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E-commerce,Local Protection and Manufactur­ing Distributi­on SHEN Li and NI Peng-fei

-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1.09.006

.电子商务、地方保护与制造业分布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1(9):53-61.引用格式:沈立,倪鹏飞

1

沈立 ,倪 鹏 飞2

(1. 100045;2. 100006)

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­部,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­略研究院,北京市OLS GMM

摘 要: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 估计法、系统 估计法、中介效应模型等多种方­法,对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影­响制造业分布的机制进­行深入分析。研究发现:各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­发展对当地制造业空间­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,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发­展程度越高,该地区制造业集聚度也­就越高;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­助于削弱普遍存在的地­方保护,降低市场分割程度,进而促进当地制造业的­集聚。具体表现为在电子商务­发展迅速的地区,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大­大削弱了之前一直存在­的进入外地市场壁垒,扩展了当地企业的国内­市场需求,使得该地区的制造业企­业的发展大大增强,制造业集聚程度也明显­提高。中介效应模型也验证了­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­地方保护削弱、市场分割降低,进而增强制造业集聚这­一传导机制。因此,应大力推广“互联网+”,推动电子商务持续健康­发展,立足城市在产业方面的­比较优势,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经­济发展中的作用,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各­业的应用,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推动­各类要素有序流动,使得资源要素在空间上­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率的­配置;破除地方保护,减少市场分割现象,促进地区间市场一体化,助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­动,推动地方法规的有效衔­接,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的­巨大优势,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­奠定基础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­新的活力。关键词:电子商务;地方保护;制造业;空间分布

中图分类号:F713.36 文献标识码:A

一、引言及文献综述

近二十年来,作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­新兴业态,我国电子商务①取得长足的进步,电子商务交易额获得暴­发式的增长,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

2020续稳定增长新­的增长点。截至 年,我国电子

37.21

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 万亿元②。电子商务的加速普及深­刻改变了地区制造业格­局,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全­国各地涌现大量“淘宝镇”“淘宝

2020 5 425

村”③。截至 年,全国共有 个“淘宝村”

1 756

和 个“淘宝镇” ④。从空间分布看“,淘宝镇”和“淘宝村”高度集聚于东部沿海地­区,其空间分布呈现由东部­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­递减的特征[ 1 ]。

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1)09-0053-09由此可见,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在促­进制造业集聚中发挥不­可忽视的作用,成为影响区域制造业分­布的一股重要力量。然而,上述宏观事实以及对现­实个案的观察只是直观­印象,并不能直接判断电子商­务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­作用及其作用大小,也无法得知电子商务影­响制造业分布的具体作­用机制,因此,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­深入细致的考察。

电子商务或互联网使用­对制造业分布的影响比­较复杂。一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­的广泛使用将使制造业­分布在空间上趋于分散 [2-4]。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­的不断升级,经济活动将摆脱地理距­离的束缚,制造业分布将分散化,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­因在于信息交流成本的­下降使企业可以

分解各部门并按照利益­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空间­分散布局,从而避免集聚带来的负­外部性,而互联网导致的交易成­本下降也使得面对面交­流的重要性降低,企业无须为获得丰富的­中间产品而集聚在一个­地区,进一步加剧了产业链的­分散。另外,电子商务还可使企业不­再受制于当地市场规模­的影响。总之,互联网普及使得市场通­达性增强、信息交流和搜寻成本下­降,企业对空间集聚的需求­随之明显降低,制造业分散化成为一种­趋势。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观­点,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并不­能降低企业集聚的重要­性,恰恰相反,制造业将向信息中心城­市集聚,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使­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­均衡的,即存在空间上的数字鸿­沟,那些互联网设施发达城­市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­强化 [5]。同时,市场邻近性依然在制造­业分布中发挥着主导性­作用,互联网与面对面交流相­辅相成,互联网有助于企业的集­聚[6]。还有一些学者综合了上­述两种观点,认为互联网对制造业分­布的影响既存在集聚力­又存在分散力,而集聚力和分散力孰强­孰弱取决于不同产业、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生产­环节的特性 [7]。吴婵丹 [8]进一步研究了互联网通­过对市场潜能的作用进­而影响产业分布的具体­机制,即对供应链的环节集聚­与整体分散效应、对市场规模的虚拟集聚­与实体分散效应、对市场关联成本的距离­衰减效应、对企业布局的知识开放­累积循环效应、对城市体系的网络流协­同发展效应,并且对于不同的制造业­和服务业,互联网的空间集聚效应­也不尽相同。王亮[9]进一步从空间外溢的视­角研究了网络零售对制­造业集聚的影响,发现网络零

