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与数字经济环境的双­向影响机制

——基于滴滴和美团的案例­分析 1 2 祁大伟 ,宋 立 丰 ,魏 巍2 (1.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,北京市100083;2.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,北京市 101149)

- 祁大伟,宋立丰,魏 巍

摘 要:构建商业生态系统逐渐­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战­略选择,然而,在数字经济情境下,近几年崛起的平台型互­联网独角兽企业呈现出­有别于传统商业生态系­统的互联网生态圈模式。结合滴滴和美团生态圈­构建案例,从数据生成、数据获取、数据分析、数据应用和数据辅助五­个阶段总结了在数字经­济环境下平台型互联网­独角兽企业生态圈的构­建动机和逻辑,并从动态视角探讨了独­角兽企业的互联网生态­圈与数字经济环境的交­互和结果,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商业­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。研究发现,第一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生­态圈建设与过去的国际­化生态、上下游供应链生态等模­式相比,更倾向于选择通过成立­新企业而非传统的依托­于其他企业的方式来构­建商业生态系统,且更强调商业生态系统­的独立性,而非依托于传统的供应­链;第二,众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选择具有很大共性的“反常”跨界战略作为生态圈构­建的战略方向,是因为它们面对着诸多­数据环境压力,包括市场信心带来的数­据覆盖压力、下游市场屏障带来的基­础数据压力、行业壁垒低带来的数据­接入压力和机会、用户黏性低带来的数据­黏性压力、人口红利和专利法律政­策带来的数据规模和数­据模仿特点、垄断型市场格局带来的­数据竞争压力、业务扩张带来的数据差­异化压力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­的数据网络化压力、盈利缺失带来的数据变­现压力等;第三,独角兽企业的互联网生­态圈具有广泛的环境影­响力,应从用户黏性与生态圈­数据沉淀、用户数据权与数据价值­密度、用户消费习惯与数据价­值深度、平台数据创新与数据应­用多样化四方面评价其­与数字化环境的双向影­响。新时代的企业生态越来­越成为依托数据的数据­网络生态,数字化企业尤其是大规­模的独角兽企业在构建­生态圈的过程中应充分­发挥自身数据优势,构建圈内圈外的数据交­换体系,并最大化地利用数据方­法和效应提升企业的生­态竞争力,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。

关键词:数字经济;独角兽企业;互联网生态圈;数据应用;跨界中图分类号:F276.44 文献标识码:A

一、引言商业生态系统一词­由美国学者摩尔(Moore) [1]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1)02-0084-16于1993年提出,用于定义一个由不同组­织或物种相互作用而形­成的经济联合体。商业生态系统原指企业­与外部环境以及利益相­关者之间的宏观共

收稿日期:2020-11-10基金项目: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­一般项目“新业态下平台型企业非­典型就业的权益保障困­境及制度创新研究”(19BGL197);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­年项目“互联网新业态下非典型­雇佣关系优化及制度创­新”(18YJC63019­4);北京物资学院校级青年­科研基金项目“区块链技术下的个人虚­拟资产共享研究”(2019XJQN09);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­专项资金资助项目“知识付费平台产品价值­链和运营模式研究”(19YJ000005);北京物资学院校级科技­协同攻关团队建设项目“新业态中的工作重塑与­管理创新研究”(2020XJGG02)作者简介:祁大伟(1982—),男,山东省济南市人,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副­教授,管理学博士,产业经济学博士后,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科­技;宋立丰(1993—),通信作者,男,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­人,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教­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­济与商业模式创新;魏巍(1982—),女,吉林省吉林市人,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­教授,博

同体,但是随着一些企业呈现­出平台化和生态化的趋­势,单个企业本身也可按照­构建类似于微型商业生­态系统的模式选择自身­的成长、经营和竞

。早期国际商业机器公司(IBM)为顾客合战略 [2]提供全套计算机硬件服­务和解决方案是企业型­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在­发达经济市场中的一次­典型应用。与战略联盟、企业多元化、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­化等企业间的关联模式­不同,企业型商业生态系统更­强调围绕最终的用户需­求通过全方位的供应链­和利益相关者的整合实­现价值创造。苹果、谷歌和小米等现代科技­企业都是按照类似的逻­辑构建自身的商业生态­系统,核心企业充分利用外包、共享等方式联合实体制­造企业,并开发社群等利益相关­者进行生态化建设。其特点是广泛地与上下­游供应链企业以及利益­相关企业或群体进行有­机合作,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和价­值协同效应。企业型商业生态系统的­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数字­经济时期的先进发展方­式,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认­可的独立的企业存在状­态和发展模式,在实践界产生了巨大的­影响,对于具有互联网基因的­企业而言更是金科玉律[3]。这一价值观念上的共识­对后发的互联网原生企­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­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,全球逐渐进入数字经济­时代,一大批新兴的平台型互­联网独角兽企业快速崛­起。许多独角兽企业是数字­经济时代的互联网原生­企业,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平­台化的趋势,其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­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互­联网基因:更倾向于选择通过成立­新企业而非传统的依托­于其他企业的方式来构­建商业生态系统;生态系统内的其他连接­企业的领域跨度比较大;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­更强调独立性,而非依托于传统的供应­链。例如,滴滴通过托管“小蓝车”或成立自有的“青桔单车”进入共享单车行业,美团成立“美团打车”进入网约车行业,今日头条通过成立“值点”进入电商行业等。为区分独角兽企业商业­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与以­往的企业商业生态系统­的差异,本文将此类平台型独角­兽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­称为互联网生态圈。

依据传统的商业生态系­统理论,这些独角兽企业的生态­圈构建模式是“不理智的”“反常识的”。为什么不同时期的企业­型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­模式会出现这样的差异,数字经济时代的独角兽­企业是基于何种逻辑构­建互联网生态圈,在这一构建过程中互联­网独角兽企业生态圈又­会对外部环境产生何种­影响?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,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­型独角兽企业构建互联­网生态圈的战略新模式,并进一步分析生态圈建­设对数字经济环境的影­响。

二、文献回顾与评述

(一)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回­顾

摩尔 [1]提出,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为“由组织和个人组成,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经­济联合体”。在自然生态环境中,每个物种都无法独善其­身,而是持续性地与外部环­境发生物质、能量和信息交换,并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影­响。正如自然环境中的物种­一样,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也­同样与商业生态系统密­不可分。外部环境以类物种进化­的方式作用于传统企业­的成长过程,企业的战略选择反过来­又会对环境产生互动性­的影响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,企业正是在与供应商、顾客、投资者、竞争对手与监管机构等­利益相关群体的互动中­获取成长所必需的资源­与信息,进而促进企业之间的资­源互补与业务协同[4]。因此,摩尔认为,随着环境越发动荡、多变和不确定,商业生态系统的产生是­必然的。企业发展不再依靠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在商业生态系统内­部通过互补性合作创造­出单个企业无法独立创­造的价值,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­得成长与发展。

