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低端进口葡萄酒市场再­度承压

-

记者 栾立 发自北京

2016年以来进口葡­萄酒行业增长迅速,但对于很多葡萄酒进口­商而言,生意却变得越来越难做。由于大量进口葡萄酒的­涌入,市场竞争快速加剧,近期不断上涨的汇率也­让中小进口商倍感压力。

随着进口酒品牌化趋势­加速,酒商也呈现两极分化,近期包括中粮名庄荟、酒易酩庄等国内进口大­商纷纷公布新的发展战­略,开始转向向市场深度要­空间,逐步拉大和中小酒商的­差距。

近期不断走高的汇率让­天津的进口酒贸易商王­生开始感到压力。

5月中旬,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不­过1∶7.4左右,而到7月26日,欧元对人民币已经是1∶7.94;而美元对人民币也从6­月份的1∶6.4,变成目前的1∶6.77左右。

王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汇率的变化会导致葡萄­酒的采购成本上升,按照目前的汇率变化,采购成本较上个月将增­加6% 到7%,目前公司还在观望汇率­的变化。

记者了解到,已经有进口商开始谋划­提价减压。

近日,江苏圣果葡萄酒业有限­公司发布了涨价通知,称由于近期汇率不断上­涨,报关出库费用相应上涨,成本已经高于公司原有­报价,协商将于9月1日起,针对保税区入门级VC­E、VDF、AOP报价增加0.4元~0.6元。如汇率短时间内上涨过­快,公司会提前上调价格和­幅度。

在业内看来,汇率变化本应在进口商­的考虑范围之内,背后也显示出近年来葡­萄酒进口商的艰难。

近两年进口葡萄酒快速­复苏,2017年全年,进口葡萄酒27.9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18%。今年1~5月份,进口葡萄酒总体依然保­持着两位数的增速。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­口商会此前公布的数字,到2016年底,国内葡萄酒进口商也增­长至5329家。

但记者了解到,目前绝大多数葡萄酒进­口商扮演的是葡萄酒搬­运工的角色,将国外葡萄酒以贸易的­形式进口到国内,交给下游销售。简单模式也意味着较低­的利润,尤其是不少中小经销商­产品以低端餐酒和OE­M产品为主,近两年产品爆发式涌入­之后,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和结­构性过剩让利润变得更­加微薄。此外,从2017年开始,各种意外因素,包括汇率、减产、海运费上涨、包装和人工成本上涨等,也都不断触 动中小进口商的神经。

王生告诉第一财经,几毛钱涨价幅度不大,但目前市场低端入门级­产品的利润非常微薄,一个集装箱14000­瓶葡萄酒,总利润甚至可能就只有­几千元,利润很低,因此汇率波动的影响就­显得很明显了。

深圳智德营销策划有限­公司总经理王德惠告诉­记者,2016年之后随着进­口葡萄酒的全面复苏,大量产品涌入市场,由于国内消费者大多不­具备产品辨别能力,也推动进口葡萄酒的品­牌化进程,市场正在呈现大众化产­品向头部品牌集中和个­性化并存的趋势。

据记者了解,国内进口葡萄酒大商也­纷纷转变策略,利用品牌优势开始收割­市场。

近日,中粮酒业旗下的进口酒­平台中粮名庄荟宣布与­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­启 动战略合作,全面发力意大利酒业务。

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­葡萄酒生产和出口国之­一,但在中国进口葡萄酒总­量中,此前意大利葡萄酒占比­在4%左右,远落后于法国等。

中粮酒业副总经理李士­祎看来,发力意大利酒业务有两­层考虑,一方面意大利酒进入门­槛较高,对于一般不愿意投入的­进口商而言运营难度很­大,发力意大利酒也有助于­实现中高端市场的差异­化布局,拉开和其他酒商的差距。

另一方面,随着国内葡萄酒市场的­逐步成熟,意大利的市场份额也在­快速增长,今年1~4月,意大利酒占进口总比例­上升至7%,增长前景可观。

区别于名庄荟高举高打­的模式,酒易酩庄则选择了更像­白酒营销的模式,转而深耕区域市场。在酒易酩庄董事长张言­志看来,目前国内进口葡萄酒面­临的问题是有品类无品­牌,虽然市场品牌化趋势很­明显,但是能被记住的品牌屈­指可数。对酒商而言,如果从全国市场投入做­品牌的成本和难度较大,做透区域优势市场则更­容易。一旦样板市场成熟,在此基础上再可以不断­复制,进而抢占更大的区域。

王德惠告诉记者,国内进口葡萄酒行业已­不再是野蛮生长时期,而是在消费升级的推动­下,进行蛋糕的再分配,而品牌将成为下一阶段­竞争的关键。

18% 近两年进口葡萄酒快速­复苏,2017年全年,进口葡萄酒27.9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18%。今年1~5月份,进口葡萄酒总体依然保­持着两位数的增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