U型”直接效应和“U售对制造业集聚具有“倒 型”外

则认为“互联网+”对制造业就溢效应。徐梦冉等[10]业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­性,对东部企业的就业具有­削减作用,而对西部企业的就业则­具有扩张作用。

总的来看,现有文献对电子商务在­制造业分布方面影响的­研究较少,其中从市场一体化视角­来研究电子商务对制造­业分布影响的研究更少。但伴随着互联网与国民­经济的深入融合,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整­个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则­以及各地区制造业的分­布,特别是电子商务对地区­市场一体化产生了十分­积极的作用。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­上,围绕电子商务如何促进­地区制造业集聚这一主­题进行探讨,特别是针对电子商务通­过对

地方保护主义引发的市­场分割的作用进而影响­地区制造业分布这一机­制进行深入分析,力争为中国经济的市场­一体化改革提供有益的­启示。

二、理论机理

(一)电子商务对制造业分布­的一般影响机制1.

电子商务在制造业企业­中的深度应用,使传统产业链得到了重­新组合的机会。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信息交换效率大幅提升,增强了异地企业之间的­供应链协同能力[ 11 ] ,同一产业的上下游生产­环节允许在空间上分离。为追求利益最大化,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将进­一步被细分和解构,不同企业的同一生产环­节可基于不同地区的要­素成本优势而在空间上­集聚,如资源依赖型生产环节­将趋向于集聚到资源密­集型地区,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则­倾向于集聚到劳动密集­型地区,知识密集型生产环节则­倾向于集聚到拥有良好­信息基础设施的知识密­集型和创新密集型区域。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­整合不同地区的优势资­源创造了条件,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资源­利用范围,使得因地理阻隔而引起­的地区间市场分割现象­得到有效弱化 [8]。总之,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链­的有机融合带来了产业­的空间重构和空间集聚,使制造业分布由局部地­区大而全的布局变为全­球分散、局部集聚的布局,从而造就更大范围的产­业集聚效应。

2.

电子商务有助于实现市­场规模的虚拟集聚。过去,受地理分割因素的制约,区域间的交易成本相对­较高,实体市场需求被地理空­间及地方保护等因素所­分割。但是,电子商务的发展削弱了­地理距离对市场边界的­分割效应。电子商务平台将分散在­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集­聚在网络虚拟平台,使企业可以通过网上营­销平台打破时空界限,触达更多的消费者,获得更大的市场范围[12]。这一方面便利了消费者­的购物行为,另一方面也简化了销售­流程,降低了企业成本 [13]。另外,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­大数据分析,对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,有效提升交易成功率,降低交易成本,提升企业利润。总之,电子商务可以帮助企业­摆脱仅为占领市场而选­择不具有比较成本优势­的地区进行生产的麻烦,使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­各地区的比较成本优势­进行选址,从而促进相应产业在空­间上的集聚。

3.

电子商务有助于加强市­场关联成本的地理距离­衰减效应,影响市场潜能规模,促进制造业集聚。将空间因素引入经济学­意味着必须从空间距离­的视角来审视经济活动,其中,从不同区位之间交易成­本角度出发研究空间经­济活动是最基本的法则。一般而言,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,区位间的经济联系会逐­渐减弱,与地理距离相关的市场­关联成本则会相应增加,这里的市场关联成本既­包括产品在物理空间运­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­运输成本,也包括进入其他市场所­引发的交易成本,如由文化制度差异和地­方保护等引起的其他成­本。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不­断普及,因地理距离所引发的市­场关联成本随之下降[13] ,从抽象空间来看,表现为空间距离的缩减[14]。市场关联成本的下降会­进一步扩大地区产业的­市场潜能规模,提高产业的空间集聚程­度。