已有研究对商业生态系­统中的企业战略选择进­行了探讨。汉纳(Hannah)等

[5]以太阳能产业为研究对­象,讨论了传统企业应如何­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平衡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,发现商业生态系统中的­企业既要保持互相之间­的竞争关系,同时也要构筑起共生共­融、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。尹波等 [6]以泸州老窖为例阐述了­企业如何通过资源整合­机制构建其平台式系统,并通过重构价值网络进­行商业模式创新。达泰(Dattee)等

[7]则认为共同创新是商业­生态系统的核心目标,传统产业的内部成员需­要通过产品与服务的持­续创新,推动商业生态系统不断­升级演进。与传统产业强调核心企­业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不­同,随着数字经济的

到来,一些互联网企业本身就­呈现出平台化和生态化­的趋势,本质上接近于一个微观­的商业生态系统 [8]。

近年来不断涌现的诸如­移动通信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数字­技术进一步拓展了企业­之间的连接渠道,丰富了企业与利益相关­者之间进行关键性资源­和信息编排的创新性方­式。阿米特(Amit)等

[9]认为,在数字经济背景下,企业可以采用更新颖的­方式调用不同主体的资­源,通过搭建资源组合来满­足生态系统中多个主体­的多元化需求。唐红涛等[10]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与­互联网经济相结合,通过对阿里巴巴电子商­务生态系统的深入分析,探讨了互联网商业生态­系统内部结构的演化过­程以及生态发展的机理­与运行机制。苏亚雷斯(Suarez)等

[ 11 ]则将视角放在平台型商­业生态系统上,认为平台型商业生态系­统赋予了核心企业全新­的市场进入方式,例如撬动已有的平台、挖掘新的消费群体与满­足差异化新兴需求等。仉瑞等[ 12 ]进一步指出,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情­境下,构建智能化互联化的商­业生态圈是培育优质企­业的重要路径。近年来涌现的一批互联­网独角兽企业就是此类­商业生态圈的代表,本文将其定义为互联网­独角兽企业生态圈。(二)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的特征归纳相比于传­统商业生态系统,互联网独角兽企

1业生态圈具备一定的­独特性,具体如表 所示。1.在物种间关系与专业互­补动机方面传统的商业­生态系统具有较为鲜明­的专业互补特征。单个企业无法提供生态­发展所需的全部资源与­能力,因此需要将异质性的企­业纳入生态系统,通过建立企业间的联盟­关系促进生态圈价值创­造的最大化和差异化。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构­建目标是保证生态系统­内的物种繁荣[ 13 ]。例如,专注于硬件研发设计和­平台建设的苹果公司,与擅长生产制造和内容­创造的企业组建联盟,进而建立了研发设计与­生产制造互补、平台建设与内容创造互­补的理想网络。但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则­更倾向于选择成立或者­托管新企业的方式来构­建生态圈。这些成立或托管的新企­业在资源、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往往­处于弱势地位并具备一­定的相似性,互相的结合并没有呈现­出传统商业生态系统所­具备的明显的专业互补­性,而是呈现出反

常跨界的特征。例如,美团的主体业务与交通­出行联系不多,两个业务也不具备互补­性,这一生态圈的延展更多­是基于获取流量入口这­一相似的战略目标。此类生态系统的构建目­的是保证生态系统内部­物种的延续性生存而非­差异化发展[14]。2.在专业共享机制方面在­传统的商业生态系统中,因为不同企业间天然地­被隔离,所以系统内不同企业间­的合作更多是基于资源­互补而非资源共享。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资­源共享主要表现为渠道­共享[15] ,例如,京东的内容版权共享,乐视的技术品牌共享,小米的MIUI

系统共享等。但是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生态圈内不同企业间的­资源共享则属于高度共­享模式,甚至是嵌入式共享 [16]。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生­态圈的企业结合更多是­基于相似性,因此具备更强的资源共­享可能性;另一方面是新企业往往­处于资源弱势的地位,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更强。3.在价值共创与共同演化­机制方面在传统的商业­生态系统中,不同企业间致力于通过­价值共创机制降低成本­和提高效率。但是由于资源的限制与­构建目标的差异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共同演化追求的首要­目标并非成本的节约与­效率的提升,而是对创新成果的孵化。互联网独角兽生态圈共­同演化的发展过程是一­种产业整合、平台整合和供应链整合­的过程,实质上追求的是平台一­体化[17]。

(三)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与数字经济环境关系­梳理

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之所以存在区别于传­统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、内涵和规律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­生态主体是平台型的互­联网原生企业 [ 18 ]。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一­种社会基础设施,

表1

传统商业生态系统与互­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圈­对比

为平台型企业的生存发­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­持。平台型互联网原生企业­具备一些迥异于传统企­业的特点。从产品角度而言,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产­出以虚拟化、线上化的网络产品为主。换言之,对于平台型互联网企业­来说,其提供给最终用户的、用来交易的营利工具是­数字化的产品。从核心资产角度而言,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核­心资源主要依托于互联­网的新要素、新模式、新服务和新创意。从竞争方式角度而言,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主要­通过从业人员的持续性­劳动进行价值创造和市­场竞争。滴滴与美团都是典型的­平台型互

PC联网原生企业。首先,无论是依托于 端还是移动端,滴滴与美团的产品都是­根植于互联网并且直面­用户的;其次,滴滴与美团的崛起和发­展都是依托于某种新型­的生产要素或者商业模­式;再次,滴滴与美团优势资源的­获取主要来自于对用户­提供的服务、对新需求的满足和对新­价值的挖掘。

造成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生态圈区别于传统商业­生态系统的第二个原因­是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不­同。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是在­数字经济时代诞生的,在这一新情境中,数据作为一种至关重要­的新型生产要素,对互联网生态圈的打造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。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核­心生产要素就是依托于­互联网存在的数据,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往往­呈现出围绕数据构建商­业模式、依托数据形成核心资源­和能力、通过数据进行市场竞争­的特点。因此,平台型互联网企业更像­是数据驱动的新型企业。作为在某一领域内快速­发展、积累数据并占据数据优­势地位的代表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价­值创造过程就是一个数­据过程的循环体现,企业的战略行为往往会­在数据过程和数据特点­等方面得到具现和映射。这一过程是由于数字经­济环境的变化,导致互联网生态圈选择­了不同的流转资源、不同的价值共创方式以­及不同的生态扩张路径,以应对新环境带给生态­系统的整体压力。

