发展速度与质量、效益的关系,把增长速度建立在提质­增效的基础上;最后,改革开放以来,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­增长,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幅提­升,但在国际贸易市场的话­语权仍然不高,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才­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­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另外,中美两国是世界贸易大­国,中美之间贸易顺畅不仅­事关全球经济贸易的稳­定,更会直接影响中国外贸­的健康发展。因此,中国外贸必须充分考虑­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,探索出一条在复杂多变­国际经济环境中的高质­量发展之路。

根据经典贸易理论,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产­生与发展的基础,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­发展,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­的作用愈发明显,因此本文将提升国际竞­争力作为中美贸易摩擦­背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的核心内容。1990

年美国学者波特提出的­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,国际竞争力由生产要素、需求条件、相关支持产业、公司战略组织及行业竞­争等四个本国决定因素­和随机事件及政府两种­外部力量所决定。因此,本文构建了如

1

图 所示的中美贸易摩擦背­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内涵体系。

1

由图 可见,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­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­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内­涵体系是由生产要素、需求条件、相关支持产业、外贸战略结构和行业竞­争等四个本国决定因素­以及中美贸易摩擦、政府推动等两个外部因­素组成的有机整体,这六个因素之间相互联­系、相互协调、相互制约、

共同影响并决定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的状况。首先,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必­须有良好的生产要素支­撑,并且必须有良好的对获­取竞争优势最具重要性­的高级生产要素支撑,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­是无法稳定获得全球竞­争力的,因此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必须从可获得性和精­致程度上积极发展高级­生产要素。其次,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必­须有充足的国内需求条­件。波特认为规模性、挑剔性和预期性需求是­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推­动因素,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­最多的国家,需求规模毋庸置疑,因此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必须在国内高层次挑­剔性消费需求和预期超­前性需求方面下功夫。再次,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必­须有良好的相关支持产­业为前提,不仅要求国内相关支持­产业具有较高的国际竞­争力,而且要获得国际上具有­竞争力优势的相关支持­产业的国家或地区厂商­的支持。最后,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必­须有科学有效的外贸战­略、结构和国际竞争策略,而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­能够促进和推动中国外­贸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政府­推动两个外部因素方面,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来说既是­威胁也是机会,应充分利用此次机会,提高中国外贸应对复杂­多变国际竞争环境的能­力,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实现路径的正确选择。

四、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状况­评价

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必须­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­心,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涉­及多方面,因此必须对中美贸易摩­擦背景下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­价,以期发现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,积极推动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。(一)评价指标分析及选取首­先,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­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内涵体系,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水­平这一潜变量可以选择­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排名­为其显变量。其次,对于生产要素这一潜变­量,由于初级生产要素对国­际竞争优势形成作用越­来越小,而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­越来越大,因此本文选取研

究与开发(R&D)经费指标为其显变量指­标;再次,对于需求要素这一潜变­量,因国际竞争优势由本国­需求大小决定,本文选取居民消费水平­指标为其显变量指标;最后,对于相关支持产业这一­潜变量,外贸的相关支持产业是­国内各行各业发展水

GDP平的体现,且越发达服务业对 的贡献率越高,

GDP因此,本文选取第三产业对 的贡献率为其显变量指­标。另外,对于外贸战略结构及行­业竞争这一潜变量,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­势理论,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­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­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­手,因此,本文选取产业集中度(HHI

指数)指标为其显变量指标。值得一提的是,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政­府推动这两个潜变量,中美贸易摩擦作为重要­的外部因素可以作为虚­拟变量来处理,而由于政府推动的作用­最终都体现在本国的四­个决定因素方面,所以本文在实证研究

2时暂予忽略。具体评价指标及解释如­表 所示。(二)评价方法及数据处理由­于涉及过多的潜变量,传统的统计方法处理起­来问题很多,因而本文选取对于潜变­量具有处理优势的结构­方程(SEM)模型来对中美贸易摩擦­背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­分析。

1.基于成分数据的结构方­程模型

SEM

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多元­数据,即通过变量的协方差矩­阵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­系,包括基于最大似然估计­和偏最小二乘回归(PLS)两种方式,其中最大似然估计主要­处理线性结构关系。

PLS

本文选取 方式基于成分数据对中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­外贸高质量发展状况进­行评价研究。

基于成分数据的结构方­程模型构建可以参考李­顺勇等 [21]的研究成果。假设 是潜变

ξ1 、ξ2 、ξ3

量,且是D维成分数据矩阵,X1、X2、Y1、Y2、Z1、Z2分

ξ1 、ξ2 、ξ3

别是潜变量 的可观测指标,并且这些变

2

量之间存在如图 所示的关系。

将成分数据X1、X2、Y1、Y2、Z1、Z2的观测值进行中心­化得U1、U2、V1、V2、W1、W2,且令潜变量 ξ1 、ξ2

、ξ3

的估计值分别为Lx、Ly、Lz。在多元偏最小二乘回归­中,通过反复迭代可以得到­潜变量的估计值Lx、Ly、Lz,然后利用所得到的估计­值研究各成分变量之间­的关系。

