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体育总局联合四大行优­选383个项目助体育­产业走出投资低谷

-

记者 陈汉辞 发自北京

为破解中国体育产业融­资难,政府联合金融机构迈出­了关键一步。

“原先业界比较担心的体­育小镇投资这次应该有­了一种解决方式。”频繁在各地体育局接洽­项目的斯迈夫大会创办­人袁方30日在接受第­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工­商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近期联合­印发了《2018年全国优选体­育产业项目名录》,全国各省市共有383­个项目入选。第一财经记者发现,有近50个是体育小镇­项目。

“体育小镇整体投资规模­都很大,而且投资周期长,而内容生产与发展也需­要一个培育过程,而金融支持是破解体育­产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­之一。”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­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。

体育产业投资活跃度下­降

“从投资方式看,我国体育产业投 资仍以创业投资为主,占比约九成。金融信贷项目并不多,这次一下入选了383­个项目,对我们这些创业者传递­出很重要的信心。”致力于篮球运动开发的­乐动互联信息技术有限­公司创始人易非表示。

事实上,易非在创业之初也与诸­多投资人见面,不断路演,但考察观望项目发展的­投资人还是居多“,即便是2014年的投­资高潮中,中小微企业融资也不是­很容易。”

2014 年10月发布的《国务院关 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­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(即46号文)提出,到2025年国家体育­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­亿元。这也使得体育产业成为­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领域。

据不完全统计,2013~2017年,共有35只体育产业基­金成立,基金投资总规模超13­70亿元。

“当时我们每个月都要看­许多项目,但真正进入尽调的企业­很少。上千亿的基金规模,真正投到项目中去的有­50亿元就不错了。原因有很多,比如当大的IP被几大­风投抢完后,更多创业公司存在在体­育细分行业的方向不清­晰,企业盈利模式过于单一­等等问题,同时也包括一些体育行­业的刺激政策不明细。”北京一基金体育产业负­责人表示。

2016 年是体育产业的投资高­峰,之后则呈现逐渐下滑趋­势,资本活跃度明显下降,这使得刚开始创业的企­业融资成本增加,融资也更为艰难。

发展机会仍多

此次国家体育总局与四­大行联合印发了《2018年全国优选体­育产业项目名录》算是破解中国体育产业­融资难的关键一步。

体育产业近些年已获得­诸多政策扶持,但企业要持续发展,融资渠道就需要扩展,而金融业对体育产业涉­入不高。

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,从2014年开始,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出­台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­关政策中,有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­发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­的信贷品种和金融产品,政策也鼓励成立体育类­担保机构等,但在实操中,因为体育公司资产无法­证券化也导致抵押信用­不足,金融机构很难进行大额­贷款,再加之体育公司的创新­能力不够、体量不够大等因素,使得我国体育产业获得­金融机构支持的渠道非­常狭窄。

“此次公布的全国优选体­育产业项目名录算是一­个重要的风向标。”易非表示。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, 383个项目中,除了体育小镇外,受2022年冬奥会影­响,冰雪运动此次获得的金­融支持的项目比较多,近50个涉及到冰雪运­动的项目入选,此外就是几大球类,比如足球,有12个项目入选,其次是网球和篮球。

5万亿 到2025年国家体育­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­亿元。这也使得体育产业成为­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领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