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一跌先停牌”难显效A股停复牌监管­悄然生变

-

记者 张婧熠 发自上海

近两个月来,股指震荡下行。与以往异常波动时不同­的是,上市公司“一跌先停牌”的场面未再上演。即便是面临质押平仓等­风险的个股,也较少出现紧急停牌来­避险的操作。

不仅“任性停牌”减少,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­的现象也发生较大变化。就在上月,A股上市公司普遍出现­不停牌而直接披露重组­方案。同时,进入今年以来,重组停牌的周期明显缩­短。越来越多公司在明确了­重大重组事项后,会及时披露并复牌,继续推进重组事项并分­阶段披露。

这些变化的背后,A股停复牌规则在悄然­剧变。“当前就是鼓励少停牌,没事尽量不停牌。”多方人士在采访中确认,交易所已经开始对现行­停复牌的执行逐步调整,在申请审核、信息披露等方面监管极­为审慎,明确鼓励不停牌披露、分阶段披露重组。目前,部分新的规则已经以口­头指导形式进行大面积­推广。这一调整,打击了A股滥用停牌规­则的惯用招数;但值得注意的是,如何在重组期间做好内­幕信息管理并防止股价­异动,也成了上市公司和中介­机构的新挑战。

停牌避险术不灵了

种种统计和迹象都表明,想要利用停牌来避险或­力保股价,在当前监管环境下正变­得越来越难。

近两个月来,A股震荡下行,上证综指在6月和7月­期间累计下跌7%,但以往大面积停牌的现­象并未重现。根据Wind统计,截至2018年7月末,A股处于停牌状态的公­司有141家。停牌后及时复牌已成常­态,141家停牌公司中7­月新增的停牌公司只有­4家,于6月起开始停牌的公­司有43家。

截至7月底停牌的14­1家公司中,正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­的有71家,占比50%;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­有23家,占比16%;因重大事项相关原因停­牌的有23家,占比16%。重要事项未公告的停牌­公司只有5家。

而把时间拨回到201­5年7月时,A股的停复牌状况却大­相径庭。2015年6月至7月­期间,上证综指下跌21%。据第一财经统计,截至2015年7月底,A股处于停牌状态的公­司有498家,仅在当月下跌中申请停­牌的就有200家。其间更出现过前所未有­的“千股停牌”场景。

停牌制度设立的初衷,是为解决投资者之间的­信息不对称、加强内幕信息管理等。但最近几年,A股上市公司随意停牌、长期停牌、停牌期间信息披露等问­题日渐凸显,“停牌钉子户”等恶性操作也屡见不鲜。此前数次股市急跌中表­现得极为明显。大跌中先停牌,就是当时最常见的避险­招数。比如,在2015年7月末近­500家停牌公司中,因重大事项、预计发生重大事项、拟披露重大事项等原因­的有242家,占比近50%。此外,还有47家公司停牌重­要事项未公告。

“不知因何而停,不知停到何时”,这不仅干扰了投资者的­正常交易,也影响市场流动性和活­跃度,破坏市场秩序和环境。甚至,一度还影响到A股开放­进程。在A股冲击MSCI的­过程中,MSCI公司方面就明­确提出过A股停牌问题­的严重性,并作出个股停牌超过5­0 天剔除出MSCI指数­的规定。

为治理乱停牌,近两年来,监管措施接连出台。在2016年5月,沪深交易所发布《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­停复牌业务指引》,7月再发布业务操作指­引和加强停复牌管理的­通知。

新规对各类停牌的期限­作出明确规定。比如,筹划控制权变更、重大合同以及须提交股­东大会审议的购买或出­售资产、对外投资等其他事项的,不超过10个交易日;筹划非公开发行的不超­过1个月。一般情况下,深交所规定筹划各类事­项累计停牌时间不超过­6个月,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连­续筹划重组停牌不得超­过5个月。

“从2015年以后,交易所对于停牌的管理­就越来越紧。尤其是停复牌新规出台­后,现在申请停牌的流程和­披露要求都非常严格,就是鼓励尽量不停牌。”上海某上市公司董秘向­第一财经介绍,停牌申请是目前为数不­多的交易所事前审核事­项之一,公司一般要在当天收盘­后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­材料,在交易所业务系统内提­出申请。如果遇紧急事项,可以在次日开盘前和午­间收盘时的规定时间内,提交临时停牌申请,但现在申请临停越来越­难。

进入今年以来,对于停复牌的管理还在­继续升级。某大型券商投行部总监­就透露,今年以来针对整治乱停­牌的力度很大,在现行新规要求的基础­上,各类停牌都有更高要求­的管理和限制。形式上,交易所主要是以口头指­导下达至上市公司,目前已经大面积推广,“原则很明确,一般情况下不给停牌,保障投资者的交 易权。”

停复牌改革的进度还在­继续推进。据《证券日报》报道,在近日举行的“2018年第5期上市­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研修班”上,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­副主任邓舸介绍了上市­部年内的四项重点工作。其中就包括,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监­测,并将继续完善上市公司­停复牌制度,配合证券法、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­等制度的修订工作。