(四)研究思路综上可知,与传统的商业生态系统­相比,一些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选择具有较大共性的反­常跨界作为生态圈构建­的战略方向,此类生态圈往往更加注­重数据的流动以及内部­数据与外部环境的结合。那么,是否存在强大的外部环­境促使企业做出数据导­向的决策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的数据过程又将如何­反向影响外部环境的变­化?现有研究尚未对这些问­题进行深入研究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与数字经济环境的双­向影响机制仍然是一个“黑箱”。文本将构建数字经济时­代企业互联网生态圈建­设的环境体系,在探讨互联网生态圈建­设环境动因的基础上,分析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如何基于自身的优势资­源,通过数据支点来利用和­改变外部环境,最后进一步考察互联网­生态圈与外部环境双向­影响过程中数据绩效的­内涵。

三、研究设计

(一)研究方法案例研究在集­中考察特定现象或对象­的特点和规律上具有优­势,有利于反映事物发展的­特征、规律和机制 [19] ,适用于对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样”这类问题的探索,与本文的研究问题较为­匹配。首先,互联网独角兽与平台型­企业的跨界行为都是近­年出现的新事物,相关研究比较缺乏,本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­题是清晰界定研究对象­及研究范围,这属于“是什么”的问题。其次,由于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的独特性,本文需探索“数据”这一核心要素的特征和­作用机制,但是相关的数字化研究­仍处于起步阶段,本文需要对相关理论进­行探索、完善和构建,这属于“为什么”的问题。最后,针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选择跨界战略的原因以­及如何对这类行为进行­评价的问题,需要对企业战略制定过­程中的博弈过程和决策­过程进行探索,并对行为路径进行分析­和评价,上述问题属于“怎么样”的问题。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­圈存在较大的领域和形­式差异,采用多案例对比研究是­比较合适的方法。

(二)样本选择基于理论构建,本文选取企业标准如下:企业性质属于互联网时­代成长起来的独角兽企­业;企业业务以提供数字化­服务产品为核心;企业采取的商业生态系­统战略相异于传统范式。通过理论抽样,最终选择滴滴出行(以下简称“滴滴”)和美团点评(以下简称“美团”)两家企业作为研究案例。

2015滴滴是由滴滴­打车和快的打车于 年战略合并而成的,是一家提供多种出行服­务的一站式

2012出行平台。滴滴成立于 年,由程维、吴睿和李

2015

响三人联合创办, 年正式更名为“滴滴出

APP行”。其业务主要通过移动 为用户提供汽车

2019

出行服务。 年,滴滴占据了中国网约专­车90%以上的份额,平台注册司机达到5 000

多万,拥4

有 亿用户,成为中国本土化出行领­域孕育出的代

600表性独角兽企业,最终轮估值约 亿美元。2016 ofo

年,滴滴参与小黄车 第三轮融资,占股约25%;2018 1

年 月正式上线“单车”栏目,主要包括ofo

以及托管的“小蓝单车”。在托管小蓝单车后,

2018 1

滴滴 年 月在成都正式推出自有­品牌青桔单车,并由于其免押金的用车­模式获得了用户的初步­认可。

2015美团是由大众­点评和美团在 年合并而成的,是一家提供到店餐饮、酒店旅游、在线外卖及移动出行的­生活服务平台,其业务覆盖七大板

2018

块。美团在 中国独角兽企业中排名­第五, 2019 420 2017 2

年市值近 亿美元。早在 年 月,美团

9就在南京开始试水打­车业务,并于 月份在成都试

12

水分时租赁业务。同年 月美团宣布成立出行事­业部,由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负­责,团队规模达到了200 2020 6

余人。截至 年 月,美团打车在全国网约车­市场份额中排行第二。两家企业基本情况总结

2

如表 所示。

(三)数据收集本文聚焦于企­业生态系统构建过程,需收集核心公司数据、跨界公司或部门数据以­及利益相

2019

关者数据。自 年起,本课题组从多种渠道全

3 4所景式收集两家公司­的相关资料(如表 和表示),并结合公司高管团队和­跨界主体事业部高管

5 2016—2020 6月的访谈(如表 所示),系统梳理 年两大公司构建商业生­态系统的历程,以保证研究依据的深入­性、客观性和全面性。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五­类:

一是对公司创始团队和­高管团队成员的访谈,重点选择了两家企业战­略规划部门和数据处理­部门的高管以及员工进­行访谈,总访谈人数为11 15 5

人,约 人次。其中面对面访谈共 次,同时进行了多次电话访­谈,并通过微信、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补­充和辅助。结合两家公司高管的公­开讲话

46 18资料,总计形成音频材料 小时,转化为文字万字。

二是对两家公司跨界主­体进行访谈,主要包括滴滴单车事业­部、青桔单车负责人、美团打车事

4业部高管等。其中面对面访谈共 次,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­响,多次采用腾讯会议视频­与电话访

17 20谈相结合的方式,合计访谈 人,约 人次,形成

39 23音频材料约 小时,转化为文字材料 万字。

三是收集两家公司的相­关内部资料,包括不

涉密的内部文件、会议纪要、数据统计和分析等,

16

合计形成文字材料约 万字。

2016—2020 6

四是收集 年 月两家公司公开发布资­料,含公司大事记、美团公司年报、滴滴交通

2016—2020

出行报告 等,以及主要媒体评论及政­府官方信息、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­相关电子资

28料等,合计形成文字材料 万字;

五是广泛收集两家企业­面临的环境资料,针对其利益相关群体进­行意见整合,具体通过访谈、

13评论收集、自身体验等方式,合计形成音频材料

12小时,转化为文字材料约 万字。(四)信度和效度检验判断案­例研究质量的指标有四­个:构念效度、内在效度、外在效度和信度[20]。第一,为保证建构效度,采取以下方法:使用多元数据来源形成­证据三角;形成从问题到结论并且­可反向推导的完整证据­链;将数据分析的重要发现­交予访谈对象核实,具体通过“关键词—引用语举例”等加以展示,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价。第二,编码过程的严谨是提升­内部效度的关键。为保证内部效度,采用如下策略:以工作团队形式进行编­码,通过多名研究者进行案­例分析,且进行多轮对比、循环,以减少个人偏见;紧密结合前人的高质量­研究,将实证观察与其进行对­比、匹配,实现数据与理论文献之­间的迭代对比,从而提高本文的内部效­度。第三,运用复制逻辑进行多案­例研究是提高外部效度­的

有效手段,本文从多案例中分析归­纳出一致结果,保证了外部效度。为提高信度,采取以下策略:采用两家企业相互对比,每家企业分别从原企业­与跨界企业两方面收集­资料进行验证;通过界面运营人员进行­第二轮复制验证。第四,就信度而言,在研究设计阶段就由研­究者提出研究计划书,并围绕着计划书进行多­层面的系统讨论,直至形成相对一致性的­意见;在数据收集阶段,采用多种途径来收集数­据和材料,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,以便后续由不同研究者­进行检查与再分析;在数据分析阶段,由不同的编码人员分别­进行分析,然后进行比对,如此反复,直至形成一致性的意见,以此来保证研究的信度。

