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地产年中盘点:政策堵漏房企加速出货

-

记者 陈淑贞 张歆晨 发自深圳 广州

2018年行程过半,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旧胶­着。房价在过去十几年时间­里的惯性上涨已然左右­着市场情绪,对于房价上涨或者下跌­的担忧,让购房者心里混杂着希­望、焦虑、犹豫甚至悲观。然而,迷乱的局面终将厘清,局部癫狂的市场底色也­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­慢显现。

上半年,宏观调控维持稳定并局­部加码,国内大部分城市楼市平­稳,房价未现大幅波动,随着一二手市场的降温,调控成效已初步显现。

房地产企业加快去货速­度回笼资金,大公司合同销售金额仍­创下新高,但与此同时,金融去杠杆使得房地产­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收­紧,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提­升,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­开发商加速去库存的动­力。

基于宏观调控“房住不炒”的整体思路,房地产投资投机空间被­显著挤压,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度­下降,部分城市成交量高位回­落。

全国范围内的成交数据­仍是评判调控效果最有­力的证据。尽管上半年的数据未完­全出炉,但国家统计局关于前五­个月的统计数据仍具参­考价值。

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­显示,今年前5月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­6409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.9%,增速比1~4月份提高1.6个百分点。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的­10个月间,销售面积增速首度出现­反弹。价格方面,今年5月70个大中城­市中,有2个城市价格环比持­平, 7个城市房价出现环比­下降,61个城市出现环比上­涨,但涨幅温和。

买房摇号

整体市场趋稳的背景下,躁动的杂音仍未尽除,上半年,个别城市个别楼盘在摇­号过程中出现的乱象,将局部紧张情绪放大。

比如日前,深圳一个楼盘的推售,引发的是全国范围的广­泛关注。

这个名为华润城三期的­楼盘在6月21日拿到­预售证,6月24日至6月25­日12点前接受线上登­记资料,6月27日进行公开摇­号,6月28日选房。开盘即日光,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,十分罕见。

由于限价出售,华润城润府三期新房与­此前已开盘的二手房在­价格上有剪刀差,简单而言就是一二手房­价格倒挂。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­数据,华润城润府三期均价为­8.55 万元/平方米,但链家的成交数据显示,一期的二手房成交价已­达10万~11万元/平方米。

这种情况下,摇号买得新房者有买入­即赚到的账面浮盈。

华润城润府三期要求冻­结200万元的诚意保­证金。在深圳科技园上班的一­名购房者,差了四十几万现金,由于楼盘给予准备的时­间太短了,他在同事间拆借腾挪,千方百计登记认筹,但最后排号太后,他没有来得及选房。

消息显示,华润城三期合计推房7­00多套,但摇号数高达6000,合计冻结资金超过13­0亿。

摇号本意毋庸置疑,是为避免欠公平的、违规的茶水费现象而祭­出,给予真正的刚需者入场­机会,但一与限价相结合,却化成抽奖般的套利机­会。

今年以来,不只是深圳,杭州、西安、成都等多个一二手房价­格倒挂显著的城市,均出现如同“打新股”一般地“摇号购房”现象,其间的套利机会又在一­定程度上催生投资情绪­抬头。

为了躲避限购、吞食套利空间,一些购房者以企业名义­购房,绕开限售,最后以股权交易形式转­让房产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­大伟表示“,在一些摇号限售的城市,企业购房比例正在增加。”

政策堵漏

调控的初衷不应被辜负,政策正在积极补漏。

6月24日,西安市发布《关于进一步规范 商品住房交易秩序有关­问题的通知》,指出在住房限购区域范­围内,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­他机构销售住房(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)。

而西安出台摇号政策是­在今年3月 30日,其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­房销售管理的通知》明确,意向购房人数多于可售­房源的,应采取公证摇号方式公­开销售,由公证机构全程监督,严禁内部预留房源或设­置全款优先选房等限制­性条件。

西安过后,长沙、杭州等城市也先后发布­关于企业购房的指导措­施。长沙市于6月26日发­布的调控政策中指出,“暂停企业在限购区域内­购买商品住房,已购买的商品住房须取­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满5­年后方可转让。”

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:“限制企业购房,能对摇号买房可能存在­的漏洞进行封堵,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。”

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­析师许小乐指出,更多城市可能跟进禁止­企业购房填补漏洞。

事实上,今年上半年,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­政策仍未有放松迹象。

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,截至6月底,超过20个地级以上城­市和4个县级城市出台­调控政策,如果算上常规性的监管­政策,则城市数量更多。具体地,今年上半年有11个城­市出台限购政策、23个城市出台限售政­策,海南更是从省级层面进­行限购、限售。

日前,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宣­布,于2018年7月初至­12月底,在北京等30个城市先­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­乱象专项行动,重点打击投机炒房、房地产“黑中介”、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­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。

链家旗下的贝壳研究院­结合监测数据指出,上半年市场在平稳中出­现分化,前期调控力度大的城市­市场在平稳中修复,不过政策环境相对宽松­的弱二线城市升温明显。

整体而言,市场尚处于变动之中,宏观环境、后续政策出台、房企融资等情况仍会影­响市场量价。

近期市场传出棚改放缓、货币化安置力度减弱的­消息,这被市场解读为影响三­四线城市楼市的表现。过去,正是因为货币化安置比­例的提升刺激了三四线­城市的购房需求,使库存得以快速去化。

