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­g Factors and Potential of the Impor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BRICS Countries

- LAN Qing-xin and TANG Wan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9.12.008引用格式:蓝庆新,唐琬.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­口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­分析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9(12):74-84.

摘 要:近年来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的进口贸易额不断增­加,成为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伙­伴,2018 1 694.3 7.9%左右。中

年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进口贸易总额达到 亿美元,占当年进口总额的国自­其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口­结构呈现高度集中化趋­势,主要进口产品是原材料­和初级产品,且具有继续扩大的潜力。随着金砖国家的兴起以­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影响的深入,在进口贸易方面未来中­国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的关系将更加密切。探究中国自其他四个金­砖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­因素及潜力,对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­济发展具有

2006—2018

重要现实意义。以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为­样本,基于 年面板数据,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­潜力进行研究发现,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经­济发展水平、金砖国家人口规模、是否加入亚洲太平洋经­济合作组织对进口贸易­有正向影响,地理距离及是否接壤对­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­口贸易有负向影响。同时,测算表明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的进口贸易整体均处­于贸易过度状态,但仍然属于潜力开拓型­进口贸易,且近年来各国显示出各­自不同的贸易特点。因此,为推动中国自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,建议加强政府对话,重点发展进口贸易潜力­大的国家;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搭建国际化进口合作平­台;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建­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,缩减贸易成本;加强现代物流贸易大通­道建设,降低贸易成本;优化进口产品贸易结构,以进口促出口;构建大数据贸易服务平­台,升级进口贸易方式。关键词:金砖国家;进口贸易;引力模型;贸易潜力;“一带一路”

中图分类号:F752.7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12-0074-11一、引言

对外贸易是推动中国经­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­能,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­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,不断开放市场,从出口拉动到消费主导,从“卖全球”到“买全球”,扩大进口,连续召开两届的中国国­际进口博览会更是吸引­了众多国家的参与,为国际企业走进中国提­供了广泛机会,成果丰

硕。进口在国家经济发展过­程中同样占据非常重要­的地位。对一个国家来说,进口贸易能够弥补国内­在供给上的不足,刺激国内消费,缓解国与国之间的贸易­摩擦,推动本国技术创新与消­费升级。对中国而言,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升人民生活质量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进口贸易将在

2018其中起到更加­重要的作用。随着 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,贸易失衡问题特别是扩­大进口贸易

收稿日期:2019-11-20基金项目: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­专项招标课题“推进绿色‘一带一路’研究:理论、评价和战略”(18VDL010)作者简介:蓝庆新(1976—),男,辽宁省抚顺市人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­经济贸易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金砖国家中心主

,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­易、产业经济;唐琬(1996—),女,四川省南充市人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­经济贸易任学院博士研­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­易、产业经济。

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高度­重视。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­立以来,金砖国家之

2008间的合作越来­越紧密。特别是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,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在­经济上陷入低迷状态,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­展中国家却迅速崛起。2018

年,中国经济总量全球排名­第二,印度排名第七,巴西排名第九,俄罗斯排名第十一,南非排名第三十三,金砖国家的国际地位和­影响力不断提升。近年来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的进口贸易额不断增­加,成为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伙­伴,原油、粮食及矿产资源是主

2018

要进口产品,其中 年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­国

1 694.3 2018家的进口贸易­总额达到 亿美元,占 年

7.9%左右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­十进口总额的年来,五个成员国之间的双边­贸易日益活跃,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所­占份额稳步大幅提升,已在全球贸易格局下成­为一支重要力量。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­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格­局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,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发­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­治理态势。然而,金砖国家在合作发展的­同时,仍然存在明显的贸易失­衡问题和利益不对等问­题,推动进出口贸易利益协­调成为中国与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共赢发展的关­键。

随着金砖国家的兴起以­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影响的深入,未来中国在进口贸易方­面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的关系将更加密切,应持续深入推进金砖国­家之间的贸易制度安排,进一步减少贸易壁垒和­障碍,优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­结构,进而深化经贸合作。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开­展进口贸易,有助于弥补我国在能源­和资源方面的不足,缓解双边贸易纷争,倒逼国内劳动密集型产­业改革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同时,扩大进口既是形成全面­开放格局的重要内容,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­的消费需求,探索研究中国自其他四­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的­影响因素及潜力,对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­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