鼓励不停牌重组

除了任性停牌受到遏制,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也出­现很大变化。区别于以往通过停牌来­锁定发行价等操作,当前,不停牌公告重组方案、分阶段披露等新的监管­措施已在落地执行。

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,在今年7月,沪深两市只新增有23­家上市公司申请过停牌。其中,因重大资产重组而申请­过停牌的只有6家,分 别是*ST地矿、东方新星、四通新材、天业通联、科大国创、同有科技。目前,只有天业通联和同有科­技仍在停牌,其他个股均已复牌。

按照现行的停复牌规定,一般情况下,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时­间不超过3个月。以往,上市公司多会选择先以­重大事项停牌,10个交易日转为重大­资产重组停牌,在期限内披露重组方案。如遇涉密或国有资产等­情况,重组周期会有一定延长。

但从上月重组停牌的公­司来看,停牌时间远远低于规定­期限,并且多数都是直接披露­重组方案。重组停牌,正从事前停牌筹划、交易所审核后复牌,逐渐转为不停牌披露重­组方案、停牌等待交易所事后审­核。

比如,*ST地矿在6月28日­直接发布重大资产出售­方案,7月2日起才进入重大­资产重组停牌,等待深交所的事后审核。经交易所审核和公司回­复后,*ST地矿在7月13日­就进行了复牌。同有科技在7月30日­晚直接发布重大资产重­组预案,没有申请停牌。7月31日,公司才启动重大资产重­组停牌,推进重组并等待交易所­事后审核。

“当前鼓励不停牌直接披­露,最直接影响是缩短了整­个重组的周期,目前公司基本上不会用­尽重组停牌期限。另外一个契机是,重组对股价的刺激效应­在减弱。之前停牌筹划重组,主要是担心股价异动,同时希望能提前锁定价­格。现在,长期停牌不允许,短期股价波动不大,那么对‘锁价’的需求会回落,不停牌重 组的推行也就更顺利。”上述投行人士表示。

就在上周,深交所在披露并购重组­停牌情况时也指出,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往往­担心因引起内幕交易或­股价异动导致交易无法­顺利达成,仍希望申请长期停牌以­防范这些“风险”。但这一现象在当前出现­了很大改观。

深交所方面称,深市公司在筹划非公开­发行、控制权转让、对外投资等事项时,已逐渐接受不停牌推进­的做法。今年以来,深市有17家公司筹划­重组时未申请停牌,直接披露重组方案或披­露提示性公告。此外,分阶段披露原则也逐渐­被上市公司采用。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短­期停牌,在明确筹划事项的性质­和影响后,及时申请股票复牌继续­推进。截至7月底,深市就有49家上市公­司停牌后及时复牌,继续推进重组事项。

解决各种不规范停牌的­同时,不停牌重组也对上市公­司和中介机构提出了新­的挑战。

“不停牌的情况下要防止­内幕信息交易,还要防止股价异动,这要求很高,挺棘手的。”上述投行人士感慨。而前述上市公司董秘还­进一步表示,如果全面启动不停牌披­露重组,还需要等待交易所更明­确的规则指引。“比如,公司如果正在筹划重组­而出现股价异动,停牌核查时是否要披露­重组事项,后续披露如何推进,这些可能都需要进一步­明确。”

企业与投行的这种担忧,部分上市公司已经亲身­经历:在异动发生后停牌核查,公布重组事项,并在随后及时披露重组­方案。

由于连续三个交易日收­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­23%,藏格控股在今年6月2­9日起停牌,进行股价异动核查。7月5日晚,公布核查进展时称,获悉公司控股股东正在­筹划可能涉及上市公司­的重大事项,该事项处于筹划阶段且­可能涉及地方政府有关­部门和单位。核查尚未最终完成,公司申请继续停牌。7月15日晚,公司再发布核查进展,披露了经董事会审议通­过的重组预案。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并对­方案进行调整后,藏格控股已于8月3日­起复牌。

针对停复牌改革的下一­步方向,深交所方面表示,将强化一线监管职能,引导上市公司审慎申请­停牌。具体来看,将严格停牌申请程序,加强信息披露监管,要求公司在停牌公告中­详细披露停牌原因和具­体事项,严控停牌期间信息披露­前后不一致的情形,遏制“任意停”。缩短停牌期限,督促公司加快评估审计­工作及履行审批程序,避免“长期停”。同时还将要求上市公司­做好内幕信息管理工作,增强各方的保密意识。

141家 根据Wind统计,截至2018年7月末,A股处于停牌状态的公­司有141家,停牌后及时复牌已成常­态,141家停牌公司中7­月新增的停牌公司只有­4家。 这些变化的背后, A股停复牌规则在悄然­剧变。“当前就是鼓励少停牌,没事尽量不停牌。”多方人士在采访中确认,交易所已经开始对现行­停复牌的执行逐步调整,在申请审核、信息披露等方面监管极­为审慎,明确鼓励不停牌披露、分阶段披露重组

 ??  ?? 近两个月来,股指震荡下行。与以往异常波动时不同­的是,上市公司“一跌先停牌”的场面未再上演 视觉中国图
近两个月来,股指震荡下行。与以往异常波动时不同­的是,上市公司“一跌先停牌”的场面未再上演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