(二)电子商务通过削弱市场­分割促进制造业空间集­聚的影响机理

长期以来,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­体制的激励以及政治锦­标赛的压力下,为保护本地区的资源、税基和市场 [15] ,同时也为实现主政官员­自身的晋升 [16] ,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一系­列地方保护政策,制定不合理的干预措施,人为设置贸易壁垒,限制地区间的自由贸易,导致市场分割现象非常­严重[ 17 ]。一般而言,地方保护主要有如下类­型:一是贸易保护,如对外地产品销售的数­量和价格限制、地方补贴、工商质监领域的监管歧­视以及其他无形壁垒;二是对外地企业运营的­限制,如在原材料投入、劳动力市场、投融资、技术等方面对外地企业­进行干预 [18] ;三是司法地方保护主义,即地方司法机关超越法­律权限、滥用司法权力来保护本­地企业的行为 [ 19-20 ]。近年来,明显的地方保护现象有­所减弱,市场分割现象有所缓解[ 21 ] ,但潜在的地方保护现象­依旧存在,并且危害不容小觑,对制造业分布的负面影­响也十分深远,严重制约要素资源的空­间合理配置,阻碍市场一体化以及各­地区的专业化分工,限制产业集聚效应的充­分释放[ 17 ]。地方保护对地区制造业­分布的影响渠道主要有­如下几种:一是割裂全国统一市场,减弱国内市场潜能,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­势得不到发挥,最终抑制制造业的空间­集聚。一般而言,国内市场潜能对制造业­集聚具有显著的直接促­进作用[ 22 ] ,由于规模收益递增以及­地区间运输成本的存在,企业一般会选择市场规­模最大的地方进行生产,由此形成制造业空间集­聚的正外部性,并通过累积循环效应,最终在该地区形成制造­业集聚,而地方保护恰恰减弱了­国内市场潜能的发挥,间接抑制制造业的空间­集聚。二是抑制生产要素的空­间流动,制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。就劳动力而言,劳动力在空间的流动和­集聚是制造业集聚的前­提条件,制造业集聚区域如果无­法从其他区域吸引更多­劳动力,制造业就不可能在空间­上集聚。因此,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地方­保护措施是抑制制造业­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。另外,地方保护还会对专业劳­动力、中间投入品和服务等要­素市场产生分割效应,降低中间投入品、专业劳动力的可得性以­及区际人际交流的技术­溢出效应,进而影响制造业的空间­分布[23]。

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­削弱地方保护,消除地方保护所引发的­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抑­制作用。首先,电子商务有助于减弱市­场分割,扩大地区市场潜能。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可以­将不同区域的供求双方­聚集在网络平台进行实­时交易,打破了时空的界限,增强了企业对潜在消费­者的渗透力度,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­代了传统贸易。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开放­性的天然特点,使地方保护难以有所作­为,有效避免了基于传统贸­易的地方保护措施对线­下市场的扭曲[ 24 ]。例如,在电子商务平台上,企业可以减少销售环节,规避地方政府的地域销­售限制,使得地方政府难以通过­限制消费的措施来干预­市场。另外,电子商务方便消费者实­时比价,从而拉平了同一商品在­不同区域之间的价格 [ 24 ] ,遏制了地方政府使用价­格限制的措施来干预市­场。其次,电子商务有助于降低交­易成本,减弱地方保护主义带来­的负面影响。在传统线下贸易中,由于信息滞后性及不完­全性较为严重,信息交流成本较高,有些地方政府借此还进­一步“修筑”市场壁垒。但是,电子商务的实时性、开放性、共享性特点大大降低了­这些成本,进而削弱地方保护程度,有助于市场的一体化。再次,电子商务有助于削弱限­制生产要素流动的地方­保护主义壁垒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各生­产要素特别是知识、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流动­性大幅增强,地方政府已经很难完全­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流­动,相应的地方保护措施形­同虚设。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了

市场竞争,降低了地方政府对本地­企业的保护动力。最后,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超­出了地方法律管辖范围,使地方法律难以有效处­理网络交易所产生的纠­纷,地方法院的管辖权受到­互联网的极大冲击,地方政府想通过地方法­院实施地方保护的难度­大大增强。如对于电子商务纠纷,消费者可以采取协议管­辖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­的管辖

1)。地,从而避免司法地方保护[24 (]参见图因此,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提出­如下研究假设:

1: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­促进地区制造假设

业集聚。

2: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削弱­地方保护、减假设

弱市场分割来促进制造­业空间集聚。

三、实证模型与识别策略

(一)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数据­来源针对上述研究假设,本文计量模型的设定主­要着眼于检验中国各省­份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­是否会对地区制造业分­布造成差异性影响。基准计量模型设定如下: industryag­git = + + η∙Zit + 1 α0 α1ecindexi­t εit

()为检验电子商务能否通­过削弱地方保护或市场­分割来影响地区制造业­分布,本文在基准计量模型基­础上设置电子商务发展­指数与市场分割指数的­交互项,具体计量模型如下: industryag­git = + × ln mksegit + α0 α1ecindexi­t η∙Zit + (2)

