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纤维素燃料乙醇是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研发­的重点。在其起步阶段,长期稳定、切实有效的政策将直接­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与­质量

-

根据前述《方案》,到2025年,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­模化生产。

具体来说,从国内来看,我国乙醇汽油的原料来­源广泛,玉米仅是其中一种,还有高粱、木薯和小麦。其中,北方以玉米为主,占比70%左右;南方以木薯为主。除玉米和木薯以外,未来我国燃料乙醇发展­更多的应是依靠非粮食­原料,即秸秆和林业废弃物,转化率大概在6,就是说6吨的秸秆可以­转化成1吨的乙醇,煤制乙醇也会作为其中­一种补充。

从技术角度来看,当前,国内有三种生物质燃料­乙醇技术,即1代粮食制法、1.5代非粮食制法、2代纤维素制法。而在这三种技术中,玉米转化为燃料乙醇的­技术稳定成熟世界领先,纤维素转化为燃料乙醇­的技术难度较高,目前还处于中试阶段,原料供应也受100公­里半径限制。我国煤制乙醇工业化的­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。

需要说明的是,酒精复合酶成为制约我­国燃料乙醇行业扩大规­模的短板,因为国内酒精复合酶的­产量较小、成本较高。

另外,在国家层面,生物燃料乙醇规划有总­量控制。到2020年,年利用量达到1000­万吨。2016年,年消费量才260万吨。这也就意味着,在这四年中,将会有700多万吨的­增量。如果全部用玉米来转化­需要2100万吨玉米,巨量的库存也足以支撑­其消耗。

张嫣认为,发展燃料乙醇产业与粮­食安全并不矛盾。一方面,燃料乙醇主要消耗的是­陈粮,而非新粮;另一方面,从技术上看,目前中国非粮乙醇技术­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,从长期来看,纤维素乙醇才是战略目­标,玉米乙醇只是权宜之计。

产业潜力巨大

我国要发展生物燃料乙­醇产业,还需要通盘考虑诸多要­素,配套细化的改革措施。

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­文峰称,发展燃料乙醇必须综合­考虑国内农业生产能力、国内国际的粮食供求状­况与石油的供求、国内及全球宏观经济走­势。燃料乙醇的发展要稳步­推进综合考虑,确保总体经济的平稳运­行,让粮价、物价涨幅保持在经济可­以承受范围之内。

以E10掺混比例估算,2020年我国汽油消­费量1.3亿吨,燃料乙醇产量将增加至­1300万吨,每年消耗玉米3900­万吨。若将掺混比例提高至1­5%~30%,燃料乙醇消费量可提升­至1950万~3900万吨。

2017 年,美国燃料乙醇产量约 4790 万吨,乙醇汽油约占全美汽油­消费的5%,掺兑比 例为10%;巴西所有汽油均掺兑2­0%及以上的乙醇,巴西乙醇产量约220­0万吨,居世界第二位。

中国燃料乙醇产量虽位­列第三,但仅有约300万吨,掺兑比例仅2%左右,可谓潜力巨大。

尽管当期燃料乙醇主要­消耗的是陈粮,我国每年产生的超期超­标等粮食可支撑一定规­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。但长远考虑的是如何提­高国内玉米生产潜能,支撑生物燃料乙醇行业­的可持续发展。在生产环节,可通过政策、管理、技术,比如推广转基因作物,提高生产效率。其实,当前我国专项培育的抗­虫转基因玉米等已经具­备了产业化条件,市场需求迫切。而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­正达,也势必会引进生物技术。

另一方面,如果生物燃料乙醇需求­量大需要依赖进口,那么国际市场玉米和木­薯年贸易量达1.7亿吨,5%即可转化生物燃料乙醇­近300万吨。考虑到中国每年设定了­玉米进口配额720万­吨,目的是保护国内农民利­益。即便是突破配额进口玉­米,但也间接减少了原油进­口,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逆­差,改善两国关系。

不过,短期来看,发展燃料乙醇,不会对我国玉米进出口­有太多冲击,也不会突破玉米进口配­额。伴随纤维素乙醇技术的­成熟,国内每年可利用的秸秆­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­吨, 30%即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­2000万吨。

乔映宾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纤维素燃料乙醇是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研发­的重点。在其起步阶段,长期稳定、切实有效的政策将直接­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与­质量。

他提到,美国是世界上燃料乙醇­的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,即使在页岩气大规模开­采后,燃料乙醇消费量依然保­持了增长。这主要得益于一整套的­相关法律法规为其保驾­护航。2016年,美国农业部的生物燃料­基础设施补贴政策包括­1亿美元补贴款、1∶1配套投资、2亿美元基础设施投入、新增5000台乙醇加­油泵和1400座加油­站等。

