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:研究现状与展望

胡永仕

-

1、2

胡永仕(1.福建工程学院物流与供­应链管理研究中心,福建 350118;2.福州大学物流研究中心,福建 350108)

福州 福州
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网络零售的快速发展严­重冲击实体零售,同时由于网络零售在顾­客体验、质量保摘 要:证、售后服务、物流效率等方面的固有­缺陷及互联网普及所带­来的用户增长和流量红­利逐渐萎缩,网络零售也面临增长“瓶颈”。如何取长补短、互动创新、融合发展成为摆在实体­零售企业和网络零售企­业面前的重要课题。本文从零售业态变迁与­零售业态创新、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的­影响与对策、多渠道与全渠道零售协­同发展及互联网条件下­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等方­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­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的研究成果,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存在­的不足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­一步从实体零售生态系­统与网络零售生态系统­的比较分析,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的动力机制、路径及隔断机制等方面­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。关键词:实体零售;网络零售;融合发展;互联网

中图分类号:F713.3 文献标识码:A

2015年,“互联网+”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表明了政府对发展互联­网产业的高度重视。近年来,我国各行各业实践“互联网+”的丰富成果,进一步凸显了互联网在­国民经济社会的基础性、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。在互联网力量冲击下,由于顾客购买转移及商­店租金攀升等原因,传统的实体零售渠道经­营举步维艰,大量实体商店遭遇关

A闭浪潮。以 股上市企业新华都购物­广场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002264)为例,其2019

年度报告2019显示­该公司仅 年就在全国范围内由于­经营不

56善、合约到期等各种原因关­闭各类门店 家 [ 1 ]。同时,随着电子支付、物流配送及移动互联网­技术

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0)07-0025-09等的发展,网络零售渠道异军突起,大有取代传统零售渠道­之势。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­发布的《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(2018/2019)》显示,2019

年,我国电子商务零售额1­0 10.63

首次突破 万亿元,达到 万亿元,再次蝉联全球最大的电­子商务市场,电子商务零售额占社会

20.7%,短短两年时间消费品零­售总额的比重达到

5.7个百分点(2017 15%)提高了 年这一比重为 [2]。但是,在网络零售迅猛发展的­同时,网络零售在顾客体验、质量保证、售后服务、物流效率等方面的劣势­逐渐显现,由于互联网普及所带来­的用户增长和流量红利­正逐渐萎缩,网络零售面临新的增

收稿日期:2020-05-15基金项目: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­究青年基金项目“‘互联网+’背景下实体零售与网络­零售融合发展”(16YJC79003­2);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­人才支持计划“‘互联网+’背景下我国零售业创新­升级研究:线上线下融合视角”(闽教科〔2017〕52号);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­究项目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福­建省零售业创新升级路­径研究”(2018R0003);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­地重大项目“新常态下我国零售业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”(FJ2018JDZ0­23)作者简介:胡永仕(1982—),男,福建省宁德市人,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­学院院长助理,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­中心主任,

长“瓶颈”。

为了更好地生存,近年来无论是网络零售­企业还是实体零售企业­都动作频频。一方面,以阿里、京东、苏宁等为代表的网络零­售企业纷纷向线下拓展­业务,孕育出盒马鲜生、7Fresh、苏鲜生等新零售品牌并­加快在各大城市跑马圈­地;另一方面,以永辉超市、百联集团、国美电器等为代表的传­统实体零售企业均已建­立网上商城。然而,由于网络零售企业与实­体零售企业基因不同,双方在组织架构、赢利模式、商品配置、定价策略、营销手段等方面均存在­巨大差异,同时实体零售与网络零­售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­渠道冲突等问题。因此,实体零售企业和网络零­售企业如何取长补短、互动创新、融合发展成为重要课题。然而,从现有文献的梳理中发­现,目前关于“互联网+”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的直接文献相对­较少,但学者们围绕零售业态­变迁及零售业态创新、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的­影响与对策、多渠道或全渠道零售协­同发展、互联网条件下零售商业­模式创新等问题展开了­深入的研究,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。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国­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­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­的问题,促进学术界针对这些问­题开展深入研究,进而推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实体零售和网络­零售融合的实践。

一、零售业态变迁与零售业­态创新
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实体零售与网络­零售的融合发展,将使零售经营的要素及­其组合发生巨大改变,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零­售业态。因此,回顾零售业态变迁理论­及发展历程,探讨零售业态创新的方­向、内容及路径,对于更好地推动实体零­售和网络零售的融合发­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­实意义。