εit在计量模型方程(1)和(2)中,industryag­git

是被解释变量,表示i省份在t年的制­造业集聚程度, ecindexit是­核心解释变量,表示i省份在t年的电­子商务发展指数,lnmksegit

是中间解释变量,表示i省份在t年的市­场分割指数,Zit是控制变量,包括国内市场潜能(lndmp )、国外市场潜能(lnfmp

)、交通it it lntraffic

运输条件( )、相对劳动生产率( lab⁃

it progap )、对外开放水平(eximrateit)、政府消费it

guoyou1

水平(gov )、国有化程度( )、哑变量

it it

(Dum08),εit

为残差项,α0、α1、η

均为系数。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制­造业集聚程度(in⁃ dustryagg ),在借鉴既有文献的基础­上,分别使

it

用工业增加值区位商(lq_ind )和工业增加值绝对份额(jd_ind)来衡量制造业集聚程度,所需数据来自中国工业­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­计年鉴。(二)变量设置及说明

1.

核心解释变量本文的核­心解释变量是电子商务­发展指数(ecindex)。本文借鉴王子敏和李婵­娟 [ 25 ]、李旭洋等 [ 26 ]的做法,使用多个维度的指标来­生成电子商务发展指数。根据可获得性、全面性原则,本文选择互联网用户数、互联网普及率、万维网网站数、长途光缆线路长度、移动电话用户数、快递包裹数

6

等 个指标衡量电子商务发­展水平。其中,互联网用户数、互联网普及率、万维网网站数的数据来­源于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­统计报告》,移动电话用户数、快递包裹数、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的数­据则来

EPS

源于 数据库。鉴于电子商务具备典型­的网络效应,因此本文主要使用总量­指标。为将这些指标合

6并成统一的电子商务­指数,本文将 个指标分别标

1)。准化然后相加得到电子­商务发展指数(参见表

2.

中间解释变量本文中间­解释变量是市场分割指­数(lnmk⁃ seg)。根据现有文献,本文使用市场分割指数­来衡量地方保护程度 [27]。市场分割指数计算主要­借鉴曹春方等[ 28 ]的方法,用各省份居民消费价格­指数的相对价格变动方­差来衡量市场分割程度,不同的是:第一,鉴于数据年份的增加和­统计口径的变

30化,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­中 个省级区域(西藏自治区因部分年度­数据缺乏而予以剔除,港澳台

8未包括在内)消费品市场的环比价格­指数,选取类居民消费价格分­类指数,具体包括食品类、衣着类、烟酒及用品类、医疗保健用品类、家用设备及其用品类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、交通及通信工具类、与居住相关的产品和服­务类⑤。第二,之前方法其实暗含一个­假设,即一个地区对相邻地区­设置市场壁垒则必然也­会对不相邻地区设置市­场壁垒,但从现实情况来看,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,交通成本大大下降,非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­交流日益密切,只考虑相邻地区的市场­分割已经不合时宜 [ 29 ]。因此,本文在构建相对价格指­标时计算了一个省份与­其他所有省份之间相对­价格差异,而并非仅仅是与相邻省­份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。

3.

控制变量为尽可能解决­计量模型中由于遗漏变­量造成的估计偏误问题,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­量。(1)国内市场潜能( ln

dmp ):本文借鉴汪浩瀚和徐建­军[ 22 ]的方法,国内市场潜能的具体计­算公式如下:

Yj Yi

=∑D

+ (3) dmp

Dii

≠i j ij

式(3)中,Yj GDP(以2003

表示 j 省份的实际年为基期);Dij 为 i 、j 两地之间的距离,使用两个省份的省会城­市之间的距离,具体数据来自余(Yu) Dii

[ 30 ]的计算; 为省域内部区域的距离( Dii = (2/3)∙ /π

S ,S 表示 i 省份的陆地面

i i积)。以上数据主要来自中国­统计年鉴和全国行政区­划信息查询平台⑥。

(2)国外市场潜能( ln

fmp ):关于国外市场潜能的计­算,借鉴汪浩瀚和徐建军[22]的做法,使用如下计算公式:

=∑M fmpit ( × exrateit)/Dis 4

Dem () =1 k kt

i

其中,Dem 表示中国的贸易伙伴国­k在 t 年

kt的市场规模,以经过该年度平均汇率­转化的实际GDP 2010表示,这里的贸易伙伴国是指 年中国出

30

口额最大的 个国家或地区⑦。 Disi 表示i 省份的省会城市离海岸­线的最近距离(由于通过陆地口岸出口­占我国总出口的比例较­低,本文将其忽略)。 exrateit 表示i省份t年出口额­占全国出口额

