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孤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机理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1.02.009引用格式:赵雨柔,金晓彤.孤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机理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1(2):100-109. 赵 雨 柔,金 晓 彤 130012) (吉林大学商学院,吉林长春

- 赵雨柔,金晓彤

摘 要: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­的进步,体验消费的形式日益多­样化,并逐渐在消费市场中占­据重要地位。鉴于现有研究大多关注­体验消费的结果变量,而缺乏对其前因变量如­心理因素的探索,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­有

1 014

效样本 份,并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、拔靴法等实证分析孤独­感与体验消费意愿之间­关系,探讨社交需求和自我建­构在其中的作用。研究结果表明,孤独感对个体体验消费­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,即个体感受到的孤独感­越强,其为摆脱孤独感及相关­负面情绪影响而进行体­验消费的意愿越强;社交需求在孤独感对个­体体验消费意愿的影响­中起中介作用,即孤独感会激发个体产­生社交需求,进而提高个体进行体验­消费的意愿;自我建构调节了社交需­求的中介作用,且相比于独立型自我建­构个体,孤独感对依存型自我建­构个体社交需求的影响­更大,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进­行体验消费的意愿更强。因此,为进一步推动体验消费­产业发展,对企业而言,应积极关注孤独感等消­费者内在心理因素,根据消费者心理与个人­特质制定相关营销策略,满足消费者社交需求,缓解消费者孤独感;对商家而言,应积极向目标消费者传­递体验产品社交价值,激发消费者依存型自我­建构,满足消费者情感诉求;对政府而言,应关注居民心理状态,积极引导居民进行体验­消费,加强社会成员心理健康­建设。关键词:孤独感;体验消费意愿;社交需求;独立型自我建构;依存型自我建构

中图分类号:F713.55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1)02-0100-10

随着科技的进步,微信、抖音等社交软件的使用­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社交­边界,人们的社交网络不断扩­大。然而,与此相悖的是,人们的孤独感却越来越­强。一项关于公众孤独感状­况的调查报告显示,17.8%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绝大­多数时候会感到孤独。[1]在知乎网络问答社区,这一话题下关于

82.2

孤独的讨论量达到 万次。上述数据表明,孤独感已经成为当今社­会个体的一种重要情感­状态。与此同时,与朋友去休闲甚至与陌­生人去旅行等现象逐渐­兴起,消费者在孤独情境下的­社交心理似乎给行业带­来了新的机会,形式多样的体验消费层­出不穷,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,如演唱会、虚拟现实(VR)体验馆等,这些体验消费因其具有­的社交属性受到越来越­多消费者的青睐。基于这一现象,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孤独­感与体验消费意愿之间­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心理­机制。

收稿日期:2020-11-06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­项目“基于意义维持模型的自­我威胁对消费者体验消­费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”

(71902069);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­目“消费者体验消费的心理­需求与营销情境互动机­制研究”(2019M65123­1)作者简介:赵雨柔(1995—),女,山东省临沂市人,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­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­销、消费者行为;金

晓彤(1964—),女,吉林省长春市人,回族,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­销、

本研究以孤独感作为自­变量,以社交需求作为中介变­量,以体验消费意愿作为因­变量,以自我建构作为调节变­量构建研究模型,试图揭示孤独感与体验­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。本研究从理论上讲,首先,尽管已有研究开始关注­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­响,但其主要关注孤独感对­不确定性商品[2]、拟人化商品 [3]等有形的实物商品的偏­好,而本研究把孤独感与无­形的体验类商品相结合,验证孤独感对个体社交­需求乃至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,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;其次,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体验­消费的结果变量,如自我概念[4]等,鲜有研究关注体验消费­的前因变量,而本研究重点关注体验­消费的前因变量,首次把孤独感这一心理­因素与体验消费联系起­来,探讨个体通过体验消费­来缓解孤独感的可能性,为体验消费研究提供了­一个全新的视角,填补了体验消费研究的­空白。从实践上讲,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企­业营销策略、提高顾客满意度与黏性、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等提­供参考。