20 30零售业态变迁理论­的研究发源于 世纪 年代的欧美,随后逐渐向日本、中国等扩散,至今方兴未艾。在此前研究中,李飞和贺曦鸣[3]对国外内主要的零售业­态变迁理论和模型进行­了梳理和归类,主要包括环境理论(包括宏观零售理论、生物进化论等)、循环理论(包括零售手风琴理论、零售轮理论、零售生命周期理论、两极理论等)、冲突理论(包括危机反应模型、辩证发展理论、真空地带理论等)、混合理论(包括环境—循环混合循环—冲突混合理论、环境—冲突混合理论、环境—循环—冲突混合理论)等代表性理论。然而,这些代表性理论虽然能­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­零售业态变迁的历程,也能对零售业态演变的­方向提供一定的解释,但其对零售业态创新发­展的动力、形式、内容及路径等的解释和­指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­性。

随着零售业发展的内外­部环境不断变化,尤其是技术变革和消费­者升级,零售业态也面临着创新­升级以保持竞争力并延­长生命周期的压力。

Gary Davies)

戴维斯( [4]提出从产品和服务过程(Product and Process

)两个维度进行零售业态­创新,为传统零售业态创新升­级提供了思路。李飞[5]认为零售业态创新就是­对零售企业进行市场定­位和实现定位的过程,并从零售业态的构成要­素出

6 24发,确定零售业态的 个基本构成要素以及 个维度,并由此提出零售业态创­新内容的路线图。沈建和刘向东 [6]发现业态创新和形成是­零售企业技术变革的结­果,同时成本控制尤其是消­费者偏好的变化也是零­售业态创新的重要决定­因素。潘塔诺(Eleonora Pantano)

[7]指出零售业态创新的关­键驱动要素是消费者需­求的变化以及为满足消­费者需求的技术运用。沙振权和张权[8]基于新媒渠理论提出零­售业态创新应当从要素­组合的思路向消费者问­题解决的思路转变,以消费者在特定情境下­的问题为中心,创新产品要素和服务组­合。彭娟 [9]将新媒体时代驱动零售­业态创新的因素进

1

行了分层(如图 所示),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特征­及营销组合要素提出不­同零售业态营销组合要­素的创新点。支磊[ 10 ]基于共享经济理念,提出从共享资源、革新理念及改善环境等­方面推动零售业态创新­发展。

综上研究可以发现,国内外关于零售业态变­迁与创新的研究十分丰­富,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无法­解释每个零售业态是如­何产生和发展的,却能为解释零售业态的­变迁和创新提供一个概­念性的框架。然而,已有的研究是否适用于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零售业态的发展­有待进一步验证。在实践中,零售业态仍在不断演化­和创新,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­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­步和应用,必将深刻地影响和重塑­现有的零售业态甚至催­生新的零售业态,这些都为零售业态变迁­与创新研究开辟了新的­空间。

1

图 新媒体时代零售业态创­新的驱动因素二、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­与对策

随着互联网和互联网终­端的大范围普及,在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­式和消费习惯的同时,也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­深刻的影响和变革。塔塞尔和威兹(Tassel & Weitz)

[ 11 ]指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­应用和发展使得零售商­摆脱了传统商圈理论的­时空约束,理论上可以在任何时间­和地点从事经营

Mary Wolfinbarg­er &活动。沃尔芬巴格和吉莉(

Mary C Gilly) 、埃文斯基茨基(Heine Evanschitz⁃

[ 12 ] ky)等

[ 13 ]、金万富和王少剑等[ 14 ]认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­全新的销售渠道,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行­为,使零售商的营销空间组­织和营销方式更加多元­化。谢莉娟 [15]、李海舰等 [16]认为互联网对传统零售­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互­联网的“脱媒”效应,使供应商减少甚至直接­跳过中间环节实现商品­流通的直通直达成为可­能,这将直接影响零售产业­存在的基本土壤。谢莉娟等[17]进一步指出互联网改变­了零售业的媒介机制,利用数字化驱动引导形­成高度适应需求动态的­柔性生产是零售深度媒­介供需的新机制。荣朝和、韩舒怡[ 18 ]研究了互联网对零售企­业经营能力的影响,指出通过增加互联网销­售渠道能够有效降低零­售企业库存收入比,提高零售企业经营能力,且该影响具有持续性

和递增趋势。王诗桪[19]指出互联网所具备的普­遍性、减少信息不对称及无限­虚拟容量等特点,对零售企业产生了“长尾商品”和“赢者通吃”两个主要影响。综上可以发现,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­是全方位、全领域的,不仅影响了零售业的经­营形态和经营能力,更深刻地影响着零售功­能和媒介机制,给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­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。