2.数据来源及处理

(1)数据来源情况:本文选取2013—2018

年之间相关数据来评价­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状­况。其中,中国竞争力水平来源于­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《全球竞争力报告》排名情况,R&D

经费支出、居民消费水平、产业结构、产业集中度等指标数据­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­并进行相关计

3)。算得到(参见表

(2)数据处理情况:由于本文利用基于成分­数据的结构模型对中国­外贸高质量发展状况进­行评价,所以必须对观测数据进­行处理以使其为成分数­据集合,因此

2013—2018

本文将 年相关基础数据按照百­分比变换为成分数据。另外,由于产业集中度和竞争­力排名为逆向指标,本文首先对其进行正向­化处理后再进行百

分比变换。(三)实证分析

SPSS25 2013—2018

利用 软件对 年相关数据进行偏最小­二乘回归(PLS)分析。首先在选定自

PLS变量和因变量之­后,其他选项选择默认,得到

4

分析结果如表 所示。

4 1

从表 可以发现,第 个潜在因子可以解释自­77.1%的信息,可以解释因变量80.2%的信息,变量

3 99.6%的而前 个潜在因子累计可以解­释自变量

97.5%的信息,这表明前3信息,可以解释因变量个潜在­因子可以达到很好的信­息提取效果。因此,本文将变量选项卡中潜­在因子最大数量设置

3,重新进行PLS

为 分析。

3

首先,得到 个潜在因子已解释的方­差比例如

5

表 所示。

PLS

其次,进行 分析得到系数估计、因子权重、

6

因子载荷等结果如表 所示。

3

最后,得到 个潜在因子的投影变量­重要性(VIP)如表7

所示。

(四)评价结果

SPSS25 2013—2018

利用 软件对年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相关数据进

PLS

行 分析,回归结果显示: (1)行业竞争和相关产业支­持两

3

个自变量在 个潜在因子累积投影

性(VIP)均 1,而

重要 大于 其他自变

VIP 1,表明行业竞争和相

量的 小于

关支持产业对因变量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解­释作用相对更大一些。(2)因变量关于3

个潜在因子的

回归结果:

= 0.464t1 + 0.356t2 + 0.629t3 1 y ()潜在因子关于自变量的­回归结

果为: t1 = 0.194x1 - 0.436x - 0.467x3 0.496x

2 - 0.555x5

4

= -0.551x1 + 0.247x + 0.134x3 0.029x t

2 2 - 0.807x5

4

= 0.561x1 + 0.255x + 0.165x3 + t

3 2

0.482x - 0.671x5 (2)

4

将公式(2)代入公式(1)可以得到因变量关于自­变量的回归结果:

= 0.247x1 + 0.046x - 0.065x3 + y

2

0.063x - 0.967x5 (3)

4

7

由表 潜在因子投影变量重要­性可以发现,行业竞争和相关支持产­业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­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状况具有较强的重要性。从回归系数看,中美贸易摩擦(x1)、生产要素(x2)及相关支持产业(x4)的回归系数为正值,需求条件(x3)与行业竞争(x5)的回归系数为负数,表明中美贸易摩擦、生产要素、相关支持产业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­促进作用,而需求条件与行业竞争­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具有负向影响。其中,中美贸易摩擦回归系数­为正,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威­胁有限,更多地为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提供了机会;需求条件对中国外贸

高质量发展表现为负向­影响且其绝对值较小,主要原因是与其他因素­之间具有一定的重合性,需求条件对中国外贸高­质量发展的影响可能通­过其他因素反映出来;行业竞争对中国外贸高­质量发展的消极影响主­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凭借­资本、技术、管理等优势对国内相关­产业的垄断,进而影响中国相关产业­竞争优势的形成。因此,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,中国外贸应该抓住机会,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,着重发展国内与外贸相­关支持产业,同时重点关注跨国公司­大量涌入垄断国内相关­产业进而威胁中国外贸­高质量发展的问题。

五、结论与讨论

本文在分析中美贸易摩­擦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影响的基础上,构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­展的内涵体系,并基于成分数据的结构­方程(SEM)模

2013—2018

型,利用 年相关数据评价了中国­外贸高质量发展状况,得到如下结论。

1.回顾2018

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过­程并从外因和内因两方­面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­原因及其对中国外贸发­展的影响。从外因方面来看,为限制中国的迅速崛起,美国深知中国需要和平­快速发展的机会,因此在贸易领域率先对­中国发难,试图利用贸易保护手段­限制中国的发展;从内因方面来看,美方之所以选取贸易领­域率先对中国发难,主要还是因为中国自身­的国际竞争力不强,中国外贸在世界范围内­尤其是相对美国的国际­竞争力还处于劣势。

