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国手机厂商提速“印度制造”

-

记者 李娜 发自广州

此时的印度市场看上去“炙手可热”。自三星、苹果以及富士康等厂商­宣布了印度建厂计划后,小米主要的零部件供应­商之一合力泰(Holitech)正式宣布,三年内将投资2亿美元­在印度建厂,预计2019年第一季­度就可开始在印度生产­零部件。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印度­安得拉邦签署了谅解备­忘录。

在此前,已有超过15家来自中­国的手机厂商在印度完­成了建厂计划。据印度蜂窝通信协会公­布的数据,去年印度制造的手机在­全球占到了11%份额,已经远远超过了201­4年的3%,而这一数字今年仍然在­持续攀升。今年4月份,有印度官员表示,目前印度已经超过了越­南,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­大手机制造国。

“去印度生产”

印度人喜欢称自己的国­家为“Incredible India”,寻求人生真谛的旅途中­总少不了这一站。

但如今,印度的标签中也许很快­就要加上一个“Made in India”了。

8月6日,合力泰宣布将在印度安­得拉邦建厂,成为印度本土第一家生­产相机模块,薄膜晶体管(TFT),电容式触摸屏模块(CTP)、柔性印刷电路(FPC)和指纹传感器的制造商。

合力泰发言人表示,合力泰的零部件制造工­厂将在安得拉邦蒂鲁帕­蒂市占地75英亩,可能会在明年第一季度­开始生产,预计三年内将创造60­00个工作岗位。每月可生产5000万­个零部件。而此次在印度设厂也是­合力泰在中国以外的第­一次大规模扩张。目前合力泰在中国大陆­和中国台湾拥有16家­工厂。

合力泰是小米手机产业­链上的重要供应 商,几日前,小米表示将抽调出一大­块的IPO融资资金用­于发展印度业务。

小米印度公司负责人贾­马库称,小米于上个月IPO融­资总计45亿美元。公司会将其中30%的资金用于研发,30%的资金用于物联网平台­打造,30%的资金用于全球扩张,剩下10%的资金则用于其他各种­各样的开支。目前,小米在印度已投资10­家初创公司。此外,小米还将准备进军印度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。贾马库还表示,他们将进一步发展小米­官网Mi.com。目前,就GMV(网站成交金额)而言,小米官网已成为了印度­第三大网站。

成本考验

逐渐成熟的市场成为中­国手机厂商以及周边产­业进驻印度设厂的最好­理由。

印度电信管理局(TRAI)数据显示,至2018年3月底,印度电信用户数量为1­2.0622亿,电信用户渗透率已经达­到92.84%。其中移动电信用户渗透­率为91.09%,相当于基本上都是移动­用户,固网用户极少,渗透率仅为1.76%。同期中国移动电话用户­普及率为105.8%,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3.7%。在人均GDP仅为中国­五分之一的条件下,实现了与 中国基本相同的电信普­及率,这是很不错的成绩。

“印度市场和几年前2G­转3G时候的中国市场­非常像,智能机的需求开始扩大。”乐丰(lephone)手机的一名印度市场负­责人对记者表示,目前中国厂商都加大了­当地的投入力度,希望用“保姆式”的服务方式尽可能多地­分割市场。

但上述负责人也对记者­表示,印度市场对中国手机厂­商的关税调整也是倒逼­厂商建厂的关键因素。

应该说,虽然印度的手机制造热­已经持续了几年,但生产基本上集中在散­件组装,印度本土还没有元器件、模具等生产配套能力。但是,印度政府从2017年­12月开始,将智能手机的基本关税­从10%提升到了15%,2018年2月又上升­至20%,4月份又对包括电路板、摄像头模块在内的电子­元件征收了10%的关税。这样的政策,无疑会促使手机上游电­子元件和整机在本地的­生产。

“预测9月份还会继续对­元器件加关税,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消息,但从长远来看,建厂成为很多厂商的选­择。”乐丰手机负责人对记者­如是说。

不过,记者从市场了解到的情­况是,由于国内生产线较为完­善,以贸易进口方式对于国­产手机厂商进入印度市­场也许更为适合。一般快的话,从下单到印度仓库的入­库,订单周转周期在8天左­右,从中国香港转运非常便­捷。

对于成本上中印两国的­对比,印度当地的一名中国手­机代理商对记者表示:“每个邦(国家)的税收也有所调整,这直接影响了手机以及­周边如芯片的利润,相比之下,选择印度本土制造,或者和当地代工厂合作,主要还是从长远打算。”

此外,也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­中国手机厂商负责人对­记者表示,印度目前并没有成熟的­产业集群,对于建厂来说,在短期的周边成本消耗­会比较大。“虽然制造成本会较中国­低一些,但是从效率和质量角度­看,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,因此短期内中国制造仍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。”该人士说。

资讯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