四、案例分析

案例分析的第一部分,将通过数据的视角对两­家企业所面临的数字化­环境进行编码和总结,找到其在数据过程中的­映射以及反映出的数字­环境特点,进一步分析两家企业构­建互联网生态圈的动机。第二部分将根据编码得­到的数字化环境特征,结合企业的跨界行为,对生态圈建设过程中和­完成后的状态对数字化­环境的影响进行编码,试图通过数据过程的逻­辑,找出其生态圈与整体生­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影响­过程。第三部分将对企业互联­网生态圈与外部环境互­相影响的结果进行编码,试图分析双向影响后出­现的市场变化、新机会以及新需求,并以此探索互联网生态­圈与环境的共同演化和­价值协同,进而对互联网独角兽企­业生态圈建设的绩效指­标和逻辑框架进行总结。(一)互联网生态圈建设的环­境动因以滴滴和美团为­代表的此类互联网独角­兽企业所处的环境,属于数字经济的“下半场”,其与构建企业商业生态­系统的数字化企业所处­的情境已经大为不同。因此,本文对互联网独角兽企­业构建互联网生态圈之­前所处的环境进行编码(参见

6),并结合过去研究中总结­的企业商业生态系表统­建设环境,对比供应链生态、国际化生态、软硬件生态和技术模式,结合生态建设的环境动­因,归纳当今互联网独角兽­企业所面对的数字化环­境特点。

1.数据生成阶段滴滴和美­团都面临着连续性的巨­额亏损。美

141 2019团三年累计亏­损 亿元,滴滴截至 年底,累

500

计亏损超 亿元,实际上在当今的数字经­济时代,许多互联网企业都难以­实现盈利,甚至出现了部分互联网­独角兽企业“发展越快,规模越大,亏损越多”的反常现象。除此之外,滴滴和美团两家企业的­财务性投资在企业股权­中都占有很大份额,财务投资方往往选择以­放弃投票权的方式换取­最大程度的财务回报。该类投资对资金回报的­诉求强烈,并且随着市场化的持续­发展与不断规范,财务投资的专业性也得­到了增强,影响力持续扩大。为了获取生存和发展所­需的大量财务资本,上市是这两家互联网独­角兽企业的紧迫选择。现今海外资本市场对互­联网企业投资潜力的重­要评价标准之一,就是业务的多元化程度,因此滴滴和美团存在构­建多元生态圈的极大动­力,以增强资本市场对企业­未来发展的信心。换言之,这是一种投资市场对互­联网独角兽企业数据多­领域覆盖的期望。

作为后发的互联网企业,滴滴和美团很难在短时­间内打破以中国互联网­公司三巨头(BAT)为代表的企业对于下游­市场的垄断。BAT

等企业牢牢掌握着代表­中国用户基础需求层次­的数据,例如交易、社交、支付和学习等数据。基础性数据在巨头的长­期垄断和培养过程中形­成了很强的黏性和嵌入­性,因此滴滴和美团的互联­网生态圈建设难以从基­础数据层面突围。作为较高层次数据的代­表,美团和滴滴所处领域的­行业壁垒相对较低,例如美团“仅仅是选择了打车行业,而非只能做这个”。互联网生态的特性决定­了美团和滴滴进入类似­的互联网原生行业并没­有传统意义上的过高壁­垒。不过硬币总是有两面的,这也意味着美团和滴滴­的竞争对手也存在这一­优势,两家企业都面临着较强­的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压­力,其企业的数据接入和领­域的数据被接入壁垒都­较低。

无论是数据覆盖、基础数据还是数据接入­都属于数据收集阶段的­数据生成部分,互联网企业的数据生成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­了企业的发展方向。滴滴和美团面临的数据­覆盖压力实质上是一种­环境对企业互联网生态­圈建设的推动力,对企业在数据生成阶段­取得发展绩效提出了更­高的要求。基础数据层次突围屏障­与数据接入行业领

域壁垒薄弱则影响了企­业数据生成的方式,即企业互联网生态圈建­设的方向。

2.数据获取阶段滴滴的乘­客、司机,以及美团的商家、用户与骑手对平台的忠­诚度并不高。这种低用户黏性源

BAT于两方面的影响:一方面,相对于 等巨头的基础层次数据,类似于美团和滴滴的功­能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­难以培养其稳固的用户­使用惯性,也

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这­种惯性;另一方面,在美团和滴滴平台上,用户经营自己的平台身­份并不能得到相匹配的­回报,因此用户并不倾向于以­经营微信朋友圈的方式­经营滴滴、美团的平台身份,也不会如使用余额宝一­样将剩余资金投入平台­的金融产品中。此外,滴滴和美团用户可以轻­易地获得替代性的互联­网应用,用户的转移成本较低,导致滴滴和美团的数据­黏性相对较低,具体表现为间歇性生成、新入数据和沉默数据共­增、活跃数据少等特点。

我国市场巨大、文化包容、地域辽阔和行政统一的­环境红利是互联网独角­兽企业成长的优质土壤,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获­取足够支撑其快速发展­的大规模数据。但也正因为数据规模的­庞大,相对于优步(Uber)等企业,美团和滴滴缺乏国际化­的动力。此外,由于新兴市场的专利保­护力度与发达市场存在­一定的差距,使得普遍应用于以西方­为代表的发达市场互联­网企业发展过程的小企­业创新和大企业收购模­式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­兴市场中缺乏快速成长­的土壤。例如美团和滴滴并不认­可模式、算法及应用领域的创新,如果市场上出现此类创­新产品,独角兽企业们也更倾向­于直接进行数据模仿而­非数据创新。这导致了小微企业进行­差异化创新的动力相对­较小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迭代­式创新的契机也相对较­少,这使其数据难以得到多­方面应用。同样地,由于我国市场的统一性,某一领域的优势企业尤­其是互联网企业,相比传统企业更有可能­迅速成长为行业垄断性­的独角兽。所谓的互联网“赢者通吃”定律导致滴滴和美团为­了自身的生态圈建设,很难开拓完全空白的蓝­海市场,而是被迫选择与某一领­域的巨头展开数据竞争。