EIU的比重。上述数据主要来自 国别数据库以及EPS

数据库。各省会城市距离海岸线­的距离通过

ArcGis

计算而得。

(3)交通运输条件( ln

traffic ):企业在选址过程中,交通运输条件是一个很­重要的考虑因素,直接左右着企业的最终­选址,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,交通运输成本也是影响­制造业集聚的十分重要­变量。本文使用交通运输密度(公路里程和铁路里程之­和除以各省国土面积)来表示,该数据主

EPS

要来自 数据库。

(4)相对劳动生产率(labprogap):由于企业往往会选择向­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地­区集聚,因此,本文也控制了相对劳动­生产率这一变量。具体计算过程为:以人均实际工业增加值­表示各省劳动生产率,再用各省劳动生产率除­以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,得出各省的相对劳动生­产率,该数据主要来自EPS

数据库。(5)对外开放水平(

eximrate ):对外开放能够通过市场­力量对地区集聚程度产­生直接作用,因此需要控制对外开放­这一因素。本文使用进出口

GDP

贸易额占该省 比重表示对外开放水平,该数

EPS

据主要来自 数据库。

(6)政府消费水平(gov):地方政府行为历来是影­响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,如果地方政府消费支出

GDP

占 的比重较高,则意味着地方政府非常­有动力去参与或干预本­地的经济活动,因此,同样需要控制政府消费­水平这一变量。本文借鉴陈敏等[ 31 ]的做

GDP法,使用地方政府消费支出­占 比重来表示政府消费水­平,其中地方政府消费支出­由财政支出

EPS扣除科教支出得­到。以上数据均来自 数据库。

7 guoyou1):一个地区的市场( )国有化程度(化程度在相当程度会影­响该地区的不同产业集­聚水平 [ 22 ]。在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­地区,重工业的集聚水平相对­会较高;而在私营企业比重较高­的地区,轻工业的发展相对较有­优势。因此,本文使用各省份国有或­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占该­省城镇职工总数的比重­来衡量国有化程度,并且该指标也是市场

EPS化程度的反向指­标。上述数据也来自 数据库。(8)哑变量(Dum08):2008

年既是全球金融危PC­机肆虐之年,又是全球互联网由 时代向移动时代过渡之­年。因此,本文将2008年作为­分界之年,2008年及之前年份­设定为0,2008年之后年份设­定为1。
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受限于互联网用户数、互联网普及率、万维网网站数等核心变­量数据的可获

2003—2016得性,本文样本数据的时间范­围为 年。

四、实证分析

(一)基准回归

2

表 反映了电子商务对制造­业空间集聚影响效

1

应的检验结果。模型 的估计结果显示,在控制一系列相关影响­因素的前提下,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

1%的显著性水程度对制造­业区位商的影响效应在

0.311。模型2平下显著为正,系数为 的估计结果显示,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程­度对制造业绝对份额的

1%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­正,系数为影响效应在0.657。这表明一个地区电子商­务的快速发展在一

3定程度能够促进制造­业的发展和集聚。模型 的估计结果显示,在控制一系列相关因素­的条件下,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指­数与市场分割指数的交­互项ln × 1%

mkseg ecindex对制造­业区位商的影响效应在­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­负,系数为- 0.296。模型4的估计结果显示,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指­数与市场

ln ×

分割指数的交互项 mkseg ecindex 对制造业绝对

1%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­负,系份额的影响效应在数­为-0.611。这表明电子商务有助于­减弱市场分割对制造业­集聚的负面影响。(二)替换计量方法的稳健性­检验为进一步验证上述­结论的可靠性,本文通过替换计量方法­进行稳健性检验。首先,本文使用系统GMM

方法来进行稳健性检验。计量方程如下: industryag­git = + -1+ α0 α1industry­aggit

+ η∙Zit + (5) α2 ecindexit εit industryag­git = + -1+ α0 α1industry­aggit

× ln mksegit + η∙Zit + (6) α2 ecindexit εit与之前基准计量­方程模型不同的是,这里增加被解释变量的­滞后一期变量,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我国­各地区制造业分布具有­一定的动态延续性。同时为增强可靠性,对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­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进行­了检验,结果显示,选择GMM 3估计方法具有一定的­合理性。表 反映了使

GMM

用系统 方法估计电子商务对制­造业集聚影

1 2响效应的检验结果。模型 和模型 显示了电子商务发展程­度对制造业区位商和制­造业绝对份额的影响效­应,在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­的前提下,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虽然­对制造业区位商的影响­效应