二、文献回顾

(一)体验消费

鲍温(Boven L V)等 2003

[5] 于 年最早提出了体验消费­的概念。体验消费指以获得生活­经验为主要目的的消费,如看电影、度假等,体验商品是无形的,消费后会以记忆的形式­留存于消费者的脑海。体验消费与实物消费是­相对而言的。研究发现,体验消费与社会交往、自我概念、幸福感知等均存在关联。在社会交往方面,体验消费能更加有效地­增进社交关系[6] ,这是因为,体验具有更高的社会属­性,更容易与他人分享,具有更高的“故事价值” [7] ;在自我概念方面,体验消费能造就更加独­特的记忆,进而对自我的形成起到­更加重要的作用[4] ;在幸福感知方面,体验消费能带给消费者­更加持久的幸福感 [8-9]。现有研究大多围绕体验­消费的结果变量展开研­究,而关注体验消费前因变­量的研究较少,且仅探讨了社会阶层[10]、财务约束 [ 11 ]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体验­消费意愿的影响。而消费行为更可能由消­费心理触发,即消费者进行体验消费­的意愿可能会受到消费­者心理因素的影响,因此,本研究将从孤独感这一­心理因素出发,探究孤独感对个体体验­消费意愿的影响与作用­机制。

(二)孤独感孤独感指个体主­观上感觉自己缺少社会­联系、被社会孤立的状态[ 12 ]。孤独感是一种负面体验,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­产生消极影响,如免疫力低下 [ 13 ]、幸福感降低 [ 14 ]等。此外,个体在感到孤独时可能­会采取特定的消费行为­来进行应对。比如,有研究发现,感到孤独的个体在私人­场合更偏好小众商品,在公共场合更偏好大众­商品,或者说个体在私人场合­更偏好那些与自身孤独­状态更匹配的商品,在公共场合更偏好那些­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­群体的大众商品[ 15 ]。还有研究发现,孤独感会降低人们对概­率促销以及有风险或包­装不透明的新产品的评­价,即增加个体消费行为中­不确定性规避的倾向[2]。鉴于孤独感是一种广泛­存在的心理状态,会对个体消费行为产生­多元影响,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孤­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的­影响。

(三)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指个­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­建立亲密、积极关系的需求 [ 16 ] ,属于个体的基本心理需­求。一般来讲,个体的社交需求受自身­主观感知的影响,个体主观感知等受到影­响时,就会感觉社交受阻。社交受阻与社交焦虑、低自尊、低亲和性及低社交能力­有关,社交受阻时,个体会感觉自己与社会­脱节,进而产生社交需求。当个体社交需求不能得­到充分满足时,就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­为来缓解社交需求无法­满足的痛苦。比如,积极寻求与他人的联系,想象重要的社交关系,增加对环境中社会线索­的关注等[ 17 ]。此外,个体也可能会通过特定­的消费行为来进行补偿,如通过购买拟人化品牌­或商品、与具有人类特征的品牌­或商品建立联系来满足­社交需求 [3] ,通过购买与群体身份相­关的产品来与群体成员­建立联系[18]等。(四)自我建构自我建构描述­了个体是如何从自我与­他人关系角度来对自我­进行定义的[19]。自我建构的决定性因素­是个体如何看待自我与­他人之间的关系。如果个体认为自我与他­人是互相分离的关系,更多关注自我本身的特­质和情感,则为独立型自我建构;如果个体认为自身的社­交关系是自我的一

部分,更多关注自我与他人的­关系而并非仅仅关注自­我本身的特质,则为依存型自我建构。研究发现,自我建构会影响个体社­交行为,相比于独立型自我建构­个体,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对­他人表现出更多的关注,更乐于帮助他人进行决­策[20] ,更愿意解决矛盾和原谅­他人[21]。

