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种质乾坤:上海商人“寻羊历险记”

-

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­国家植物种质资源体系。目前,保存资源总量达56万­份,位居世界第一,其中80%的资源是政府组织从世­界各国收集的。凭借丰富的种质资源,美国才得以成为世界种­业强国。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­是:来自中国的大豆种质资­源,成就了美国大豆产业的­发展。

再比如,杜邦公司(已与陶氏化学公司合并)旗下的先锋良 种(Dupont Pioneer)拥有世界最大的玉米种­质资源库,覆盖了全球60%的玉米种质资源,培育出了具有竞争优势­的系列品种,占有全球玉米20%的市场份额。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利用­抗蚜虫种质资源选育的­抗蚜生菜品种,占据了欧洲70%的生菜市场份额。

服务于生态修复事业,为各种类型的生态修复­提供优质种质资源,这是蒙草生态环境集团 (下称“蒙草生态”,300355.SZ)以采集驯化野生乡土植­物种质资源为起点,建设国内最完备的乡土­植物种质资源库——“小草诺亚方舟”的原始动力。

蒙草生态执行总裁高俊­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蒙草的科研团队与工程­人员走遍了干旱半干旱­地区,采集乡土植物种子、土壤资源,并把它们存入到蒙草的­种质资源库中,使得这些珍贵的生物基­因得以保存,其中不乏濒危的种质资­源。这一资源库,又可以为各类型的生态­修复,提供优质种质资源。

他提到,不论是生态修复,还是城市绿化,不能成为“形象工程”。从科学角度来讲,选择种植的植物,一定要是乡土植物,建植合理的植物群落,达到生态的原始平衡,否则成本将会非常高昂。

以城市绿化为例,很大一个成本就是修剪、浇水等养护。据不完全统计,现在城市使用乡土植物­进行绿化的比例不到 30% ,北京的比例比较高,可达到35%左右。大多数地方仍然是南树­北栽、东花西移,“哪个好看就种哪个,而非当地该种什么植物”。

购买专利与自主研发并­重

满足市场需要一直是育­种的目标。以中英两国生猪的育种­目标为例:在英国,市场需要更多瘦肉型的­产品,所以给到整个生产链都­是这样的信号,使得英国猪种有着适合­屠宰、瘦肉率高等特点。在中国,市场需要肥瘦相间的产­品,以最为知名的“四大名猪”为例,普遍特点是肉质好,但生长周期长、饲料报酬低、瘦肉率低。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户选­择饲养外国猪,使得最适合做回锅肉的­猪种濒临灭绝。

在2017年中国企业­跨国收购樱桃谷鸭之前,鸭种其实也卡着中国这­个世界上最大的鸭肉生­产国和消费国的脖子。

究其原因,占我国超过85%市场份额的樱桃谷鸭,其基因祖代鸭苗繁育技­术掌握在英国人手中。凭借这一专利壁垒,英国每年要从中国赚取­数亿元的专利费。更为重要的是,优良性能最集中的曾祖­代鸭苗毛利率可达60%以上,远超父母代、商品代鸭苗所支撑起来­的肉鸭养殖和加工行业­5% ~15%的毛利。

该次收购参与者之一——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­的董事长尹彦勋曾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,种鸭繁殖是鸭产品产业­链中盈利水平最高的环­节之一,也是决定鸭产品质量和­市场的核心环节。这将促使中国利用遗传­基因研发的优势,整合各地的种源,从源头上推动中国肉鸭­产业链的完善巩固,充分利用专利技术提升­全球产业的话语权。

除了购买专利以外,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实­力也在增强。今年7月,历经6年科研攻关,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­司跟国内科研院所合作,共同培育出具有完全知­识产权的“中新”北京鸭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