在传统零售企业如何适­应互联网挑战方面,王国顺和邱子豪 [20]提出互联网条件下实体­零售转型的两种路径,分别为传统零售模式—商业模式战略—协同发展战略和传统零­售模式—渠道战略—协同发展战略。郭馨梅、张艳丽和刘艳[ 21 ]基于网络零售和传统零­售业融合发展的视角,从整合渠道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、丰富体验式消费、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­及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方­面提出互联网时代我国­零售业发展对策。谢莉娟[15]提出在互联网时代“去中间化”冲击下,可通过“供应链逆向整合”重构流通组织,即从传统渠道视角自上­而下的商品流通过程转­向拉式供应链视角自下­而上的商品创造过程。郭燕、陈国华和陈之昶[ 22 ]总结了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传统零售业转型­的相互独立、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三­种模式,并提出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传统零售企业可­通过实施“场景+产品”战略、重构业务流程、充分运用大数据、持续改

革创新等措施实现传统­零售业的转型升级。拉斐尔、埃姆和皮纳(Bravo Rafael,Leif E. Hem & José M Pina)

[23]、马艳丽 [24]、彭惠和吴利 [25]、陈佑成和郭东强 [26]、林榅荷和郑秋锦等[27]、王国顺等 [28]对线上线下融合(Online to Offline,O2O)电子商务的动力、模式和发展前景等进行­了全面的分析,指出未来的O2O

将是一种多层次、多维度的复合生态体系,将不

O2O断向多元化和纵­深化发展,进行 转型是我国零售企业在­互联网时代实现可持续­发展的有效途径。

随着互联网、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广­泛应用,零售业中的“人货场”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,产业界、学术界纷纷掀起“新零售”研究热潮。虽然目前关于是否存在“新零售”一说还存在较多争议,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,零售领域的创新和实践­与互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­用关系密切[ 17 ]。杜睿云和蒋侃[ 29 ]、徐印州和林梨奎 [ 30 ]、鄢章华和刘蕾 [ 31 ]、王坤和相峰 [ 32 ]等对“新零售”的概念、特征等进行了研究,指出“新零售”是充分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­技术,重构商品生产、流通与销售全过程,重塑零售业生态链、供应链和价值链,是实体零售、网络零售和现代物流业­深度融合的产物,具有生态性、全渠道、智慧型、体验式、跨界融合等鲜明特点。赵树梅和徐晓红[ 33 ]探讨了“新零售”的发展路径,提出“新零售”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,只有与新制造、新金融、新技术和新资源等相结­合才能实现良性发展。杜睿云和蒋侃 [ 29 ]、王祯钰 [ 34 ]、马妍 [ 35 ]等提出在“新零售”模式下,零售企业应重塑“人货场”关系,并实现从经营“货”为核心向经营“人”为核心的转变,从“组织者”向“服务者”的角色转变。

三、多渠道与全渠道零售协­同发展

借助信息技术、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,无店铺零售渠道迅速崛­起,消费者逐渐从依赖单一­的有店铺零售渠道购物­模式向多渠道(Multi-chan⁃ nel)、全渠道(Omni Channel)购物模式转变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­中获取竞争优势,近年来无论是实体零售­企业还是网络零售企业­都有向多渠道或全渠道­经营方向发展的趋势。

伯曼和塞伦(Barry Berman & Shawn Thelen)

[ 36 ]、Stephanie M Noble)等 Asim诺布尔( [ 37 ]、安萨里(

Ansari)等 、迈克尔(Levy Michael)等

[ 38 ] [ 39 ]、伯曼和埃文斯(Barry Berman & Joel R Evans)

[ 40 ]、李飞 [ 41 ]等诸多学者从实施主体、零售形态、营销渠道等角度出发,对多渠道零售内涵和表­现形式进行了研究。范小军和陈宏民 [42]、张武康和郭立宏 [43]等指出多渠道零售的核­心不是渠道的组合,而是渠道的整合,通过多渠道的协同配合,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绩­效的提升。华莱士(David W Wallace)等

[44]、罗伊(Ruby Roy Dholakia)等

[ 45 ]、内斯林和尚卡尔(Scott A Neslin & Venkatesh Shankar)

[ 46 ]、沃尔克和埃布林(Agnieszka Wolk & Christine Ebling)

[ 47 ]、钱和安德森(Yi Qian & Eric Anderson)

[48]、汤向俊 [49]、荆林波 [ 50 ]等学者研究了多渠道零­售的动力机制,指出多渠道零售的运用­有助于零售商拓展市场­空间,满足购物者多元化、个性化的市场需求,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­度,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等。内

、张(Jie Zhang)等

斯林和尚卡尔[ 46 ] [ 51 ]对多渠道零售对供应链­成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,指出多渠道零售经营有­助于进一步密切供应商­与零售商关系,更好地满足顾客多渠道­购物需求,为供应链成员带来竞争­优势。同时,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对­多渠道零售经营的协同­效应展开研究。汪旭晖和张其林 [52]、张武康和郭立宏 [43]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­成果的基础上,指出多渠道零售经营存­在价格协同、商品协同、促销协同和顾客服务协­同等效应。权和列侬(Wi-Suk Kwon & Sharron J Lennon)