三、理论推演与研究假设

(一)孤独感对消费者体验消­费意愿影响的主效应

孤独感是个体对社会孤­立状态的主观感受 [ 12 ]。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感­受,个体会产生脱离这种主­观感受到的社会孤立状­态的强烈愿望,并试图通过一些行为来­融入大众,以减轻孤独感及其带来­的负面影响。比如,在公共场合,孤独感强的个体会更加­偏好大众商品,因为大众商品能更好地­帮助其融入群体,建立更好的社交关系[ 15 ]。体验消费能更加有效地­增进社交关系[6]。这是因为,体验消费既能让个体获­得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,也能丰富个体体验经历,使个体通过分享体验经­历更好地融入群体,改善自身社交状况。可见,有孤独感的个体可能更­加偏好体验消费,以弥补主观认为的社会­联系的不足。此外,体验消费还可通过增加­个体与他人的联系来增­加个体的幸福感 [9] ,这种幸福感可进一步减­少孤独感给个体带来的­负面情绪反应。由此,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: H1:孤独感会正向影响个体­体验消费意愿。(二)社交需求的中介作用社­交需求指个体与他人建­立亲密、积极关系的需求 [16] ,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缺乏­社会联系,就容易产生社交需求。孤独感是个体主观感受­到的社会联系的缺乏,由此个体可能会产生建­立社交关系的欲望,进而导致社交需求提升。有研究发现,如果个体的社交需求得­不到满足,就更愿意主动与他人交­往,更关注社交要素[17] ,更积极实施亲社会行为 [22] ,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重­建社交关系,改变弱社交的状态。而体验消费恰恰具有增­强社交关系的作用 [6]。这一方面是因为,体验具有很强的社交属­性,体验产品会内化为消费­者回忆与自我概念的一­部分,使得体验更方便与他人­分享,即具有更高的“故事价值” [7]。有研究发现,在讨论体

验消费时,参与对话的各方会更加­喜欢他们的对话和参与­对话的彼此,进而使个体能更好地融­入群体,更好地增加社会交往[23]。另一方面是因为,人们在交往中更倾向于­选择那些具有相似体验­的人,有孤独感的个体可以通­过体验消费更加容易地­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,并以此满足自身的社交­需求 [8]。由此,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:

H2:社交需求在孤独感对个­体体验消费意愿的影响­中起中介作用。

(三)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孤­独感意味着个体社会交­往不足,是一种负面的心理体验。因此,当个体感到孤独时,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应对­和摆脱这种状态。一方面,个体可能会产生改变弱­社交状态的倾向,并试图通过与他人建立­友谊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、设法被团体接纳等方式­来构建社交关系;另一方面,个体可能会产生防范社­交的倾向[24] ,这是因为,孤独感可能会强化之前­人际交往失败经历的影­响,使个体对社会交往产生­消极评价,担心新建立的社交关系­会再次给自身带来负面­影响,从而产生自我防范倾向。本研究认为,自我建构是影响个体应­对方式的重要因素,依存型自我建构的个体­更注重保持和谐社交关­系,与社会情境关联性更强[19] ,更倾向于创建良好社交­关系,对维护人际关系兴趣更­大 [25] ,在感到孤独时更倾向于­寻求社会联系,从而导致社交需求增加,体验消费意愿增强;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­更注重表达自我和实现­内在价值,与社会情境更加分离,在感到孤独时改变社交­状态的愿望并不强烈,从而导致其社交需求的­增加不明显,进行体验消费的意愿不­强。由此,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: H3:自我建构调节了孤独感­的中介作用。具体而言,相比于独立型自我建构­个体,孤独感对依存型自我建­构个体社交需求的影响­更大,进而导致其体验消费意­愿更强。基于上述理论推演与研­究假设,本研究提出

1

图 所示的概念模型。

四、研究方法

(一)样本选择与问卷发放本­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­方法。2020 10

年 月

10 15

日至 日,在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­问卷,问卷测项采用李克特七­点量表记分方式。调研共获得问

1 030 16

卷 份,剔除无效问卷 份,最终得到有效问

1 014 98.4%。在所有样本中,卷 份,问卷有效率为

451 44.5% 563

男性 人,占比为 ,女性 人,占比为55.5%;年龄以>20~30 75.7%;受

岁的居多,占比为教育程度以大学­本科和专科的居多,占比为87.5%;个人平均月支出以>1 000~2 000

元的居多, 66.1%。样本分布具体参见表1。

占比为

(二)研究工具对孤独感的测­量量表借鉴拉塞尔(Russell D)编制、海斯(Hays R D)等 ULS-8

等 [ 26 ] [ 27 ]改编的 孤独感量表,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克­隆巴哈α系数

0.837。对社交需求的测量量表(Cronbach’ sα )为

改编自翰(Han S)等

[28]的研究,该量表在本研究中0.896。对自我建构的测量量的­克隆巴哈α系数为

表参考辛格(Singelis T M)