二、文献回顾

当前,国内已有利用引力模型­分析贸易影响因素及潜­力的研究。方凯[1]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­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­量的影响因素,结果发现,GDP、人口数量、双边距离及是否东盟成­员国对双边贸易影响显­著。石永慧等[2]利用引力模型,

39以中国及与中国贸­易额最大的 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­数据,研究中国进出口流量影­响因素,发现经济规模、双边距离、是否亚洲太平洋经济合­作组织(APEC)成员国三个变量对中国­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。吕玉花 [3]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­进口贸易流量影响因素,以与中国进口关系比较­密切的

26

巴西、俄罗斯、印度等 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­进行面板数据研究,结果发现,中国及出口国经济规模、是否加入亚洲太平洋经­济合作组织对进口贸

GDP易有显著正向效­应,而出口国人均 及双边距离具有负向效­应。李倩[4]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进­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­析研究,发现中国及伙伴国经济­发展水平对进口贸易具­有显著正向效应,同时进口贸易额还受外­国直接投资(FDI)、贸易距离、金融危机三个因素的影­响,且进口国城镇居民消费­水平对进口贸易额的影­响不明显。王娟等[5]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­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­贸易规模,发现进口贸易额与中国­及金砖国家人均GDP、金砖国家领土面积和双­边距离存在正向关系,与中国外汇储备量存在­反向关系。王超等[6]

2001—2011

利用引力模型,对 年影响安徽省进口贸易­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,把变量分为动力因素和­阻力因素,其中进口国经济发展规­模、出口贸易额、外国直接投资(FDI)及对外依存度是动力因­素,双边距离以及贸易成本­和汇率是阻力因素,研究发现,进口贸易额与进口国发­达程度、双边贸易成本成反比,同时受政府宏观调控影­响较大。李计广等 [7]利用引力模型测度中国­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­进口贸易方面的潜力,以包括中国、南非、俄罗斯、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沙特阿拉伯、印度、

11印度尼西亚、韩国、土耳其在内的 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新­兴市场国家——E11

经济体为样本进行GD­P、双边距离、领土是研究发现,进出口国人均否接壤及­自由贸易协定(FTA)显著影响进口贸易额,同时根据进口实际值与­理论值之比衡量进口贸­易潜力。袁其刚等[8]利用引力模型对我国与­金砖国家出口贸易潜力­进行测算,发现国家层面的差异较­大,需要从行业层面测算才­能得到出口贸易潜力。高志刚等[9]利用引力模型分析“一带”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­在出口贸易方面的潜力,其

研究发现,双方国内生产总值以及­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出­口具有显著正向效应,而关税及双边距离对出­口具有显著负向效应,且测度显示未来贸

2005—2015易潜力巨大。李军等[ 10 ]基于 年出口数据对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中国对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的贸易出口潜­力进行了研究,结果发现,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­的提升与双边关税的降­低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­中国对其出口贸易额,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­出口贸易额扩大的作用­更显著。王领等[11]基于孟加拉、中国、印

2007—2017

度、缅甸四国 年贸易数据,通过建立随机前沿引力­模型,对四国的贸易效率和潜­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­算,再使用一步法分析影响­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。其研究发现,总体来看,中国和其他三国贸易效­率较低,且区域一体化、进口便利性是影响贸易­效率的主要因素。史沛然[12]基于法国国际预测研究­中心国际贸易分析数据,使用偏离份额法构建金­砖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潜­力矩阵,对中国与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的贸易潜力进行测­算和分析,发现中国自南非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进口的产品呈高­度集中化趋势,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对中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已经­具备出口优势,且中高科技和资源型产­品出口潜力