2.基于国家竞争力优势理­论构建了中美贸易摩擦­背景下中国外贸高质量­发展内涵体系。生产要素、需求条件、相关支持产业、外贸战略结构和行业竞­争等四个本国决定性因­素和中美贸易摩擦、政府推动等两个外部因­素组成了有机整体,这六个因素之间相互联­系、相互协调、相互制约、共同影响并决定中美贸­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外贸­高质量发展。

3.评价中美贸易摩擦背景­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状况。整体来看,相关支持产业及行业竞­争两个因素对中美贸易­摩擦背景下中国外贸高­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影­响;从回归系数看,中美贸易摩擦、生产要素、相关支持产业对中国外­贸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­的促进作用,而需求条件与行业竞争­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。

综合上述分析,中美贸易摩擦尽管在短­期内对中国外贸尤其是­外贸企业造成一定的不­利影响,但是通过实证分析可以­发现,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国­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­积极的影响。因此,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,中国应该抓住机会,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,着重发展国内与外贸相­关支持产业来积极推动­外贸高质量发展,同时重点关注跨国公司­大量涌入垄断国内市场­进而威胁中国外贸高质­量发展的问题。

另外,本研究在对中国外贸高­质量发展状况评价时,着重考虑了中美贸易摩­擦这一外部决定因素,综合考虑外部因素对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­响,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具客­观性,而且也更符合当前复杂­多变的国际环境。但是同时忽略了政府推­动这一外部决定因素,并且在评价指标选取时­对各潜变量都选取了一­个显变量来表示,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在未来研究中希望能够­找到更加科学、合适的显变量进行更全­面的探索,进而能够为中国外贸高­质量发展提供更为详实­的借鉴,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路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­依据。参考文献:

[1]KAMAEV V.Intensific­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[J].Problems of economic transition,1986(11):1938.

[2]PROHNIțCHI V,OPRUNENCO A,LAPTEACRU I.Na⁃ tional human developmen­t report 2006: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developmen­t[Z].2006. [3]DANIELE V.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‘quality’of econom⁃ ic developmen­t[J].Journal of developmen­t studies,2011 (4):545-573.

[4]CHANLEE J H,AHN S.Informatio­nal quality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­t:an indicators approach for East Asia[J/OL].(2001- 06- 20)[2019- 10- 12].https:// www.adb.org/sites/default/files/publicatio­n/157193/adbi- rp2 0.pdf.

[5]MANISH G P.Market reforms in India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[J].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, 2016(2):241-262. [6]田国强.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­政策协调与改革应对[J].

学术月刊,2019(5):32-38. [7]任保平,李禹墨.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­增长转向高质量

发展的动力转换[J].经济与管理评论,2019(1):5-12.

[8]张军扩,侯永志,刘培林,等.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­和战

略路径[J].管理世界,2019(7):1-7. [9]黄聪英.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­展的着力方向与路径选­择[J].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9(3): 51-61,168. [10]刘志彪.理解高质量发展:基本特征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

点问题[J].学术月刊,2018(7):39-45,59. [11]辛岭,安晓宁.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­价体系构建与测

度分析[J].经济纵横,2019(5):109-118. [12]方大春,马为彪.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­测度及时空特

征[J].区域经济评论,2019(2):61-70.

[13]张博雅.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[D].

合肥:安徽大学,2019. [14]李金昌,史龙梅,徐蔼婷.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­系探讨

[J].统计研究,2019(1):4-14. [15]杜爱国.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­制度逻辑与前景展望[J].

学习与实践,2018(7):5-13. [16]廖直东,代法涛,荣幸.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­路径——

LMDI 分解[J].基于工业创新产出变化­及其驱动效应的产经评­论,2019(3):131-143. [17]史丹,赵剑波,邓洲.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变革­机制与政策

措施[J].财经问题研究,2018(9):19-27. [18]许光建.中国高质量发展要补齐­哪些短板[J].人民论坛,

2019(13):32-35. [19]胡鞍钢,谢宜泽,任皓.高质量发展:历史、逻辑与战略布

局[J].行政管理改革,2019(1):19-27. [20]肖周燕.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因­分析——基于经济和社

会发展视角[J].软科学,2019(4):1-5. [21]李顺勇,岳利梅.基于成分数据的多元结­构方程模型[J].河南理工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7(3):151-156.

责任编辑:方程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2
表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­指标
2 表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­指标
 ??  ?? 3 2013—2018
表 年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评价基础数据
3 2013—2018 表 年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­评价基础数据
 ??  ?? 2
图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
2 图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
 ??  ?? 6
表 系数估计、因子权重、因子载荷
6 表 系数估计、因子权重、因子载荷
 ??  ?? 表7 潜在因子投影变量重要­性(VIP)
表7 潜在因子投影变量重要­性(VIP)
 ??  ?? 45
表 个潜在因子已解释的方­差比例
45 表 个潜在因子已解释的方­差比例
 ??  ?? 53
表 个潜在因子已解释的方­差比例
53 表 个潜在因子已解释的方­差比例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