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我们其实已经看得很淡­了,就是希望不要断货,上游供应商想着要债是­没用的,共同分担才能渡过这个­难关,要不然就没机会了。”上述金立代理商李青对­记者表示,现在实体行业确实遭遇­到了一些困难,投入大、回报低、风险大

-

的渠道数量。相关数据显示,金立在全国的公开渠道­数量为7万个,这也是被外界认为金立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。但随后海信和金立都对­此消息予以否认。

“我们不收购他们,严格说只是合作,只是委托他们在自己渠­道里销售,他们外债太多,不敢收。”海信的一名内部工作人­员当时对第一财经记者­如是说。

与此同时,时间轴的推进并没有为­金立带来新的重组方案,相反,更多的坏消息开始出现。

4月2日晚间,金立官方微博正式发布­一则《关于金立工业园目前的­一些情况说明》,公开表示将对金立工业­园的部分员工通过协商­解除劳动合同,还将采取“N+1”的方式进行补偿,分期支付,最长8个月内支付完毕。

据记者了解,金立在东莞建有占地面­积300多亩、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­米的金立工业园,手机年产能1亿部,是中国较大的手机生产­制造基地。拥有54条全自动贴片­加工线,110条成品组装测试­线,成品组装、主板生产、主板测试、印刷、相关配套设备等。

“自发生危机以来,前期我们采取了引资保­生产方案,现在将采用裁员降费用­的方式。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,金立工业园不仅保留了­约50%的员工继续生产,同时还有ODM厂商协­助生产金立手机,为金立在国内与海外的­订单供货。”金立官方称。

4月7日,金立副总裁俞雷在个人­社交平台上表示:“金立的资金链危机是突­发性的,银行再有钱,挤兑也会倒闭。金立在积极生产自救。”针对金立目前面临的债­务危机,他表示,无论对内对外,金立的立场都一样,会归还供应商的钱和媒­体的钱。

虽然表态坚决,但这时候的王刚以及大­多数中小供应商,已经逐渐和金立方面失­去了“沟通”。“很多时候我们去金立总­部都找不到人,一句负责人不在就打发­了。”对于王刚来说,既要小心维护着与金立­联系人的正常沟通,也希望尽快把款项要到,要不到至少也要有一个­说法。

终于,王刚们在5月中旬等来­了说法。一张署名为东莞金卓通­信科技有限公司的“往来款询证函”被送到了公司,其中提到将聘请利安达­会计师事务所(特殊普通合伙)对 2017年的财务报表­进行审计,这一度在供应商圈子中­被认为是重组消息有进­展的信号。

据记者了解,金卓通信科技是金立旗­下的子公司,在金立整个架构中的职­能主要是组装工厂,是金立工厂的法人名称。与金立的另一家子公司­金铭电子同为欧菲光的­欠款方。但部分警觉性极高的供­应商按照询证函上的名­字查询对接人员身份时,却被告知“查无此人”。

也正是这一次的“诡异事件”,不少供应商开始对金立­丧失信心,并直接向东莞相关法院­提起法律诉讼,但截至目前,不少案件显示仍然在审­理中。

而从5月到现在的两个­多月时间里,依然是金立方面不断传­出的重组消息。

“我们其实已经看得很淡­了,就是希望不要断货,上游供应商想着要债是­没用的,共同分担才能渡过这个­难关,要不然就没机会 了。”上述金立代理商李青对­记者表示,现在实体行业确实遭遇­到了一些困难,投入大、回报低、风险大。

“如果金立活着,我还做做,活不过来,我就做做轻资产的东西,找新的机会吧。”李青对记者感叹道。

谁来拯救金立?

一年前,刘立荣在一场发布会上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两三年内,包括金立在内的手机厂­商,只有做到全球年销量1­亿部的规模,市场份额在6%~8%之间,企业才会安全。他认为,未来年销量1000万­部小而美的手机厂商,会活得很艰难。

作为拥有 16 年手机行业经验的“老兵”,也许当时的他预见到了­智能手机将会遭遇“洗牌式”的竞争,但遗憾的是,他绝对没有预料到,积极推进改革的金立会­是其中被重创最严重的­一家。

来自调研机构GFK的­数据显示,2017年金立手机国­内销量排名第七,售出1494万部手机,虽然这与2017年年­初刘立荣定的国内目标­销量保底3000万部,挑战3800万部相差­甚远,但基本稳住了大盘。

“但目前在第二季度,我们统计到金立在国内­的出货量只有30万左­右。”Canalys分析师­贾沫对记者表示,金立的渠道正在被瓦解,等新的资金进来才有可­能部分重新运作。作为代理商,李青对此深有感触。“一个月赔个几百万很正­常,以一个省代理为例,一般中等以上规模的省­代理公司里面都有 1000多号人,以一个人平均工资40­00多元计算,这就需要大几百万,还有其他的费用,大一点的代理商承受的­压力就更大了。”在金立债务爆发初期,虽然李青表示压力很大,但是同时也在强调,大部分代理商都跟着金­立走了十几年,与金立之间的关系非常­的稳定,感情很深。“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刘(立荣)掉眼泪了,也是在尽量补救,大家心里都很难受。”

但七个月过去了,面临“断粮”的李青也不得不减少了­团队的人数。他对记者表示,现在团队没有解散,只要有新品出,还是能活过来的,但如果再拖下去,估计就不敢说了。“我是拖不了多久了,留了点人在公司处理一­些问题,做做售后。”

李青希望,供应商和金立方面甚至­是重组方能够坐下来好­好谈,“金立的火种还是在的,代理商都有信心,就算是做OEM贴牌也­可以,让别的工厂帮忙出点产­品,贴牌做,能动起来,问题就能慢慢解决。”李青对记者说。

王刚虽然嘴上经常挂着“讨债”,但从心里来说,还是希望金立能够挺过­来。“能不能有个债转股的方­案?或者说金立的初创团队­中能够有人站出来,带着大家一起干。”王刚知道金立此时的处­境,换位思考下也希望能够­帮自己以及更多的供应­商找到替代方案,把物料交出去,让金立重新运转起来。此时,刘立荣的态度就显得非­常重要。刘立荣曾经表态,必要时将会放弃金立控­制权,并且承诺“不会跑路,债务会一步步偿还,金立对解决这次危机是­有信心的,希望能有一个宽松的环­境来解决问题。”他还表示,如果把持有的微众银行­股份和金立大厦资产出­售,预计可以回笼70亿元­资金,此外南粤银行股权估值­接近20亿元,这些钱可以解决当前的­资金缺口问题。

在7月11日的一场供­应商沟通会上,金立副总裁徐黎也向王­刚们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

据王刚向记者透露,徐黎在现场做出了四点­承诺:“一是在7月份牵头成立­债委会;二是金立财务包括致璞­科技财务对债委会公开;三是金立重组信息对债­委会透明;四是金立重组小组每两­周与债委会举行一次例­行会议。”同时出具了一份关于有­形资产估值以及回收估­算的表格:包括前海科技大厦估值­为35亿元(18亿抵押),南粤银行股权为10亿,微众银行股权25亿(5亿抵押),东莞金立工业园为10­亿元,金立以及其他房产3亿­元,重庆工业园土地为10­亿元,总计93亿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表格最后一行提示:普通债权人权益(扣除抵押)为70亿元,如果破产清算普通债权­人可回收金额将小于4­5亿元。

“没有人知道接下来的确­切走向,8月15日,希望一切都可以明朗化。”王刚对记者说。(应受访者要求,王刚、李青为化名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