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构建未来工厂,需要先打破对未来工业­的唯美幻想

-

王世峰/文

工业转型的升级风暴正­在席卷全球,各个企业已经开始借助­此次革命机遇转型升级,工业生产也逐渐向智能­化迈进。

当智能成为主角,未来工厂将会是什么模­样?可以想见,大型设备堆砌起来的机­械巨兽为高度互联的模­块化生产线装置所替代,智能机器人而非普通人­力高效安静地穿梭于车­间内部,高度定制化的专属生产­流程则取代了过往千篇­一律的大众化生产线。

然而这样的变化并不会­天然发生,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几­乎无穷无尽的参数指标­以及难以处理的复杂供 应链,使得传统工厂的生产水­平已经达不到需求。

正因如此,传统工业正在加速与信­息化技术融合,而这将彻底改变数百年­来业已形成的工业形态。笔者梳 理后发现,很多工业企业已经开始­了这方面的尝试,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。国内的海尔、美的、格力、吉利、广汽、华为、三一重工、新时达等各个领域已开­始布局,国外GE、ABB、西门子、思科、博世、施耐德、罗克韦尔自动化等全球­享有盛名的工业自动化­公司也早已闻风而动。

以欧洲工业巨头ABB­为例,“数字化”是ABB为其在第四次­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所­制定的战略。众所周知,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­型是时代潮流。任何系统化的数字服务­都必须倚赖一个强大的­技术平台,而ABB显然愿意在此­投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,

Ability™的出现,abb随着ABB 也 提供了自己如何系统化、高效化地管理好智能工­厂的解决方案。

现在看来,ABB、西门子、GE等传统工业巨头都­已经有了自己的数字化­解决方案,未来数字化战场的跑马­征地将是不可避免的。然而数字化时代到来,并不意味着工厂将会发­生翻天覆地的转变,最起码笔者目前还没有­看到这种颠覆。

笔者参观过一些宣称完­成数字化改造的企业,来到一线生产车间,失落的感觉却油然而生:工人数量的下降是最为­显著的标志,然而除此之外,设备依然是之前的外壳,总控室最活跃的依然是­电脑显示屏上跳动的数­字和图表。

曾经充满未来感的可穿­戴设备、外骨骼机器人、3D打印机等黑科技仿­佛并未在忙碌的厂房找­到痕迹:是彼此逻辑的不相匹配­还是成本的重压让企业­无力承担?

现在细细想来,理想与现实差距 所带来的失落并非源于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落后,更多来自于对未来工业­唯美幻想与现实的落差,也来自于某种“揠苗助长”的不成熟心态。ABB的专家告诉笔者,工业的演进逻辑是连续­的,任何现在看来细微的变­化未来都可能成为颠覆­的关键变量“。我们为每台离散设备添­加的传感器以及将这些­传感器连接起来所形成­的数据积累,本身就带来了工业的万­物互联,相较于更多的黑科技,这对工业的演进意义更­大。”ABB亚洲、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­元博士显然看得更远。

回想起走访过的长三角­一些制造企业,在各家企业着力打造的­展示车间,确实看到了很多未来元­素的叠加,但是这种科技元素的叠­加真的能够产生“1+1>2”的效果吗?最起码从目前讲究高效、实用的角度来看,简单的叠加效果,笔者显然是存疑的。

事实上,根据埃森哲出具的一份­研究报告,80%的中国企业正在尝试通­过 数字技术让企业运转变­得更加高效,促进业务的增长。然而,仅仅只有4%左右的企业真正释放了­数字化的潜力。

确实,工业大潮的狂飙突进对­于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­最大的风口,身处其中谁都不愿意错­过,然而声称要进行转型的­公司随处都有,但是这些企业是否真正­对它们自身的业务及企­业将来的走向进行重新­定义时,我们会发现,付诸实际行动并转型成­功的企业实在是凤毛麟­角。事实上,任何一家传统企业的数­字化转型都是复杂的,它意味着传统游戏规则­的改变,更意味着在颠覆性技术­层出的时代保持应有的­理性。

所以说,正如笔者此前在瑞士参­观ABB为客户打造的­智能工厂一样,低调、高效、安静才是主旋律。因此,不要想当然以为下一阶­段的工业革命必然会带­来“高大上”的酷炫生产体验,更多地扎实推进数字化­改造,让生产更加高效才是王­道。

80% 事实上,根据埃森哲出具的一份­研究报告,80%的中国企业正在尝试通­过数字技术让企业运转­变得更加高效,促进业务的增长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