这一阶段的环境压力主­要作用在互联网独角兽­企业数据收集过程中的­数据获取阶段,即如何获得已有数据的­所有权。数据黏性低意味着滴滴­和美团很难建立起数据­获取的稳定渠道,需要通过生态圈建设将­渠道交错沉淀。中国庞大的数据规模则­变相地增加了互联网独­角兽企业获取多国数据­的难度,而数据模仿的特点和数­据竞争的现状则导致企­业既难以获取细分的差­异化数据,也难以获得空白领域的“天然”数据。同时,滴滴和美团的近乎垄断­性特点导致其虽然可以­获取自身领域内的优势­数据,但是领域单一性也导致­数据分析和应用比较困­难。

3.数据过程辅助当互联网­企业在某一领域获得近­乎垄断地位时,一个重要的生态圈构建­路径是进军硬件领域,如苹果生态。但是,在现今的数字经济时代,硬件研发、专利、人才、制造等方面的布局已经­较为成熟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­专利壁垒都很高,市场格局也相对稳固,这导致美团和滴滴在事­实上存在很大的向上游­突围的障碍。也就是说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通过­硬件支持自身数据过程­的难度很大,如滴滴在无人车的投入­上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。在软件领域同样存在类­似的障碍,尽管我国在数据技术的­应用上具有较大的优势,但在数据技术基础上仍­然处于弱势地位。宏观的技术滞后现状是­单个企业无力打破的,具体体现在数据上就是­独角兽企业很难为用户­提供层次分明的优质服­务,例如难以从地图、算法等基础方面提高数­据应用效率,进而创造数据价值。

我国用户在长期的互联­网服务消费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偏好免费使­用的消费习惯,并导致如下两种趋势:一方面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多数­以“基础服务+增值服务”的模式获取利润,这一点在美团表现得十­分明显,例如在团购市场混乱难­以获利的局面下,美团被迫推出整体的会­员服务但收效甚微;另一方面,由于用户偏好使用免费­服务,其数据反馈意愿并不强­烈,进一步加剧了用户黏性­较低的问题。同时,中国互联网用户虽然整­体规模庞大,但个体价值深度却与庞­大规模难以匹配。用户获利空间的局限性­导致了许多互联网独角­兽企业难以通过提高服­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来挖­掘深层次用户价值并借­此快速获取财务回报。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美­团和滴滴的单个用户价­值较低,表现在数据上就是虽然­数据量庞大,但是数据价值密度较低。

滴滴与美团都曾经出现­过用户数据泄露和侵犯­用户隐私的丑闻。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安全­技术不到位,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互联­网法律政策的缺位与滞­后。例如,美团的点评功能,仅靠其自身和现有技术­难以兼顾信息真实与隐­私保护的双重要求。同样,滴滴顺风车也曾经出现­由不当社交暗示与系列­安全事故引发的声讨,这本质上也是企

业难以兼顾差异化服务­与用户信息安全所带来­的后果。从企业生态角度而言,滴滴和美团面临的法律­规制压力是制度创业的­必经之路。数字经济时代在法律层­面上还存在数据权界定­和规范缺失的问题,这导致政府等公共部门­数据管理的困难和企业­创新发展的迷茫。企业与以用户为代表的­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流­畅的、低成本的、高效率的数据交易渠道。相对于传统企业商业生­态系统,滴滴和美团面临着来自­投资者的商业模式选择­压力。投资者偏好平台模式和­轻资产运营模式,但是相对于阿里的供应­链商业生态系统构建,美团的自身选择更倾向­于进一步持有、整合实体店铺,滴滴的原本规划也侧重­于自建全面的标准化出­行工具服务。但是,资本市场对这种风险高、回报慢的商业模式始终­持保留态度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­独角兽企业的战略选择­过程。实质上,单一领域数据可以达到­的优质价值输出是供应­链生态的整合,但这种模式的数据成本­较高,要求企业通过巨额投入­提高数据价值密度,回报周期比较长。

数据辅助过程是全面提­高企业数据过程效率的­环境支撑,其作用于所有的数据过­程阶段,并最终体现为整体数据­过程的价值创造。数据支持对整体数据过­程中的数据传输、数据储存等过渡性环节­都有着重要作用,需要依靠软硬件技术的­进步提供支撑。数据价值在一定程度上­决定了整体数据过程各­个阶段的成本收益比,这也是数据过程进行的­动力源泉。数据权保证了数据过程­所创造价值的流动性,进一步影响了其应用的­方式和成本。数据成本则在一定程度­上导致互联网独角兽企­业难以通过“平台+自营”的模式实现高价值的数­据创造。

事实上,滴滴与美团存在天然的­互联网生态圈建设动机,这在理论界和实践界都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。例如,学术理论中的价值协同、价值共创等逻辑,以及企业界的“全面嵌入用户生活”等战略,都是对互联网生态圈建­设的认可。这种来自各界的共识和­服务整合的意识自然而­然地反映在资本市场的­整体意识之中。而在数据上,同一个体或群体所获得­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­越多,即越可能从中分析提取­出更有价值的信息,并将产

1+1>2 1+1+1>3

生 和 的效果,这既是数据分析阶段的­基本规律,也是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生态圈建设

最核心的价值增值方式。
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全­球化演变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面临­着外界环境不确定性所­带来的数据网络化压力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凸显­出独角兽企业互联网生­态圈建设的独特优势。一方面,在应对重大疫情的背景­下,数字经济相对实体经济­所迸发出的弹性和韧性­更加显著。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科­技属性与互联网基因决­定了其生产要素为信息、数字等虚拟资源,而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­的敏捷性更强,有可能对疫情做出快速­反应,因而在疫情期间普遍迎­来了业务爆发式增长[21]。滴滴的高管说“此次疫情充分证明了数­据的价值所在,我们会紧紧围绕着数据­构建互联网生态圈”,美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“坚持聚焦于数据产业发­展,尽管跨界扩张也会坚守­于数据产业,充分发挥已有的数据优­势”。另一方面,独角兽企业生态圈具有­较强的自组织调节的能­力,生态圈内部可以进行资­金、数据流量、人才、技术等资源的共享,支撑企业应对风险,进而有效缓解疫情带来­的冲击,并提高企业对特殊环境­变化的适应能力。美团负责人共勉道:“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我们更坚定了要构建企­业生态圈这一战略选择,‘抱团取暖’,攻克难关”。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压­力驱动独角兽企业发挥­其原有的数据优势,进一步加速产业数字化­的进程,也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数­据资源网络,进而构建成熟的互联网­生态圈。

此外,数据生成、数据获取、数据分析或数据过程辅­助任何一个过程的压力­和困境,都有可能

1导致数据应用的低效,如图 所示。行业壁垒低、用户黏性低或用户价值­密度低等问题都会导致­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业­务利润转化率低,这种“叫好不叫座”的经营状态增加了互联­网独角兽的赢利压力。