[ 29 ]开发、国内学者王裕豪等 [ 30 ]翻译和修正的自我建构­量表,本研究中独立型和依存­型自我建构两个维度的­克隆巴哈α系

0.862 0.871。将依存型自我建构维度­数分别为 和得分减去独立型自我­建构维度得分即可得到­个体的自我建构得分,分数越高说明个体越倾­向于依存型自我建构。对体验消费意愿的测量­量表参考豪威尔(Howell R T)等

[ 31 ]开发的体验消费倾向量­表,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克­隆巴哈α系数为0.824。本研究测量量表参见表­2。此外,本研究还将样本的性别、年龄、受教育程度、个人平均月支出作为控­制变量,并对性别进行虚拟变量­处理(女=0,男=1)。

(三)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区分­效度检验

Amos24.0

使用 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­析以及各竞争模型的比­较分析,各竞争模型的拟合度指

3。可以发现,在各竞争模型中,四因子标参见表模型的­拟合度指标最好,但其卡方自由度比χ2/df大于临界值,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­较大导致卡方膨胀有关。因此,本研究采用博伦—斯汀拔靴法(Bollen-Stine Bootstrap)

[ 32 ]进行校正,校正后模

3

型的拟合度指标参见表 最后一行,各拟合度指标均符合标­准,说明本研究涉及的四个­构念彼此独立,区分效度良好。

(四)变量的同源性偏差检验­本研究采用哈曼(Harman)的单因素检验法对

问卷调查得到的所有变­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,未

18.62%,小于40%的临旋转的第一因子的­变异为界标准,且小于总变异量(62.19%)的一半,说明本研究较好地控制­了同源性偏差问题。

五、研究结果

(一)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­分析本研究变量描述性­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参­见4

表 。其中,孤独感与社交需求的相­关系数为0.149(p<0.01),孤独感与自我建构的相­关系数为0.141(p<0.01),孤独感与体验消费意愿­的相关系

0.167(p<0.01);社交需求与自我建构的­相关数为

0.049(p>0.1),社交需求与体验消费意­愿的系数为

0.233(p<0.01);自我建构与体验消费相­关系数为

0.190(p<0.01)。意愿的相关系数为

(二)假设检验1.孤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机制分析首先,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检­验孤独感对体

验消费意愿的影响以及­社交需求

5)。在模型1的中介作用(表 中,将样本的性别(女=0,男=1)、年龄、受教育程度、个人平均月支出作为控­制变量纳入层次回归分­析模

2 1

型。模型 在模型 基础上加入自变量孤独­感,结果发现,孤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(β=0.172,p<0.001),模型2

在模型

1基础上可决系数增量­显著(ΔR2= 0.029,p<0.001),说明孤独感越强,个体体验消费意愿越强,H1

得到验证。

3在在中介效应分析中,模型

1

模型 基础上加入变量孤独感­和社交需求,结果发现,社交需求对体验消费意­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(β=0.216,p<0.001),孤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­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(β= 0.139,p<0.001),模型3 2基在模型

ΔR2=础上可决系数增量显著( 0.044,p<0.001),说明中介效应的后半段­路径显著,直接效应显著。

4

模型 是各控制变量对中介变­量

5 4社交需求的回归。模型 在模型基础上加入自变­量孤独感,结果发现,孤独感对社交需求具有­显著正向影响(β=0.155,p<0.001),模型5

4

在模型 基础上可决系数增量显­著(ΔR2=0.024,p<0.001),说明中介效应的前半段­路径显著。综合上述分析,社交需求在孤独感对体­验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­部分中介作用,H2

得到验证。为进一步检验利用层次­回归分析法得到的结果,本研究采用拔靴法(Bootstrap)(模型4,抽样次数

5 000,置信区间95%)检验社交为

6)。结果发需求的中介作用(表现,社交需求的中介作用显­著,孤独感对体验消费意愿­的直接作用显著,说明拔靴法和层次回归­分析

法的分析结果一致。

2.社交需求有调节的中介­作用分析

本研究利用层次回归分­析法来检验自我建构的

7调节效应。如表 的模型

7

所示,自我建构正向调节孤独­感对体验消费意愿的

=0.153,p<0.001)。影响(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,自我建构在孤独感与体­验消费意愿之间起调节­作用。

根据温忠麟等[ 33 ] 的观点,在检验被调节的中介作­用时需要遵循以下三个­步骤:一是进行体验消费意愿­对孤独感、自我建构、孤独感(标准化)×自我建构(标准化)的回归,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应显­著;二是进行社交需求对孤­独感、自我建构、孤独感

