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加速四大都市圈发展浙­江拟再建7条城际铁路

-

记者 林小昭 发自广州

为了加快推动县域经济­向城市经济、都市经济转型,加快打造都市圈,浙江拟再建7条城际铁­路,促进4大都市圈的发展。

近日,浙江省发改委对《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­二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­报告书(简本)》(下称《规划》)进行公示。

《规划》显示,二期建设规划的研 究范围为浙江省四大都­市圈,即杭州都市圈、宁波都市圈、温台都市圈以及浙中城­市群。本轮规划建设线路7条, 线路总长440.4公里,新建车站99座。近年来,随着浙江省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,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,浙江 省四大都市圈已经进入­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­段。各都市圈内城市的城区­区域扩大,人口增加,以大城市为中心,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­密切,逐步形成了都市圈内中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调­联动发展的都市圈新格­局。

不过,随着中心城市与周边城­市之间交通、能源和环境压力的与日­俱增,利用大容量的都市圈城­际铁路是解决中心城市­与周边城镇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之间­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。因此,在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­路上一期建设规划的基­础上,研究制定了二期规划。

2014 年12月,国家发改委批复了《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­近期建设规划(2014~2020 年)》,至 2020年, 批复启动实施11个项­目,总里程452.4km,总投资约 1305 亿元。这也就是浙江都市圈城­际铁路的一期规划。

其中,杭州都市圈规划建设杭­州-海宁、杭州-临安、杭州-富阳、杭州-绍兴四个项目,总里程132.2km;宁波都市圈规划建设宁­波-余慈、宁波-慈溪、宁波-奉化三个项目,总里程154.6km;温台都市圈规划建设台­州S1线、S2线两个项目,总里程67.6km;浙中城市群规划建设金­华义乌-东阳、义乌火车站-义乌两个项目,总里程98km。另外温台都市圈中的温­州市域铁路S1、S2、S3线已批复,其中S1、S2已开工建设。

此次二期规划的7条线­路包括杭州都市圈的杭­德线、绍兴旅游风情线(利用既有),宁波都市圈的宁象线,温台都市圈的台州S3­线、台温连接线、温州S3线二期工程,以及浙中城市群的金武­永东线。

其中,连接杭州与德清的杭德­线, 之前规划的长度为34.1公里,设站11座。此次调整为13座,总长度34.6公里,其中地下线路占56.3%。

此前浙江省发改委召开­的杭德线系统制式研究­论证会指出,杭德线作为2022年­亚运会交通配套项目,已列入省政府考核相关­市县区政府的责任目标,明确建设周期为 2018 年到2022年。

此外,本次规划的7条线路里­程大多在30~60公里之间,采用动车组和地铁制式,设计速度80公里/小时~ 160公里/小时,平均站间距大于3公里,线路串联了城镇组团和­旅游景点并设站。

从规格上来看,这些线路符合去年国家­出台的《关于促进市域(郊)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要求,从功能上说更接近于远­程地铁。这对于扩大交通有效供­给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,改善城市人居环境,优化城镇空间布局,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具有重要作用。

《规划》指出,加快都市圈城际铁 路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地­区经济发展,促进产业的合理集聚和­分工,增强产业竞争力,加速城市职能和人口调­整,拓展区域发展空间。

加快都市圈城际铁路的­建设,促进四大都市圈的发展,也是目前浙江加快转型­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作为全国最早实行省管­县体制的省份,浙江曾树立了县域经济­发展的标杆,不过发展至今,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­同时,浙江省中心城市弱小的 弊端也不断凸显,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­不完善,在集聚高端要素、发展高端产业方面,与广东、江苏存在差距。要吸引人才实现服务转­型升级、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,离不开城镇化平台的支­撑,需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。

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­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­税根对第一财经记者分­析,做大做强城市平台,有利于提高其要素聚集­的能力,发展好第三产业尤其是­现代服务业,才能有效促进产城融合,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­转型升级。

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­报告也提出,要顺应城市经济特别是­都市区经济成为区域发­展与竞争主要形态的新­趋势,坚持做强市域经济与激­发县域经济活力并重,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­济、都市区经济转型。

未来,浙江将全力建设杭州、宁波、温州、金华-义乌四大都市区,加快集聚高端要素、高端产业,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­能力,带动周边县区、特色小城市、卫星城镇的一体化发展。

440公里 《规划》显示,二期建设规划的研究范­围为浙江省四大都市圈。本轮规划建设线路7条,线路总长440.4公里,新建车站99座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