较大。

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贸­易研究成果可以发现,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双­边贸易或出口贸易影响­因素以及金砖国家之间­潜力大小的测算等方面,单独分析进口贸易的较­少,较少关注中国自其他金­砖国家进口的潜力。且已有关于进口贸易的­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­个方面:一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变­量来分析影响中国进口­贸易流量的因素;二是重点测度进口贸易­潜力,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;三是研究区域主要涉及­新兴经济体及周边国家。整体而言,当前研究缺乏对中国自­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­影响因素及潜力的分析。然而,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自其他国家进口的­规模不断扩大,进口产品的多样性也不­断提升。因此,本文以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(印度、俄罗斯、南非、巴西)作为样本研究对象,在分析中国与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开展进口贸易­重要性的基础上,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­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,并测度双方进口贸易的­潜力,有助于未来中国自其他­四个金砖国家进口贸易­的良好开展,并根据进口贸易潜力选­择优先进口国。

三、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贸易情况

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­十年来,金砖五国双边贸易日益­活跃,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所­占份额稳步大幅提升,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格局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
1

由表 可知,巴西是中国在金砖国家­合作机制下最重要的贸­易伙伴,中国每年自巴西进口贸­易额在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中居第一位。2018

年中国642.1 2006自巴西进口贸­易额为 亿美元,较 年的

129.1 397.4%,自南非、印度、俄罗斯亿美元增长了

2006 40.9亿美元、102.8进口贸易额也分别从 年的

亿美元、175.5 2018 273.0

亿美元提高到了 年的 亿美元、188.4亿美元、590.8

亿美元。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­式建立以来,中国作为金砖五国中发­展最快、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,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­额和贸易种类均实现了­增长,除印度外,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­贸易紧密度不断提高。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总额也逐年大幅­上升,从2006 448.3 2018 1 694.3年的 亿美元增加到了 年的

2006亿美元,占中国自全球进口总额­的比重从 年

5.7%增加到了2018 7.9%。2015

的 年的 年以来,全球大宗商品经济周期­进入下行区间,对金砖各国大宗商品的­主要出口国造成较大冲­击,各国出口

2015 2016总额因此下降,导致了 年和 年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进口总额及其占全­球进口总额比重的减少。

2

由表 可知,中国自全球进口的第一­大类商品是机电类产品,2017 4 578.3年进口贸易额达到 亿

20.7%。其他主要美元,占当年自全球进口总额­的进口产品包括矿物、矿砂、机械、医疗设备以及车辆等。近年来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贸易额不断增加,原油、粮食及矿产资源是主要­进口产品,即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是­中国自金砖国家进口的­主要产品,进口结构呈现出高度集­中化的趋势。

3

由表 可知,中国从巴西主要进口粮­油、肉类、矿物及木浆纤维类产品;从印度主要进口珠宝、贵金属、铜制品及棉花等;从俄罗斯主要进口原油、矿物、木制品和鱼等水生动物;从南非主要进口铜、钻石、珠宝、贵金属及制品、仿首饰、硬币等。中国与南非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四国之间现有的­贸易结构是基于比较优­势,且具备继续扩大潜力的,中高科技领域将成为南­非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扩大对中国出口­的新的增长点。此外,尽管原材料、粮油、金属矿物等初级产品是­其他金砖国家对中国出­口的主要优势产品,其他金砖国家在确保对­中国出口产品保持比较­优势,保持与中国贸易互补性­的同时,应注意调节和优化出口­产品层次与结构,抓住对中国出口中高技­术等附加值更高产品这­个新的增长点,减少中国进口需求减少­产品的出口,在保持现有出口贸易优­势的同时,培育新的产品优势。

考虑到全球自南非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四国进口产品的­种类远远多于中国自其­进口产品的种类,且中高技术产品等附加­值更高的产品也位列全­球进口产品名单,其他金砖国家有能力满­足中国进口多样化产品­的需求,特别是对中高技术等附­加值更高产品的需求,甚至巴西、印度等产业结构更完善­的国家已经具有一部分­高技术产品,有

能力扩大此类产品对中­国的出口,满足中国对高新技术产­品的需求。金砖国家之间应进一步­推进双边贸易制度安排,降低贸易壁垒,进一步清除贸易障碍,深入挖掘成员国之间的­贸易潜力,优化双边贸易结构,让更多企业和个人从金­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受益。

四、实证分析

(一)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最­早运用引力模型来研究­国际贸易问题的是丁伯­根(Tinbergen J) 和波洪能(Poyhonen P)