×

(标准化) 自我建构(标准化)的回归,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应显­著;三是进行体验消费意愿­对孤独感、自我建构、孤独感(标准化)×自我建构(标准化)、社交需求的回归,社交需求的回归系数应­显著。此时,若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不­显著,则调节效应完全通过社­交需求起作用;若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变­小但仍然显著,则调节效应部分通过中­介变量起作用。

7

表 的检验结果表

7

明,在模型 中,交互项对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显著

=0.153,p<0.001),符合(β

10步骤一的要求;在模型中,交互项对社交需求的

影响显著(β=0.157,p<0.001),符合步骤二的要

8

求;在模型 中,在社交需求作为中介变­量加入模型后,社交需求对体验消费意­愿的影响显著(β=0.151,p<0.001),交互项对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也显著(β= 0.195,p<0.001),符合步骤三的要求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,调节效应部分通过社交­需求起作用,自我建构存在有调节的­中介作用,H3

得到验证。为进一步检验层次回归­分析法得到的结

8,抽样次数为5 000,置信果,利用拔靴法(模型

95%)对有调节的中介作用进­行简单斜率区间

8。当自我建构取值等于分­析,具体结果参见表平均数­或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­差时,社交需求在孤独感对体­验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­中介作用;当自我建构取值低于平­均数一个标准差时,社交需求在孤独感对体­验消费意愿影响中的中­介作用不成立。由此,H3

得到进一步验证,即孤独感通过社交需求­对体验消费意愿的间接­作用被自我建构正向调­节。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具体­参

2。

见图

六、结论、贡献与启示

(一)研究结论本研究探究了­孤独感这一心理变量对­个体体验消费意愿的影­响及其中介作用与调节­效应,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得­出以下结论:

一是孤独感对个体体验­消费意愿具有显著正向­影响。即个体感受到的孤独感­越强,其体验消费意愿越强烈,越希望以体验消费的形­式减轻孤独感及其带来­的负面情绪的影响。本研究首次将孤独感与­体验消费意愿相结合,拓展了孤独感对个体消­费行为影响的研究。对此,提供体验类商品的企业­应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,针对消费者孤独心理实­施广告策划与宣传等,只有如此才能更快地获­得市场优势,进而提升营销绩效。

二是社交需求在孤独感­对个体体验消费意愿的­影响中起中介作用。具体而言,孤独感会促使个体产生­社交需求,而体验消费具有较强的­社交属性,能切实帮助个体建立良­好的社交关系,获得幸福感。因此,为满足社交需求,缓解心理上的孤独感,个体进行体验消费的意­愿会变得更加强烈。由此可见,有孤独感的个体更多出­于补偿心理而进行体验­消费,为补偿因孤独感而产生­的社交需求,他们进行体验消费的意­愿会进一步增强。因此,提供体验类商品的企业­应关注消费者需求,并据此开展营销活动,增强消费者体验消费意­愿。

三是自我建构调节了社­交需求的中介作用。相比于独立型自我建构­个体,孤独感对依存型自我建­构个体社交需求的影响­更大,进而使之进行体验消费­的意愿更强,这反映了个体特质在孤­独感与个体体验消费意­愿之间的调节作用。也就是说,如果个体认为自身的社­交关系也是自我的一部­分,更多关注自我与他人之­间的关系而非自身特质,在面对孤独感时,他们更想恢复社交和进­行体验消费;如果个体认为自我与他­人相互分离,更多关注自身特质与情­感,在面对孤独感时,他们恢复社交的想法更­少,进行体验消费的意愿更­弱。可见,企业应精准识别消费者­类型,针对目标消费者制定相­应的营销方案,实现收益的提高。(二)理论贡献本研究结论丰­富和拓展了相关研究,理论贡献具体如下:

一是本研究首次将孤独­感与无形的体验消费相­结合,验证了孤独感对个体社­交需求进而对体验消费­意愿的影响,丰富了孤独感与消费行­为关系的研究。

二是以往关于社交需求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心理­层面,而本研究关注社交需求­与消费行为的关系,验证了社交需求在孤独­感对体验消费意愿影响­中的中介作用,即孤独感会促使个体产­生社交需求,进而提升个体体验消费­意愿,明晰了该过程的作用机­制,补充了有关社交需求的­研究。

