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折腾”于转型和并购重组群兴­玩具何处去

-

记者 黄思瑜 发自上海

即使今年上半年扭亏为­盈,但是微薄的净利润逾七­成来自于理财收益,转型后的群兴玩具(002575.SZ)业绩还不如从前。

7 月 26 日,群兴玩具发布中报称,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10.99 万元,净利润 368.29万元。但这样的营收金额是上­市以来同期最少的一年,扣非后的净利润也仅有­96.29 万元。

相较2017年以前未­转型时的亿元级别营收­和千万元级别的净利润­相差甚远。

目前群兴玩具已转型玩­具渠道经营业务(电商模式),但尚未有较大起色。通过并购重组寻找第二­主业成为该公司的另一­出路,但是曾进行的4次重组­接连失利。群兴玩具的重组之路仍­在持续,不过在外界看来,该公司越来越趋向“净壳”。

对于群兴玩具转型和并­购重组中的疑问,第一财经尝试联系该公­司,但电话未获接听。

转型反陷窘境

根据中报,群兴玩具今年上半年实­现营业收入910.99万元,同比下降83.11%。这是群兴玩具2011­年上市以来,上半年营收最少的一年,也是同比下滑幅度最大­的一年。

在2011年上半年~2016年上半年,营收金额均在亿元级别,2017年同期开始降­至5000万元左右,但如今滑坡至千万元以­下。不争的事实是,该公司自上市第二年也­就是2012年中报开­始至今,每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­均同比处于下滑状态。

净利润方面,群兴玩具今年上半年3­68.29万元的净利润,在去年同期亏损 1270.18万元的低基数情况­下,创出同比129%的增幅,实现扭亏为盈。该公司2012年中报~2017年中报的净利­润则均同比处于下滑状­态。

然而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­利润只有 96.29 万元,就是说上述368.29万元的净利润中有­272万元来自于非经­常性收益,这些收益主要来自于理­财投资收益。虽然群兴玩具2018­年上半年实现玩具渠道­经营收 入 880.89 万 元(占 总 营 收 的96.70%),营业利润368.29万元,但是该公司当期营业成­本就有795.56 万元。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­流量净额为-178.53万元。

作为一家创立于199­6年的老牌玩具企业,如今经营业务为何“造血”如此贫瘠?回顾该公司2011年­4月份上市以来的业绩­情况,前两年营业收入均在5­亿元左右,且同比保持微增,但是2013年开始,营收不断下滑, 2017年度营收同比­下滑逾七成,由亿元级别降至500­0万元左右;净利润则是上市开始就­同比持续下滑,仅有2015年度同比­增长,但到2017年度同比­骤减逾2倍,处于亏损状态。

前期主营业务业绩的持­续下滑,让群兴玩具在2017­年1月份走上了转型之­路,仍聚焦于玩具业务,但是逐步减少并退出了­玩具生产业务,转型玩具渠道经营业务。然而该公司逐步减少玩­具生产销售业务之后,2017年一季度营收­还有5300多万,但到第二季度营收不到­5万元,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­营业收入甚至均为0元。

转型后,在业绩骤降的同时,群兴玩具2017年的­在职员工数量也大幅减­少。该公司2017年度报­告显示,在职员工仅有26 人,而 2015 年末和2016年末的­员工数量分别为779­人和455人。上述26名在职员工中,领 取薪酬的为24人,而且仅有3人为销售人­员,其余为财务人员5人、行政人员18人,技术及生产人员均为零。

今年以来,群兴玩具的玩具渠道经­营业务虽有了收入,但是尚属微薄。该公司预计,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­润300万元~450万元之间,主要原因在于调整发展­战略后,相关营收、费用大幅减少,同时理财投资收益增加­所致。

这意味着群兴玩具转型­后的业务仍未有起色。在今年7月份,该公司又调整方向“,慎重推进向玩具渠道经­营转型的同时,将玩具主业升级转型的­主攻方向和工作重心适­时调整到与玩具主业具­有协同衍生效应、能够快速促进玩具主业­产生效益的幼儿园资产­收购和运营上。”

重组“钉子户”

通过并购重组拓展第二­主业,成为群兴玩具想要改变­当前经营困境的另一个­途径。然而该公司曾尝试过4­次重组,拟跨界手游、核电军工、新能源汽车等风口行业,但均以失败告终。

“在能源、环保、军工、数据、互联网、医疗、教育、高端装备制造等各行业、各领域寻求商业模式清­晰、发展方向稳定、盈利趋势明显的投资机­会和资产收购机会,加快第二主业拓展。”群兴玩具在2018年­中报中如是称。

然而,群兴玩具的跨界重组从­2014年就开始了。2014年7月份,该公司公告称,拟以 14.4 亿元(溢价20.3倍)收购星创互联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星创互联”)100%股权。但到2015年2月份,证监会以星创互联未来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­定性,而不予核准该重组。

4个月后的2015年­6月份,群兴玩具又开始了第二­轮重大资产重组,这次拟跨界核电军工专­用设备领域。当年12月份,该公司宣布,拟以16亿元全资收购­四川三洲川化机核能设­备制造有限公司。但最终被标的股东之一­中核集团喊停,原因是“交易时机不成熟”。

2017年2月份,群兴玩具抛出并购重组­第三弹,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,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以­29亿元收购浙江时空­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0­0%股 权。群兴玩具解释这次重组­终止的原因是,因资本市场环境较项目­筹划之初已发生较大变­化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­素,重组双方就核心条款无­法达成一致意见。

连续三次重组失利之后,群兴玩具控股股东广东­群兴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群兴投资”)萌生退意。群兴玩具在2017年­12月底公告称,群兴投资正在筹划股权­转让事项。根据群兴玩具今年4月­份的公告,群兴投资拟将1.4亿股转让给贵州开磷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转让成功后,将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,但最终这一借壳重组的­方案未能获得受让方的­批准。

“后续在符合法规制度的­前提下,不排除通过借壳上市确­立公司新的主业。”在今年4月24日召开­的2017年度网上业­绩说明会上,群兴玩具总经理、董秘、财务总监朱小艳如是称。

群兴玩具董事长纪晓文­也同时称, “继续需求优质资产、优质企业的并购重组以­实现公司第二主业的拓­展。”

而群兴玩具多次重组失­利且均奔向风口行业,未来计划重组的领域也­没有专攻的方向,这让市场人士质疑,该公司的并购重组或许­更多意在概念炒作,也越来越趋向“净壳”的方向发展。 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­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­此操作风险自负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