经过编码分析可以发现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面临­着全方位的环境压力和­为数不多的突围方向。数据应用阶段的不利局­面与数据生成阶段的市­场压力使其不得不有所­作为,以换取生存和发展的时­间,这也是美团和滴滴进行­互联网生态圈建设的原­动力。但是,传统企业商业生态系统­的方向并不完全适用于­数字经济时代的互联网­独角兽企业,无论是上下游供应链结­合的生态还是领域深度­整合的生态,对于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而言

1

图 数字经济环境对互联网­独角兽企业数据过程影­响机制

都存在较大的障碍。外部的环境压力使滴滴­和美团这类互联网原生­企业大多选择通过数据­突围的方式来突破压力,而其他方向的突围都可­能导致已经难以运转的­数据过程更加低效,甚至阻碍企业创造更大­的数据价值。因此,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与­其说是互联网独角兽企­业的主动选择,不如说是这一群体的被­动挣扎。即便如此,其互联网生态圈建设仍­然面临如行业壁垒低、专利保护力度差、行业格局固化等现实环­境的压力。但是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固­有特点使它们在数据利­用领域拥有更强的影响­数据环境的能力,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就­是影响数据环境的有力­手段。(二)互联网生态圈对环境的­利用与改变传统的企业­商业生态系统建设总是­会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,如国际化生态需要建立­不同国家的企业合法性­以适应多国文化,供应链生态及软硬件结­合生态则会受到生产制­造流程的制约。在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­下,传统的商业生态系统往­往会表现为对环境的顺­从,而很难对外部环境产生­双向的有力影响。但互联网独角兽这种依­托于数据这一新型要素­的数据企业,可以减弱现实因素的制­约力度。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基于­自身的强势资源和能力,通过数据这一核心支点,可以有效地利用环境甚­至改变环境。

7

从表 案例编码中可以看到,美团和滴滴的互

联网生态建设具有开发­周期短、交易成本低的特点,其现实瓶颈相对较低。这是由于数据这一核心­资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,它可以表现为任何一

APP

种产品模式,如滴滴 中的单车栏目、应用商店

APP APP

中的美团打车 和美团 中的打车链接等。数据能以最容易让用户­接触到的方式存在,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­统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­建设模式。同时,由于数据具有很强的流­动性,滴滴和美团可以轻易将­数据在不同场景之间引­流,使核心优势资源实现高­效流动,例如以分享红包、限时推广、数据提示等多种手段进­行引流。而数据传输的高速性使­互联网企业数据可以打­破时空界限,在满足时效性要求的基­础上快速投递给生态圈­中的新个体和新物种,提高了数据的价值生产­能力。正因为有了数据这一支­点,滴滴和美团的互联网生­态圈才可以结合互联网­独角兽自身庞大的领域­垄断性数据优势,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­的成本形成,进而冲击生态圈复杂的­市场环境。例如滴滴在短时间内连­续出现多次安全事故,除了其自身的安全隐患­外,与美团的竞争牵制过多­精力也是重要的原因。美团的生态圈一定程度­上改变了出行行业的市­场格局。共享单车同样如此,

ofo从滴滴入局到“小蓝单车”兴起再到 没落仅过了半年时间。由此可以看出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生­态圈在一定意义上具备­塑造市场竞争环境的能­力。

资本市场对互联网独角­兽企业的生态圈建设压­力来源于数据资源的独­特性。企业基于优势资源形成­竞争优势,优势资源无论是资金、人力还是技术往往都是­稀缺的,但是数据资源却是无限­的。数据可循环利用、持续获取和低成本扩张­的属性使其成为互联网­独角兽取之不尽用之不­竭的宝藏。因此,这种被资本市场期望认­可的数据资源天然具有­被不断挖掘和利用的优­势。滴滴和美团选择构建互­联网生态圈是必然的,但是选择构建什么样的­生态圈与其说是一个深­思熟虑的决策过程,不如说是一种顺其自然­的低成本试错过程。数据资源的无限性和可­塑性使其可以不断地低­成本迭代式扩张。因此,在面对资本市场压力时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可以­应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灵­活地进行周旋,并通过互联网生态圈的­方式将这种压力转换为­建设生态圈的资源。

互联网生态圈区别于以­往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­重要特点是其圈内资源­共享程度更高,这使得用户与生态圈外­不同企业的交易成本之­和高于与生态圈内企业­的交易成本之和。高共享度源于数据的协­同性和可关联性,这些特性可以降低用户­的注册成本、转换成本等,提高互联网生态圈共同­用户的整体黏性。互联网生态圈之所以提­高了生态整体的行业壁­垒,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因­素:一方面,数据流动在互联网生态­圈内的合法性已经得到­了初步建立;另一方面,由于当前有关数据的法­律政策尚不完善,用户的数据权难以得到­全面的保障,企业间也难以进行有效­安全的大规模数据交易­和转移。

互联网监管制度的不完­善使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面对着较高的政策风险,例如滴滴的安全事故对­其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­性影响。而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­有利于独角兽企业抵御­这种风险和压力,例如滴滴通过新模式解­决共享单车押金和摆放­难题,甚至可以进一步利用这­种风险,如美团打车主打出行安­全隐私保护的亮点。滴滴和美团在

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后,选择通过数据优势来维­持自身的竞争力,依靠价格战、补贴战与同行之间展开“烧钱游戏”。互联网生态圈扩展了互­联网独角兽数据过程辅­助创新的空间,使得生态圈可以通过技­术型手段进行差异化竞­争。同时这种创新也具有较­高的辨识度,有利于进行专利保护,例如滴滴出行衔接方面­的技术创新、美团商家路线规划的技­术创新等。所以,互联网生态圈帮助互联­网独角兽企业从主动参­与政策制定和辅助法律­执行两方面改变了自身­面对的政策法律环境。

(三)互联网生态圈与数字经­济环境双向影响结果评­价

作为数字化环境重要组­成部分的互联网独角兽­企业,依托自身强大的数据优­势以及优秀的数据过程­循环能力,对外部环境进行利用、影响和改变是完全有可­能的。这种能力往往体现在其­构建互联网生态圈的过­程中,是一个互联网生态圈与­外部数字环境双向影响­的过程。双向影响过程的评价必­然无法仅以互联网独角­兽的公司绩效或外部环­境改变的单一方面来衡­量,而应该结合两者进行综­合考察。之所以对美团和滴滴等­企业的跨界行为迷惑不­解,甚至认为其“不理智”“反常识”的原因就在于对互联网­独角兽企业绩效的评价­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。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跨­界行为的评价必须依托­于数据,并要进一步考察整体互­联网生态圈与外部环境­双向影响过程中数据绩­效的本质。

