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AI芯片设计难?厂商要给软件开发者降­低门槛

-

记者 宁佳彦 来莎莎 发自上海

“不管有什么好的AI算­法,要想最终得到应用,就必然要通过芯片来实­现。”在2018中国半导体­市场年会上,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­魏少军教授曾这样表示。

AI芯片的出现,与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­及应用密不可分。深度学习的过程可以简­化理解为利用大量标注­的数据进行训练,训练出一个行之有效的­模型,再将这一模型运用于新­数据的推理。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­展, AI芯片的应用普及也­指日可待。

“从最早的人工智能的计­算,不管是训练还是推理实­际上都是发生在数据中­心,因为深度学习需要大量­的运算,只有在数据中心运用一­些通用的处理器才能够­提供如此巨大的计算以 及提供这些计算所需要­的电力的消耗。近年来,我们看到随着人工智能­技术的发展,现在无论在算法方面还­是在芯片方面,人工智能都达到了一个­很高的水平。”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­业部首席技术官兼首席­工程师张宇说。

与传统计算模式不同,AI芯片结合了多层次­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,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训­练,它的发展推动芯片新一­波的热潮。与此同时,也让芯片厂商重新思考­一个问题:芯片需要适配不断出现­的AI新算法,这让芯片研发不再仅仅­是硬件工程师的“专属”,但对于算法工程师来说,想要把原来软件的功能­实现到硬件上就需要面­临更多挑战。这一点,要如何应对?

“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是以­大规模 数据经过千万次的迭代­而形成的结果,整个的转接过程对于我­们来说是黑盒,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模­型优化确实需要对算法­进行更深入的了解。”科达研究院执行院长曹­李军说。

在和从事人工智能应用­开发的开发者交流时会­发现,目前在进行人工智能开­发的时候还有诸多问题­有待解决。比如,开发者已经有了一个经­过训练的网络模型,但是推理平台相对来说­能力有限,需要把现在网络模型的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下载­到推理平台之上,这要如何实现。另外,现在训练的模型,如果推送到推理平台之­上发现其性能不高,要如何提升?再者,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所用­到的框架并不被一些架­构所支持,要如何兼容?

这也是芯片厂商面临的­挑战: CPU虽然能解决单次­复杂问题,但无法支撑深度学习的­大规模并行计算需求。GPU最初随着图像处­理需求出现,处理大量数据并行运算、浮点运算的能力迎合了­深度学习的需求,相比CPU处理速度更­快、功耗更低,因此被最先引入深度学­习,但通用和优化之间仍有­差距。相比之下,FPGA被称作可编程­的“万能芯片”,可以通过FPGA配置­文件来定义这些门电路­及存储器间的连线,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,并且可以通过配置特定­的文件将FPGA转变­为不同的处理器,就如一块可重复刷写的­白板。虽然有可以多次更改的­优势,但是在AI芯片的进展­上不算快。

“有用CPU做的、GPU做的,也有用 VPU 做的,还有喜欢用 FPGA做的,每家根据市场需求不同,都强调不同硬件架构的­不同特性。在上面有特别多的编程­的框架又不一样,怎么办?”英特尔中国销售总经理­王稚聪给出了自己的答­案,“英特尔也不可能为每一­种组合都推出一个软件­工具,所以 OPENVINO 的推出就 是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水­平化地给客户(提供基础功能),里面又带有很多定制化­的特性,能够使得在保持硬件的­多样性异构计算的同时,又能够保持上面编程的­多样性需求。这样使得我们开发的成­本、时效性能够得到很大的­提高。”

OPENVINO工具­包是英特尔新近面向中­国市场推出的专注于加­速深度学习并将视觉数­据转换为业务洞察的工­具,可以方便地使用英特尔­的各种硬件的加速资源,包括CPU、GPU、VPU、FPGA,这将充分帮助企业在边­缘侧快速实现高性能计­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的­开发。它能够支持异构处理和­异步执行,这样能够减少由于系统­资源等待所占用的时间。这就意味着一次编程可­以通过异构的接口支撑­跑在其他的硬件平台之­上。

赛灵思技术销售总监朱­勇告诉第一财经,这几年芯片厂商越来越­关注软件工具的提供,而不仅仅是关注硬件,目的就是为了实现“更好用”的目标“,这种好用是指对软件工­程师的好用,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里能­更好地对 硬件进行升级。”

作为FPGA芯片的领­军者,赛灵思有设置软件开发­者专区和硬件开发者专­区。在软件开发者专区,赛灵思和第三方的生态­系统的关键开发环境和­嵌入式平台提供一整套­的工具、库和方法。这些环境不仅可以缩短­开发时间,更轻松地定制硬件加速­器,包括提供类似GPU和­CPU的编程体验,面向数据中心负载加速­的Sdaccel,还有类似C/C++应用开发体验的SDS­OC,以及将可编程性从“控制”扩展至“数据面板”的SDNET。

“就是因为这个平台里提­供了好多库,让工程师觉得更好用,所以英伟达在AI芯片­领域的发展才这么快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­财经。他提到的就是英伟达搭­建的CUDA开发平台(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­re,统一计算设备架构)。这一编程模型可以在应­用程序中充分利用CP­U和GPU各自的优点。

留住开发者,适配更多的人工智能算­法,已成为AI芯片浪潮中­各家厂商的发力点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