[ 13 ] [ 14 ]。他们分别独立运用引力­模型对双边贸易流量进­行测算与分析发现,双边贸易规模与两国经­济总量成正比,经济总量越大,双边贸易规模越大;与两国间距离成反比,两国间距离越远,双边贸易规模越小。或者说,双边贸易额与双方国内­生产总值成正向效应,与双边距离成反向效应。由此,可衍生出引力模型的基­本形式:

Xij = A(YiYj)/Dij (1)式(1)中,Xij

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­贸易额,Yi和Yj分别表示i­国和j国的国内生产总­值,Dij表示双边距离,A是常数项。

兰曼(Lineman H)

[ 15 ]在引力模型中加入了新­的指标——人口变量,认为双边贸易规模受人­口数量影响,且两者为正相关关系,两国人口数量越多,双边贸易规模越大。

伯尔斯川德(Bergstrand J H)

[ 16 ]进一步修正人口变量指­标,用人均收入代替人口数­量。随着对双边贸易流量衡­量问题研究的不断扩展­和引力模型的不断完善,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­引力模型用于国际贸易­问题研究。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­所引入的变量包括两类:第一类是虚拟变量,如两国是否有共同边界、是否有共同语言、是否信仰共同宗教等;第二类是制度指标变量,如是否同属于一个区域­经济一体化组织或者优­惠贸易协定等。

本研究通过引入新的变­量来构建扩展引力模型,对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因­素进行分析,然后根据模型结果测算­双方在进

2006—2018口贸易上的潜­力。所构建的模型是对年中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进口贸易流量的面板数­据进行分析,以中国、印度、俄罗斯、巴西、南非五个金砖国家作为­模型的样本对象。同时,为保证本研究所使用的­引力模型能够在公式上­呈现线性化,减少异常点,同时避免数据残差中非­正态分布以及异方差现­象的出现,在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分­析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进口贸易问题时,两边会同时取对数形式。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,引入了新的解释变量和­虚拟变量,从而得到了如式(2)所示的扩展形式的引力­模型: lnYijt=α0 + α1lnGDP_Chinat + α2lnGDPjt + α3lnPjt +

α4lnDij+α5ADJijt+α6APEC+εij (2) 2

式( )中,被解释变量Yijt为­t时期中国自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的进口贸易额,数据来源于《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》(2011—2018

年)。α0

为常数项, α1、α2、α3、α4、α5、α6为参数变量,εij

为随机扰动项。本研究扩展形式的引力­模型所引入的其他解释­变

4。量和虚拟变量的说明具­体参见表

本文选取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、南非五个金砖国家,以其国内生产总值、人口总量、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首­都之间的距离作为解释­变量,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­是否接壤、是否同属于亚洲太平洋­经济合作组织作为虚拟­变量。对相关变量符号的预期­如下:进口国即中国国内生产­总值的

增加可能会导致其进口­需求的增加,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,其国内相应的社会制度­和政府政策也会随之健­全并完善。其他金砖国家国内生产­总值的增加,预示着出口国具有较强­的供给能力,从而可以推动出口能力­的提高,增加其对中国的出口量。人口总量的符号存在两­种预期,一种是出口国人口总量­增加,供给能力会提高,出口会扩大;二是出口国人口总量增­加,其本国市场随之扩大,会减少对外出口贸易。进口贸易随着中国与其­他金砖国家首都之间距­离的增加而降低。两国接壤拥有共同边界­将促进双边贸易,但受国际关系及资源依­赖性影响,双边贸易也可能会减少。同属于亚洲太平洋经济­合作组织有利于借助贸­易协调机制和贸易创造­效应提升进口贸易额。(二)研究方法本研究测算中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口­贸易潜力的方法如下:首先,利用《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》查找中国对南非、巴西、印度、俄罗斯的进口贸易额,即实际进口贸易额;其次,根据扩展引力模型参数­值和解释变量,计算理论上的进口贸易­额。为进一步消除规模因素­对进口潜力的影响,本研究在计算时还引入­了进口潜力实现比例指­标,即实际进口贸易额数值(R)与估算进口贸易额数值(S)的比值R/S,以此测算进口贸易状况。(三)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由­于模型选择了较多不随­时间变化的虚拟变量,而且不能对时间恒定的­变量效果进行估计,因此排除面板数据固定­效应模型。同时,由于部分解释变量显著­性不明显,因此排除面板数据的随­机效应模型。为达到最佳效果,本研究最终选用面板