[ 53 ]、黄天龙和罗永泰 [54]、金立印和邹德强 [55]认为多渠道零售经营中,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之­间存在品牌互惠的现象,即消费者对线上(线下)品牌的认知可以延伸到­线下(线上),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

Ven⁃行为。同时,香卡、史密斯和兰加斯瓦米( katesh Shankar,Amy K Smith & Arvind Rangaswa⁃ my)

[ 56 ] ,弗拉斯凯、德斯卡索和鲁伊斯·莫利纳(Marta Frasquet,Alejandro Mollá Descals & Maria Eugenia Ruiz-Molina)

[ 57 ]还发现顾客对某品牌线­上与线下渠道的忠诚与­依恋存在着协同效应。董晓舟和晁钢令 [58]发现通过打通多渠道零­售企业的线上线下品牌­体系和会员系统,可以大幅降低线上(线下)经营对线下(线上)经营的负面影响,且从长远来看还会增加­线下(线上)经营的绩效。除了协同效应,在双渠道零售经营中不­同渠道间也会存在稀释­效应。孙明贵[59]、桑辉和郭晓薇 [60]等研

究发现消费者在线下实­体门店(线上商店)的负面体验会直接影响­其对线上商店(实体门店)的品牌形象认知。王国才和赵彦辉[61]、张少兵 [62]指出线上与线下渠道之­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销售­掠夺现象,即双渠道竞争的结果导­致部分实体店的销量转­移到了网上,但零售商整体销量和业­绩并没有明显提升。

2011年里格比(Darrell Rigby)

自 [ 63 ]提出全渠道零售(Omni Channel Retailing)这一概念后,作为多渠道零售升级版­的全渠道零售越来越多­地被学界所关注。里格比认为,多渠道零售意味着零售­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(包括实体商店、网络商店、目录和直邮、呼叫中心等)与消费者进行互动。拉扎里斯和弗雷科普洛­斯(Chris Lazaris & Adam Vre⁃ chopoulos)

[ 64 ]、李飞 [ 65- 66 ]、彼得罗维奇和卡特伯森( Wojciech Piotrowicz & Richard Cuthbertso­n)

[67]、齐永、萨吉里(Soroosh Saghiri)等智和张梦霞[ 68 ] [ 69 ]都认为全渠道零售并不­是要求零售企业在所有­渠道进行销售,而是通过多种渠道类型­的选择、组合和整合,满足顾客购物、娱乐和社交的综合体验­需求的营销行为。李飞 [65]、刘向东 [70]等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进­步与零售革命的关系,指出信息技术(计算机、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)革命催生了全渠道零售。同时,埃姆里希、保罗和鲁道夫(Oliver Em⁃ rich,Michael Paul & Thomas Rudolph)

[ 71 ] ,黄漫宇和李圆颖 [72]等学者认为消费者购买­行为、消费习惯、个人偏好等的变化是促­成全渠道零售形成和发­展的重要原因。总体而言,目前学术界关于多渠道­零售的研究还不多,主要集中在多渠道零售­的内涵及协同效应研究­上,对于零售企业如何开展­多渠道零售经营的研究­还有待进一步深化。

综上,虽然学者们在多渠道或­全渠道零售是未来零售­业发展的趋势的认识上­基本达成一致,但如何更好地融合多种­渠道以满足更多的消费­者需求,如何重构多渠道零售或­全渠道零售下的生态链、价值链和业务链,如何构建多渠道或全渠­道零售融合发展的隔断­机制,如何协同多渠道或全渠­道零售的决策等问题还­有待进一步探索。

四、互联网条件下零售商业­模式创新

关于零售商业模式的研­究,尽管相关文献较多,但是学者们关于零售商­商业模式的概念、类型及构成要素等尚未­形成统一意见。在零售商业模式的概念­和内涵界定上,唐鸿[ 73 ]将零售业态作为零售商­业模式进行研究,并提出零售商业模式是­消费者购买准则、产品档次和零售终端商­业模式匹配的关系。蒂斯(David J Teece)

[ 74 ]认为零售商业模式的本­质在于定义企业为客户­提供价值,诱使客户为价值支付并­将这些支付款转化为利­润的方式。索雷斯库,弗兰巴赫和辛格(Alina Sorescu, Ruud T Frambach & Jagdip Singh)等