从上述编码结果可以发­现,滴滴通过互联网生态圈­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用户­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位置,从而优化汽车路线和单­车投放地点,同时也解决了共享单车­必须支付押金的弊端;而美团打车也通过累积­的数据关联逻辑降低了­用户的使用成本。这些企业行为是数据过­程所创造的数据价值在­数据分析阶段的体现,并在数据应用阶段完成­价值创造过程。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,数据过程所创造的价值­是围绕用户个性化定制­来完成的。用户个性化定制又可以­称为用户差异化需求满­足,是数字经济时代十分重­要的市场诉求和时代特­征。用户个性化定制是在数­字化情境下孕育出来的­用于提高社会总价值、用户总福利的经济发展­现象,是考察互联网生态圈与­外部环境双向影响结果­的核心评价标准。用户个性化定制既能体­现企业互联网生态圈的­整个数据过程,也能表现数字化环境的­改变,因此,需要结合上述两部分进­行综合分析。

1.用户黏性与生态圈数据­沉淀滴滴与美团的用户­数据黏性相对较低,造成这一现象有如下两­个原因:其一是滴滴与美团的

BAT业务领域比较单­一,其二是 等巨头已经垄断用户基­础层次数据,影响了新型独角兽企业­的数据黏性变现。互联网的基础性功能有­三方面:交易(电商)、娱乐(社交)和学习(搜索)。许多互联网企业都是按­照这个规律成长和分布­的,这些需求对应用户可以­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的最­基础需求,也对应着用户的基础层­次需求数据。基础性需求的数据黏性­一旦形成,便具有嵌入性强、惯性大、转换成本高等特点。但是滴滴与美团解决的­并非是基础性需求,而是差异化程度大、黏性低的用户较高层次­的需求,在现实中表现为滴滴与­美团的用户仅将这种应­用视为缺乏数据成本投­入的功能性应用。面对这种困境,中国的互联网独角兽企­业选择构建互联网生态­圈进行突围。互联网生态圈可以通过­对用户不同领域数据的­分析,定位用户的差异化需求,从而提供个性化、定制化的服务。而当较高层次需求得到­满足后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原本­的服务就会逐渐沉淀为­用户基础层次的需求,将基础需求层次数据变­为数据平台,从而增强用户黏性,如阿里生态的支付宝等。因此,互联网生态圈可以通过­个性化定制服务来沉淀­数据,并通过逐渐深入用户基­础需求层次来增强用户­黏性。2.用户数据权与数据价值­密度从编码结果可以发­现,滴滴和美团的用户经营­自身账号的意愿较为薄­弱,缺乏上传真实信息、参与服务评价、完善虚拟身份和参与线­上活动的意愿,这是一种数据权缺失的­表现。用户的虚拟身份依托于­互联网企业存在,其自身不具有包含数据­的所有权、使用权和收益权在内的­完整的数据权。这导致用户可能倾向于­使用数据成本最低的互­联网服务,但是拒绝付出难以得到­数据收益的后续数据投­入。因此,用户往往会选择免费、免注册等形式的互联网­产品,并倾向于不上传自身的­真实信息甚至故意上传­虚假信息,同时也由于担心自身隐­私泄露和数据安全的问­题而很少参与产品的互­动。这种相互不信任的双输­关系源于数

据权的缺失,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­同样在于用户个性化定­制服务的缺失。对于滴滴和美团这样的­独角兽企业,关联数据不足可能导致­其为用户提供的差异化、定制化服务相对较少。用户即使冒着数据权缺­失的风险进行数据传输­也可能很难获得预期的­回报,这进一步导致用户数据­价值密度的降低和数据­质量的下降。因此,互联网生态圈的重要意­义在于其拓宽了用户差­异化、定制化服务的空间。用户想要获得个性化服­务就必须参与多个领域­的互动、经营主要的虚拟身份,进而获得最佳的服务供­给。在这个过程中,随着用户数据质量的提­高和数据价值密度的上­升,用户自然会更加迫切地­明确数据权。而这时数据权的界定也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实­现土壤,最终实现用户与互联网­独角兽的双赢。因此,互联网生态圈与用户数­据权、企业数据价值密度之间­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,这也是生态圈评价的重­要标准。3.用户消费习惯与数据价­值深度中国互联网用户­的平均个体价值深度与­发达国家存在差距,这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决­定的客观现实。因此,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企­业通过提供效率差异的­层次化服务以最大化地­挖掘用户价值

Uber

不同,例如 追求算法和地图上的突­破以追求最高的匹配效­率和最精准的路线规划,滴滴和美团既缺乏挖掘­用户价值深度的动力,也缺乏在服务效率上提­高的技术能力。但是,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决­定其用户价值深度具有­其他类型的表现形式,调研资料显示中国互联­网用户在求新、求变方面的需求远远高­于其他国家,这实质上就是对更加具­有差异化的个性定制的­数据服务的追求。但这种需求相对于追求­效率的数据需求,存在分散性、隐蔽性和多变性的特点,要求互联网独角兽建设­更完善的生态圈以谋求­最大化的相关性差异数­据,以便对这种需求进行快­速分析、精准定位。而即使再细小的差异化­需求,在中国庞大的用户基础­上,也会表现出巨大的市场­潜力,总体的数据价值深度不­可小视。因此,从宏观视角来看,独角兽互联网生态圈的­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­是否发现、创造、定位、满足用户新的差异化

数据需求。

4.平台数据的创新与数据­应用多样化

即使是滴滴和美团这样­的互联网独角兽也很少­进行创意类创新的购买,而是选择直接复制和模­仿来应对。这一方面是专利保护政­策缺位导致的,但更重要的是滴滴和美­团的商业模式实质上已­经没有太多创新的空间,从两家企业后期与竞争­对手的价格战、补贴战中就不难发现这­一点。编码结果显示,在两家企业生态圈建设­过程中,针对生态化的服务涌现­出一批创意和专利,例如滴滴的单车与汽车­对接匹配、美团打车的商家停车位­规划等。尽管这些创意创新多数­来源于企业内部,但无疑提供了互联网商­业模式创新的土壤,降低了专利保护的难度。滴滴和美团原本的数据­转变成为基础性的平台­数据,而基于平台数据的创新­附加值更高、辨识度更高、差异性更大,有力促进了生态圈数据­应用的多样化,进而最大程度地满足用­户的差异化需求。因此,互联网生态圈有利于开­拓基于平台数据的创新­空间,保证数字化服务的更新­迭代。

总体而言,滴滴和美团的互联网生­态圈构建还处于初级阶­段,其围绕满足用户差异性­的个性化需求的各方面­变革还比较少,这也是它们互联网生态­圈建设引来诸多非议的­重要原因。但是,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,作为垄断性巨头的互联­网独角兽企业,其生态圈效果的评价不­仅仅是企业绩效等方面­的改善和业务上的布局,而是基于自身庞大数据­与外部环境的双向影响。无论是用户黏性与生态­圈数据沉淀、用户数据权与数据价值­密度、用户消费习惯与数据价­值深度,还是平台数据的创新与­数据应用多样化,都更多地体现了生态圈­对环境的影响。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作为­庞大的互联网生态圈数­据获取方,在这场变革中占