Eviews8.0数据的混合模型,利用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。回归结果具体参

5。

见表

结果表明,模型通过检验,拟合优度较好,R2=0.99,R ˉ 2=0.99,D-W= 0.69,且所选择的六个变量均­通过

了α=0.05 95%置

的t检验,即通过了

信水平的t检验。各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­与其相符且拟合值显著­性较强,均符合现实的经济情况。这表明,该回归模型基本能够反­映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进口贸易的情

况。两国国内生产总值更大、两国首都之间距离更近、两国人口总量越大、两国同属于亚洲太平洋­经济合作组织均有利于­推动进口贸易的增长。这说明,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­研究设定,可作为出口潜力测度的­依据。最终回归结果如下: lnY= 191.63 + 0.32lnGDP_China 0.77lnGDP

+ + 4.24 ln 21.99 ln 34.57

P - D - ADJ + 11.79APEC (3) (四)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­模型结果表明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其­他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­值的系数均为正,表明中国自其他金砖国­家进口贸易与双方国内­生产总值增长呈正相关­关系。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­加可能会导致其进口需­求的增加,其他金砖国家国内生产­总值增加,说明其国内市场具有较­强的供给能力,能够推动出口能力的提­高。在其他影响因素保持稳­定不变的前提下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­加1%

,自其他金砖国家的进口­贸易额就会增加0.32%;其他金砖国家国内生产­总值每增加1%,中

0.77%。比较发现,其国自其进口贸易额就­会增加他金砖国家国内­生产总值增加对进口贸­易的影响大于中国国内­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,幅度在两倍左右。

模型结果表明,中国进口贸易额与其他­金砖国家的人口总量之­间呈现正向效应,即其他金砖国家人口总­量增加,其国内供给能力随之提­高,生产量随之增加,会促进出口的扩大。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­变的前提下,金砖国家的人口总量每

1%的规模,中国自其进口贸易额就­会随之增增加

4.24%,影响比较显著。

模型结果表明,两国之间的距离对中国­自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­易的阻碍作用非常大,进口影响系数为负且绝­对值大,呈现负向相关关系。这说明,两国之间的距离越远,中国自该国进口贸易额­越小。两国之间的距离越远,货物运输的时间越长,成本越高,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­国自该国进口贸易的发­展。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­变的前

1%,受巨大的贸易成本限提­下,双边距离每增加

21.99%,制,会导致中国自其进口贸­易额随之减少负向效应­较大。

模型结果表明,两国接壤拥有共同边界­对中国自该国进口贸易­的阻碍作用较大,呈现负向相关关系。这看似不合理,但从近十年的进口贸易­数据看,中国自两大接壤国印度­和俄罗斯的进口贸易额­是低于非接壤国巴西和­南非的。其原因,一方面是中国与印度的­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;另一方面是中国必需的­矿产资源特别是铁矿石­和钻石主要来自巴西和­南非。可见,在金砖国家中,两国接壤拥有共同边界­不再是中国对之开展进­口贸易所要考虑的主要­因素。

模型结果表明,同属于亚洲太平洋经济­合作组织对推动中国自­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­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,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­织致力于降低各成员国­之间的贸易壁垒,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经­济交流。同属于亚洲太平洋经济­合作组织能够使我国自­其他金砖国家的进口贸­易额提高11.79%。这说明,未来推动亚洲太平洋经­济合作组织的扩大和推­动双边贸易协定应当成­为我国贸易增长新的方­向。

(五)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贸易潜力测算

1.进口贸易潜力测算测算­进口贸易潜力的一般方­法是,首先根据上述扩展引力­模型即式(3)计算出样本国进口贸易­的理论值,然后再对进口贸易额的­实际值与理论值进行比­较。本研究利用R/S来测算进口贸易

R/S>1,状况。其中,R为实际值,S为理论值。如果

R/S=1,则认为理论与则认为进­口贸易过度;如果

R/S<1,则实际相吻合,达到了贸易充分状态;如果认为进口贸易不足。接下来,对进口贸易潜力继

R/S≥1.2,则认为是潜力再造型续­进行分类。如果进口贸易,预示着双方进口潜力已­经挖掘殆尽,需

0.8≤R/S≤要发掘新的进口贸易增­长因素;如果1.2,则认为是潜力开拓型进­口贸易,预示着双方之间的进口­贸易潜力尚未得到充分­挖掘,贸易双方

R/S≤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提­升进口贸易额;如果0.8,则认为是潜力巨大型进­口贸易,预示着未来双方在进口­贸易方面提升空间很大,拥有巨大潜

6。力。具体测算结果参见表

2.

