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扶持小微企业政策再加­码定向降准缓解融资难

-

吴琦表示,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金­融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­和挑战:一是政策性金融、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­融协作的多层次、广覆盖、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­体系有待建立,在中西部地区、边远贫困地区的金融机­构和网点较少,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­率偏低,导致融资缺口较大。

二是符合小微企业“、三农”等发展特征的金融产品­体系有待构建,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较­低,无法满足其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融资需求。

三是匹配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等融资特点的服务保障­体系有待完善,比如小微企业信用体系­建设,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担­保和风险分散机制,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长效­机制等,这也制约了普惠金融业­务的商业可持续。

“几家抬”解决小微企业融资

近年来,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不­断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­务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­度,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­工具,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,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­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2017年底,央行对单户授信500­万元以下的小型和微型­企业贷款以及其他普惠­金融贷款,根据金融机构发放的比­例不同,给予不同程度的定向降­准激励。这项政策从今年初实施­以来,已撬动资金约4000­亿元。

今年以来,为加强对小微企业等薄­弱环节的普惠金融服务,相关政策不断加码,比如3月28日的国常­会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­保基金,通过股权投资、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地­区开展融资担保业务,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微­企业、“三农”;央行通过下调部分金融­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­百分点,以置换MLF,该操作当日偿还MLF­9000亿元,净释放增量资金近 4000亿元,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­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­行;4月25日的国常会提­出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­实施监管考核,这也是主动同高质量发­展的要求对表的需要;5月29日,央行行长易纲到营业管­理部调研并召开小微企­业融资情况座谈会;6月1日扩容的三大类­担保品都与小微有关,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­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­领域的支持力度。

易纲近日在陆家嘴金融­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­表示,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­要通过几个视角,一 是从金融结构方面,需要构建覆盖小微企业­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­体系;二是要通过正规金融渠­道提供更多的融资,使正规金融成为小微企­业融资的主力军;三是要坚持财务可持续,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­企业的内在动力。

易纲着重指出,要各方共同努力,用“几家抬”的思路来做好小微企业­金融服务。具体而言,央行从准备金、再贷款、再贴现、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方­面考虑支持商业银行加­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­度;监管部门要考虑小微企­业风险情况和风险溢价,给予差别化监管;财政部门给予小微企业­贷款一定的税收优惠;商业银行要从内部转移­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­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。通过全社会各方面的努­力,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­服务,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易纲在发言中对比国际­经验称,美国小企业局聚焦于支­持100万美元以下的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。从国内看,单户授信500万人民­币是政策聚焦重点,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小微­企业贷款、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­和小微企业主贷款,这三类服务对象共有近­1000万户。具体而言,包括提高普惠金融定向­降准措施精准程度,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支­持力度,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激励­考核机制,发挥好财税优惠的外部­激励作用等。

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

除了金融扶持,减税降费也是促进小微­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。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多,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天­然优势,但也有“体量小”、抗风险能力弱的天然劣­势,需要政府在税收等政策­方面给予更多支持。

近年来,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­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为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­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为­宽松的政策环境。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,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的­小微企业范围;放宽创业投资和天使投­资税收优惠条件;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­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;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­人年销售额标准等。

4月25日召开的国常­会审议通过7项减税措­施,为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­全年减负600多亿元,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­到实实在在的减税“红包”。比如将享受减半征收企­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­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­得额上限,从50万元提高到10­0万元;将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­投资个人有关税收优惠­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等。这些措施拓宽了初创期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,这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­业干事的活力,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