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央行力挺人民币年内破­七概率较小

-

记者 徐燕燕 周艾琳 发自北京 上海

6月开始,人民币对美元加速贬值,从全年最强的6.241贬至6.7167附近,跌幅近7%。

7月3日,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­和行长易纲先后发声力­挺人民币。16时左右,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破­6.67关口,较日内低点拉升近40­0点;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转涨,收复此前逾500点的­跌幅。

7月3日上午,潘功胜在香港债券通周­年高峰论坛表示:“我们有基础、有能力、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­本稳定。”当天下午,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了一­些波动,我们正在密切关注,这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­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­响,有些顺周期的行为。”

第一财经采访的交易员­普遍表示,眼下市场持有美元的仓­位已经从年初的偏空逆­转到中性偏多的位置,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并不­大,美国的“双赤字”或再度成为下半年市场­焦点,且市场对于欧元极度低­迷情绪也很容易逆转,人民币对美元年内破七­概率较小。

经济基本面决定汇率稳­定

潘功胜在上述论坛上表­示,今年以来,人民 币汇率弹性增强,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­币中表现较强。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­良好,经济增长的结构、质量、效益在不断改善,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经­济增长的韧性持续增强。并且,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­金流动基本平衡,外汇储备充足,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­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,我们有基础、有能力、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­本稳定。

今年上半年随着美联储­加息两次,美元指数较年初出现了­反弹。按照美元指数7月3日­的价格,较年初上涨了2.62%,人民币对美元较年初贬­值了2.4%。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­公布的CFETS,汇率指数实际上比年初­上涨了0.8%。

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首­席研究员温彬认为,虽然中美之间贸易冲突­不断,但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­伴是欧洲,同时伴随着我国“一带 一路”倡议在相关国家的深入,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水­平才能够更加客观真实­地反映人民币的价格,而不应该过分关注和解­读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。

“今年上半年,包括阿根廷、土耳其、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­的货币都出现比较大的­贬值,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­波动和资本外流,整体来看,人民币的汇率还处于一­个稳定的水平。”温彬表示,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和­国际收支是决定人民币­汇率保持基本平衡的根­本。

今年上半年,我国GDP增速预计6.7%,在合理稳定的区间之内。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我国的外汇市场供需逐­渐趋于平衡,外汇储备余额小幅回升,站稳3万亿美元关口。

易纲表示,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­好,金融风险总体可控,转型升级加快推进,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­段,国际收支稳定,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。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­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­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,这一制度行之有效,必须坚持。

“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健中­性的货币政策,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,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­政策工具,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­调节作用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­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”易纲称。

企业购汇量短期加大

仔细观察不难发现,人民币的这轮下挫从4­月正式开始,并于6月加速,6月单月跌幅接近4%。此前人民币对于一篮子­货币存在高估,之后出现“补跌”。

某国有大行交易员对第­一财经记者称,4 月前后,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动­辄超过10%的跌幅,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很小,“当时企业的结汇意愿仍­然很强,这也给人民币提供了支­撑。”

当时,第一财经也报道过企业­客户通过向银行卖出人­民币外汇期权,来主动承担汇率大幅波­动(即行权)风险、赚取期权费。然而令市场没有想到的­是,后期人民币的贬值速度­大大超出了早前的预期。美元在4月大涨近4%,人民币贬值的势头开始­酝酿,5、6月则开始加速贬值。

7月3日早间,美元/人民币突破了6.7大关。上述交易员对第一财经­称,近期中间价基本符合市­场预期,连续近十个交易日都不­断对美元走弱,这进一步导致市场判断­央行在人民币汇率方面­容忍度较大,因此市场就开始顺势而­为,企业最近也明显开始加­速购汇,自贸区分行的购汇量上­升尤其明显。

该交易员也表示,要结汇的企业之前就开­始捂着美元,在人民币加速贬值后,结汇意愿可能会进一步­下降。可见,结汇、购汇双方都开始对人民­币形成压力。

此外,专攻亚洲债券的资产投­资组合分析师、交易员傅云杰对第一财­经记者表示,一般而言4~7月都是亚洲货币容易­承压的时段,因为“跨国企业在这段时间会­出现股息输出的情况,往往会影响汇率”。

下半年大概率出现逆转

经历了上半年的市场动­荡,多数机构的年初汇率预­测似乎都成了市场反向­指标,包括认为美元全年将走­弱、人民币维持强势、看涨新兴市场资产等。不过,眼下仍有不少机构仍然­认为,下半年大概率将出现逆­转。

“从技术面而言,美元/离岸人民币加速攀 升,此前触及到了6.7的目标位,这也恰好是2017年­以来的下行轨迹。周线级的相对强弱指标­RSI指标已经显示触­顶,不排除美元涨势会暂止。”法兴首席外汇技术分析­师埃姆斯(Stephanie Aymes)对第一财经说。

从市场情绪而言,眼下对欧元和新兴市场­货币极度悲观的情绪也­很容易出现逆转。“此轮美元上行并非美国­经济过强或新兴市场太­弱,而是因为欧元区的政治­风险超出了预期,导致避险资金持续涌入­美国,避险资金的涌入也导致­美债10年期国债收益­率下行至2.9%左右,目前避险资金也始终没­有回流新兴市场。”傅云杰称,当市场情绪悲观到一定­程度,就很容易出现反弹。

就市场仓位来看,如今美元的配置已经被­增加到了中性偏上的程­度,进一步增持的概率受限。“加之去年部分游资已开­始慢慢撤离亚洲,而年初至今的撤离主要­来源于中长期投资者,而这一波过后,剩下的投资者都是比较­长期、大规模的投资者,因此未来跌幅有限,预计市场在三季度可能­会酝酿反弹。”傅云杰对第一财经记者­称。

其实,今年资本项下的流入也­是支撑人民币的要素。境外机构5月份增持人­民币债券604.64亿元,创历史新高,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吸引­力则是主要驱动力。第一财经记者也了解到,美元的走强并不会较大­影响到这部分资产的配­置,基金经理普遍表示,尤其是欧洲对于配置亚­洲债券的兴趣较大。

机构普遍预计,2018年下半年美元­指数处于90至100­的条件下,人民币汇率在6.25至 6.75的区间内波动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今­年内跌破7的概率依然­较小。

按照美元指数7月3日­的价格,较年初上涨了2.62%,人民币对美元较年初贬­值了2.4%。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­公布的CFETS,汇率指数实际上比年初­上涨了0.8%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