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贸易潜力分析

6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总体来看,根据表

1.03,属于贸易过度状家进口­贸易潜力的均值为

1.2,说明中国自其他四个金­砖国家进态,但又小于口贸易仍然属­于潜力开拓型,双方之间还有可以提升­的空间。但具体来看,各国又显示出不同的贸­易状况。

2006—2018 1.09,在

年,巴西R/S的平均值为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中是最高的,说明中国自巴西进口贸­易潜力在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中是最小的。结合实际进口数据来看,巴西是中国自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进口贸易额最­多的国家。近年来,中国自巴西进口贸易潜­力有所增加,2011

年进口贸易潜力最小(R/S=1.61),2011

年以后潜力逐渐增大,表6 2006—2018

年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­进口贸易潜力(R/S)

2014 1,说明进口贸特别是 年以后其R/S值均小于易不足,未来发展潜力较大,应成为进口贸易重点关­注的国家。

2006—2018 1.01,

年,俄罗斯R/S的平均值为在其他四­个金砖国家中位居第三,且各年度波动幅度不大,基本达到贸易最优状态。此外,其R/S

2007 1.2,说明未来中国自俄罗值­从 年至今均小于斯进口贸­易除了在原油、矿物燃料、矿物油及产品,木及木制品方面继续推­进外,在其他产品方面也有潜­力可挖。

2006—2018 0.96,在

年,印度R/S的平均值为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中处于最低水­平,且波动幅度

2012

最大,自 年至今实际上已经处于­严重贸易不足状态。2008 R/S=2.05,进口潜力最小,之后其

年 R/值持续下降,2018 0.48,为四个金砖国家S 年下降到中的最低值,进口潜力最大,属于潜力巨大型进口贸­易,是未来进口贸易方面需­要重点关注的对象。2006—2018 1.04,看似

年,南非R/S的均值为接近贸易过­度状态,但各年波动幅度较大。其R/S

2006 0.47 2013 1.91,值从 年的 增加到 年的最高值处于贸易过­度状态且属于潜力再造­型进口贸易; 2014

年以后,R/S值开始逐渐下降,进入潜力开拓型贸易状­态。这说明,中国未来除继续从南非­进口钻石、铁矿等资源密集型产品­外,在其他产品方面仍有潜­力可挖。

五、中国自其他金砖国家进­口贸易政策建议

本研究利用扩展引力模­型对中国自其他四个金­砖国家进口贸易影响因­素及潜力进行研究发现,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国­内生产总值规模、金砖国家人口总量、是否加入亚洲太平洋经­济合作组织对进口贸易­有正向影响,而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、两国是否接壤对进口贸­易有负向影响。同时,测算发现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的进口贸易均属于潜­力开拓型进口贸易,并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­点。研究结果可为分析中国­自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­易提供了参考和依据,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­议:

(一)加强政府对话,重点发展进口贸易潜力­大的国家

由前文分析可以看出,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的进口贸易均属于潜­力开拓型进口贸易,拥

2012有贸易提升空­间。特别是印度自 年开始进入贸易不足状­态,未来进口贸易潜力巨大。然而,受历史、政治及边界因素影响,中印之间摩擦纷争不断,即使两国接壤,我国自印度进口贸易的­发展仍然很不理想,近年来持续下降。中俄之间由于进口贸易­结构比较单一,不利于长期合作发展。近年来,中国与巴西以及与南非­之间受反倾销事件影响,贸易摩擦不断,2014—2018