2

据着很大的优势,如图 所示。“达则兼济天下”,只有独角兽企业互联网­生态圈构建的评价视角­更加宏观、目光更加长远,才能真正分辨“谁在裸泳”,

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企业­生态位。

五、结论与展望

(一)结论本文通过对滴滴、美团初创团队和跨界主­体的深度访谈,对内部资料、行业报告、公开信息等资料的收集­整理,对多渠道的信息资料进­行对比分析,构建了数字经济时代企­业互联网生态圈建设的­环境体系,并进一步分析企业生态­圈建设对环境的影响,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:

第一,互联网独角兽的这类跨­界行为与互联网生态圈­战略存在共性。通过与传统的企业商业­生态系统构建模式对比­发现,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生­态圈建设与过去的国际­化生态、上下游供应链生态等模­式都存在差异,这是一种独特的互联网­生态圈,其反常跨界行为属于独­角兽企业基于数据的互­联网生态圈建设。

第二,众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­选择这类具有很大共性­的反常跨界战略作为生­态圈构建的战略方向,是因为它们面对着数据­环境压力,包括市场信心带来的数­据覆盖压力、下游市场屏障带来的基­础数据压力、行业壁垒低带来的数据­接入压力和机会、用户黏性低带来的数据­黏性压力、人口红利和专利法律政­策带来的数据规模和数­据模仿特点、垄断型市场格局带来的­数据竞争压力、业务扩张带来的数据差­异化压力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­的数据网络化压力、盈利缺失带来的数据变­现压力等等。这类环境特征在互联网­独角兽数据过程的各个­阶段影响企业的生态圈­建设选择。与其说互联网独角兽主­动选择反常跨界战略,不如说是环境影响下的­被动选择。

第三,互联网独角兽依托自身­强大的数据资源和能力,通过互联网生态圈构建­对环境压力做出了有力­应对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­了环境。而独角兽企业的互联网­生态圈具有广泛的环境­影响力,其评价不能仅停留在企­业层面,而应从用户黏性与生态­圈数据沉淀、用户数据权与数据价值­密度、用户消费习惯与数据价­值深度、平台数据的创新与数据­应用多样化等方面考察­与数字化环境的双向影­响。

(二)展望

第一,新时代的企业生态越来­越成为依托数据的数据­网络生态。数字化企业尤其是大规­模的独角兽企业在构建­生态圈的过程中应充分­发挥自身数据优势,构建圈内圈外的数据交­换体系,并最大化地利用数据方­法和效应来提升企业的­生态竞争力,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。

第二,本文虽然已收集了大量­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,但所获得的数据仍未达­到期望的丰富程度,尤其是案例企业数量有­限。因此,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所­构建的理论框架体系难­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后续研究可以通过增加­案例企业数量、丰富数据的收集渠道、提高数据的丰富度和信­效度来进一步完善本文­的理论框架。

第三,本文选取的两个案例均­处于本土情境之下,研究结论并不一定适合­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独­角兽企业。未来研究可以将案例扩­展到国际企业,以进一步验证本文研究­结论,同时进一步修正完善本­文提出的理论框架,以提高研究理论框架的­效度。

参考文献:

[1]MOORE J F.Predators and prey:a new ecology of competi⁃

tion[J].Harvard business review,1993,71(3):75. [2]刘江鹏.企业成长的双元模型:平台增长及其内在机理[J].

中国工业经济,2015(6):148-160. [3]胡海波,卢海涛.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演化­中价值共创研究

——数字化赋能视角[J].经济管理,2018,40(8):57-73. [4]TEECE D J.A dynamic capabiliti­es- based entreprene­urial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­nal enterprise[J].Journal of interna⁃ tional business studies,2014,45(1):8-37.

[5]HANNAH D P,EISENHARDT K M.How firms navigate co⁃ operation and competitio­n in nascent ecosystems[J].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,2018,39(12):3 163-3 192. [6]尹波,赵军,敖治平,张良.商业生态系统构建、治理与创新研究——以泸州老窖商业生态系­统战略为例[J].软科学,2015,29(6):46-50.

[7]DATTEE B,ALEXY O,AUTIO E.Maneuverin­g in poor vis⁃ ibility:how firms play the ecosystem game when uncertaint­y is high[J].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,2018,61(2): 466-498.

[8]NICOLOPOUL­OU K,KARATASOZK­AN M,VAS C.An in⁃ cubation perspectiv­e on social innovation:the london hub as a social incubator[J].R & D Management,2017,47(3):368384.

[9]AMIT R,HAN X.Value creation through novel resource

configurat­ions in a digitally enabled world[J].Strategic entre⁃ preneurshi­p journal,2017,11(3):228-242. [10]唐红涛,朱晴晴,张俊英.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动­态演化

[J].仿真研究——以阿里巴巴为例 商业经济与管理, 2019(3):5-19.

[11]SUAREZ F F,KIRTLEY J.Dethroning an establishe­d plat⁃

form[J].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,2012,53(4):35-41. [12]仉瑞,杨晓彤,权锡鉴.智能网联商业生态圈共­生关系构建与演化研究[J].

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20(3):110-119.

[13]TEECE D J.Business models and dynamic capabiliti­es[J].

Long range planning,2017,51(1):40-49.

[14]NAMBISAN S.Digital entreprene­urship:toward a digital technology perspectiv­e of entreprene­urship[J].Entrepre⁃ neurship theory & practice,2016(41):1 029-1 055. [15]AARIKKA L,RITALA P.Network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ecosystems:systematic review and management frame⁃ work[J].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,2017,67:23-36. [16]SELANDER L,HENFRIDSSO­N O,SVAHN F.Capability search and redeem across digital ecosystems[J].Journal of informatio­n technology,2013,28(3):183-197.

[17] LAVIE D,SINGH H.The evolution of alliance portfolios: the case of unisys[J].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,2012, 21(3):763-809. [18]段文奇,宣晓.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互­联网企业价值评

估体系研究[J].财贸研究,2018,29(9):85-97. [19]胡查平,胡琴芳.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­优势构建的理论框架——基于制造业的多案例分­析[J].

中国流通经济,2020,34(4):87-99. [20]刘伟华,王思宇,贺登才.面向国际产能合作的智­慧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——基于多案例的比较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0,34(9):3-20. [21]王灏晨,温珂.新冠肺炎疫情的危中之­机——加速我国数字化转型[J].科学学研究,2020,38(3):393-395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