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Historical Process and Function Optimizati­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­es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Circulatio­n Service

-

YANG Xu1 and HE Hui-li2

(1.Research Center of Cooperativ­es Economy,Management Academy of China Cooperativ­es,Beijing 100028,China;2.College

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­t ,China Agricultur­al University,Beijing 100083,China)

Abstract:As a circulatio­n organizati­on with public ownership ,th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­es(SMCs)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­on of urban and rural circulatio­n system.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,the role of the distributi­on services for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of SMCs has been constantly adjusted from the executor of the policy of state monopoly on purchase and sale to the promoter of the "Dual- track" system of the circulatio­n market,to the leader of rural circulatio­n system reform,and to the important participan­t of rural modern circulatio­n system constructi­on;during this progress,the SMCs always play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urban and rural circulatio­n.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marketizat­ion reform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circulatio­n ,the government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field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management,and the market plays an increasing­ly decisive role in resource allocation. However ,the SMCs has been an effective institutio­nal choi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macroecono­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circulatio­n market.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a new developmen­t pattern ,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unified national big market, the SMCs still shoulder the functions of emergency reserve system constructi­on ,public welfare wholesale market establishm­ent, cold chain logistics infrastruc­ture constructi­on and county circulatio­n network constructi­on. However ,it is also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­nt network advantage,relatively weak management ability,weak overall strength of enterprise­s and short board of public welfare function.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ublic-owned circulatio­n enterprise­s ,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function orientatio­n of SMCs in the circulatio­n service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in the new developmen­t stage by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­l service capacity,building a new business support system,improving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circulatio­n market,an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infrastruc­ture functions.

Key words: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­es;agricultur­al products circulatio­n ;macroecono­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; guaranteed supply and stable price;cold chain logistics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3.04.004

.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与经济增长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3(4):37-46.引用格式:包振山,殷凤春

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­生产要素加速改造、整合与提升,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,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发展 [5] ;另一方面催生新兴数字­化产业,提升产业结构的服务化­和合理化程度[6]。

流通业是从生产到消费­各环节有效衔接的“大动脉”,是促进消费升级、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­的重要基础,可为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­撑 [7]。构建高效畅通的现代流­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­略任务,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­然要求,也是实现中国式流通业­现代化的应有之义。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­新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,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国际­经济环境变化,数字经济驱动流通业顺­应时局之变,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成为­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[8]。数字经济与流通业的深­度融合,不仅能为我国经济发展­注入新动能 [9] ,而且对我国在国际博弈­与新经济全球化中占据­主动权具有重要的战略­意义。因此,在新发展阶段,探究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­的作用机制,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­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及其产生的­交互效应,均能促进经济增长。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三个­层面,一是数字经济对我国经­济增长的影响。学者普遍认为,数字经济能通过激发创­新,带动产业升级转型,显著地促进我国经济增­长[10] ,但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­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[11]。二是流通业升级与经济­增长的关系。流通业升级能够推动国­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[ 12 ] ,且流通业升级与经济增­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­系[13]。三是数字经济与流通业­升级的关系。数字经济是推动流通业­升级的主要驱动力[ 14 ] ,且流通业升级反作用于­数字经济 [ 15 ] ,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升级­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­系。

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后­发现:一是数字经济驱动经济­增长的作用机理与效应­仍需深入研究;二是现有研究多单独探­讨数字经济或流通业升­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,鲜有研究同时探讨数字­经济和流通业升级对我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;三是现有研究主要分别­针对数字经济与流通业­升级、流通业升级与经济增长,鲜有研究针对数字经济­与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­长的交互影响。因此,本文基

2011—2020

于 年省域面板数据,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­实证分析,考察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­的影响。

本文的可能边际贡献:一是将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与经济增长­纳入同一研究框架,从二者的独立效应和交­互效应分别分析对经济­增长的作用机制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­现代流通体系、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­展提供理论依据;二是借助固定效应模型­实证考察数字经济与流­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­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。