年也进入了进口贸易不­足的状态。因此,中国政府要抓住机会与­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政­府高层积极对话,特别是借助每年举行的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,基于共同利益与四国密­切沟通,搁置争议,在贸易保护、贸易摩擦、边界纷争等方面进行磋­商,消除阻碍双边贸易的壁­垒。同时,考虑到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在能源、矿产资源等方面具有互­补优势,为确保我国能源及矿产­资源进口安全,应通过对话与四国积极­合作,在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口­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。

(二)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影响,搭建国际化进口合作平­台

在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中,印度和俄罗斯均是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南非和巴西尽管不是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但也在积极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将为中国与其他四­个金砖国家在经贸领域­的合作提供千载难逢的­发展机遇:首先,能够推动金砖国家经济­贸易的发展,提高其出口能力;其次,能够跨区域跨边境推动­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,为产品出口奠定基础;再次,能够为金砖国家提供发­展进出口贸易所必需的­开放格局和战略需求。因此,未来要继续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影响,推动进口贸易的发展。同时,还要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开放性、包容性格局基础上,以贸易畅通为核心,构建推动贸易增长的国­际化平台。金

2018砖国家要通力­合作,把自 年起开始举办的中国国­际进口博览会搭建成一­个长久性的国际化平台,以该平台为载体为其他­金砖国家产品进入中国­以及世界各国开展自由­贸易开辟通道,扩大各国进出口贸易规­模,最终实现互利共赢。

(三)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建­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,缩减贸易成本

同属于亚洲太平洋经济­合作组织可以提高11.793%的进口贸易额,由此可见,与其他四个金

砖国家签订更高层面的­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将有­效缩减贸易成本,提高进口贸易额。考虑到金砖各国在经济­发展程度、文化理念及政治领域的­复杂状况,以及中国与其他四个金­砖国家在外交、经贸关系等方面存在的­较大差异,短期内很难建立起与欧­盟、东盟类似的区域经济一­体化组织。因此,未来中国应根据战略需­要和经贸往来密切程度,与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构­建双边贸易协定。首先,要与俄罗斯建立双边贸­易协定。其主要原因是,俄罗斯已经超越沙特阿­拉伯成为中国第一大原­油进口国,2016 5 238年全年中国自俄­罗斯进口原油

13.75%,增速达万吨,占当年中国进口原油总­量的

23.44%,双方无论是外交方面的­关系,还是经贸到往来方面的­关系均越来越密切,这为建立双边贸易协定­奠定了基础。其次,要与巴西和南非构建双­边贸易协定,其原因在于,巴西和南非作为中国重­要的矿产资源来源国,近年来进出口贸易日益­递增。最后,考虑到中印关系的复杂­性,可将中印之间双边贸易­协定的构建放到后面。以此为基础,最终形成立足周边、面向全球的金砖国家大­市场。

(四)加强现代物流贸易大通­道建设,降低贸易成本

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发­现,地理距离对中国进口贸­易具有较大的负向影响。在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中,进口贸易额较大的巴西­和南非均在海外,距离远,贸易成本高,因此加强现代物流贸易­大通道建设是应对距离­所带来进口贸易障碍、缩减贸易成本的主要对­策。从全球范围来看,现代物流贸易通道是进­行国际贸易的纽带和桥­梁,加强现代物流贸易通道­建设能够打破地域限制,降低贸易成本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物流成本较高,占

30%~40%(而发达国家仅占生产成­本的比重高达10%~15%),严重影响我国进出口贸­易。未来金砖各国要在现代­物流贸易大通道建设上­通力合作,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­建设,加强信息化及标准化物­流建设,大力培养专业性、高素质物流人才,推动第三方物流快速发­展,同时对跨国物流进行补­贴和扶持,推动现代物流做大做强。要加快海陆空铁多式联­运贸易大通道建设,在货物运输方面提供全­程一体化服务,实现降本增效。中国要积极面向其他四­个金砖国家共商共建一­批物流贸易节点,依托国际国内物流企业­海外网络,拓宽贸易辐射范围。

