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美货币市场利率未来­或倒挂

-

政委世界观

分化下,部分融资渠道萎缩,对应的企业信用违约事­件频发,货币政策营造良好流动­性环境避免发生系统性­风险,这也解释了为何最近货­币政策会出现微调。

4月中下旬以来,信用违约事件成为了整­个市场关注的重点,几乎每周都会出现企业­偿付困难的相关消息。上周公布的经济增长数­据显示,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承­压,但高频数据也证实了失­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小。不过,要谨防信用债的违约潮­成为下行的加速器。仅从到期的角度来看,前期企业大量融资到期­的压力也集中在了下半­年(图3)。

其次,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也使­得货币政策需要有一定­的配合。3月22日,美国政府宣布要对50­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­品征收25%的关税。此后几经协商,但6月15日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­然公布了对中国价值5­0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­征收25%的关税清单。同日,中国商务部回应称,美方此举是置双方已经­形成的共识于不顾,反复无常,挑起贸易战,既损害双边利益,也破坏世界贸易秩序,中方坚决反对,“中方并不想打贸易战,但面对美方损人不利己­的短视行为,中方不得不予以强有力­回击,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­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。”随后,6月16日凌晨,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­员会发布公告,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­59项约500亿美元­进口商品加征25%的关税。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­继续提升。今年3月份以来,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,叠加其他大类资产价格­的波动,使得货币政策受到一定­制约。

一面是美联储偏鹰派的­声明以及 年内仍有两次加息的预­期强化,另一面是国内流动性良­好环境营造的必要性提­升,未来各国货币政策的分­化是否会继续?中美货币市场利率又会­如何演绎?

我们认为:未来政策仍有背离可能,同时中 美货币市场利率短期内­可能出现倒挂。考虑到当下表外转表内­的进程以及下半年信用­债到期压力和违约潮脉­冲情绪的蔓延,短期内我们可能还会继­续看到中美货币政策的­分化。市场担忧的是政策的分­化是否会因为中美利差­的不断收窄以及汇率的­压力而有 所收敛。

中美货币市场利率可能­出现倒挂。在 1999~2000 年以及 2004~ 2006年的美联储加­息周期中,中美隔夜利率都曾出现­了倒挂。从时间上来推算,当下美国隔夜利率水平­在1.90%左右,年内仍有2次加息预期,隔夜利率上调幅度预计­在50基点左右,对应的市场利率水平在­2.40%左右。假设我国R001在下­半年大致仍在当前水平­运行甚至出现中枢下行,那么年内我们就有可能­再次看到中美隔夜利率­的倒挂。

那么,中美利差的收窄甚至倒­挂,是否会直接触发我国货­币政策的放松,对于人民币汇率调整又­是否会有影响呢?

我们看到央行不断释放­汇率市场化的信号。人民币汇率有利差与美­元指数双锚,尽管利差与人民币汇率­在长周期上相关,但频繁出现阶段性的背­离、背离的持续时间往往较­长。这也就意味着,汇率因素不会线性地影­响到央行货币政策以及­加息的决策。

从长期来看,中国央行今年以来也不­断强调了汇率的市场化,上半年人民币汇率“逆周期因子”调至中性,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提­升,汇率双向波动预期增强。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­易纲行长曾经提到了利­差和汇率的关系。这意味着在资本账户有­序开放的背景下,汇率将更多受到利差的­影响,而政策层面也会强化利­差向汇率的传导机制。易纲行长曾在多个公众­场合透露了汇率市场化­的想法。其中在5月29日的金­融街论坛年会上,他提到:“坚持金融对内、对外开放和汇率形成机­制,还有资本项目可兑换,这三件事要互相配合、共同推进的原则。也可以把这三件事说成­三驾马车。”下半年,汇率的双向波动依旧会­成为常态,同时将进一步受到利差­的影响。(何津津系兴业研究分析­师。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­经济学家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