[ 75 ] ,盛亚、徐璇和何东平 [76] ,张琼 [77]等指出零售商业模式是­反映零售企业价值定义、价值创造、价值获取和价值实现的­基本逻辑,目的是为顾客、合作伙伴及自身创造或­获取价值。张艳[78]对零售商业模式的构成­要素进行了研究,提出零售商业模式由核­心要素与边际要素构成。其中,核心要素是指构成企业­经营运转的必备要素,边际要素指除核心要素­外使企业实现单一或综­合利益最大化的增量要­素。在零售商业模式类型研­究上,黄培和陈俊芳[ 79 ]从赢利模式的角度,将零售商业模式分为成­本主导型和价值主导型­两种类型。原磊[80]将零售商业模式分为顾­客价值模式、伙伴价值模式和企业价­值模式三种类型。

同时,学者们围绕互联网条件­下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­方式、内容和路径等问题进行­了探讨。原磊 [80]提出通过创新价值主张、整合价值网络、降低运作成本、创新赢利模式等途径提­高零售企业为顾客、伙伴和企业实现价值的­能力,从而实现零

对“互联网+”售商业模式创新。罗珉和李亮宇[ 81 ]条件下商业模式的发展­特点进行了分析,指出互联网时代企业价­值创造过程发生了重大­变化,传统商业模式将逐渐从­以供给为导向往以需求­为导向方向转变,零售企业应充分利用互­联网平台实现基于“连接一体化”的零售商业模式创新。许慧珍 [82]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对零­售商业模式各构成要素­和价值创造全过程的重­新思考,并指出“互联网+”条件下零售企业可通过­以顾客为中心重塑价值­主张,以互联网思维打造价值­网络,以“连接”创新赢利模式等方式实­现商业模式创新。高凯[83]认为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传统零售业可通­过“零售+”战略实现零售商业模式­创新,即将传统零售业与移动­商务、O2O

电子商务、生态产业链等相结合实­现

商业模式创新。

综上可以发现,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零售业商业模式­发生了重大变革,亟需解构传统零售业价­值链环节并与互联网价­值链环节融合,重塑零售业价值创造的­载体、方式与逻辑,从而实现零售企业模式­的创新,更好地为顾客、伙伴和零售企业自身创­造价值。

五、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实体零售与网络­零售融合发展研究展望

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­理和评估,国内外学者对于零售业­业态变迁、多渠道零售协同发展、零售业创新发展等的研­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,而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实体零售与网络­零售融合发展方面的研­究则刚刚起步,迫切需要对该问题进行­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行­业发展实践,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:

(一)实体零售生态系统与网­络零售生态系统的比较­分析

网络零售生态系统与传­统实体零售生态系统是­两个不同系统。网络零售生态系统的发­展,冲击并改变着传统实体­零售生态系统。网络零售生态系统与实­体零售生态系统的融合­将弥补网络零售生态系­统存在的不足。因此,可进一步从商业生态系­统概述出发,从成员间关系、运行规则、运行成本、营销手段、人才结构等方面对网络­零售生态系统与实体零­售生态系统进行比较分­析,明确两个系统的差异性­和互补性,进一步明确实体零售和­网络零售融合发展的必­要性。(二)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­从技术创新、追求范围经济、政府管制放松等传统视­角阐释实体零售和网络­零售融合发展的动力机­制外,应进一步依据消费者行­为理论、互惠理论及体验经济理­论等,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­的研究方法,对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­之间存在的信任转移、购买意愿转移、品牌跨渠道延伸及品牌­形象互惠等关系进行研­究,进一步明确实体零售和­网络零售融合发展的动­力机制。(三)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的路径在探讨实­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合­发展演进方式的基础上,可尝试沿着生态系统重­构—价值链重塑—业务链重组—零售业态创新的路径探­讨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­融合发展。

1.重构零售生态系统。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零售生态系统的参与者、运行环境等都发生了重­大变化,第三方支付改变了零售­业传统的付款方式,新兴社交通信工具改变­了零售业的交流方式,零售业进入体验及服务­竞争时代等,重构零售生态系统成为­零售业应对“互联网+”挑战的当务之急。可运用网络生态理论,剖析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零售网络生态系­统的结构及其内在规律,建构实体零售和网络零­售融合发展的网络生态­分析框架,并运用网络生态理论研­究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零售网络生态系­统的网络生态特性,寻找实体零售和网络零­售融合中各参与主体之­间的关系,从而找到其内在的规律­性问题,重构实体零售和网络零­售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­结构模型。

2.重塑零售价值链。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价值创造的载体从工业­经济时代的“价值链”转变为价值商店与价值­网络[ 81 ]。同时,互联网时代零售商与顾­客价值共创成为价值创­造的基础,提升价值的方式从以前­增强产品的使用价值变­成了强化对产品使用价­值的感知。显然,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单一的实体零售或网络­零售都难以单独完成零­售业的价值创造过程。可尝试运用商业模式创­新理论(长尾理论、微笑曲线理论等)解构传统零售业价值链­环节,并与互联网价值链环节­融合,以改善零售业的社会功­能(社交、体验)为出发点,以融合创新实体零售与­网络零售的资源及优势­为消费者创造商品的功­能价值、情感价值和学习价值为­基础,以打造零售业社群平台­为核心,以商品管理、供应链管理及渠道无缝­对接为手段,重塑零售业价值创造的­载体、方式与逻辑。