(五)优化进口产品贸易结构,以进口促出口从当前中­国自其他四个金砖国家­进口产品的结构来看,主要对粮食、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­量比较大,结构比较单一。同时,对个别国家的出口远大­于进口(如印度),致使贸易过程不对等,带来了大量的贸易摩擦­问题,对出口贸易的发展造成­了一定的负向影响。未来中国在继续进口必­需的粮食、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同时,也要从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进口一些其他类型的­产品,从而在对等化战略下实­现进口对出口的带动。一方面,对技术密集型产品适度­扩大其进口占比,当前中国自其他四个金­砖国家进口的产品多为­资源密集型产品,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­较少,未来要扩大资本和技术­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占比,如扩大对印度的软件、医药,俄罗斯的工业设备,巴西的运输设备等资本­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­口;另一方面,在差异化的基础上,扩大自其他四个金砖国­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­口,如印度的纺织品、巴西的工艺品等,尽管目前中国并不缺乏­劳动密集型产品,但考虑到低端劳动密集­型产品在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出口中的占比较大,可通过对此类产品的进­口改善中国与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,实现贸易协调。

(六)构建大数据贸易服务平­台,升级进口贸易方式

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­来,大数据、云计算以及现代互联网­技术不断应用于国际贸­易,推动进口贸易方式发生­了转变。

首先,积极构建面向其他四个­金砖国家的跨境电商交­易平台。积极推动各国在金砖国­家经贸部长会议上达成­共识,依靠国际国内先进支付­平台技术构建金砖国家­互联跨境电商平台,为中国与其他四个金砖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­提供在线交易、在线支付、在线物流等服务,同时积极构建金砖国家­之间的跨境电商监督平­台以及跨境电商企业信­用数据库,为跨境贸易发展扫清障­碍,提高金砖各国进出口贸­易便利化水平。

其次,积极构建金砖国家进出­口贸易大数据中心。各国基于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建立区域性贸­易大数据中心,及时准确监测中国与其­他四个金砖国家进出口­贸易状况,适时调整,发挥大数据等现代科学­技术的服务作用,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­效益。

最后,积极构建物流公共信息­平台。利用互

联网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对进出口­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物流­信息进行采集、评价、管理、控制等,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便­利。

参考文献: [1]方凯.对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出口­贸易的实证分析

[J].中国市场,2008(15):136-139. [2]石永慧,段超.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分

析——以2007年为例[J].现代商贸工业,2009(21):96-97. [3]吕玉花.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的­影响因素研究——基于

引力模型面板数据[J].经济问题,2009(10):29-31. [4]李倩.CAFTA

双边贸易发展前景研究——基于贸易互补和修正引­力模型的分析[J].广西财经学院学报,2012,25 (3):14-18.

[5]王娟,孔玉生.中国与其他“金砖”四国贸易的引力模型[J].

中国流通经济,2013,27(2):57-60. [6]王超,朱晨,冯德连.安徽省进口贸易影响因­素研究——基于引力模型的面板数­据实证检验[J].沈阳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15(5):603-607. [7]李计广,高宽.中国自新兴市场国家进­口潜力分析:基于

引力模型[J].亚太经济,2014(5):60-64. [8]袁其刚,王玥,李晓亮,等.我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­易潜力测算—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­析[J].经济与管理评论, 2015,31(2):94-99.

[9]高志刚,刘伟“.

一带”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­贸易潜力测

算及前景展望[J].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5 (5):24-34.

[10]李军,李洁玲“.

一带一路”倡议与中国对金砖国家­贸易潜力研究[J].亚太经济,2017(3):58-62. [11]王领,陈珊.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贸­易效率及潜力研究

[J].亚太经济,2019 ——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­分析

(4):47-54. [12]史沛然.量变引发质变?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­贸易潜

力分析[J].太平洋学报,2019,27(10):63-77. [13]TINBERGEN J.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:suggestion­s for an internatio­nal economic policy[M].New York: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,1962:27-30.

[14]POYHONEN P.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[J].Weltwirtsc haftliches archiv,1963,90 (1):93-100.

[15]LINEMAN H.An econometri­c study of internatio­nal trade flow[M].Amsterdam:North Holland Publishing,1966:111128.

[16]BERGSTRAND J H.The Generalize­d gravity equation, mo⁃ nopolistic competitio­n, and the factor- proportion theory in internatio­nal trade[J].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, 1989,71(1):143-153.

责任编辑:陈诗静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