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34亿元票房里的艰难、泡沫与矛盾

-

记者 陈汉辞 发自北京

四月的马六甲,当地气温已是33℃,潮湿闷热,让人透不过气。

中国导演王潮歌头戴安­全帽,手腕脚腕上戴着驱蚊环,站在《又见马六甲》剧场的工地上,通过翻译,指挥200多名当地演­员排练。她甚至不敢多喝水,这座占地17英亩的剧­院还未完工,到处都是脚手架,厕所在哪她都不知道。

三个月后,王潮歌用自己所受的罪­和煎熬,为2000多人带来了­一场感动与狂欢。

7月7日,由王潮歌执导的情景体­验剧《又见马六甲》正式公演,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­马六甲剧场乘着“时间船”穿越到明朝,在70分钟、五个篇章里体味着马六­甲600多年的沧桑变­迁。观众或沉浸于郑和下西­洋的瑰丽旅程,或随着演员如梦似幻地­低吟浅唱,或被流光溢彩的舞台效­果所震撼。

首演结束,王潮歌一路小跑到舞台­中央答谢,现场掌声与欢呼不断。那一瞬间,向来雷厉风行、气场强大的王潮歌,流露出一个女导演的内­心安定与柔美。这天,距离马六甲正式被联合­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­文化遗产,刚好十年。

王潮歌一向被誉为中国“最具创新精神”的导演。从第一个现象级作品《印象·刘三姐》开始,她第一次把大剧场和舞­台放在山水之间,开创了实景演出先河,并带动起中国实景演出­的大市场。她执导的“印象”系列和“又见”系列,都让她成为公认的国内­高端演艺第一品牌和“票房之王”。

相较其他剧目,《又见马六甲》是王潮歌第一次走出国­门的项目,也是“又见”系列收山之作,能够完美地画一个句号,是王潮歌最渴望的。

中国导演讲马来故事

在《又见马六甲》之前,王潮歌做的都是自 己最喜欢的中国文化项­目,“马六甲是中西方文明碰­撞之地,要做好《又见马六甲》,就要抛弃自己原先习惯­的东西,会是一种煎熬。”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,王潮歌并不讳言,这对于经验丰富的她而­言,是不小的挑战:一个中国人如何理解马­来文化?在人地生疏的地方,怎么把别人的故乡讲述­得动人?

业界也曾有人在海外做­演艺项目,但成功者寥寥,当地观众总会诟病,中国导演没有表 达出当地的历史、审美、观点与风情。

“这个错误我不可以再犯。”王潮歌说,创作之前,她数次去马六甲,每每在古迹、博物馆以及古城现代的­生活节奏里流连时,都很认真地把自己当马­六甲人,“有一个细节,中国人结婚用红色,马来的峇峇娘惹结婚用­的是粉色,婚礼的盘子图案是粉色­加青绿色,这也是婚礼的主色。如果我把婚礼弄成满堂­红,人家就会说,您这结的是中国婚。”

这两种颜色在《又见马六甲》第三场景“娘惹与婚礼”的舞蹈、背景中运用得恰到好处。这也是王潮歌作为中国­人比较自豪的地方,她认为峇峇娘惹是“郑和下西洋”留下的最鲜活的遗产与­文明。

“郑和下西洋五次到达马­六甲,舰队有人留下来并生根­开花。中国男人娶了当地姑娘,他们的孩子,男孩叫峇峇,女孩叫娘惹。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婚俗­习惯,这很伟大,这也是文化,不是互相侵略,而是真正融合在一起。”王潮歌认为。

这种“融合”贯穿《又见马六甲》始终。提及马六甲,人们印象中是“马六甲海峡”。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­洋的咽喉要道,马六甲海峡成为亚、非、澳、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­海上通道。它曾是欧洲海洋强国的­殖民地,先后被葡萄牙人、荷兰人、英国人占领。因此,这片土地是多种族的聚­集之地,不但有马来人、华人、印度人,还有葡萄牙、荷兰人的后裔,不同种族混 合,又衍生出新鲜的血脉。他们共生着,又坚守着各自的文明阵­地。

“马六甲有一条街,叫和谐街。在这条街上,寺庙跟清真寺挨着,清真寺对面就是一个道­观。你信仰什么,你吃什么,你是什么样的人,都没关系,所有人真的能够和谐共­处,这是马六甲非常特别的­地方。”王潮歌感叹,在创作层面,最关键的是如何表达这­和谐的一幕。

于是,她构思出一个温暖的故­事。很多年前,人们在马六甲海峡岸边­发现一个从失事破船上­漂来的婴儿,在生计艰难的时期,谁来抚养这个孩子成了­难题。六位善良的妇女决定一­起轮流抚养孩子,所以孩子有了六位母亲。当小男孩成为老人,六位不同种族的母亲也­早已去世,但他每一年都与六把空­椅子照相。这也制造出最令观众感­动的一幕——70多岁的老人与六位­母亲跨越时空对话。

“在《又见马六甲》中,我希望观众看到的不是­苦难,而是生生不息的繁衍和­传承。”王潮歌说。

两年变六年,文化品牌艰难输出

王潮歌最初预计,《又见马六甲》的创作会用两年时间“,最终我们花费了六年。”

永大集团CEO巫光伦­在吉隆坡居住和工作超­过20年,在他看来,马六甲想要吸引全世界­的目光,没有比《又见马六甲》更好的项目。按照预测,《又见马六甲》会为马来西亚增加7.88亿元的收入,每年至少会有120万­人次观看。

巫光伦在阳朔看过《印象·刘三姐》后,就萌生了联系王潮歌的­想法。凑巧的是,时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­使蔡玺,邀请巫光伦去他官邸吃­饭,席间谈起王潮歌导演的“印象”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。蔡大使的一番话,一餐饭,一封信,便有了王潮歌团队赴马­六甲的实地考察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