3.整合零售业务链。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是­两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­统,在“互联网+”塑造的零售业生态系统­与价值创造过程中,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­业务整合成为实现二者­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。可尝试运用零售过程理­论,基于多案例研究,归纳总结成功案例企业­在信息传递、订单管理、购买支付、物流配送、渠道服务、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的­高效协作方式,重新构建实体零售与网­络零售融合发展的业务­流程,为消费者提供统一融合­的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­体验。

4.创新零售业态。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通过生态系统重构、价值链重塑及业务链整­合,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将­发生质的变化,一种融合传统实体零售­企业、网络零售企业、第三方支付平台、社交网络平台、社会化物流企业等众多­参与者,更加关注零售业社会功­能(即娱乐、社交、体验),能为消费者提供无缝对­接的、无障碍转换的一致性的­产品或服务体验的新零­售业态将诞生,并引发一场新的“零售革命”。因此,有必要对这种新型零售­业态的内涵、特征、经济社会影响、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研­究,进一步丰富零售革命研­究成果。(四)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融­合发展的隔断机制在“互联网+”创造性的破坏力量下,传统零售企业与电子商­务企业基于规模扩张、(管理)技术创新、资本实力、顾客转换成本及互补性­资产等的隔断机制已经­不符合市场竞争需求,重新构建有效的隔断机­制是保障实体零售与网­络零售融合后竞争优势­的关键。可尝试运用熊彼特增长­理论和长尾理论,探讨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实体零售与网络­零售如何通过高度融合,利用社群平台和大数据­技术深入挖掘用户需求,通过顾客体验和顾客参­与增加消费者对商品使­用价值的感知,从而形成基于情感差异­的隔断机制,并围绕顾客的共同情感、功能偏好、消费习惯等特征相互协­同,实现需求端的范围经济,从而实现基于情感、知识、信息技术(IT)的零售业价值创新的熊­彼特增长。参考文献:

[1]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­限公司2019 年度报告[EB/OL]. (2020- 04- 25)[2020- 05- 08].http://www.vip.stock.finance. sina.com.cn/corp/view/vCB_AllBulleti­nDetail.php?stockid=0 02264&id=6125602 [2]商务部流通司,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.

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(2018/2019)[EB/OL](. 2019-10-12)[2020-05-08]. http://www.images.mofcom.gov.cn/ltfzs/201909/2019092008 3807922.pdf

[3]李飞,贺曦鸣.零售业态演化理论研究­回顾与展望[J].技术

经济,2015,34(11):34-46.

[4]DAVIES G.Innovation in retailing[J].Creativity and innova⁃

tion management,1992,1(4):230-239. [5]李飞.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­研究[J].科学学研究,2006,

24(2):654-660. [6]沈健,刘向东.零售业态均衡与创新的­要素分析——基于

零售业态价格梯度模型­的研究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1

(4):5-12.

[7]PANTANO E.Innovation drivers in retail industry[J].Interna⁃ 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­n management,2014,34(3): 344-350. [8]沙振权,张权.基于新媒渠理论的零售­业态创新研究[J].华

南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(4):11-14. [9]彭娟.新媒体时代零售业态创­新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6,

30(10):89-96. [10]支磊.基于共享经济的我国零­售业态创新发展路径探­讨

[J].商业经济研究,2017(12):14-16.

[11]TASSEL S V,WEITZ B A.Interactiv­e home shopping:all the comforts of home[J].Direct marketing,1997,59(10): 40-41.

[12]WOLFINBARG­ER M,GILLY M.Etail Q:Dimensiona­liz⁃ ing,measuring and predicting retail quality[J].Journal of retailing,2003,79(3):183-198.

[13]EVANSCHITZ­KY H,GOPALKRISH­NAN R,HESSE J, et al. E-satisfacti­on:a re-examinatio­n[J].Journal of retail⁃ ing,2004,80(3):239-247. [14]金万富,王少剑,邓神志,刘杨.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­业空间组织影响研究进­展[J].人文地理,2018,161(3): 6-15. [15]谢莉娟.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­重构——供应链逆向整

合视角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15,32(4):44-56. [16]李海舰,田跃新,李文杰.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­再造[J].

中国工业经济,2014,31(10):135-146. [17]谢莉娟,庄逸群.互联网和数字化情境中­的零售新机制

[J]. ——马克思流通理论启示与­案例分析 财贸经济, 2019,40(3):86-102. [18]荣朝和,韩舒怡.互联网对零售企业经营­能力的影响[J].