二、理论机制分析与研究假­设

(一)数字经济影响经济增长­数字经济是促进我国新­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增­长的重要引擎。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,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­界各国提高经济发展质­量、在新经济全球化中占据­主动权的新动能[16]。在微观层面,数字经济通过经济结构、研发创新、经济效益、产业升级等影响经济增­长,形成规模经济、范围经济和长尾效应 [17] ,促进企业实现多元化经­营,改变传统赢利模式,提升企业运行效率,达到供需动态平衡。在中观层面,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产业­效率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、变革产业组织模式等,促进产业升级,在创新中增加新供给[ 18 ]。在宏观层面,数字经济通过对传统经­济形成技术溢出和技术­冲击 [19] 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­理模式,优化国民经济的内循环­和外循环。

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­发展格局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­必然要求 [20]。发展数字经济,既有硬件设施建设要求,又有软件科技创新、监管等制度要求,且受地理区位和现实基­础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,从而产生区域异质性 [21]。新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­的核心观点认为,经济增长的实质是创新,数字经济可对现有经济­体系实现突破,从工程化、机械化的创新体系向有­机式、柔性化的创新体系演变,从而通过内生的研发和­创新推动经济增长[22]。数字经济能够通过要素­配置、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­化,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­量及全要素生产率,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­重要新引擎。基于此,提出如下假设: H1: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具­有显著促进作用。(二)流通业升级影响经济增­长流通业是畅通国民经­济循环的基础性、先导

性产业。从工业化发展规律来看,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型工­业化的后期阶段,发挥流通业在经济发展­中的主导作用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成为­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质­量的关键[ 23 ]。在数字经济时代,流通业在畅通国民经济­循环中的作用更加凸显,一方面,数字化流通可以更好地­满足消费需求,匹配供给与需求的动态­平衡,激发超大规模市场优势、畅通经济循环;另一方面,总结数字化流通发展的­经验,可提升我国在国际流通­格局中的地位,提高我国国内国际双循­环相互促进的能力[24]。

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认­为,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的数­字经济重塑了生产中心­论,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发展­模式,正在以毁灭性创新方式­重构流通业 [25]。马克思在分析中始终将­流通置于社会再生产的­框架中,认为生产、分配、交换和消费是经济体系­运行的四个环节,强调生产和流通的辩证­统一 [ 26 ]。从发达国家经验看,流通业升级是经济发展­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,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­场优势、服务“扩内需、促消费”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 [27]。为更好地发挥内需对经­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、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,打通流通环节是关键。因此,要通过创新流通组织、整合供应链、重塑产销模式、创新经营业态等方式来­提升流通效率,以“提低、扩中、限高”的方式调节收入分配、促进现代消费,引领城乡、区域和行业协调发展[ 28 ] ,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推­动力。基于此,提出如下假设: H2: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。(三)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升级­对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­效应

1.

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升级­的推动作用数字经济正­在重塑世界经济版图,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­动能 [29]。经济全球化是流通业升­级的必然结果,数字经济赋能成为流通­业升级的内在动力,现代流通能力成为了一­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­要组成部分 [8]。数字技术通过促进全渠­道升级、商业模式重构、流通组织创新、流通产业链优化、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等­方式,加快流通业数字化变革 [ 30 ]。数字经济具有科技密集­性、消费便利性、跨界融合性、服务增值性等特征,可推动流通业智慧化转­型,促进各流通主体与政府、市场信息的对接和共享,实现供需的精准高效适­配[ 31 ]。

数字经济可缩小城乡居­民消费差距,强化消费端在市场中的­重要动力作用,推动经济循环[ 32 ]。流通业可与上下游产业­链协同构成有机整体,整合并优化产业链间各­企业主体协作关系,消除商品流通过程中的­交易环节烦琐、物流运输迂回、供需信息不匹配等顽疾,驱使产销逻辑由推式向­拉式转变,优化全渠道运营流程,缩短流通时间,提高流通效率[33]。

2.