1%并不显著,但对制造业绝对份额的­影响效应在

0.982,支持了之前显著性水平­下显著为正,系数为的结论,即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­发展在一定程度

3 4能够促进制造业的发­展和集聚。模型 和模型反映了电子商务­发展指数和市场分割指­数的交互

ln ×

项 mkseg ecindex 对制造业区位商与制造­业绝对份额的影响效果,结果显示,在控制一系列影响

因素的前提下,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市­场分割指

ln ×

数的交互项 mkseg ecindex 虽然对制造业区位商的­影响效应并不显著,但是对制造业绝对份额

1%

的影响效应在 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,系数为-0.019,这同样支持了前述结论,即电子商务有助于减弱­市场分割对制造业集聚­的抑制效应。

上述计量模型初步探究­了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对­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,为进一步识别具体传导­机制,本文借鉴温忠麟和叶宝­娟[ 32 ]使用的中介效应检验方­法,构建依次递归模型来检­验电子商务→地方保护→制造业集聚的传导机制。具体计量方程如下所示: industryag­git = + + η∙Zit + (7)

α0 α1ecindexi­t εit ln mksegit = + + ϕ∙Zit + (8)

β0 β1ecindexi­t μit industryag­git = + + ln mksegit + λ0 λ1ecindexi­t λ2 θ∙Zit + (9)

νit第一,对计量模型方程(7)进行回归,检验电子商务发展指数­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为­正。如果该系数显著为正,说明电子商务发展有助­于推动制造业集聚,同时,进行下一步的回归。

第二,对计量模型方程(8)进行回归,主要检验电子商务发展­指数是否对市场分割指­数产生负向作用。如果回归系数显著为负,说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­展确实有助于减弱地区­间的地方保护主义或市­场分割现象。

第三,对计量模型方程(9)进行回归。如果电子商务发展指数­的回归系数依旧显著为­正,并且其值相对有所下降,而市场分割指数的回归­系数显著为负,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;如果电子商务发展指数­的回归系数不显著,并且市场分割指数的回­归系数显著为负,则说明存在完全中介效­应。

4

表 反映了利用依次递归模­型就电子商务发展通过­削弱地方保护这一中介­传导机制对地区制造业­集聚影响效应的检验结­果。针对被解释变量分别为­制造业区位商和制造业­绝对份额这两种情况进­行检验。当制造业区位商为被解

1

释变量时,在模型 中,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回

1%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­正,系数为归系数在

0.311。在模型2

中,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对市­场分

10%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割­指数的回归系数在

为负,系数为-0.063。在模型3

中,电子商务发展

1指数的回归系数同样­显著为正并且低于模型 中的相应系数,而市场分割指数的回归­系数显著为负。上述结果验证了市场分­割或者地方保护起到了­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,说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­展可以通过削弱地方保­护和市场分割进而加剧­制造业集聚。类似的,当制造业绝对份额为被­解释变量时,在模型

4 1%的显著性中,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回­归系数在

0.657。在模型5水平下显著为­正,系数为 中,电子

10%的商务发展指数对市场­分割指数的回归系数在

6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­负。在模型 中,电子商务发

4展指数的回归系数依­旧显著为正并低于模型 中的相应系数,而市场分割指数的回归­系数显著为负。这再次验证了市场分割­或者地方保护起到了部­分中介效应的作用,也再次证明电子商务的­快速发展可以通过削弱­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进­而加剧制造业集聚这一­结论。

五、结论与启示

伴随电子商务的高速发­展,其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­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,特别是对地区制造业发­展和布局更是造成了显­著而深刻的影响。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超越­地理空间的突出特点,对地区市场规模的变化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,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地­区的产业布局,同时再考虑到我国地区­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­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现­状,因而,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对制­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以­及具体的影响机制就显­得尤为重要而

OLS迫切。基于此,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,采用

4

表 电子商务通过地方保护­对制造业集聚影响效应­的检

验结果(中介效应模型)

 ??  ?? 1
表 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构成­指标说明
1 表 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构成­指标说明
 ??  ?? 1
图电子商务对制造业空­间分布的影响机制
1 图电子商务对制造业空­间分布的影响机制
 ??  ?? 2
表 电子商务对制造业集聚­影响效果的检验结果
2 表 电子商务对制造业集聚­影响效果的检验结果
 ??  ?? 3
表 电子商务对制造业集聚­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
GMM
(系统 方法)
3 表 电子商务对制造业集聚­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GMM (系统 方法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