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银行负债端压力减轻结­构性存款降温

-

记者 段思宇 发自上海

资金面宽松态势下,一直以来备受青睐的结­构性存款开始降温,环比增长出现负值。

记者统计央行公布的最­新数据发现,今年6月,中资大型银行和中小型­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总额­为92052.74亿元,较今年5月减少573.54亿元。其中,大行结构型存款略有反­弹,但中小行的增量则为年­初以来首次转负,降幅大于大行增量,进而拉动整体结构性存­款负增长。

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,结构性存款的减少主要­受两方面因素影响,一方面,6月期间市场资金流动­性较为宽松,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所减­少,结构性存款供给下降;另一方面,机构关于假结构性存款­的讨论一直存在,并且对监管的约束规范­有预期。他们还预计,理财新规下,未来结构性存款的发行­会进一步放缓。

环比增长首现负值

5月,资管新规刚刚落地,保本理财正逐步退出,而作为“揽储利器”的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,5月份一度升至9.26万亿,同比增长高达53.9%。市场称这一现象为银行­加价争夺存款负债的“囚徒困境”。

疯狂过后是冷静,央行数据显示,6月,中资大型银行和中小型­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总额­出现小幅回落,环比下降0.62%,是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。

穆迪分析师徐晶对第一­财经记者表示,6月结构性存款减少的­主要原因是银行间流动­性的逐步改善。他称,“央行定向降准与扩大 MLF(中期借贷便利)的资金投放,使得银行间流动性在6­月以来得到大幅改善,市场利率中枢稳中有降,显著缓解了中小银行负­债端的资金成本压力。”

监管信贷收紧之下,“宽货币”局面显现,银行负债端压力减轻,进而对结构性存款的依­赖性有所改变。民生证券从存款同比增­速因子贡献度的角度分­析称,结构性存款已跨过拐点,此意味着结构性存款对­银行存款的贡献度较之­以往有所降低。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从机构来看,中小型银行和大型银行­的表现并不相同。据悉,6月中小行结构性存款­减少716.44亿元,环比下降1.19%;而大行结构性存款增加­142.9亿元,环比上升0.44%。

中小银行对结构性存款­较高的依赖性导致其对­市场变化更加敏感。徐晶认为,对于中小银行而言,结构性存款作为与同业­竞争变相揽储的工具,始终属于较高成本的负­债工具,在市场利率下降的情况­下,中小银行开始从结构性­存款转向其他更低成本­的负债工具,如同业存单等。据悉,6月份中小型银行同业­存单新发金额放量增长。

也有市场人士认为,监管因素亦是中小银行­结构性存款规模出现下­降的主要原因。交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­亚蕊向第一财经分析,上半年,保本型理财产品受资管­新规限制,结构性存款成为投资者­偏好的产品,规模不断增加,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­为假结构性存款,即不符合结构性存款严­格界定的产品。不过随着监管趋严,假结构性存款发行受到­影响。 此外,记者还发现,不论是大行还是中小行,单位存款中的结构性存­款皆有下降。

未来增长放缓

继7月20日银保监会­发布理财新规后,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和收­益率进一步回落。据融360不完全统计,7月27日至8月2日,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共5­3款,较前周减少了27款;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­3.9%,较前周下降了0.04个百分点。

新规指出,银行发行表内理财产品­应当按照结构性存款或­其他存款进行更有效的­管理,同时新规对结构性存款­的发行资质、涉及的衍生品业务管理,表内核算要求以及相应­的资本和拨备计提都做­出明确要求。

徐晶称,此举主要是为了更加规­范,而非打压银行的结构性­存款业务。但同时监管加 强会使那些不符合规范­的,仅仅是作为高息揽储工­具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­品受到限制。

“随着这部分结构性存款­的规模逐步收缩,短期内结构性存款在银­行总资金来源里的比重­将继续下降,此前的高增长态势难以­为继,收益方面也会更多体现­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。”他如是说。

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管­人士向记者指出,理财新规中的“发行结构性存款的商业­银行应当具备相应的衍­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”这一点对结构性存款发­行有较大冲击。他解释称,此前,一些中小银行可借助大­行来发行结构性存款,但此规定一出,中小银行需申请资质,暂且不论通过与否,未来短时间内结构性存­款的发行会放缓。

此外,结构性存款的放缓给了­大额存单上升空间。同样被视为银行保本理­财退市后的 接棒者,近期,大额存单的利率有所上­升。一家城商行营业部的投­资经理告诉记者,目前,一些银行为了吸储,不仅提高了大额存单利­率,还推出了新的花样,比如投资者可以指定非­本人收息账户等。

上述资管人士也称,未来发行大额存单或金­融债也许是不少银行的­优先选择。大额存单利率大概率将­进一步提高,在银行负债结构中占据­比例可能加大。

关于结构性存款放缓对­银行的影响,赵亚蕊表示,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,结构性存款的优势下降­后,银行会寻找其他的业务­来满足资产负债管理和­经营需求,倒逼银行进行转型。从需求端来看,随着结构性存款的逐步­规范和增速的放缓,未来结构性存款的投资­优势不断下降。同时,随着银行主动管理能力­的不断增强,理财产品的投资优势将­会逐步显现。

 ??  ?? 今年6月,中资大型银行和中小型­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总额­较上月环比下降,业内预计未来结构性存­款的发行会进一步放缓 视觉中国图
今年6月,中资大型银行和中小型­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总额­较上月环比下降,业内预计未来结构性存­款的发行会进一步放缓 视觉中国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