流通业升级对数字经济­的诱导作用流通业是连­接生产和消费两端的必­要环节。数字技术可通过技术外­溢来促进流通业升级、助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­配置优化,流通业升级也可促进产­业间企业应用数字技术[ 34 ] ,通过带动第二产业、反哺第一产业的方式促­进经济发展。同时,流通业升级要求流通企­业在数字管理方式、研发能力、技术创新、组织创新等方面进行升­级转型 [ 35 ] ,进而对数字技术提出更­高的需求。由此可见,流通业升级对数字经济­具有诱导作用。

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升级­是促进经济增长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­重要内容。数字经济推动了流通业­升级,使流通效率与生产效率­相匹配[ 36 ]。流通业升级反过来又要­求数字经济创新,从而促进经济增长,使我国流通业在数字化­转型方面领跑全球 [ 37 ]。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­业创新升级,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又赋­予了现代流通体系新的­战略任务与使命。以流通业升级为核心的­现代流通体系建设,向数字化、国际化、绿色化、网络化、普惠化和融合化转型,促进流通主体体系、流通客体体系、流通技术体系、流通网络体系、流通治理体系这五大体­系全面升级[38] ,构建“供给侧—现代流通体系—需求侧”传导机制。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、支撑新发展格局的现代­流通体系建设,是融入创新发展、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­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­内在要求。因此,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升级­之间存在交互效应,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。由此,提出如下假设:

H3: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升级­对经济增长具有交互影­响效应。

三、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

(一)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

1. GDP被解释变量:经济增长。采用全国人均

来测度我国经济增长。

2.

解释变量: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以及数字经­济与流通业升级的交互­项。数字经济包括产业数字­化和数字产业化。借鉴黄群慧等[ 39 ]、唐红涛等 [30]研究,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­专利申请数(用于衡量技术创新)以及第三产业的产业数­字化、数字产业化来共同测度­数字经济,其中第三产业的产业数­字化、数字产业化选取运输、仓储、邮政业的增加值和互联­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等细­分指标来测度,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处­理,最终得到数字经济的测­度值。借鉴包振山等[ 40 ]的研究,选取我国省域批发零售­业增加值来测度流通业­升级。参考任晓燕等[ 41 ]的做法,用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升­级的乘积测度数字经济­与流通业升级的交互效­应。

3.

控制变量: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­外开放

GDP度。借鉴周业安等[ 42 ]研究,选取省域人均 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。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获­得更多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经验等,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,进而推进与国际接轨。借鉴葛和平等[ 43 ]研究,用外商投资总额测度对­外开放度。变量的名

1。称、符号和测度指标详见表

(二)模型构建如前所述,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升级、经济增长三者间存在推­动和诱导作用。为探究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­的影响,借鉴于波[44]、金浩等 [ 45 ]的研究,基于本文提出的假设构­建如下固定效应模型: perGDPit = + + + β0 β1digitali­t β2 ichqedit

ln inecoit + ln inopenit + (1) β3 β 4 εit perGDPit = + ln(digitalit × )+ β0 β1 ichqedit

ln inecoit + ln inopenit + (2) β2 β3 εit

1

其中,i表示省份,t表示年份;β0表示常数项; β1、β2、β3、β4

表示对应变量(或对数化处理后变量)的回归系数;εit表示误差项。为提高变量的平稳性并­减少异方差性,对变量 inecoit 、inopenit 、digitalit × ichqedit

做对数化处理。(三)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

2011

自 年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流通业和数字经济均经­历了巨大变化,国家骨干流通网络逐步­健全,流通领域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,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­设,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­境显著改善;2020 39.2

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­到万亿元,位居世界第二,2011—2020

年的年复合增17.1%

长率达 ①。考虑到省域面板数据的­代表性与可得性,为了更系统地考察数字­经济和流通业升级、更客观公正地反映测度­结果,本文选取2011—2020

年我国省域(除西藏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地区外)面板数据,将其分为东部、中部、西部三个地区进行考察。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­计年鉴、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、万得公司数据库及各省­份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­等。

四、实证分析

(一)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全国­及东部、中部、西部地区各变量进行描

2 2述性统计分析,结果如表 所示。由表 可知,全国及东部、中部、西部地区各指标值差距­较大,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异­质性。因我国地域广阔,东部、中部、西部地区在数字经济、流通业发展水平等方面­存在较大差异,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­差异使各变量的作用不­同,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区进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