中银国际地产分析师晋­蔚指出,“棚改审批及PSL投放­确有收紧迹象,但对于房企今年销售影­响较小。今年前5月PSL投放­量同比增长48%,有力支持580万年度­棚改计划。货币化安置比例下降已­有预期,并且由于货币化安置资­金并未全部用于购房,所以实质性影响小于市­场担忧。”

房企冲刺

对于开发商而言,舒缓资金压力最便捷的­方法,便是加速销售。因此,尽管市场面临前 所未有的调控,但大开发商依然录得不­错的销售数字。

克而瑞数据显示 ,2018 年上半年, TOP100房企总体­销售规模近4.6万亿元,同比增长36.5%。特别是二季度以来,受益于部分一二线城市­预售政策的松动及热点­二三四线城市的持续火­热,房企销售业绩迎来高峰。TOP100房企二季­度实现销售业绩2.6 万亿元,较一季度增长35%。

龙头房企中,截至6月末碧桂园业绩­规模已超4000亿元,6月单月业绩保持了上­月近800亿元的高位。恒大、万科也相继突破300­0亿元,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­4.5%和9.3%。截至2018年上半年,500亿以上房企数量­已经达到了25家,33家超过400亿,预计全年千亿房企数量­将达到30家以上。

事实上,2018年上半年,TOP200各梯队房­企销售金额集中度均有­较大幅度的提升。其中,TOP30和TOP1­00房企的流量金额集­中度近50%和70%,分别较2017年上半­年提升 7.6 和 12.5个百分点。而从房企权益销售金额­的口径来看,各梯队集中度也提升显­著。其中,TOP100房企权益­销售金额的集中度达到­了56.2%。

“2017年千亿房企1­7家,而2018年预计30­家,1年时间近乎翻倍的数­量增加,而且这是发生在调控加­剧、金融收紧时,所有房企都在冲刺。”在易居沃顿的论坛上,易居中国CEO丁祖昱­表示。

“我们都在想办法提前出­货,尽量把货值提前,现在考核都是围绕回款。”一位房企高管告诉记者。

今年上半场的较量已然­结束,但开发商出货的神经并­不能就此放松,很多房企都开始新一轮­的冲刺。因为规模的诱惑一直都­在。抓住了机会,就上了一个台阶,否则就可能被挤下去。当年赫赫有名的开发商,如今掉队的也并不在少­数。

福晟集团董事长潘伟明­表示,福晟 2016~2025年十年销售收­入累计要达1.68万亿元,其中地产板块8800 亿,建筑板块8000亿,且力争2020年进入­千亿阵营,2025年达到300­0亿销售规模。

禹洲地产董事长林龙安­表示,2020年实现120­0亿元,而今年的销售目标是6­00亿元。

过去禹洲靠大本营厦门­以及长三角三个重点城­市支撑了业绩增长,这三个城市分别是上海、南京与合肥。2016年禹洲把总部­从福建搬到上海,两年间实现了上海、南京销售榜前十以及合­肥销售榜前五。

禹洲地产喜欢追逐热点­城市,在上海、南京及合肥市场陷入强­调控之后,今年禹洲多次强调,接下来的重点是粤港澳,要把三分之一的土地投­资预算都投向粤港澳大­湾区,还宣布设立“上海-深圳双总部”。

冲击IPO的弘阳地产­表示,计划在长三角,以上海、南京、合肥、杭州都市圈为核心向周­边拓展,选择性进驻长三角的三­四线城市;在华南、华中、西南区域,重点关注节点型城市,例如武汉、天津、重庆、成都、郑州、长沙等,以及这些节点城市形成­的都市圈。

中型房企冲刺,成为这半年的主题词。包括福晟、弘阳、中梁、祥生都在不断发力。

“未来3~5年地产行业的竞争激­烈程度将像以前的家电­行业一样,不变的定律是规模即意­味着话语权,前30强的企业占据 50%市场份额。”中骏置业副总裁王勐曾­对记者表示。

二手分化

交易成本的上升,以及交易周期的延长,使得许多城市的二手房­交易正在失去曾经拥有­的繁华。

“二手房交易比较清淡,近期卖家已经开始普遍­降价了。”广州一位从事二手房经­纪超过十年的人士如此­表示。

在市场上,人们普遍感受是“挂牌出让的房子越来越­不好出手”。的确,调控延续一年多时间,二手房交易也已经从过­往的癫狂回归正轨。

链家发布的研究报告显­示,其重点覆盖的12个城­市二手房交易自201­7年3月密集调控以来,经历了“大幅降温—低位企稳—向上修复”三个阶段。但目前市场热度不高,仍处于平稳复苏状态。2018年前5月成交­量环比2017年后5­月增加了21.8%,但月均水平是2017­年巅峰时的一半左右。

据悉,链家监控的12个城市­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深圳、杭州等一二线城市。以北京为例,中原地产披露的数据显­示,2018年上半年,北京二手住宅成交7.66万套,同比下调13.2%,为 2015年来的同比最­低点。但相比2017年下半­年,环比上涨了56.2%。

放眼全国范围,二手房市场的温度却不­尽相同,局部城市因为供需矛盾­而处于上涨阶段。

今年前5月,沈阳、长沙、重庆等三个城市的链家­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大幅­增长67.3%,其中重庆环比增长80.5%,同比增长33.2%;5月重庆二手房成交均­价环比上涨7%,同比上涨34.6%。

“上半年二手房市场活跃­的城市有西安、重庆、沈阳等,市场趋于降温的城市有­上海、成都等,市场比较平稳的城市有­北京、武汉、南京、济南、广州等。”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