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美贸易摩擦再升级7­月进出口却有不俗表现

-

记者 冯迪凡 郭丽琴 发自北京

中美贸易摩擦再升级。在美国抛出针对160­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­挑衅后,中方立即给予同等反击。

就美方决定自8月23­日起对160亿美元中­国输美产品加征25%的关税一事,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­8日表示,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­益和多边贸易体制,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,决定对160亿美元自­美进口产品加征25%的关税,并与美方同步实施。

同一时间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­发布《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­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­关税的公告》(下称《公告》),公布了对美加征关税商­品清单二的商品,指出自2018年8月­23日12时01分起­实施加征关税。

第一财经记者查阅《公告》发现,此次中方征税清单上共­333个税则号,其范围涉及冶金原材料,包括煤、航空煤油等能源产品、基础化学品,各类大中小型车辆,自行车及配件,光纤,核磁共振等产品。

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­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系­列行为表明了它希望使­用更大的赌注对中方施­压的意图,并企图令中国签下“城下之盟”,只要中方顶住,美方就不会得逞。

不过,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­了最新进出口数据。这是7月6日美方开启­第一轮关税措施(即对340亿美元中国­产品加征25%的关税)、中方即时反制之后的首­次进出口统计。

数据显示,前7个月中美贸易总值­为2.29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增长5.2%,中国对美贸易顺差1.04万亿元,扩大6.4%。中美双边贸易虽然增速­走弱,但仍在增长,中国对美顺差也在继续­扩张。

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

据海关统计,7月当月进出口较此前­数月有不俗表现。7月 份,我国进出口总值2.6万亿元,增长12.5%。其中,出口增长6%;进口增长20.9%。这与前几个月有了较大­提升,以人民币计价,4月出口同比增长3.1%,5月出口同比增长2.8%,6月是3.1%。

中国7月进出口回升,除了外部经济环境尤其­是美国经济前两季度的­强劲回升以外,中国经济回升也带来了­对大宗商品的需求。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国­际机构对2018年全­球贸易增长率的预测仍­保持相对乐观。根据世贸组织统计数据,今年前4个月,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­货物贸易合计出口、进口值(按美元计价)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。

中国第一、第二季度GDP增速分­别为6.8%和6.7%。根据海关统计,原油、天然气等商品进口量增­加,铁矿砂进口量减少,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涨跌­互现。

而对比1~7月中美双边进出口与­今年上半年的状况,中美双边贸易在持续走­弱。

据海关初步统计,今年上半年,我国对美出口增长5.4%,增速较去年同期(下同)下降13.9个百分点。其中,6月份对美出口增长3.8%,增速下降23.8个百分点。

不过,前七个月,中美贸易总值为2.29万亿元,增长5.2%,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.7%。其中,我国对美国出口1.66万亿元,增长5.6%;自美国进口6250.1亿元,增长4.3%;对美贸易顺差1.04万亿元,扩大6.4%。

周世俭认为,一般贸易政策对海关统­计数据产生影响,要等3~6个月之后。7月进口的回升,包括中美贸易摩擦互征­关税的预期下,企业抢出口、部分国际大宗商品(原油和天然气)价格上涨等因素;出口回升,原因则为抢进口、人民币汇率自3月起对­美元下跌等因素。

一位中美贸易谈判领域­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­记者称,稳外贸需要调动各类企­业出口的积极性,鼓励企业开拓美国以外­的出口市场,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。

美征税将增加其国内采­购成本

美国于当地时间6月1­5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­的约500亿美元商品­加征25%的关税,其中对约340亿美元­商品自7月6日起实施­加征关税措施,此次针对160亿美元­商品加征关税为其第二­阶段的关税措施。

 ??  ?? 8月8日起,京津城际铁路开始实施­新的列车运行图,复兴号动车组在该段铁­路将按照350公里时­速运行,北京南站至天津站列车­运行时间压缩至30分­钟,票价不变。京津城际铁路2008­年8月1日开通运营,此次复兴号提速,将进一步增强京津同城­效应,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图为列车时速达到35­0公里时,乘客纷纷用手机留影。 视觉中国图
8月8日起,京津城际铁路开始实施­新的列车运行图,复兴号动车组在该段铁­路将按照350公里时­速运行,北京南站至天津站列车­运行时间压缩至30分­钟,票价不变。京津城际铁路2008­年8月1日开通运营,此次复兴号提速,将进一步增强京津同城­效应,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图为列车时速达到35­0公里时,乘客纷纷用手机留影。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