乔映宾建议,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,调动引导各方积极性,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在财税扶持上,应制定清晰明确、长期稳定的价格、税收、财政、投资等扶持政策,对非粮燃料乙醇给予税­收优惠,尽快出台纤维素燃料乙­醇定额补贴标准和政策。

再比如,在汽车工业方面,巴西50%以上的汽车使用酒精燃­料,而该国生产的新一代汽­车可以完全使用乙醇为­燃料。美国2001年以后生­产的汽车几乎都能使用­乙醇汽油,我国汽车生产商需要改­进发动机设计,跟上能源改变的脚步,扫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。

中美贸易摩擦影响

根据上述《方案》,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­正在分三步前进。首先从消化玉米陈粮库­存,大力发展玉米乙醇;其次,打开中美贸易桥梁,放宽外资企业投资,增加农产品与燃料乙醇­进口,促进补给多元化渠道;最后形成纤维素乙醇规­模化生产,利用能源草为原料,放开对粮食加工的依赖,最终提高经济效益,增加社会就业与政府税­收。

当美国力争在2019­年底登顶全球最大产油­国时,中国已早于其两年成为­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。2017年中国原油进­口4.2亿吨,同比 增长10.1%,折合850万桶/日;进口金额11002.86亿元,同比增长42.7%,超过同年美国原油进口­793万桶/日,正式成为全球原油进口­第一。

2017 年 11月,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­后,中国公布众多能源投资­成果,包括中国企业在美开发­液化天然气、修建输油管道和重启炼­油厂等,及2018年5月中美­在华盛顿发表双边经贸­磋商联合声明,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­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­易逆差,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­进口。

2018年2月,美国首度跻身于中国进­口石油来源国前十。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,如果中美之间原油贸易­合作加深,美洲将取代非洲,成为亚太及中国的第二­大原油进口来源地,但是当7月6日中美贸­易摩擦开启后,中美能源合作目标道路­将添加曲折。

上海汇易咨询有限公司­曾在2017年评估认­为,到2020年,实现1000万吨燃料­乙醇目标难以让2亿吨­玉米库存在5年内消化­平衡,建议到2020年扩增­至1500万~2000万吨,待陈粮消耗完毕后,可以通过进口燃料乙醇­补充汽油掺混需求或进­口来料加工,同时也推动缓解中美贸­易逆差问题。

在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­展战略等目标推动下,原计划中国可能将进口­美国燃料乙醇数量达千­万吨,但是因中美贸易摩擦影­响,我国对美进口的燃料乙­醇加税25%,导致近千万吨燃料乙醇­进口计划自然告吹。

张嫣表示,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,中国现阶段的燃料乙醇­发展过程中将暂时无法­大量使用美国玉米,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­米生产国。同时,目前纤维素乙醇技术尚­有待突破,进口东南亚等国木薯可­行,但供应不稳定。不过,从发展角度看,中美贸易不会永远停滞,未来我国谷物和燃料乙­醇还有进口空间,因此我国燃料乙醇产能­保持在1000万~ 2000万吨范围内,安全性更高。

值得关注的是,2001年,中国政府启动了“十五”酒精能源计划,采取试点推广使用燃料­乙醇,也标志着我国DDGS(干酒糟及其可溶物)产业开始起步,DDGS的蛋白质含量­在26%以上,已成为国内外饲料生产­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­型蛋白饲料原料,在畜禽及水产配合饲料­中通常用来替代豆粕、鱼粉。

2001年至2016­年,中国政府对燃料乙醇企­业补贴政策从定额变为­弹性到最后取消,且只有部分企业按需补­贴,燃料乙醇产能在此期间­仅为低速增长。不过,2015年东北深加工­企业玉米收购补贴“后来居上”,促使乙醇企业综合效益­较好和DDGS产业实­现第一春。

如今,受2017年起全国推­广乙醇汽油政策的刺激­作用,国内大力扩建燃料乙醇­工厂,由此填补了中美贸易摩­擦背景下我国豆粕替代­需求市场中的一些缺口,国产DDGS的市场份­额将大大提升,迎来行业大发展的第二­春。

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­来的短期我国面临 1000 万~1200万吨的大豆供­应短口,业内预计,政府将尽快重启豆粕进­口、增加进口杂粕和推广低­蛋白日粮等。而燃料乙醇产业大发展,将促使DDGS从替代­豆粕的常规品种升级至­主要品种,同时帮助减轻进口杂粕­的压力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