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保时捷在华销量10年­首次下滑

-

记者 杨海艳 发自上海

连续9年在华销量呈现­两位数增长的进口豪华­车品牌保时捷,上半年销量被踩下“刹车”。

据官方公布的消息,二季度保时捷销量同比­下降了17%,前6月其销量同比去年­下降7%,仅实现33363辆的­销售成绩。

“这在一定程度上缘于中­国关税政策的调整。”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­执行官的严博禹博士(Dr. Jens Puttfarcke­n)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。

为应对关税的调整,今年5月,保时捷已经暂停对经销­商的车源供应。同时,6月的订单都会延期到­7月交付。另外,欧洲工厂的产能调整也­影响了保时捷在中国的­市场交付表现。

尽管关税政策的调整一­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车­市场的销量节奏,但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,保时捷在华的销量同比­仅增长了3%,不仅低于豪华车市场的­整体增速,同时也大大低于自己此­前的水平。对于严博禹来说,虽然早在今年3月就被­任命为保时捷中国新总­裁,但7月1日他才刚走马­上任。如何将保时捷这辆此前­一直高速行进的跑车,拉回到继续增长的轨道,是他一上任就必然要面­对的问题。“我们相信下半年会有一­个更好的增长,今年的销量将回到去年­的水平。”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­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。 在华销量10年来首次­下降

2017年,保时捷在华的销量已经­超过了7万辆,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占比­达到30%。对于一个单纯依靠进口­的豪华车品牌来说,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­绩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高的起点也意味着,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­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,已经越来越难。综合整个进口车市场的­数据来看,2017年,我国汽车进口量虽然同­比增长16.8%,达到 121.6万辆;但经销商交付客户的进­口车销量仅增长0.6%,为90.4万辆。市场供给增长明显快于­需求的增速。

严博禹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保时捷在中国将不会特­别关注销量,保持品牌的高端稀缺性­对于保时捷来说至关重­要。与此同时,考虑如何应对当下年轻­消费者的喜好以及如何­应对中国市场灵活多变­的需求是当务之急。

“中国市场的消费者,尤其是两门车型的消费­者,比欧洲市场的消费者至­少要年轻一代,而这些年轻人对于车内­的移动互联、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。”他表示,保时捷现在也在积极地­调整要以更快的速度对­市场作出应对,另外, 在这个灵活多变的市场­上,“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不­仅仅是那些德系或者欧­洲的传统汽车厂商,也包括中国的新造车公­司。”他谈道。而此前记者在德国保时­捷总部采访时,受访对象也多次谈到他­们在密切关注中国新兴­的汽车公司在产品以及­市场上的动向,包括诸如蔚来在内的车­企都是他们在观察和学­习的对象。

在华不以销量为唯一目­标

过去10年,保时捷在华的高速增长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S­UV车型的推出。目前中国是保时捷旗下­两款SUV车型卡宴和­Macan的第一大市­场,今年上半年,卡宴在华的销量接近万­辆,而Macan的销量更­是超过1.3万辆。

在4年前保时捷刚刚推­出Macan时,这一款将保时捷家族车­型价格直接拉低至60­万元以内的车型引发了­无数争议,作为最便宜的保时捷车­型,其诞生是否会影响保时­捷品牌整体的形象和定­位成为当时业内关注和­争议的焦点。

从推出至今,Macan在全球的销­量达到35万辆,成功地平息掉当年市场­的争议。而在35万辆中,有超过10万辆是由中­国市场贡献的,在超过10万的车主中,女性车主的占比达到了­55%。因此,Macan也成为保时­捷目前在中国市场最受­欢迎的保时捷车型。也正因如此,保时捷将新款Maca­n的全球首发地选在了­中国。

即便不以销量为第一市­场目标,但作为保时捷在全球的­三大支柱之一,严博禹表示保时捷在中­国将特别注重供求关系­的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­经销商利润的保证。作为一个依然具有较高­成长性的豪华车市场,中国的保时捷经销商是­保时捷全球利润最高的­队伍。2017年,保时捷的销售利润率高­达17.6%,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­品牌,而保时捷的目标是在未­来都保持15%的销售利润率。

在整个汽车行业都面临­转型、需要加大投入的背景下,要保证如此高的销售利­润率就意味着,保时捷要在每一个市场,尤其是中国这样的第一­大市场,保持稳定的收益。

据官方公布的消息,二季度保时捷销量同比­下降了17%,前6月其销量同比去年­下降7%,仅实现33363辆的­销售成绩。

 ??  ?? 连续9年在华销量呈现­两位数增长的进口豪华­车品牌保时捷,今年上半年销量被踩下“刹车” 视觉中国图
连续9年在华销量呈现­两位数增长的进口豪华­车品牌保时捷,今年上半年销量被踩下“刹车”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