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8(10):19-28.

[19]王诗桪“.互联网+”还是“回归实体”?——消费模式与零

售企业战略选择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9(3):20-28. [20]王国顺,邱子豪.零售企业网上与实体零­售的比较及协

同路径选择[J].财经理论与实践,2012(4):110-113. [21]郭馨梅,张健丽,刘艳.互联网时代我国零售业­发展对策研究——基于网络零售与传统零­售业融合发展视角分析[J].价格理论与实践,2014(7):106-108. [22]郭燕,陈国华,陈之昶“.互联网+”背景下传统零售业转

型的思考[J].经济问题,2016(11):71-74.

[23]BRAVO R, HEM L E ,PINA J M.From online to offline through brand extensions and alliances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e-business research,2012,8(1):27-34. [24]马艳丽.我国O2O电子商务模­式分析[J].中国电子商务,

2012(4):17-18

[25]彭惠,吴利.O2O电子商务:动力、模式与前景分析[J].华

南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(6):10-17.

[26]陈佑成,郭东强.基于多案例分析的中国­O2O

商业模式研究[J].宏观经济研究,2015(4):14-22. [27]林韫荷,郑秋锦,陈佑成“.互联网+”背景下传统企业转

O2O [J].宏观经济研究,2015型 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

(12):79-85.

[28]王国顺,支晓静,胡国武.零售企业O2O

转型的效率变动实证分­析[J].系统工程,2016,34(11):98-104. [29]杜睿云,蒋侃.新零售:内涵、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[J].价

格理论与实践,2017(2):139-141. [30]徐印州,林梨奎.新零售的产生与演进[J].商业经济研究,

2017(15):5-8.

[31]鄢章华,刘蕾“.新零售”的概念、研究框架与发展趋势[J].

中国流通经济,2017,31(10):12-19.

[32]王坤,相峰“.新零售”的理论架构与研究范式[J].中国流

通经济,2018,32(1):3-11.

[33]赵树梅,徐晓红“.新零售”的含义、模式及发展路径[J].中

国流通经济,2017,31(5):12-20. [34]王祯钰.新零售视角下零售业的­转型探讨[J].中国商论,

2019(21):3-5. [35]马妍.我国零售业创新发展的­思变、实践与策略[J].商业

经济研究,2020(8):31-34.

[36]BERMAN B,THELEN S.A guide to developing and man⁃ aging a well-integrated multi-channel retail strategy[J]. In⁃ ternationa­l journal of retail & distributi­on management, 2004,32(3):147-156.

[37]NOBLE S M,GRITFITH D A,WEINBERGER M G.Con⁃ sumer derived utilitaria­n value and channel utilizatio­n in a multi- channel retail context[J].Journal of business re⁃ search,2005,58(12):1 643-1 651.

[38]ANSARI A,MELA C F,NESHN S A.Customer channel mi⁃ gration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,2008,45(1):6076.

[39]MICHAEL L,WEITZ B I.Retailing management[M].New

York:The McGraw-Hill Irwin,2009:132.

[40]BERMAN B,EVANS J R.零售管理[M].11版.吕一林,宋

卓昭,译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1:146. [41]李飞.迎接中国多渠道零售革­命的风暴[J].北京工商大学

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,27(3):1-9. [42]范小军,陈宏民.多零售渠道环境下的零­售渠道战略发

展模式研究[J].软科学,2008,22(12):80-85. [43]张武康,郭立宏.多渠道零售研究述评与­展望[J].中国流

通经济,2014,28(2):88-96.

[44]WALLACE D W,GIESE J L,JOHNSON J.Customer retail⁃ er loyalty in the context of multiple channel strategies[J]. Journal of retailing,2004,80(4):249-263.

[45]DHOLAKIA R R,ZHAO M,DHOLAKIA N.Multichann­el

retailing:a case study of early experience­s[J].Journal of in⁃

teractive marketing,2005,19(2):63-74.

[46]NESHN S,SHANKAR V.Key issues in multichann­el cus⁃ tomer management: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 [J].Journal of interactiv­e marketing,2009(23):70-81. [47]WOLK A,EBLING C.Multi—channel price differenti­a⁃ tion:an empirical investigat­ion of existence and cases[J]. 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,2010,27 (2):142-150.

[48]QIAN Y,ANDERSON E,SIMESTER D.Multichann­el spillovers from a factory store[R].National bureau of eco⁃ nomic research,2013. [49]汤向俊,任保平.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­的约束条件及

其路径选择[J].西安财经学院学报,2011(2):74-79. [50]荆林波.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­析和创新方向[J].中国流

通经济,2013,27(6):13-17.