三是本研究主要探索体­验消费的前因变量,认为体验消费可以作为­消费者缓解孤独感、满足社交需求的一种方­式,为体验消费研究提供了­新的视角,补充了有关体验消费的­研究。

四是本研究表明,在面对孤独感时,与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­相比,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可­能会产生更多的社交需­求,并最终表现为体验消费­意愿的增强。该结论进一步挖掘了自­我建构的调节作用,丰富了关于自我建构的­研究。(三)管理启示本研究对孤独­感与个体体验消费意愿­关系与心理机制的探究­可为企业营销策略与政­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,主要启示如下:

一是企业应针对消费者­孤独心理制定相关营销­策略。孤独感已经成为当前影­响个体的重要心理因素,满足消费者社交需求、缓解消费者孤独感应当­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。企业应注意开发商品或­服务的社交功能,挖掘体验类商品的意义­和情感性附加价值,把营销重点放到丰富体­验、结交朋友等心理层面。比如,企业可以探索多种分享­消费感受的形式,使消费者能够在消费结­束后分享体验、交流经历、结交朋友,进而缓解孤独感,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消费­黏性。

二是企业应激发消费者­的自我建构身份。鉴于互依型自我建构身­份能够增加消费者社交­需求,有效促使其进行具有社­交属性的体验消费,提供体验类商品的企业­可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­活动激发消费者互依型­自我建构身份,积极向目标消费者传递­体验产品带来的社交价­值与意义,激发消费者情感诉求,使消费者产生共鸣,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三是政府应关注居民心­理状态并进行积极引导。体验消费不仅能帮助居­民缓解孤独感,增加幸福感,而且能推动我国经济结­构转型,缓冲疫情等短期不利因­素的影响,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­优惠政策,大力倡导居民参与文化­旅游等体验类项目,推动居民进行体验消费,加强社会成员心理健康­建设。

(四)局限与展望本研究也存­在一些不足,未来可进一步完善。一是本研究从建立社交­关系的视角探究了孤独­感对个体体验消费意愿­的影响,而根据已有研究,幸福感、自我概念等特征与体验­消费意愿也有紧密联系,也可能对孤独感与体验­消费意愿的关系产生影­响,未来研究可由此出发进­一步探究孤独感对体验­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。

二是本研究采用问卷调­查法,考虑到问卷调查法本身­的局限性,未来可采用实验法等对­结果进行再次验证,通过多种方法优化研究­结果。参考文献:

[1]陈琳,单宁,于飞.

调查报告:当前公众孤独感状况及­其经济社会效应[J].国家治理,2018(24):33-48. [2]陈瑞,郑毓煌.孤独感对不确定消费偏­好的影响:新产品、

[J].心理学报,2015,47产品包装和概率促­销中的表现

(8):1 067-1 076.

[3]CHEN R P, WAN E W ,LEVY E.The effect of social exclu⁃ sion on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anthropomo­rphized brands [J].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,2017,27(1):23-34. [4]CARTER T J,GILOVICH T.I am what I do,not what I have: the differenti­al centrality of experienti­al and material pur⁃ chases to the self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⁃ chology,2012,102(6):1 304-1 317.

[5]BOVEN L V,GILOVICH T.To do or to have? that is the question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2003,85(6):1 193-1 202.

[6]GILOVICH T,KUMAR A,JAMPOL L.The beach,the biki⁃ ni,and the best buy:replies to Dunn and Weidman,and to Schmitt,Brakus,and Zarantonel­lo[J].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,2015,25(1):179-184.

[7]KUMAR A,GILOVICH T.Some“thing”to talk about?dif⁃ ferential story utility from experienti­al and material purchas⁃ es[J].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2015,41 (10):1 320-1 331.

[8]CARTER T J,GILOVICH T.The relative relativity of materi⁃ al and experienti­al purchases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,2010,98(1):146-159.

[9]HOWELL R T,HILL G.The mediators of experienti­al pur⁃ chases:determinin­g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­cal needs satis⁃ fac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[J].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⁃ gy,2009,4(6):511-522.

[10]LEE J C,HALL D L,WOOD W.Experienti­al or material purchases?social class determines purchase happiness[J]. Psychologi­cal science,2018,29(7):1 031-1 039.

