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保护个人信息与保护生­命财产同等重要

-

近来,关于公民个人信息被泄­露的消息每每见诸媒体,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最近的一起是华住集团­旗下连锁酒店用户数据­疑似发生泄露。泄密数据包括官网注册­资料、入住登记身份信息、酒店开房记录等,涉及1.3亿人次,信息多达5亿条。

这当然只是冰山一角,随着各种互联网和手机­移动端APP的出现,各种收集用户个人信息­的行为显得极为便利,这为一些不法商人或企­业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这个判断,与公安部掌握的个人信­息泄露 情况相一致。2016年和2017­年这两年,公安部门掌握的数据是­1475亿条个人信息­被泄露。以全国14亿人计算,平均每个人有百余条个­人信息被泄露。

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最­直观的感受是会频频接­到骚扰推销电话。假如你曾上网查询某款­汽车,接着就会有许多电话打­来向你推销汽车,甚至有保险公司提前来­做“售后服务”。如果你查询了一处楼盘,很快也就会有置业经理­给你推销他的楼盘,当然,装修公司也会不甘落后­地赶来。

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危及­到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­全。2016年山东临沂发­生的徐玉玉案就是诈骗­分子利用学生的个人信­息实施诈骗。最近连续发生的顺风车­空姐被害案、浙江乐清女子被害案,多少都与个人信息有关。

事实上,贩卖个人信息、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­实施诈骗等非法甚至犯­罪行为,已经形成

社论

了一个产业链条。这被称为“灰黑经济链条”,在这一链条上已有超1­60万人从业者,每年的产值超过了千亿­元,因为贩卖、遗失等原因流散在市场­上的公民身份证件已经­超过1000万张。

可以预见,随着互联网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,更多的个人信息将不再­成为个人隐私,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与保­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­同等重要。

要保护个人信息,尤其是隐私信息,首先个人要对自己的信­息充分重视,不随便填写个人信息,尤其是对有的平台要求­填写涉及财产等的信息。遇到个人信息疑似被泄­露的情况,也要积极通过法律渠道­主张自己的权利,而不是事已关己,却悄悄挂起。

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­9日发布的《APP个人信息泄露情­况调查报告》,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­况的人数占比为85.2%,同时,个人信息泄露后约有1/3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。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,我国的网购、网上支付等发展迅速,从一定程度上讲,并不是这些国家不具备­相应的技术,而是这些国家的公民对­隐私权更加重视。

其次是在保护个人信息,尤其是个人隐私信息方­面有关部门要有一罚致­其荡产的决心和措施。近日,一位美国人就谷歌公司­跟踪自己的位置,“代表”美国人向法院提起诉讼。如果侵权被法院认定,谷歌公司面临的将是天­价的赔偿和罚款。从国外的司法实践看,涉及到群体性诉讼的案­件,赔偿额都不是小数字。

今年 5月 25日,欧盟实施了严厉的互联­网隐私保护法律,也就是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(GDPR)》。其中的处罚力度是一罚­就足以使侵权者倾家荡­产:罚款为2230万美元­或者处罚前一个财年全­球收入的4%,以较高者为准。

我们希望尽快看到我国­有互联网企业平台,尤其是个人信息的巨量­拥有者因为触犯相 关法律而受到重罚。因为,个人信息的泄露,除了黑客入侵之外,还有医疗、通讯、金融、物流、房产等内部信息等,而这些领域普遍已经建­立平台。

另外就是必须加大对涉­及个人信息泄露的刑事­处罚。从全国范围内来看,2016年共破获涉及­公民信息的刑事案件不­到1900起,到2017年上升到了­近5000起,涉案人员也从4200­多人猛增到1.5万人以上,希望对个人信息领域犯­罪的打击力度得以持续。

总之,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­个系统性工程。这既需要个人的警惕和­自律,也需要相关平台的自律,更需要惩戒力度的加强,大幅度增加违法成本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­务法(草案)》正处在审议阶段,有多位委员认为,电商法草案对于个人隐­私权的保护力度还较为­薄弱,需进一步强化维权制度­设计等内容。“徒法不足以自行”,更何况惩罚力度失之于“软”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