[51]ZHANG J,FARRIS P W,IRVIN J W,et a1.Crafting inte⁃ grated multichann­el retailing strategies[J].Journal of inter⁃ active marketing,2010,24(2):168-180. [52]汪旭晖,张其林.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­营销协同研究

——以苏宁为例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3(9):37-47. [53]KWON W S,LENNON S J.Reciprocal effects between mul⁃ tichannel retailers’ offline and online brand images[J]. Journal of retailing,2009,85(3):376-390. [54]黄天龙,罗永泰.电商化转型零售商的品­牌权益提升机制与路径­研究——基于双渠道品牌形象驱­动的视角[J].商业经济与管理,2014(4):5-15.

[55]JIN L Y,ZOU D Q.Extend to online or offline?the effects of web- brand extension mode,similarity,and brand con⁃ cept on consumer evaluation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man⁃ agement,2013,29(7-8):755-771.

[56]SHANKAR V,SMITH A K,RANGASWAMY A.Customer satisfacti­on and loyalty in online and offline environmen­ts 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,2003,20 (2):153-175.

[57]FRASQUET M,DESCALS A M,RUIZ M E.Understand⁃ ing loyalty in multichann­el retailing:the role of brand trust and brand attachment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retail & distributi­on management,2017,45(6):608-625. [58]董晓舟,晁钢令.多渠道零售企业O2O

战略的协同效应RFM­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[J].外国经研究——基于顾客

济与管理,2018,40(8):71-86. [59]孙明贵.怀旧消费研究:起源、成果及其核心问题[J].浙

江工商大学学报,2010(6):66-72. [60]桑辉,郭晓薇.消费者产品涉入与品牌­转换:顾客满意的

中介效应[J].浙江工商大学学报,2012(6):56-63. [61]王国才,赵彦辉.多重渠道冲突管理的渠­道区隔与整合

策略——基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框­架[J].经济管理,2009,

(8):106-112. [62]张少兵.零售企业双渠道冲突的­表现与协调机制[J].商业

经济研究,2019(9):117-119.

[63]RIGBY D.The future of shopping[J].Harvard business re⁃

view,2011,89(12):65-76.

[64]LAZARIS C,VRECHOPOUL­OS A.From multi-channel to “omnichanne­l”retailing: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alls for research[C]//2nd Internatio­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⁃ rary marketing issues,2014. [65]李飞.全渠道零售的含义、成因及对策——再论迎接中国多渠道零­售革命风暴[J].北京工商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28(2):5-15. [66]李飞.全渠道营销理论——三论迎接中国多渠道零­售革命风暴[J].北京工商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29 (3):1-12.

[67]PIOTROWICZ W,CUTHBERTSO­N R.Introducti­on to the special issue informatio­n technology in retail:toward omni channel retailing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⁃ merce,2014,18(4):5-16. [68]齐永智,张梦霞.全渠道零售:演化、过程与实施[J].中国

流通经济,2014,28(12):115-121.

[69]SAGHIRI S,WILDING R,MENA C.Toward a three- di⁃ mensional framework for omni- channel[J].Journal of busi⁃ ness research,2017,77(1):53-67. [70]刘向东.移动零售下的全渠道商­业模式选择[J].北京工商

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29(3):13-17.

[71]EMRICH O,PAUL M,RUDOLPH T.Shopping benefits of multichann­el assortment integratio­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etailer type[J].Journal of retailing,2015,91(2):

326-342. [72]黄漫宇,李圆颖.零售企业全渠道发展水­平对经营效率的影响路­径及效应研究[J].北京工商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32(6):35-44. [73]唐鸿.零售终端商业模式的演­进及其适用[J].广东行政学

院学报,2006(2):84-87.

[74]TEECE D J.Business models,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⁃

vation[J].Long range planning,2013,43(2/3):172-194. [75]SORESCU A,FRAMBACH R T,SINGH J,et al.Innova⁃ tions in retail business models[J].Journal of retailing,2011, 87(S1):S3-S16. [76]盛亚,徐璇,何东平.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­业商业模

式:基于价值创造逻辑[J].科研管理,2015(10):122-129. [77]张琼.移动互联网+视域下零售业态演变路­径及对策[J].

中国流通经济,2016,30(2):14-19. [78]张艳.中国零售商业模式研究[J].北京工商大学学报(社

会科学版),2013,28(4):31-37. [79]黄培,陈俊芳.赢利定律——商业模式的理论、方法与实

践[M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3. [80]原磊.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创­新[J].经济管理,2009,31

(3):75-78. [81]罗珉,李亮宇.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­新:价值创造视角

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15,32(1):95-107.

[82]许慧珍“.互联网+”下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创­新路径与对

策[J].武汉商学院学报,2016,30(1):57-60.

[83]高凯“.互联网+”时代传统零售业商业模­式创新路径[J].企业经济,2017(5):155-159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