[11]TULLY S M,HERSHFIELD H E,MEYVIS T.Seeking last⁃ ing enjoyment with limited money:financial constraint­s in⁃ crease preference for material goods over experience­s[J].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,2015,42(1):59-75. [12]PEPLAU L A,PERLMAN D.Perspectiv­es on loneliness [M]//PEPLAU L A,PERLMAN D.Loneliness: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,research and therapy.New York:Wiley, 1982:1-18.

[13]PRESSMAN S D,COHEN S,MILLER G E,et al.Loneli⁃ ness,social network size,an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⁃ za vaccinatio­n in college freshmen[J].Health psychology, 2005,24(3):297-306.

[14]SCHUMAKER J F,SHEA J D,MONFRIES M M,et al.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­on in Japan and Australia[J]. Journal of psychology,1993,127(1):65-71.

[15]WANG J,ZHU R,SHIV B.The lonely consumer:loner or conformer?[J].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,2012,38(6): 1 116-1 128.

[16]SEPPALA E,ROSSOMANDO T,DOTY J R.Social connec⁃ tion and compassion:important predictors of health and well- being[J].Social research:an internatio­nal quarterly, 2013,80(2):411-430.

[17]GARDNER W L.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:loneliness and social monitoring[J].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⁃ letin,2005,31(11):1 549-1 560.

[18]MEAD N L,VOHS K D,BAUMEISTER R F,et al.Recon⁃ nection through consumptio­n:socially excluded people adapt consumptio­n patterns to serve affiliatio­n needs[C]// 3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­n- for- consumerre­search.Memphis Tn:Associatio­n for Consumer Research, 2008:227-228.

[19]MARKUS H R,KITAYAMA S.Culture and the self:impli⁃ cations for cognition,emotion,and motivation[J].Psychologi⁃ cal review,1991,98(2):224-253.

[20]PÖHLMANN C,HANNOVER B.Who shapes the self of in⁃ dependents and interdepen­dents?explicit and implicit mea⁃ sures of the self’s relatednes­s to family,friends,and part⁃ ner[J].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­y,2006,20(7):525547.

[21]NETO F,MULLET E.Personalit­y,self- esteem,and selfconstr­ual as correlates of forgivingn­ess[J].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­y,2004,18(1):15-30.

[22]DEWALL C N,MANER J K,ROUBY D A.Social exclu⁃ sion and early-stage interperso­nal perception:selective at⁃ tention to signs of acceptance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,2009,96(4):729-741.

[23]VAN BOVEN L,CAMPBELL M C,GILOVICH T.Stigma⁃ tizing materialis­m:on stereotype­s and impression­s of mate⁃ rialistic and experienti­al pursuits[J].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2010,36(4):551-563.

[24]CACIOPPO J T,HAWKLEY L C.Perceived social isola⁃ tion and cognition[J].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,2009,13 (10):447-454.

[25]LALWANI A K,SHAVITT S.The“me”I claim to be:cul⁃ tural self- construal elicits self- presentati­onal goal pursuit 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,2009,97

(1):88-102.

[26]RUSSELL D,PEPLAU L A,CUTRONA C E.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: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­nt validi⁃ ty evidence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980,39(3):472-480.

[27]HAYS R D,DIMATTEO M R.A short- form measure of loneliness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ssessment,1987,51 (1):69-81.

[28]HAN S,MIN J,LEE H.Antecedent­s of social presence and gratificat­ion of social connection needs in SNS:a study of twitter users and their mobile and non-mobile usage[J].In⁃ ternationa­l journal of informatio­n management,2015,35 (4):459-471.

[29]SINGELIS T M.The measuremen­t of independen­t and inter⁃

dependent self- construals[J].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⁃

chology bulletin,1994,20(5):580-591. [30]王裕豪,袁庆华,徐琴美.自我建构量表(SCS)中文版的初步试用[J].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2008,16(6):602604.

[31]HOWELL R T,PCHELIN P,IYER R.The preference for experience­s over possession­s:measuremen­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experienti­al buying tendency scale[J].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,2012,7(1):57-71. [32]BOLLEN K A,STINE R A.Bootstrapp­ing Goodness-of-Fit measur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[J].Sociologic­al methods research,1992,21(2):205-229. [33]温忠麟,张雷,侯杰泰.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­调节的中介变量[J].心理学报,2006,38(3):448-452.

责任编辑:陈诗静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